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0)
2023(2099)
2022(1797)
2021(1643)
2020(1382)
2019(3145)
2018(3013)
2017(5248)
2016(3219)
2015(3694)
2014(3418)
2013(3551)
2012(3452)
2011(3288)
2010(3265)
2009(3019)
2008(2943)
2007(2758)
2006(2480)
2005(2310)
作者
(13794)
(11448)
(11410)
(10636)
(7493)
(5802)
(5145)
(4548)
(4541)
(4148)
(4097)
(4012)
(3993)
(3922)
(3821)
(3713)
(3703)
(3487)
(3475)
(3437)
(3178)
(3069)
(2941)
(2714)
(2711)
(2674)
(2624)
(2555)
(2520)
(2474)
学科
(10010)
经济(9991)
管理(6536)
(6355)
(5989)
(4835)
企业(4835)
方法(4406)
数学(3724)
数学方法(3657)
中国(2990)
(2670)
(2551)
水产(2497)
及其(2288)
(2270)
(2208)
动物(2029)
(2018)
业经(2001)
(1865)
贸易(1864)
生物(1819)
(1812)
农业(1785)
虫害(1777)
理论(1726)
动物学(1690)
(1679)
(1669)
机构
大学(50391)
学院(48348)
研究(24458)
(20520)
科学(19739)
农业(16959)
中国(16302)
(15421)
(15006)
经济(14600)
研究所(14436)
业大(13563)
管理(12136)
(12016)
(10951)
农业大学(10587)
理学(10249)
(10249)
实验(10213)
理学院(9985)
中心(9974)
(9972)
实验室(9863)
管理学(9573)
管理学院(9524)
重点(9380)
(8768)
(8630)
科学院(8482)
技术(7986)
基金
项目(35901)
(25990)
科学(25844)
国家(25797)
基金(25247)
科学基金(19544)
研究(18204)
自然(16072)
自然科(15688)
自然科学(15670)
自然科学基金(15405)
(14837)
(13650)
基金项目(12769)
资助(11344)
计划(10673)
科技(10478)
社会(9430)
重点(9189)
社会科(8767)
社会科学(8762)
(8385)
教育(8366)
专项(8258)
(8023)
(7979)
科研(7858)
(7383)
(7097)
创新(7048)
期刊
学报(20041)
(18555)
(16996)
经济(16996)
科学(14292)
大学(13332)
学学(12919)
研究(12902)
农业(12673)
中国(12634)
业大(6763)
(6744)
农业大学(5979)
管理(5576)
(4868)
(4614)
教育(4490)
中国农业(3900)
自然(3869)
林业(3660)
自然科(3600)
自然科学(3600)
(3570)
金融(3570)
科技(3223)
水产(3078)
经济研究(3017)
农林(2927)
(2927)
技术(2870)
共检索到76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宏达  金丽华  范丽萍  薛美  
对上海市崇明县、江苏省太仓市等地养殖的中华绒螯蟹以出现大量腹水为主要症状的病蟹进行细菌分离 ,经人工感染、生理生化试验和菌种鉴定 ,引起河蟹腹水病的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和拟态弧菌 (Vibriomimicu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这两种致病菌都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氯霉素高度敏感 ,这些药可作为防治该病的首选药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国民  李金龙  刘丽  何志刚  邹利  王余德  吴启藩  王冬武  邓时铭  
克氏原螯虾是当今中国人工养殖最广的淡水螯虾品种。近几年来,稻田养虾面积呈爆发式增长,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环境的恶化,各种病害频发。为查清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死亡的原因,取濒死病虾胃和肠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用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进化分析鉴定优势菌;用回归感染和药敏试验评价优势菌毒力和药物敏感性,通过血清免疫相关酶活性变化探究优势菌的致病机理。结果显示: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PCW-01,回归感染健康克氏原螯虾,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理症状,活力下降,胃部有积液,半致死量达0.60×10~(5 )CFU/g,经理化分析和分子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对呋喃妥因、妥布霉素、头孢他啶等7种药物敏感;人工感染后的克氏原螯虾,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溶菌酶(LZM)活性极显著地上升(P<0.01),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丙二醛(MDA)浓度略有上升。从结果可看出,优势菌PCW-01为致病菌,可失活抗氧化因子,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疾病发生。本研究结果揭示出了克氏原螯虾细菌性疾病的免疫应答规律,为其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堂水  樊海平  陈昌福  
从患"突眼"症状的罗非鱼体内分离到多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证实其中TL60829NA菌株为病原菌,经生理、生化和API细菌鉴定系统以及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其为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其主要生理生化特征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不具动力,氧化酶、过氧化氢酶、V-P反应、吲哚试验、苯丙氨酸、甘露醇、KCN均为阴性;对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红霉素、多西环素、氟哌酸、卡那霉素敏感,对呋喃唑酮、复方新诺明、磺胺和庆大霉素不敏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堂水  汪成竹  陈昌福  
报道从湖北省宜都市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内清江河内养殖网箱中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和体表分离致病菌的初步鉴定结果。从患病斑点叉尾鮰上共分离19个菌株,经分别采用注射和浸泡法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中11个菌株能导致试验鱼80%~100%的死亡。根据对菌株的形态和生化特性的测定结果,11个菌株中的BH-001、BH-005、BH-009和BH-011等4个菌株属于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而BH-002、BH-015、BH-017和BH-019等4个菌株属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而BH-004、BH-013和BH-016等3个菌株尚未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祖国掌  李槿年  许建新  杨启超  
1999~2004年对安徽省巢湖市6个乡镇的池塘、稻田养殖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细菌性疾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发生与流行存在着季节性,其发病率年平均依次为47.3%、59.6%、51.9%、46.7%、60.0%、29.9%,逐月比较发病率最大峰值出现在每年的8月份;感染率年平均分别为66.6%、75.8%、57.8%、52.0%、86.0%、39.3%,死亡率年平均依次为38.3%、44.6%、36.3%、29.6%、43.5%、21.6%;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发病率与出现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气温、水温持续偏高呈正相关(r...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昌福  刘远高  何广文  杨军  
从患暴发病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肝胰腺中分离到3株细菌。人工注射感染显示,KSAX-3分离菌在浓度107cfu/mL时可使95%以上健康克氏原螯虾死亡;在106cfu/mL浓度时可导致70%的健康克氏原螯虾死亡,并使克氏原螯虾出现明显的与自然条件下相似的疾病症状,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克氏原螯虾致病菌。KSAX-3菌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为:革兰氏阴性,单鞭毛,发酵葡萄糖,甘露醇、氧化酶、鸟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脱羧酶、水杨酸、枸橼酸盐(西蒙氏)阴性,在含0%、10%NaCl的普通培养基中不生长,在含2%、4%、6%8、%NaCl的普通培养基中生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万夕和  李筠  张美如  荆燕  裴鸿生  纪伟尚  徐怀恕  许璞  
从江苏省如东县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苗期暴发丝状细菌病的蚤状幼体分离得到丝状细菌HL 1,经感染试验证实其为中华绒螯蟹苗期丝状细菌病的病原。对HL 1的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HL 1为无色、不分枝的丝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指纹状菌落,菌丝可断裂形成微生子,在液体培养基中所形成的微生子可聚集成玫瑰花环样结构;HL 1过氧化氢酶阳性,几丁质酶阴性,需氧,鉴定为毛霉亮发菌(Leucothrixmucor),其生长的pH适宜范围为5.0~10.0,盐度最适范围为10~40;在常用的32种抗生素中,HL 1仅对乙基西羧霉素高度敏感,而对其他3...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童亚萍  杨丙烨  田茜  胡方平  蔡学清  
从福建省古田县的桃和李的细菌性穿孔病病斑上分离获得了30株细菌菌株,并通过柯赫氏法则证明这30株菌株均为该病害的病原菌.该病原菌在NA平板上培养1~2 d后,菌落呈圆形、黄色,培养3~5 d后,菌落变扁平,周围开始分泌白色易流动物质,无烟草过敏性反应,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周生鞭毛;经19项关键性生理生化特性测定、Biolog 94种表型测试、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fusA、gyrB、leuS、pyrG、rpoB、rlpB等6个看家基因的多位点序列分析,将这30株细菌菌株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陆宏达  刘凯  
采用颜料法确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循环血体积(V)与体质量(W)间的回归曲线方程为V=0.1576W-0.898(Rs=0.83,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怡平  荚荣  梅贤君  任重  赵乃刚  汪朝辉  
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光合细菌 ,并通过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的改进 ,使净化水质效果得到改善。四种不同包埋载体的试验结果表明 ,含 3%沸石的海藻酸钙凝胶珠强度最大 ,净化水质活性最高。水体中NH3-N、NO2 -N的含量及COD值的下降幅度随包埋比的增大而增大。对固定化光合细菌的用量及活化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生产规模试验在 5 0m3育苗池中进行。一次性投入固定化光合细菌 19kg ,十天苗存活率 40 .6% ,比泼洒相同浓度游离光合细菌的对照池提高 11.2 % ,多产大眼幼体 15 .75万个。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丽颖  姜姿妍  钱且奇  陈圳  顾舒文  李杰  纪鹏  高晓建  姜群  张晓君  
为明确江苏苏州某养殖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死亡病因,本研究从病蟹肝胰腺组织中分离到优势生长菌,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及gyrB基因同源性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分离菌SHZ1对中华绒螯蟹半数致死量(LD_(50))为1.6×10~6 CFU/mL,表明分离株可以引起中华绒螯蟹死亡,确定豚鼠气单胞菌是此次造成中华绒螯蟹出现大规模死亡的病原。为进一步明确分离菌SHZ1毒力携带基因情况,对分离菌进行热敏蛋白酶(eprCAI)、溶血素(hly)、弹性蛋白酶(ahpB)、外膜蛋白(omp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gcaT)和鞭毛蛋白(flgN、flgM、flgA、flaH)共9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携带以上9种毒力基因。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头孢唑啉、万古霉素、苯唑西林、青霉素G、哌啦西啉、氨苄西林等9种药物耐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锦玉  钱冬  刘问  尹文林  沈智华  曹铮  吴颖蕾  张念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符贤英  谭志琼  宋卡魏  张荣意  
本文描述了海南省某蒌叶种植基地发生细菌性疫病的症状,根据对该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寄主范围等测定结果,将该病原菌鉴定为甘蓝黄单胞菌萎叶致病变种[Xanthom onas campestrispv.betlicola(Patel,Ku lkarn i etDhande1951)Dye 1978.]。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锡林  王有模  唐学清  王明清  
从大口鲶细菌性肠炎的病鱼中,分离出二株病原菌,经人工感染健康大口鲶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鱼相同的症状。证实这二菌株是大口鲶细菌性肠炎的病原菌。对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证明为嗜水气单胞菌。细菌性肠炎的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为淋巴细胞侵润为主的炎性病变。并探讨细菌性疾病的致病原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岑贞陆  欧阳秋飞  谢玲  陈保善  朱方容  林强  覃丽萍  蒙姣荣  史国英  张雯龙  
近年在广西的桑园中发现一种新细菌病害—桑树细菌性枯萎病,从病桑根部和茎部组织经组织分离法获得3个细菌菌株,选择1个典型菌株GXE001进行接种桑树,接种后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并从接种病株上又重新分离到了此病原细菌,柯赫法则证明GXE001菌株为该病的致病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常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6S r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GXE001菌株为Enterobacter cloaca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