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4)
- 2023(9028)
- 2022(7714)
- 2021(6952)
- 2020(6148)
- 2019(14451)
- 2018(13888)
- 2017(26139)
- 2016(14790)
- 2015(16612)
- 2014(16665)
- 2013(16798)
- 2012(15933)
- 2011(14507)
- 2010(14920)
- 2009(13715)
- 2008(14225)
- 2007(13017)
- 2006(11224)
- 2005(10127)
- 学科
- 济(61636)
- 经济(61576)
- 管理(37643)
- 业(36184)
- 方法(29087)
- 企(28545)
- 企业(28545)
- 数学(25582)
- 数学方法(25229)
- 学(17056)
- 农(16899)
- 中国(16069)
- 财(15585)
- 地方(12131)
- 贸(11970)
- 贸易(11961)
- 业经(11739)
- 易(11575)
- 农业(11216)
- 制(10793)
- 务(9546)
- 财务(9518)
- 理论(9512)
- 财务管理(9494)
- 和(9385)
- 企业财务(8997)
- 银(8981)
- 银行(8930)
- 融(8840)
- 金融(8836)
- 机构
- 大学(222780)
- 学院(217995)
- 济(85411)
- 经济(83528)
- 研究(81186)
- 管理(77690)
- 理学(66752)
- 理学院(65864)
- 管理学(64303)
- 管理学院(63890)
- 中国(59487)
- 科学(53732)
- 京(48356)
- 农(45941)
- 所(44109)
- 研究所(40618)
- 财(40072)
- 业大(37094)
- 农业(36745)
- 中心(36498)
- 江(35006)
- 财经(31805)
- 范(30960)
- 师范(30522)
- 北京(30419)
- 院(29283)
- 经(28764)
- 州(26998)
- 经济学(26646)
- 省(25322)
- 基金
- 项目(146139)
- 科学(112570)
- 基金(104923)
- 研究(101157)
- 家(94625)
- 国家(93898)
- 科学基金(77243)
- 社会(61798)
- 社会科(58444)
- 社会科学(58421)
- 省(56865)
- 基金项目(55212)
- 自然(51719)
- 自然科(50465)
- 自然科学(50442)
- 自然科学基金(49538)
- 划(49410)
- 教育(47209)
- 资助(43750)
- 编号(40260)
- 重点(34595)
- 成果(34415)
- 部(32356)
- 发(31684)
- 创(29245)
- 科研(29175)
- 计划(29081)
- 课题(28976)
- 创新(27477)
- 大学(26678)
共检索到326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柴毅 龚进玲 杜浩 李罗新 杨文杰 危起伟
通过测定卵的直径、卵粒质量、受精率和孵化率系列指标以及精子的激活率、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系列指标对人工驯养子一代中华鲟配子进行质量评价,并通过该批受精卵孵出的子二代系列生长指标进行其发育状况分析。结果显示,子一代所产卵子形态饱满,卵径平均3.71 mm,小于自然繁殖群体。与历年在本基地养殖的自然繁殖群体统计资料相比,其受精率(60.1%)和孵化率(36.8%)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2012年和2013年的精子活力监测结果发现,子一代精子有效运动时间(漩涡运动+快速运动)均较野生群体高。表明子一代卵子质量较野生群体有所降低,而精子活力则较野生群体高。与历年该基地集约化养殖系统培育出的子一代中华鲟相比...
关键词:
中华鲟 配子 子代 生长 保护动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柏福 袁涛 石小涛 高勇
设计4种点光源(100 lx、320 lx、960 lx、1 920 lx)光照模式,以黑暗和面光源(68 lx)模式为对照,以30 min为实验周期,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子二代仔、幼鱼(5~29日龄)的趋光行为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仔鱼处于平游期(5~8日龄)时,点光源光照条件下活动鱼苗的趋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黑暗环境和面光源)(P
关键词:
中华鲟 子二代 光照强度 趋光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恒 危起伟 李伟 刘猛 李雷 杜浩 李罗新
为获取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后代的光照偏好及其可能适应人工环境的遗传行为改变,通过黑白底质颜色选择、趋光性和最适光照选择实验,并采用个体与群体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5月龄、7月龄中华鲟子二代幼鱼光照偏好进行了研究。黑白底质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和7月龄幼鱼偏好白色底质。趋光性个体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对光亮区(200~250 lx)的选择较为显著(P<0.05),此现象可能与"信号—适应"假说和最适光照范围有关。最适光照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幼鱼对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书环 聂品 舒少武 杜浩 Foo Khong Lee 杨月梅 邵纯 邸军 黄君 曾令兵 危起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肖慧 李淑芳
一龄中华鲟生长特征研究肖慧,李淑芳(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中华鲟是我国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由于其在鱼类演化、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独特地位,许多水产工作者相继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了保护与增殖中华鲟资源,进一步完善中华鲟早期阶段的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姜晓东 成永旭 吴旭干
为鉴别长江与闽江野生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及其养殖子一代,运用基于地标点法的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研究两群体野生个体及其养殖子一代头胸甲的形态特征差异。主要步骤为先通过地标点法提取头胸甲上特征点的坐标值,然后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来区分4群体头胸甲,最后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和网格变形将头胸甲形态变异矢量可视化。结果表明:(1)长江和闽江水系野生个体被完全分为两块较集中的区域,而两野生群体养殖子一代频繁交叉出现,各组不能形成较集中区域;(2)网格变形图显示各群体头胸甲的形态差异主要为额刺和侧刺长度;(3)逐步判别分析中两野生群体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而两野生群体养殖子代判别准确率40%~60%,存在明显的错判风险;(4)聚类分析先将两野生群体养殖子代聚为一类,然后与长江野生个体聚为独立的一支,最终与闽江野生个体相聚。综上,长江与闽江野生中华绒螯蟹形态特征差异较大,但这些形态特征差异在人工养殖一代后基本消失,因此形态学特征不能区分长江与闽江野生绒螯蟹养殖子一代。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龚理 徐晖 李军 孔晓瑜
以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雄夏鲆(P.dentatus)及其子一代为研究对象,对其核糖体基因的ITS1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ITS1序列具有明显的种间及个体内差异。在雄夏鲆ITS1序列中仅发现1种基因类型(X型),而在雌褐牙鲆及子一代ITS1序列中发现两种差异显著的基因型(X型和Y型)。在亲本中未检测到两种类型的交换重组序列,而在子代中检测到4个X型与Y型的重组序列,说明子代ITS1区域更容易发生交换重组。进一步的遗传距离分析发现,母本与子代之间的遗传距离(0.059)明显大于父本与子代之间的遗传距离(0.018),且子代中X型片段出现的频率(85.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管敏 张德志 饶军 唐大明 汪成燕 王龙
为探计不同饱食投喂频率对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的影响,选择子二代中华鲟(0.15±0.02)g稚鱼在水温(18.0±0.5)℃的不同饱食投喂频率(2、3、4次/d)条件下,测定其生长及胃肠排空特征,并用线性、指数和平方根模型对其胃肠排空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1)饱食投喂频率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实验鱼的摄食率(FR),但对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肝体比(HSI)、脏体比(VSI)等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2)随着饱食投喂频率的增加,实验鱼的体长、体质量变异系数显著降低,生长离散程度明显减小;(3)饱食投喂频率对子二代中华鲟稚鱼的胃、肠排空特征未产生影响,但对胃、肠排空最优模型的选择产生了影响;2、3和4次/d组胃排空最优模型依次为平方根模型(Y~(0.5)=2.253-0.077t)、平方根模型(Y~(0.5)=2.12-0.081t)和指数模型(Y=5.001e~(-0.225t));(4)3种模型均不适于拟合实验鱼肠排空过程的全部数据,但可拟合t≥T后的肠排空数据(T为肠内容物比率达到最大值的时间);2、3和4次/d组肠排空的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平方根模型(Y~(0.5)=1.904-0.056t,t≥10)、指数模型(Y=3.383e~(-0.076t),t≥8)和指数模型(Y=3.090e~(-0.077t),t≥6);(5)随着饱食投喂频率的增大,子二代中华鲟稚鱼的胃、肠排空速度也逐渐递增,2、3和4次/d组胃排空率依次为0.077%/h、0.081%/h和0.225%/h,其肠排空率依次为0.056%/h、0.076%/h和0.077%/h。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管敏 张德志 唐大明 张厚本
以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氨氮浓度(0.01、0.5、1.0、2.0 mg·L~(-1))慢性胁迫(60 d)对鱼体生长、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子二代中华鲟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氨氮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在抗氧化指标中,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随氨氮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丙二醛(MDA)含量呈升高趋势。免疫指标中,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血清、肝脏溶菌酶(LZM)活性及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慢性氨氮胁迫显著抑制了子二代中华鲟的生长,降低了鱼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研究结果对了解中华鲟氨氮胁迫反应以及其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俊伟 筴金华 张艳红 任炳琛 罗明坤 梁从飞 赵岩 赵金良
利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第二代遗传连锁图谱中微卫星标记,对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回交一代(BC1)和回交二代(BC2)群体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8个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出9个在尼萨回交一代和回交二代中存在差异的扩增位点,这些多态性位点可作为尼萨回交一代和回交二代群体遗传鉴别的重要依据。尼萨回交一代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70,多态信息含量为0.423;回交二代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60,多态信息含量为0.365,回交二代群体的遗传多态性低于回交一代群体。与回交一代相比,尼萨回交二代群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培 陈爱华 沈和定 张志伟 姚国兴 吴杨平 张雨 王成暖 周娜
利用9对SSR引物和6条ISSR引物对江苏省文蛤良种场保存的红、黄两种壳色文蛤选育亲本(分别以PR和PY表示)及其子一代(红壳色文蛤亲本的后代产生壳色分离分别为红壳色子一代RF1R、黄壳色子一代RF1Y,黄壳色文蛤亲本的后代全部为黄壳色YF1)进行遗传多样性监测。9对微卫星引物在文蛤5个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643 0~0.704 9之间,表观杂合度(Na)在0.745 5~0.794 6之间,期望杂合度(Ne)为0.717 5~0.752 0。6条ISSR引物在5个文蛤群体中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11%~97.37%,Shannon多样性指数(I)PR最高为0.503 3,RF1...
关键词:
文蛤 选育 SSR ISSR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海宁 刘青 吴旭干 姜晓东 肖起珍 成永旭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存在一龄性早熟和二龄正常成熟两种现象,为了解其后代养殖性能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利用构建的一龄早熟家系和二龄正常成熟家系,评估了其子一代在成蟹养殖阶段的生长、存活率、产量、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结果显示:(1)正常家系的子一代在8月和10月的平均体重(70.45±18.62)g,(95.87±34.44)g高于早熟家系的平均体重(58.93±16.33)g,(95.56±25.26)g,甲壳长和甲壳宽在7、8和10月份,正常家系显著高于早熟家系,4-10月二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天时 姜涛 孔杰 魏宝振 筴金华 张艳红 栾生
利用以色列红罗非鱼品系(Israel strain of red tilapia,R)、吉富品系(GIFT strain of Nile tilapia,J)(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Blue tilapia,A)(O.aureus)、尼罗罗非鱼(Nile tilapia,N)(O.niloticus)等群体,构建了具有广泛遗传变异罗非鱼育种基础群体。采用人工定向交尾技术,获得了15个以色列红罗非鱼群体内和65个以色列红罗非鱼群体及其他群体间杂交全同胞家系。待家系平均体重5-8 g时进行标记,每个家系随机取样40尾标记个体放入养殖池中,采用逐渐提高盐度驯化至...
关键词:
罗非鱼 家系 群体 遗传力 选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际佳 何建国 刘丽 王海芳 卢薛 胥鹏 李桂峰
对翘嘴鳜♀×斑鳜♂(Siniperca chuatSi♀×S.Scherzeri♂)杂交子一代和翘嘴鳜在0.3月龄、2月龄、7月龄和11月龄时的体重、体长和体高进行测量,从变异系数、杂种优势率、相对/绝对生长率、体重与体长的幂函数曲线以及肥满度5方面,对杂交子一代和母本翘嘴鳜的生长速度和杂种优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7月龄时杂交子一代的体重(300.4 g±118.2 g)与翘嘴鳜(305.2 g±82.5 g)差异不显著,且在7月龄时体重、体长和体高的月相对生长率(280.13%,25.30%和27.55%)比翘嘴鳜显著增高(89.62%,15.90%和12.72%);在0.3月龄和11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