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49)
- 2023(5288)
- 2022(4286)
- 2021(4055)
- 2020(3172)
- 2019(7333)
- 2018(7067)
- 2017(13064)
- 2016(7014)
- 2015(7683)
- 2014(7700)
- 2013(7427)
- 2012(7010)
- 2011(6272)
- 2010(6305)
- 2009(5427)
- 2008(5602)
- 2007(4739)
- 2006(4012)
- 2005(3711)
- 学科
- 济(25911)
- 经济(25882)
- 贸(16621)
- 贸易(16610)
- 易(16107)
- 管理(15394)
- 业(14606)
- 方法(11787)
- 企(11200)
- 企业(11200)
- 数学(9804)
- 数学方法(9693)
- 地方(7188)
- 学(6933)
- 农(6929)
- 中国(6476)
- 出(6070)
- 财(5989)
- 理论(5753)
- 关系(5453)
- 口(5347)
- 出口(5341)
- 出口贸易(5341)
- 业经(5087)
- 制(4682)
- 融(4513)
- 金融(4510)
- 农业(4308)
- 银(4246)
- 银行(4239)
- 机构
- 学院(96911)
- 大学(95857)
- 济(40169)
- 经济(39322)
- 研究(36187)
- 管理(30997)
- 理学(26574)
- 理学院(26196)
- 管理学(25630)
- 中国(25528)
- 管理学院(25446)
- 科学(22795)
- 京(19747)
- 农(18530)
- 所(18454)
- 财(17487)
- 研究所(16981)
- 中心(15977)
- 业大(15138)
- 江(15115)
- 农业(14670)
- 财经(14189)
- 院(13811)
- 范(13384)
- 师范(13157)
- 经济学(12898)
- 经(12889)
- 州(12354)
- 北京(12232)
- 经济学院(11844)
- 基金
- 项目(67589)
- 科学(51549)
- 研究(48282)
- 基金(47926)
- 家(43475)
- 国家(43156)
- 科学基金(35259)
- 社会(29532)
- 社会科(28032)
- 社会科学(28026)
- 省(25977)
- 基金项目(24883)
- 自然(22989)
- 教育(22872)
- 划(22401)
- 自然科(22384)
- 自然科学(22374)
- 自然科学基金(21947)
- 资助(19765)
- 编号(18957)
- 重点(16074)
- 成果(15210)
- 部(14974)
- 发(14854)
- 性(14318)
- 创(14066)
- 课题(14061)
- 创新(13227)
- 科研(13173)
- 大学(12851)
共检索到146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华晓红 杨立强 郑学党
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内地与港澳、台湾分别签署了经济一体化协定,进而为两岸四地经济整合创造了条件,"中华自由贸易区"有可能从假设走向实践。分析表明,整体上四地经济一体化对各个经济体的影响是正面的,将促进经济和贸易的大幅增长。在此基础上,对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主要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作模式、内外部关系等具体设想。
关键词:
经济紧密度 GTAP模拟 中华自由贸易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松
作者认为,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拟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是出于经济、政治斗争和维护各自利益的需要。该设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发展双边贸易关系有一定的潜力;双边相互投资较大;双边合作关系日益密切;双边要素禀赋相似;双方关税较低。作者还进一步分析了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需要付出的代价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燕慎
因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要求,同其他国家地区订立自由贸易协议和建立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一国振兴民族经济和加快其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进程的必然选择。截至2000年1月,全球已有221个区域贸易协定,其中向WTO提出通知的有119个,内中有100多个是WTO成员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许多WTO成员同时参加几个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安排。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芮
作为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起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将于2010年建成。但CAFTA建设至今,其实际效应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围绕这些内容,分析了CAFTA对双边特别是我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总体经济的实际影响,探讨了CAFTA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未来中国推动CAFTA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继荣
欧亚经济联盟积极致力于与第三国和一体化组织建立自贸区,目标宏大,目前已与越南和新加坡签署自贸协定,与伊朗签署为建立自贸区的临时协定,与中国签署非优惠的经贸合作协议,与以色列等国进行有关自贸区建设的谈判或相关接触,长期致力于与欧盟建立自贸区但进展有限。从其现有实践看,联盟对外商签自贸协定态度谨慎,尤其是联盟成员国对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较为保守。对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自贸区建设而言,应以已签署的经贸合作协定为基础,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开展自贸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充分借鉴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新加坡等自贸协定的经验,以"早期收获"等方式逐步推进关税减让谈判,推进服务贸易领域的逐步开放,以"正面清单"模式逐步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适时更新或重谈现有的双边投资协定,将重谈或修订现有双边投资协定作为短期目标,探索建立自由化水平较低的自贸协定1.0版。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燕兴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1994年11月茂物会议决定成立亚太自由贸易区,但其可行性究竟如何?本文着重分析了形成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因素以及它的现实性障碍,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在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不太现实,更现实的是在亚太地区成立一个介于优惠贸易安排与自由贸易区之间的“半自由贸易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焰 蒋榕榕
本文通过对两国贸易结构和贸易结合度的分析,认为两国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建立中智自由贸易区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文章同时分析了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中智双方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智自由贸易区 可行性 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佟福全
在当前的全球三大自由贸易区,即欧洲联盟(欧盟)、拟议中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和亚洲自由贸易区中,除亚洲自由贸易区尚处于设想阶段外,其余两大贸易集团,即欧盟和美洲自由贸易区均已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2004年5月1日,欧盟已由原先的15国扩展到25国,其扩展步伐还在继续。而计划于2005年初组建的美洲自由贸易区,由于内外两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湘东
自2001年11月,随着东盟与中国达成了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开始了全面经济合作,并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新里程。这对促进区域内经济贸易的增长、推进成员国之间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提高各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整体地位和实力。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大中华经济框架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一国、二制、三力、四地、五方”。它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提出的背景基本类同。但大中华经济框架更具有直接性、紧迫性、现实性,就其实质和内容(不是指名称)来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大中华经济框架的实施必须坚持五个原则,其实施过程可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琳睿 史长宽
文章引用Melitz的异质企业模型,基于严谨的数理分析,进一步分析贸易自由化措施对生产率影响的内在机制。通过研究发现,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贸易伙伴国的增加、运输成本和贸易进入成本的降低)将通过自我选择的方式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提高行业的平均生产率和平均利润,从而提高该国(地区)福利水平,利远大于弊。这既论证了建立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政府中华贸易战略的制定和企业贸易行为选择有较大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原瑞玲 田志宏
关注自由贸易区(FTA)贸易效应的事后评估,尝试构建贸易效应测算和分解的完整分析框架,基于基础引力模型,从变量引入、贸易效应分解和模型应用3个角度探讨引力模型用于自贸区贸易效应测算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包含国家组、进口国和出口国年度的三维固定效应模型可以控制FTA的内生性;将FTA在时间维度上进行扩展,可以逐年动态反映自贸区的贸易效应;基于简化假定,模型通过压缩维度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情形下的贸易效应,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贸易创造 贸易转移 测度方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丽军
美、加、墨三国已于今年八月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从而产生了世界上又一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由贸易区.一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将推动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的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产生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的潮流,同时又将推动这种潮流以更加强劲的势头向前发展.这主要是北美有美、加这两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一些发达与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诗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重点探讨了中外自贸区在设立背景与目的、选址、功能、监管政策、管理体制、运行特点等方面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以外国自贸区的发展经验为启示,结合了中国的国情,为中国发展自贸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我国 自贸区 比较研究 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云华
1992年1日27日—28日,第四次东盟政府首脑会议在新加坡举行。此次首脑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经济合作问题,会议签署了《新加坡宣言》、《经济合作架构协定》和《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三个重要文件。这次会议的最主要收获是批准了于1991年10月举行的经济部长会议所作出的关于在15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并将其具体化。第四次东盟政府首脑会议是东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