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8)
2023(11413)
2022(9991)
2021(9454)
2020(7926)
2019(18285)
2018(18330)
2017(34914)
2016(19405)
2015(21836)
2014(22007)
2013(21415)
2012(19606)
2011(17555)
2010(17238)
2009(15531)
2008(14822)
2007(12817)
2006(11010)
2005(9343)
作者
(57049)
(47029)
(46889)
(44745)
(30196)
(22701)
(21297)
(18737)
(18056)
(16707)
(16442)
(15851)
(15088)
(14985)
(14651)
(14602)
(14226)
(14152)
(13596)
(13432)
(11940)
(11718)
(11421)
(10760)
(10582)
(10548)
(10537)
(10340)
(9531)
(9470)
学科
(70963)
经济(70874)
管理(53836)
(48808)
(40778)
企业(40778)
方法(34039)
数学(29409)
数学方法(29084)
(19697)
(18813)
中国(18765)
(18107)
业经(15710)
地方(14999)
(13447)
理论(13274)
农业(12428)
(12386)
环境(11772)
(11613)
贸易(11609)
技术(11503)
(11339)
财务(11269)
财务管理(11248)
(11238)
教育(10996)
企业财务(10669)
(10582)
机构
大学(268667)
学院(266460)
管理(105651)
(98076)
经济(95724)
理学(92032)
理学院(90969)
研究(90856)
管理学(89309)
管理学院(88832)
中国(64975)
科学(60919)
(57636)
(47881)
(46661)
(44181)
业大(44116)
研究所(43193)
中心(40429)
(38929)
农业(37811)
北京(36184)
(36076)
财经(35890)
师范(35552)
(34213)
(32679)
(31265)
技术(30970)
师范大学(28754)
基金
项目(192198)
科学(148946)
研究(138030)
基金(137333)
(121619)
国家(120622)
科学基金(101975)
社会(83586)
社会科(78994)
社会科学(78974)
(76092)
基金项目(73569)
自然(68502)
自然科(66745)
自然科学(66725)
自然科学基金(65472)
(64645)
教育(63283)
资助(56852)
编号(56494)
成果(45590)
重点(43410)
(41492)
(40583)
(39817)
课题(39355)
科研(37681)
创新(37104)
计划(36366)
大学(35247)
期刊
(104031)
经济(104031)
研究(75046)
中国(49559)
学报(49256)
科学(43226)
(41792)
管理(37375)
大学(35949)
学学(33941)
教育(32562)
(32546)
农业(29109)
技术(22685)
(18797)
金融(18797)
业经(17746)
财经(16598)
经济研究(16133)
图书(15240)
(14529)
科技(14337)
(14029)
问题(13558)
(13221)
理论(13169)
业大(12895)
林业(12520)
实践(12322)
(12322)
共检索到378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赵峰  刘鉴毅  王妤  宋超  
对长江口误捕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幼鱼和人工繁殖培育中华鲟幼鱼骨板和鼻孔的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2004-2006年3年间,长江口误捕中华鲟幼鱼鼻孔形态未发生变化即双鼻孔(左边和右边鼻孔均为两个鼻孔)平均数占总数的93. 5%,鼻孔形态发生变化即单鼻孔(左边一个、右边两个,或左边两个、右边一个,或左边和右边均为一个)平均数只占总数的6. 5%;人工繁殖培育的中华鲟幼鱼鼻孔形态未发生变化的平均数占总数的16. 8%,鼻孔形态发生变化的平均数占总数的83. 2%。与2012、2015年长江口误捕中华鲟幼鱼对比发现,2012、2015年,长江口误捕中华鲟幼鱼鼻孔形态未发生变化的平均数占98. 5%,而发生变化的平均数占1. 5%。结果表明,人工繁殖培育的中华鲟幼鱼群体鼻孔形态发生变化的数量远远高于自然繁殖群体。骨板比较显示:自然繁殖中华鲟幼鱼的锋利,人工繁殖培育的钝;自然繁殖中华鲟幼鱼背骨板棘长平均0. 37 mm,侧骨板棘长平均0. 28 mm,腹骨板棘长平均0. 14 mm;人工培育幼鱼的背骨板棘长平均0. 09 mm,侧骨板棘长平均0. 20 mm,腹骨板棘长平均0. 01 mm。自然繁殖幼鱼与人工培育幼鱼侧骨板棘长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江  杜浩  危起伟  张辉  乔新美  熊伟  刘志刚  冷小茜  吴金平  沈丽  王成友  吴金明  张书环  周琼  刘源  王科兵  
以1998―2008年孵出的子一代(F1)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为材料,研究了人工养殖中华鲟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年龄10~20龄的492尾人工养殖子一代中华鲟体重为30~169 kg,体长为140~258 cm,肥满度为0.77~1.26,体长(L)与体重(W)之间的关系式为W=1×10~(–5)L~(2.9658) (R~2=0.9076,n=492)。74尾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成熟比例为15.04%,成熟个体中雄鱼体重[(60.73±14.53)kg]和体长[(172.27±13.46)cm]均小于雌鱼体重[(88.39±29.14)kg]和体长[(193.37±18.90) cm];雄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10龄,平均为(14.96±1.93)龄,雌鱼最小成熟年龄为12龄,平均为(17.84±1.80)龄。雄鱼催产成功率为76.36%,精子快速运动时间为(49.11±13.38) s,精子寿命为(220.75±56.47)s;雌鱼催产成功率为57.89%,产卵量为(13.43±6.79)万粒,卵径(3.97±0.15)mm,卵重(0.046±0.013)g,受精率为(42.72±27.82)%,孵化率为(51.61±32.41)%,出苗量为(4.44±5.67)万尾。与野生中华鲟相比,人工养殖中华鲟成熟个体体格、繁殖力和繁殖效果均有下降趋势,人工保种面临挑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危起伟  李罗新  杜浩  张晓雁  熊伟  张辉  沈丽  吴金明  张书环  王成友  李创举  柴毅  李奕慰  乔新美  刘志刚  高宇鹏  甘芳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并最终成熟是突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养殖模式对促进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提前成熟以及实现雌雄同步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不同养殖模式(水温和营养调控)下对中华鲟性腺发育状况进行长期观测。结果显示,中华鲟在仿自然变温或恒温的养殖环境中,性腺均可发育至III期。采用配合饲料、饲料中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以及仅用鲜活鱼或冰鲜鱼饲喂,均能够使部分中华鲟性腺发育启动,但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组性腺发育启动的比例较高,其中,有3尾中华鲟性腺达IV期。成功对性腺发育至IV期的1尾雌鲟(12龄,体质量57 kg)和1尾雄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志伟  韩曜平  仲霞铭  张志勇  曹哲明  吴婷婷  
采用新型分子标记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1个野生群体(来自邗江草鱼国家级原种场)和2个人工繁殖群体(分别来自淡水中心良种场和无锡前洲水产良种场)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不同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组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每个引物组检测到的位点数为12~21个,在3个草鱼群体中共检测到12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有92个,多态位点比例为76.67%,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野生群体与2个人工繁殖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67.62%、59.81%、53.33%,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德春  余来宁  方耀林  
运用 4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对长江中游草鱼自然群体和草鱼人工繁殖群体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分析。在所用引物中 ,有 9个能在草鱼不同个体扩增出多态DNA带 ,占引物总数的 2 2 5 %。结果表明 ,长江中游自然繁殖草鱼群体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在 0 92 94~ 0 986 2之间 ,平均值为 0 96 4 9,遗传变异度在 0 0 138~ 0 0 716之间 ,平均值为 0 0 4 5 1;Shanonn表型多样性指数 (Ho)为 10 0 6 6 4 ;Shannnon多样性值(H)为 0 0 4 6 6 ;草鱼人工繁殖群体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在 0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德春  张锡元  杨代淑  邓凤姣  余来宁  方耀林  
对湖北荆州和广西昭平的两个链鱼 (Hypophthalmichtysmolitrix)人工繁殖群体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 ,鲢鱼两个人繁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分别为 0 9715和 0 96 6 5,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6 2 6 9和 7 86 6。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贺红川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辉  危起伟  杨德国  杜浩  张慧杰  陈细华  
2004和2005年10~11月间,在中华鲟产卵区葛洲坝至庙咀江段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自然繁殖期间的流速进行了测量。在该江段沿水流方向设置监测断面共20个,其中2004年设12个(编号1~12),2005新增8个(编号A~H)。监测结果表明,产卵区内所有断面平均流速变化范围为72.99~175.23 cm/s,平均值为(128.89±26.28)cm/s;产卵区内12、和4号断面的垂向平均流速值较其他断面约高2.10 cm/s;从A至12号断面,各断面的平均流向大约从225.91°下降至164.39°,并且产卵区内1、2和4号断面...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谢振辉  吕红健  付梅  赵荣荣  陈灵涵  史建全  祁洪芳  姚维志  
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青海湖的洱海、大湖、黑马河口、泉吉河口、沙柳河口、布哈河口6处采样点,共采集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繁殖群体样本295尾,对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除泉吉河口的性比(♀∶♂)1);6个繁殖群体的所有样本中,雌性的生物学最小型大于雄性。其中,雌性群体(布哈河口)的生物学最小型的年龄、全长、体重分别为5龄、157 mm、42.5 g,雄性(沙柳河口)为4龄、124 mm、24.5 g;6个繁殖群体的雌性性成熟系数(GSI)显著高于雄性(P0.05);黑马河口平均绝对繁殖力(F_(t), 3338.18±324.25粒)和相对繁殖力(F_(r), 21.88±2.10粒/g)分别与沙柳河口的F_(t)(10699.40±613.91粒)和F_(r)(82.68±4.63粒/g)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潘伟志  郭佳祥  田丰声  王忠斌  田宝旺  颜景玉  周培勇  
鲶鱼Parasilurus asotus属鲶形目、鲶科,鲶属,为我国最常见(王以康,1958)鱼类。该鱼分布广,适应性强,是肉食性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北方常作为产妇的营养补品和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目前市场上的鲶鱼主要来源于天然捕捞,供应不稳定,然而价格也高于鲤鱼等养殖鱼类。过去该鱼被视为养鱼敌害,但现已逐渐改变了这种观念,成为池塘的混养对象。在黑龙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钱龙  范镇明  胡伯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奚业文  张世安  陈楠  王教富  
选择性腺发育成熟的鲶鱼,采用不同品种激素、不同剂量进行催产。对催产后的亲鱼分别给予不同的刺激。对收集的受精卵采取不同的孵化方式,结果表明:亲鱼培育是关键,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只要提供适宜的产卵条件(产卵池、鱼巢、水流),用HCG+LRHa混合激素注射,即可达到理想的催产效果。采取不同的孵化方式,在适宜的水温下(16℃—28℃),只要使受精卵能得到充足的溶氧,就可获得很高的孵化率。鲶鱼苗互相残食严重。出膜几天后就互相残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润荣  苏良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曲秋芝  孙大江  马国军  吴文化  邱岭泉  王丙乾  
自7~8龄后备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亲鱼群体中选出成熟较好的亲鱼进行人工催熟培育,其中1尾雌鲟、5尾雄鲟效果较好。经催产、手术取卵、干法授精和孵化,获受精卵19095粒,孵出健康鲟苗8714尾,受精率30 12%,孵化率45 63%。受试鲟术后20d左右开始摄食,伤口完全愈合。孵出的鱼苗经9d暂养,卵黄吸收完毕,开始摄食,发育正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全  刘亚  杜军  赵刚  陈先均  李军  李强  李禾  凡磊  
全人工养殖条件下开展达氏鲟繁殖技术研究将有助于达氏鲟的保护和恢复。本研究选取人工驯养环境下的16尾成熟雌鱼和14尾成熟雄鱼,对其全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人工养殖环境下,达氏鲟均能达到性成熟。经人工催产后,精子快速活动时间为100 s,寿命为420 s,卵径介于2.60~3.10 mm,产卵量为6500~71 500粒,但受精卵和孵化率较低,与野生种群存在较大的差异。经过129~146 h孵化,仔鱼大量孵出,鱼苗经11~13 d后,卵黄吸收完全,能获取外源营养,发育正常。在本次人工繁殖操控的条件下,成功获得达氏鲟鱼苗约10 000尾,可为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