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4)
2023(3517)
2022(2991)
2021(2859)
2020(2443)
2019(5522)
2018(5538)
2017(9881)
2016(5863)
2015(6922)
2014(6800)
2013(6808)
2012(6818)
2011(6243)
2010(6295)
2009(6088)
2008(6275)
2007(5909)
2006(5297)
2005(4934)
作者
(22211)
(18649)
(18467)
(17392)
(11780)
(9258)
(8387)
(7320)
(7197)
(6727)
(6492)
(6428)
(6275)
(6222)
(6129)
(5845)
(5714)
(5686)
(5579)
(5499)
(4884)
(4743)
(4712)
(4304)
(4294)
(4271)
(4268)
(4108)
(4022)
(4020)
学科
(21425)
经济(21388)
管理(15338)
(13399)
(11459)
企业(11459)
方法(9918)
(9410)
数学(8228)
数学方法(8000)
中国(5936)
(5708)
(5443)
(4843)
理论(4457)
(4321)
贸易(4317)
(4205)
业经(4123)
(3481)
(3439)
农业(3415)
(3389)
教育(3387)
(3379)
金融(3377)
银行(3349)
(3344)
地方(3260)
(3201)
机构
大学(93274)
学院(90200)
研究(38738)
(30231)
经济(29423)
科学(28851)
中国(28809)
管理(27155)
(26341)
(22955)
理学(22664)
理学院(22295)
(22187)
农业(21589)
管理学(21450)
管理学院(21323)
研究所(21118)
业大(19362)
中心(17025)
(15599)
(14582)
北京(14169)
(14085)
(14078)
农业大学(13620)
(13589)
技术(12551)
(12381)
科学院(12214)
实验(12204)
基金
项目(59480)
科学(43856)
基金(41902)
(40968)
国家(40636)
研究(35152)
科学基金(31682)
自然(24130)
自然科(23585)
自然科学(23572)
自然科学基金(23141)
(23056)
(21089)
基金项目(21034)
社会(19381)
资助(19248)
社会科(18134)
社会科学(18126)
教育(16431)
计划(14638)
重点(14518)
科技(14016)
编号(12746)
(12465)
(12328)
科研(12318)
成果(11620)
(11508)
专项(11288)
(10949)
期刊
(36553)
经济(36553)
学报(26947)
研究(26037)
(23790)
中国(22705)
科学(20900)
大学(18898)
学学(17996)
农业(16184)
管理(11941)
(11357)
教育(11106)
(8936)
业大(8322)
(7666)
金融(7666)
技术(7253)
农业大学(6980)
(6832)
财经(5858)
经济研究(5722)
林业(5505)
(5153)
科技(4962)
图书(4841)
中国农业(4839)
自然(4600)
业经(4501)
问题(4448)
共检索到146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顺昌  魏亦军  申德林  
对中华绒螯蟹蜕皮间期和蜕皮后24h、48h和96h肌肉、肝胰脏及甲壳中钙和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蜕皮后肌肉中钙的含量较间期低,但从24h到48h有所增加。肝胰脏中钙的含量在蜕皮后各时间内无显著变化,甲壳中钙的含量在蜕皮后24h到96h呈增加趋势。甲壳的矿化作用在蜕皮后96h已接近完成。蜕皮后肌肉中磷的含量较间期高,以后变化不明显。蜕皮后肝胰脏中磷的含量高于间期,甲壳中含量较间期低。蜕皮后肌肉中钙磷比迅速降低,肝胰脏中钙磷比在蜕皮后24h无明显变化,但在蜕皮后24h至96h迅速降低。中华绒螯蟹蜕皮后外表皮对钙的矿化速度显著快于磷的矿化速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田志环  焦传珍  吴旭干  成永旭  
为探讨中华绒鳌蟹(Eriocheir sinensis)蜕皮过程中肌肉生长机制,采用石蜡切片、电镜技术及生物化学方法,以中华绒鳌蟹幼蟹为对象,研究了其蜕壳过程中螯足闭螯肌肌肉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及主要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蜕皮间期,螯足肌纤维充分伸展,多核,横截面呈不规则圆形或者多边形;肌原纤维排列有序,具有甲壳动物骨骼肌的典型特征,A带、I带及肌质网、二联体、线粒体等细胞器清晰可见。蜕皮前期,肌纤维降解以致其横截面大小不一;肌原纤维内部降解,出现腐蚀性空洞。蜕皮之后,在肌纤维末端的肌节处于超收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仁良  谭玉钧  吴嘉敏  阎希柱  包祥生  姚继明  
河蟹在蜕壳前,血淋巴中 20-羟基蜕皮酮(20-HE)含量达到最高峰——116.16±32.96ng/ml;蜕壳时降入低谷——7.09±1.39ng/ml;蜕壳后仍然很低。血淋巴中20-HE 调控着河蟹的蜕壳周期。雌性河蟹卵母细胞进入大生长期,9月份血淋巴中 17β-雌二醇(17β-E_2)出现峰值——3.62±1.11ng/ml,促进了卵母细胞的卵黄积累。雄性河蟹10月份血淋巴中睾酮(T)含量开始上升,至12月份达到 2.15±0.28ng/ml,诱导精巢发育成熟。雌性河蟹血淋巴中 20-HE 含量在5月和8月各出现一个峰值,分别为 13.15±6.99和 15.80±7.40ng/ml;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明君  王春  吴旭干  何杰  龙晓文  李国祥  汤北伟  成永旭  
以越冬后即将进入蜕皮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为实验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其蜕皮周期肝胰腺及肌肉脂类的动态变化。本实验将其幼蟹蜕皮周期分为蜕皮前期(D期)、蜕皮期(E期)、蜕皮后期(AB期)和蜕皮间期(C1期和C2期)。结果发现,(1)蜕皮各期肝胰腺总脂含量变化显著,呈现为"高-低-高"的趋势,其中D期最高,AB期最低,C1、C2期开始回升;而肌肉总脂含量变化趋势与肝胰腺相反,为先上升后再下降趋势,在D期最低,AB期含量最高。(2)肝胰腺脂类中以甘油三酰(TG)为主,其次是磷脂(PL);而肌肉脂类主要是PL,其次是TG和胆固醇(CHO)。肝胰腺中TG含量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C1期含量最低,肝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康现江  田志环  吴江立  穆淑梅  
采用Darch蜕皮周期分期方法,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蜕皮周期进行了划分,并初步探讨了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变化。根据第三颚足末端刚毛和表皮的形态学特征,可将中华绒螯蟹的蜕皮周期分为蜕皮后期(A-B期)、蜕皮间期(C期)、蜕皮前期(D期)和蜕皮期(E期),其中D期可进一步分为D0、D1、D3-43个亚期。在蜕皮过程中,肝胰腺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在蜕皮后A-B期开始升高,于蜕皮前早期D0阶段达最大(P<0.05),随后又逐渐降低,至蜕皮前晚期D3-4阶段降至最低(P<0.05);胃蛋白酶活力在蜕皮周期中于蜕皮前晚期D3-4阶段显著降低(P<0.0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航  杨志刚  张龙  成永旭  
本研究测定了蜕壳周期内中华绒螯蟹幼蟹的鳃和外壳中的钙含量,并结合石蜡切片及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不同蜕壳时期鳃和外壳的组织结构。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鳃和外壳中的钙含量均在蜕壳期最低。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在蜕壳期,鳃叶末端的内外角质层分离,边缘管的空腔还未完全恢复,到蜕壳后期,边缘管空腔恢复正常形态;超微观察结果显示,在蜕壳期,鳃腔中的内容物较少,染色较浅,线粒体和微绒毛数量较多。蜕壳后期的鳃腔中的内容物增加,染色加深,线粒体和微绒毛数量多;外壳在蜕壳期时最薄,且只有上表皮和外表皮两层结构,到蜕壳后期,内表皮才逐渐形成。综上所述,中华绒螯蟹的钙含量和组织结构与蜕壳过程密切相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吴旭干  徐蕾  姚琴琴  成永旭  
通过荧光定量PCR(qR T-PCR)技术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Myostatin(EsM STN)基因在不同组织及蜕皮阶段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EsM STN在蜕皮间期(C期)中华绒螯蟹肌肉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水平最高,胸神经节和脑神经节中也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暗示EsM STN基因的功能并不局限于肌肉生长的调节。(2)在不同蜕皮阶段,肌肉中EsM STN的基因表达水平在蜕皮后期(AB期)最高,蜕皮前期(D期)最低,推测EsM STN可能正向调节中华绒螯蟹肌肉生长,参与肌肉组织蜕皮后的生长以及蜕皮前的萎缩过程;肝胰腺、上皮组织中EsM STN的最高基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姚琴琴  杨志刚  王瑶  郭子好  刘启彬  施秋燕  成永旭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依据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几丁质酶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克隆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几丁质酶基因(hXChiT)全长,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研究了hXChiT在中华绒螯蟹的同一蜕皮阶段不同组织、不同蜕皮阶段主要几个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XChiT基因C DNA全长2 042 bP(GEN bANk ACCESSioN No.kJ513466),包括5′非编码区(5′UTR)35 bP,3′非编码区(3′UTR)537 bP,开放阅读框(oRF...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姚琴琴  杨志刚  王瑶  郭子好  刘启彬  施秋燕  成永旭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依据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几丁质酶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克隆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几丁质酶基因(HXchit)全长,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研究了HXchit在中华绒螯蟹的同一蜕皮阶段不同组织、不同蜕皮阶段主要几个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Xchit基因c DNA全长2 042 bp(Gen Bank accession no.KJ513466),包括5′非编码区(5′UTR)35 bp,3′非编码区(3′UTR)537 bp,开放阅读框(ORF...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胡磊  谢庆超  潘迎捷  刘海泉  赵勇  
为更好地评价烹饪处理对中华绒螯蟹胆固醇及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对蒸制和煮制后的雌雄中华绒螯蟹的蟹黄/蟹膏、腹肉和腿肉等3个可食部位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雌雄中华绒螯蟹中胆固醇含量相近,蒸制和煮制处理会造成各部位中胆固醇含量的降低,但差异性不明显;与煮制相比,蒸制后可食部位胆固醇流失较少。雌蟹蟹黄中总脂肪酸含量(∑FFA)高于雄蟹蟹膏,而雄蟹腹肉和腿肉中∑FFA略高于雌蟹;3个可食部位中,蟹黄与蟹膏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MUFA)占比最高,腹肉和腿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PUFA)占比最高;蒸制和煮制对蟹黄中脂肪酸基本无影响,与蒸制相比,煮制对蟹膏各类脂肪酸影响较大,含量显著下降;经蒸制与煮制处理后,中华绒螯蟹中主要饱和脂肪酸仍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EPA和DHA为主。因此,与煮制相比,蒸制能够减少胆固醇和可食部位中主要脂肪酸的流失,更有利于保留中华绒螯蟹的营养价值,对中华绒螯蟹的烹饪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于德山  陆小平  周惠钟  龚叶平  黄芳  王欢  陶卉  陈葵  徐世清  
比较了湖泊和池塘养殖环境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组织中乳酸和活性氧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性腺、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乳酸含量,阳澄湖、太湖养殖蟹显著低于同水系池塘养殖蟹、特级蟹显著低于个体小的等外品蟹、雄蟹低于雌蟹、性腺和肝脏低于肌肉。9—11月份,湖养蟹组织中的乳酸含量较塘养蟹更早、更加快速地降低。肌肉组织中活性氧(ros)含量测定显示,特级蟹稳定地低于等外品雌蟹,雄蟹低于相同养殖环境中同规格雌蟹。结果表明,乳酸和ros含量或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指标对于阳澄湖大闸蟹的品质和呈味特色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指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黄俊杰   朱筛成   马天利   蒋栋梁   成永旭  
为研究水体中添加乳酸钙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蜕壳及体内钙沉积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淡水中添加0、218、436和654 mg/L的乳酸钙,使水体中含有45.6、84.4、123.2和163.6 mg/L的钙离子含量(分别记为1# ~ 4#组),对初始体质量为(4.78±0.51)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性幼蟹进行为期90 d(经历2个完整蜕壳周期)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水体乳酸钙浓度的增加,幼蟹的成活率显著上升(P <0.05);(2)随水体乳酸钙含量增加,第一次蜕壳后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肝胰腺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而第二次蜕壳后幼蟹体质量、壳长和壳宽增长率均随着水体乳酸钙添加显著升高,其中3#组和4#组显著高于1#组(P <0.05);(3)添加乳酸钙对蜕壳间隔无显著差异,但可显著降低幼蟹的残肢率(P < 0.05);(4)在钙沉积方面,添加乳酸钙可以显著提高幼蟹第一次蜕壳和第二次蜕壳阶段中血淋巴钙含量以及第一次蜕壳阶段幼蟹肌肉和头胸甲中的钙含量;(5)乳酸钙含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es EcR2和es RXR基因的表达丰度(P <0.05);(6)添加乳酸钙对水体pH、氨氮和亚硝酸盐无显著影响,而硬度和碱度随着乳酸钙含量增加而显著上升。综上,水体添加654 mg/L乳酸钙可提高幼蟹成活率、生长性能、组织中钙沉积和蜕壳相关基因表达丰度,并能降低幼蟹蜕壳后的残肢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杰  张秀梅  高天翔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相同养殖条件下生长的正常和白化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皮肤和肌肉组织中的DHA和EPA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和白化褐牙鲆的皮肤和肌肉中EPA含量相近,但白化个体皮肤中DH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个体,约为后者的1/2。而两者肌肉中的DHA含量则没有显著差异。同时,白化个体皮肤和肌肉组织中的DHA/EPA比值略低于正常个体。这一结果证明白化褐牙鲆皮肤蓄积或利用DHA的能力要低于正常褐牙鲆。关于鲆鲽类白化现象同鱼体对饵料中脂肪酸类物质的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孔繁明  薛长湖  李兆杰  林洪  楼伟风  
研究加热过程对中国对虾肌肉的水溶性提取物中成分的影响。水溶性提取物在65、75、85和95℃加热1h后,某些成分如Gly、Arg、Ala、Glu、IMP、甜菜碱等的含量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些成分可能对蒸煮后产生的特征性虾风味有较大的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嘉敏  姜新耀  
中华绒螯蟹扣蟹性腺发育与肝胰腺和血淋巴的蛋白质浓度相关。性早熟前后 ,雌雄扣蟹肝胰腺总蛋白浓度分别由 (12 1.17± 44 .5 0 )mg·g-1和 (89.43± 2 1.86 )mg·g-1下降至 (81.0 8± 5 .84)mg·g-1和(70 .5 8± 9.90 )mg·g-1,雌性扣蟹的肝胰腺占体重的比值也由 8.18%降至 3 .90 %。血淋巴总蛋白浓度正常发育的雌性扣蟹为 (99.5 5± 12 .0 6 )mg·mL-1,明显高于性早熟雌性扣蟹的 (72 .2 6± 17.87)mg·mL-1;而雄性扣蟹性早熟前后的血淋巴总蛋白浓度无显著差异。肝胰腺总蛋白浓度二秋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