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5)
2023(7496)
2022(6623)
2021(6050)
2020(5415)
2019(12526)
2018(12352)
2017(23677)
2016(13489)
2015(15435)
2014(15527)
2013(15607)
2012(14767)
2011(13555)
2010(13630)
2009(12552)
2008(12729)
2007(11628)
2006(9952)
2005(8803)
作者
(43865)
(36704)
(36648)
(34913)
(23111)
(17957)
(16925)
(14592)
(13619)
(12986)
(12517)
(12460)
(11824)
(11736)
(11667)
(11654)
(11455)
(10913)
(10714)
(10569)
(9402)
(9228)
(9075)
(8409)
(8270)
(8266)
(8233)
(8177)
(7559)
(7537)
学科
(55352)
经济(55296)
管理(34829)
(34152)
方法(28900)
(26744)
企业(26744)
数学(25590)
数学方法(25352)
(16677)
(15524)
(13027)
中国(12563)
业经(11121)
农业(10872)
(10573)
贸易(10569)
(10218)
地方(10196)
(9278)
(8933)
理论(8245)
(7996)
财务(7979)
财务管理(7955)
环境(7757)
企业财务(7500)
(7437)
银行(7383)
技术(7061)
机构
大学(203154)
学院(201189)
(78386)
经济(76675)
管理(74096)
研究(72456)
理学(64404)
理学院(63585)
管理学(62234)
管理学院(61867)
中国(52886)
科学(49876)
(47639)
(43275)
(39771)
农业(38355)
业大(37643)
研究所(36911)
(34421)
中心(33120)
(31223)
财经(27951)
(27008)
北京(26677)
师范(26596)
(25428)
(25390)
农业大学(24842)
(24130)
经济学(23718)
基金
项目(138875)
科学(107075)
基金(99989)
研究(93604)
(90877)
国家(90193)
科学基金(74471)
社会(57301)
(54950)
社会科(54215)
社会科学(54193)
基金项目(53720)
自然(51208)
自然科(49989)
自然科学(49970)
自然科学基金(49111)
(47413)
教育(43406)
资助(41132)
编号(37327)
重点(32478)
(30573)
成果(30484)
(29755)
计划(28733)
(28277)
科研(27833)
创新(26557)
科技(26062)
课题(25974)
期刊
(82453)
经济(82453)
研究(52846)
(41882)
学报(41841)
中国(37249)
科学(35572)
大学(29371)
农业(28306)
学学(28031)
(26481)
管理(23808)
教育(18282)
(16007)
技术(15964)
(14060)
金融(14060)
业经(13827)
财经(13448)
经济研究(12894)
问题(11774)
(11773)
(11538)
业大(10995)
资源(10508)
技术经济(10212)
科技(9914)
统计(9810)
图书(9202)
农业大学(9178)
共检索到287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齐自元  胡钰梅  曹欢  刘海泉  谢庆超  赵勇  
为了解中华绒鳌蟹(Eriocheir sinensis)不同可食组织(性腺、肝胰腺、体肉、腿肉、钳肉)总砷含量、水溶性砷形态、脂溶性总砷含量分布特征,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中华绒螯蟹不同可食组织总砷、水溶性砷形态和脂溶性总砷含量。结果表明:在雌蟹中总砷均值含量呈现性腺>肝胰腺>体肉、腿肉>钳肉的趋势,且有显著差异;在雄蟹中总砷均值含量呈现肝胰腺>体肉、腿肉>钳肉、性腺的趋势,且有显著差异;雌蟹和雄蟹不同可食组织总砷含量随体质量的增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8个省份中华绒鳌蟹成蟹性腺和肝胰腺中总砷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在肌肉组织中6种水溶性砷的百分比为83.3%~99.6%,性腺和肝胰腺组织中6种水溶性砷的百分比为18.8%~51.8%,肌肉组织与性腺、肝胰腺组织中水溶性砷百分比有显著差异。在性腺(雌)和肝胰腺(雌、雄)组织中脂溶性总砷的百分比为14.3%~72.6%,3个组织脂溶性总砷百分比均值无显著差异,3个组织脂肪中总砷含量与相应组织总砷含量呈正相关性,与相应组织脂肪含量无正相关性。可见,中华绒鳌蟹不同可食组织总砷含量存在差异性,水溶性砷是肌肉组织中砷的主要形态,砷甜菜碱(AsB)是水溶性砷的主要成分,在性腺(雌)和肝胰腺组织中存在一定量的脂溶性砷。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齐自元  胡钰梅  曹欢  刘海泉  谢庆超  赵勇  
为了解中华绒鳌蟹不同可食组织(性腺、肝胰腺、体肉、腿肉、钳肉)总砷含量、水溶性砷形态、脂溶性总砷含量分布特征,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中华绒螯蟹不同可食组织总砷、水溶性砷形态和脂溶性总砷含量。结果表明,在雌蟹中总砷均值含量呈现性腺>肝胰腺>体肉、腿肉>钳肉的趋势,且有显著差异(P<0.05);在雄蟹中总砷均值含量呈现肝胰腺>体肉、腿肉>钳肉、性腺的趋势,且有显著差异(P<0.05),雌蟹和雄蟹不同可食组织总砷含量随体质量的增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8个省份中华绒鳌蟹成蟹性腺和肝胰腺中总砷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在肌肉组织中6种水溶性砷的百分比为83.3%~99.6%,性腺和肝胰腺组织中6种水溶性砷的百分比为18.8%~51.8%,肌肉组织与性腺、肝胰腺组织中水溶性砷百分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性腺(雌)和肝胰腺(雌、雄)组织中脂溶性总砷的百分比范围为14.34%~72.59%,3个组织脂溶性总砷百分比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3个组织脂肪中总砷含量与相应组织总砷含量呈正相关性,与相应组织脂肪百分含量无正相关性。可见,中华绒鳌蟹不同可食组织总砷含量存在差异性,水溶性砷是肌肉组织中砷的主要形态,砷甜菜碱(AsB)是水溶性砷的主要成分,在性腺(雌)和肝胰腺组织中存在一定量的脂溶性砷,尚未见中华绒鳌蟹脂溶性砷种类,新陈代谢,潜在毒性以及来源的相关报道。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  蔡友琼  沈晓盛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中K、Na、Fe、Zn、Cu、Cd、Pb和Cr等微量元素在身体肌肉、螯足肌肉、鳃丝、性腺和肝胰脏中的分布状况,以及雄蟹和雌蟹的差异,并对中华绒螯蟹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和重金属污染的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中K、Na含量最高,Fe、Zn、Cu次之,Cd、Pb、Cr最低。同一元素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有较明显的差异,鳃丝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都较高。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在雌雄蟹各部位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性腺中Cd、Cu、Na、K和Cr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其中Cr在雌蟹和雄蟹肌肉中的含量也有明显的差异。中华绒螯蟹是K、Na、Fe、Zn、Cu等微量元素的良好食品来源,但Pb、Cd污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解志龙  姜晓东  范陈伟  荆晶  成永旭  吴旭干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蟹规格与其形态特征及组织系数的关系,本研究综合运用形态特征量化分析及多元统计分析比较了不同规格河蟹(雄体:100~400g;雌体:50~300g)的形态特征差异,同时比较了不同规格河蟹的性腺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出肉率(MY)及总可食率(TEY)等组织系数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河蟹体质量、壳长及壳宽等形态参数与其性腺发育状态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规格雄蟹有13个形态特征差异显著,而雌蟹仅有11个形态特征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大规格河蟹与头胸甲侧面相关形态特征的数值显著较高,而与头胸甲宽度和步足长度相关形态特征的数值显著较低;(2)形态特征主成分散点图显示,不同规格河蟹虽有部分个体相互重叠,但大体可以形成较为集中的区域;(3)就组织系数而言,大规格河蟹(雄体≥300g、雌体≥150g)GSI显著较低,但HSI、MY及TEY等指标显著较高)。综合分析表明,不同规格河蟹的形态特征及组织系数均存在明显差异,并且河蟹规格及头胸甲尺寸与GS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为商品蟹的选购及亲本蟹的挑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杰  张亚  王浩宇  程琰勋  徐磊  瞿镪  
【目的】查明元谋县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分布特征,从根本上掌握该区土壤的养分问题,得出合理的土地利用及改良建议,提高该地区土地管理和设计技术水平,科学使用土地,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方法】运用传统地球化学、地质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元谋县全域以1.2件/km~(2)的密度采集2368件表层土壤样品,组合成513件分析样品,筛选处理后剩余510组分析数据。运用Excel、SPSS等对数据的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有关元素异常的数学模型,最后参照有关规范,用GeoIPAS和ArcGIS进行图件制作和成果集成。【结果】元谋县表层土壤中养分元素有机碳(Corg)、氮(N)、磷(P)、氧化钾(K_(2)O)、氧化镁(MgO)、锰(Mn)、钼(Mo)、锌(Zn)、全铁(TFe_(2)O_(3))、铜(Cu)、硼(B)分布均衡,其中,主量元素Corg和N含量整体偏低,二者相关系数R~(2)=0.66,呈显著正相关。中量元素硫(S)和氧化钙(CaO)均衡性低于其他元素且有异常表现,微量元素无异常。养分元素综合等级评价结果显示,丰富区域主要分布于姜驿乡西北部、物茂乡–江边乡–黄瓜园镇–平田乡沿线、老城乡和羊街镇东南部,与元谋县主要农产区的分布情况相符。【结论】Corg和N含量偏低诱因主要有两点:(1)土壤中砂质含量普遍较高,自身保水保肥能力不强;(2)除耕地集中区外,大部分植被荫蔽度较低的地区生物固碳和固氮能力弱。研究区耕地施用CaO比率较高,土壤中CaO含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均衡度偏低,未造成土壤污染和土质恶化。S缺乏程度高与干热河谷区脆弱的生态系统致使土壤中缺少有机硫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述海   郝杰   姚文静   岳伟佳   李岩涛   李高源   魏金钊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济南段)的土壤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元素含量的影响,为土地利用和土壤改良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调查区土壤样品,分析29种土壤元素指标,用统计学、空间分析和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元素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不同行政区的分布特征,农作物营养元素区域差异化及影响因素。【结果】黄河流域(济南段)内元素背景值明显偏高的有Hg、As、Cd、S、Corg、Co、N、B、CaO、Se、F,大多数元素变异系数在0.25以下,部分有害元素变异系数大于0.4。不同行政区表层土壤中大多数元素的变异系数较小,即元素分布均匀,MgO变异系数达0.7以上,说明人为因素对此类元素的影响较大。不同土壤类型中的S、Corg和N等元素有明显差异,其中农村宅基地中的CaO、Zn、MgO和Na_(2)O偏高。调查区表层土壤全氮含量以中等丰度为主,占调查区面积的62.60%;全磷含量丰富,中等以上等级区面积占调查区总面积的80.69%;全钾以二级较丰富为主,面积占调查区76.87%。黄河流域(济南段)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为普通潮土,成土母质含丰富CaCO_(3),使pH值高于7.5。【结论】黄河流域(济南段)内大多数元素区域分布均匀,土壤污染压力较小,与直管区工业发展程度整体不高的背景相吻合。Hg元素变异系数较高(>0.4),说明人类活动对土壤质量产生了影响。大部分地区N、P、K等较富集,适合发展种植业。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曹欢  潘迎捷  赵勇  刘海泉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研究了烹饪方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ier Sinensis)可食部位中常量元素(钠(Na)、钾(K)、镁(Mg))、微量元素(锰(Mn)、铁(Fe)、铜(Cu))以及重金属(铬(Cr)、镉(Cd)、汞(Hg))分布特征影响。结果表明:烹饪前,中华绒螯蟹中可食部位中元素分布:K>Na>Mg>Fe>Cu>Mn>Hg>Cr>Cd;相比于未加工的可食部位中元素含量,烹饪后K含量降低,Na和Mg元素含量整体增加,其他元素含量因烹饪方式、部位、性别的不同变化不一,不同烹饪方式对同一部位、同一元素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布规律不变(所有样品均是干重)。基于3种重金属含量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烹饪前后THQ值均小于1,对人体健康不构成显著风险。研究表明:烹饪方式对中华绒螯蟹不同组织中元素含量变化具有影响,但不会提高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风险。本研究以期弥补以食品原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华绒螯蟹中重金属风险危害评估的不足,为中华绒螯蟹的精准膳食风险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文斌  苏彦平  刘洪波  杨健  徐跑  
以江苏省长江水系3个不同湖泊(太湖、石臼湖和固城湖)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元素"指纹"特征的比较研究。基于16个组形态数据的框架测量及相应的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太湖、石臼湖和固城湖产中华绒螯蟹3群体之间在形态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0%、90%和80%,但其差异程度尚未达到能够有效区分3个群体的水平。统一使用中华绒螯蟹第三步足作为标准试样,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定了其中21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其中Cr、Co、As、Se、Cd、Pb、Tl、Ag、Mo、Ni未检出。与形态判别结果不同的是,3湖泊产中华绒...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婕  甘金华  陈建武  周殿芳  何力  陈细华  
选取不同性别、重量规格为30~100 g中华绒螯蟹(Ericocheir sinensis),分别测定其不同组织中氨基脲含量,并以蟹壳中主要成分为待测物,验证氨基脲的产生与其相关性,从而探究中华绒螯蟹中氨基脲产生机理。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肌肉、肝脏、腮、性腺等组织中均未检出氨基脲,而蟹壳中均有氨基脲检出,进一步验证氨基脲作为内源性物质普遍存在于蟹壳中;壳中氨基脲并不是由甲壳素产生,究其来源可能与壳中结合蛋白水解氨基酸的变化有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彤晴  周刚  秦钦  朱清顺  柏如发  
对不同增养殖水体中华绒螯蟹可食部分主要矿物元素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可食部分含9种以上矿物元素,雄蟹矿物元素中平均值以钙含量最高,雌蟹矿物元素平均值以磷含量最高。中华绒螯蟹钾的含量明显高于钠。比较不同增养殖水体雄蟹常量元素含量,固城湖放流与长江野生蟹无显著差异(P>0.05),均较其它水体雄蟹高,雌蟹常量元素太湖网围与长江野生无显著差别(P>0.05),含量都较高,尤以太湖网围常量元素含量为最高。雄蟹、雌蟹微量元素呈现相同规律:铁、锰以金坛池塘、固城湖放流含量较高。铜含量以长江野生为最高。锌含量各水体无显著差别。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郝永梅  孙振中  张玉平  戚隽渊  林惠山  
对采自长江口九段沙湿地的雌性和雄性中华绒螯蟹身体肌肉、肝胰腺和性腺中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蟹肝胰腺和性腺对Pb、Cd、Cr、As的富集能力较强,而雄蟹肝胰腺对Cd、As的富集能力较强。DDTs和BHCs的个体富集能力性别差异不明显,但是表现出肝胰腺>性腺≥肌肉的器官分布差异。BHCs中β-BHC的异常高值和α-BHC与γ-BHC的比值小于3,说明中华绒螯蟹体内的BHCs具有较长的环境存留时间,并可能有林丹的新近输入。(DDE+DDD)/DDT的比值远大于1,说明该地区中华绒鳌蟹洄游和生活的水体环境中没有新的DDTs污染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慧敏  姚庆祯  张经  吴莹  
2003年4月到5月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水中常量元素(Ca2+,K+,Na+,Mg2+,Cl-,SO42-及碱度)进行了测定,并对常量元素的含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阳离子以钙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40%~80%;而阴离子主要为HCO3-,占阴离子总量的60%~90%;阴阳离子含量顺序为HCO3->SO42->Cl-,Ca2+>Na+>Mg2+>K+。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水的常量离子主要来自于岩石的风化,主要受碳酸盐类溶解的控制,硅酸盐类的风化过程较弱。而大气沉降的影响很小,只有SO42-受大气沉降影响较大。长江干流的Na+、Mg2+、Ca2+、HCO3-和Cl-主要来自于上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树凤  施翔  田生科  孙海菁  杨肖娥  陈益泰  刘婷  
【目的】研究杞柳不同品种对重金属铅(Pb)的吸收、积累以及耐性差异,明确Pb在杞柳不同组织的积累特点、转移能力及其在叶片的微区分布特征,为阐明Pb的毒性机制以及杞柳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方法,分别以0,100和200μmol·l~(-1) Pb(No3)2处理杞柳微山湖、一枝笔和大红头3个品种扦插苗,研究铅对杞柳不同品种生长、生物量积累和重金属耐性的影响以及Pb在不同组织的积累和转移能力,并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SRXRF)荧光技术分析Pb以及K,ZN,Ca,Fe等其他元素在杞柳叶片的微区分布特征。【结果】Pb明显抑制了杞柳3个品种的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积...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蒋苏   邢秀梅   许伟鹤   祝斐   宁先会   暨杰   张凯   尹绍武  
随着我国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人工选育新品种的不断涌现,有必要全面了解不同品种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和种质资源现状。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CJ)、“江海21号”(JH)、“诺亚1号”(NY)和“固城湖1号”(GCH)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特征测量和微卫星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长指标、形态特征和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从扣蟹至成蟹的5次蜕壳过程中,CJ群体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雌雄蟹第一次蜕壳后头胸甲圈围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群体(P < 0.05)。CJ、NY和GCH群体有多个形态学指标显著高于JH群体(P < 0.05)。体重随蜕壳次数逐步增加,增量间无显著差异,JH(♀)群体的增重率显著优于其他3个群体。雌雄蟹的生长指标具有明显差异,雄蟹有更高的增重率。(2)通过地标点法发现,CJ和NY群体的头胸甲整体形态特征与平均形相比无显著变化。GCH和JH群体头胸甲差异主要集中在内外额齿和背甲底部。(3)利用24对微卫星引物对4个品种中华绒螯蟹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遗传多样性相似且均为高度多态性群体,可见其种质资源较丰富,良种选育效果好;同时聚类分析发现NY和GCH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鉴定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聚法  赵俊  
1996年 6月~ 1998年 5月首次对鳌山湾进行了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本文利用水文要素调查资料 ,分析了鳌山湾水温、盐度和透明度的水平分布和变化特征 ,并结合历史资料 ,简要描述了鳌山湾潮汐、海流和水交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1)春季鳌山湾水温由湾顶向湾口递减 ,夏季水温呈近岸高、离岸低的分布趋势 ,秋季水温由湾顶向湾口递增。鳌山湾水温月变化明显 ,8月水温最高 ,海区平均值为 2 8 0℃ ,3月水温最低 ,海区平均值为 6 6℃。 (2 )鳌山湾盐度基本呈湾顶高、湾口低的分布趋势 ,其月际差异较小 ,3月盐度最高 ,海区平均值为 31 75 ;5月盐度最低 ,海区平均值为 31.4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