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5)
- 2023(8750)
- 2022(7300)
- 2021(6469)
- 2020(5280)
- 2019(11878)
- 2018(11618)
- 2017(21757)
- 2016(12024)
- 2015(13607)
- 2014(13685)
- 2013(13743)
- 2012(13603)
- 2011(12674)
- 2010(13248)
- 2009(12169)
- 2008(12335)
- 2007(11307)
- 2006(10553)
- 2005(10069)
- 学科
- 济(61266)
- 经济(61198)
- 业(31047)
- 管理(29914)
- 企(23122)
- 企业(23122)
- 地方(21678)
- 中国(20367)
- 农(18456)
- 方法(16296)
- 业经(16062)
- 数学(12891)
- 学(12750)
- 数学方法(12705)
- 地方经济(12624)
- 农业(12622)
- 制(11477)
- 产业(11377)
- 银(11337)
- 发(11331)
- 银行(11317)
- 融(11276)
- 金融(11273)
- 行(11102)
- 贸(10201)
- 贸易(10187)
- 技术(9866)
- 财(9743)
- 易(9739)
- 环境(9509)
- 机构
- 学院(181237)
- 大学(179515)
- 济(77001)
- 经济(75297)
- 研究(72955)
- 管理(63500)
- 中国(55606)
- 理学(52271)
- 理学院(51540)
- 管理学(50640)
- 管理学院(50289)
- 科学(44031)
- 京(40717)
- 所(38599)
- 财(35134)
- 研究所(34643)
- 农(34041)
- 中心(32615)
- 江(32143)
- 范(28016)
- 师范(27687)
- 北京(26700)
- 农业(26341)
- 财经(26296)
- 院(26184)
- 业大(25603)
- 州(25498)
- 省(24287)
- 经(23521)
- 经济学(23021)
- 基金
- 项目(111625)
- 科学(87668)
- 研究(83969)
- 基金(77895)
- 家(68087)
- 国家(67461)
- 科学基金(56475)
- 社会(52910)
- 社会科(50199)
- 社会科学(50188)
- 省(45767)
- 基金项目(40343)
- 划(37974)
- 教育(37345)
- 自然(34148)
- 编号(33949)
- 自然科(33318)
- 自然科学(33308)
- 自然科学基金(32719)
- 发(31776)
- 资助(31569)
- 成果(29423)
- 重点(26267)
- 发展(25958)
- 课题(25749)
- 展(25499)
- 部(23740)
- 创(23501)
- 创新(22053)
- 国家社会(21576)
共检索到307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先乐 黄志华 陈力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中华绒螯蟹养殖产业飞速发展,病害问题也愈加严重,并逐渐成为了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就我国近年来中华绒螯蟹病害流行的态势、病害流行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剖析,以期为推动该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旭干 龙晓文 刘乃更 何杰 王武 成永旭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日本绒螯蟹(E.japonica)及其杂交种成蟹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及其常规生化成分,结果显示:(1)中华绒螯蟹的精巢指数显著高于其它两种群蟹,但其肝胰腺指数、出肉率和总可食率均无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的卵巢指数也显著高于日本绒螯蟹和杂交蟹,而杂交蟹的肝胰腺指数显著高于其它两种群蟹。(2)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和杂交种精巢中水分、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最低,日本绒螯蟹精巢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杂交种肝胰腺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最高,日本绒螯蟹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它两种群。(3)日本绒螯蟹卵巢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祖国掌 李槿年 许建新 杨启超
1999~2004年对安徽省巢湖市6个乡镇的池塘、稻田养殖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细菌性疾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发生与流行存在着季节性,其发病率年平均依次为47.3%、59.6%、51.9%、46.7%、60.0%、29.9%,逐月比较发病率最大峰值出现在每年的8月份;感染率年平均分别为66.6%、75.8%、57.8%、52.0%、86.0%、39.3%,死亡率年平均依次为38.3%、44.6%、36.3%、29.6%、43.5%、21.6%;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发病率与出现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气温、水温持续偏高呈正相关(r...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崔青曼 袁春营 吴婷婷
通过卵巢离体实验研究性激素、大豆黄酮、生物胺及神经组织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卵巢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雌二醇可显著地增大卵黄发生前期、初级卵黄发生期和次级卵黄发生期卵巢卵母细胞的直径,黄体酮可显著增大卵黄发生前期卵巢卵母细胞直径,对初级卵黄发生期和次级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直径有极显著地促进作用;大豆黄酮具有增大卵母细胞直径的作用,但作用不显著;脑和胸神经团对卵黄发生前期、初级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直径有显著增大作用,对于次级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直径有极显著增大作用;视神经节作用不明显;5-羟色胺通过脑可显著促进卵黄发生前期、初级卵黄发生期卵巢卵母细胞直径的增大,极显著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庞杨洋 黄根勇 徐敏杰 张聪 庄岩 成永旭 杨筱珍
为了解摄食行为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个体生长发育以及群体生活的影响,选取12只附肢健全的雄蟹,使用高清摄像头连续6 d记录其在1 h内的摄食行为。结果显示:每天摄食的河蟹比例约50%,第2天的摄食量显著高于另外5 d,第1天摄食反应时间显著高于另外5 d;河蟹摄食连续天数以连续摄食2 d的河蟹数量最多,各连续天数间蟹的摄食量无明显差异,连续摄食6 d的河蟹对饵料反应时间显著高于连续摄食3、4和5 d。河蟹摄食期间使用右螯、左螯和双螯的频率分别为55%、41%和4%。右螯比左螯长的河蟹比例为91.67%。螯长与摄食量无明显相关性,但螯长与体长存在正相关性(R~2=0.968 3,P<0.01)。结论:每天摄食的河蟹比例约占一半,平均摄食量约占体重的1.6%;摄食反应时间第1天最高,连续摄食可造成蟹对饵料的反应时间升高。雄性河蟹右螯较长,是摄食期间最常使用的螯肢。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金生 王军 岳武成 陈娇 黄姝 慈元吉 王成辉
为了解养殖水体p H值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壳生长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在试验室水槽条件下,设定p H=7、8、9、10(均无水草)为实验组,以种植适量水草(p H值为8.2~9.1)为对照组,研究中华绒螯蟹幼蟹(均重0.43 g±0.09 g)在不同p H值水体中饲养一个蜕壳周期(37 d)的蜕壳生长及其相关基因(蜕皮抑制激素MiH,蜕皮激素受体Ecr,维甲类X受体rX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2)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河蟹的成活率和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其中,p H10的河蟹成活率和增重率最低。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MiH、Ecr和rXr基因在不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成辉 李思发
总结我国在中华绒螯蟹形态学、养殖性能、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种质研究的主要成果 ,归纳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在形态、细胞、生化、分子等层次上的遗传差异。在形态学研究方面 ,运用形态多元分析 ,建立不同种群绒螯蟹从幼蟹到成蟹的量化判别函数 ;在生化遗传和分子遗传研究方面 ,找到中华绒螯蟹区别于其他绒螯蟹的生化遗传标记和分子遗传标记 ,以及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由南到北的分子遗传渐变标记 ;在养殖性能方面 ,阐明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在幼蟹和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 (包括蜕壳、生长、性腺发育、性成熟及生殖洄游等 )差异和特点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地理种群 种质鉴定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玲芝 陈舜胜 曲映红 金庭正树
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华绒螯蟹可食部分(肌肉、肝脏、性腺)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中华绒螯蟹各可食部分抽提液中主要有19种氨基酸,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牛磺酸、脯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这12种氨基酸在各可食部分中的含量均超过10mg/100g,而其中又以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和牛磺酸为主,这5种氨基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此种游离氨基酸组成模式与蛛雪蟹、勘察加拟石蟹等海水蟹中的游离氨基酸分布基本相似。而中华绒螯蟹区别于蛛雪蟹、勘察加拟石蟹等海水蟹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其肌肉抽提液中的丙氨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武 颜鸿利
通过对生物净化系统处理前后育苗水质指标变化情况的测定 ,初步探讨了生物净化系统在河蟹育苗过程中对水质的处理效果和应用价值。与传统的育苗工艺相比 ,应用生物净化系统有机物降解速度快 ,脱氮效果显著。COD、总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33.2 %,55.5%。整个育苗过程pH稳定 ,溶氧丰富 ,池底无氧债和黑臭。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生物净化系统 生态育苗 水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思发 蔡完其 邹曙明 李晨虹 赵金良 王成辉 陈桂娟
本文对江苏省阳澄湖产中华绒螯蟹的商业品质,按商业品级和雌、雄,测定了其各部分含量和各项营养成分。该湖所产河蟹符合江南水乡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大闸蟹形态特征。肌肉、肝脏及性腺三大可食部分共占体重的 36. 72%,壳、鳃、胃及心脏四大非可食部分共占体重的 53. 26%。另有 10. 02%为血淋巴和组织液。一、二级商品蟹的雌蟹可食部分各高出雄蟹 5. 28%和 6. 55%,营养成分中,雌蟹的脂肪显著高于雄蟹。在实测的9项微量元素中,雄蟹有7项高于雌蟹,雌蟹仅有磷高于雄蟹;在实测的17种氨基酸组成中,雄蟹有13项高于雌蟹,尤其谷氨酸、脯氨酸及丙氨酸,分别高出16.6O,23.3%及28.5...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营养成分 品质分析 阳澄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辜晓青 江国振 田俊 王怀清 马中元
河蟹养殖受水生态影响大,为了研究水生态因子、气象因子对河蟹生长的影响,建立了河蟹养殖观测试验点,设置了水温、pH、溶解氧等水生态因子观测项目和河蟹脱壳时间、体宽、体重、病害等河蟹生长状况监测项目,对2011年近1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表明:(1)河蟹生长过程非匀速进行的,不同阶段生长速度差异大,在2011年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中旬,观测到2个相对快速的生长期;(2)5月中旬前,公、母蟹生长均较慢,且个体之间、性别间差异很小,5月下旬以后个体之间、性别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大,7月下旬后,公蟹样本的质量均方差逐渐增大,而同期母蟹样本的质量均方差则比较稳定,说明母蟹个体之间生长较为均匀;(3...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养殖 生态 气象 试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邱高峰 吴萍 楼允东
应用组织切片、组织化学、电镜及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促雄腺的结构与功能。结果表明 ,中华绒螯蟹促雄腺 1对 ,呈不规则索状 ,位于近阴茎基部射精管的表面 ,由许多实心腺泡组成 ;腺体结构与个体精巢发育周期密切相关 ,可明显划分为增殖期、合成期和分泌期 3个发育时期 ;腺细胞以全浆方式分泌激素 ,茚三酮———Schiff反应、磷钼酸法反应呈阳性 ,推断分泌激素中主要含蛋白质和脂类 2种化学成分 ;体外共培养实验证明 ,促雄腺具有促进精子发生与排放及抑制卵母细胞成熟的功能。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促雄腺 结构 功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渡娥
在解剖、测量性成熟和未成熟中华绒螯蟹外部形态和性腺之基础上,试用“双百分率法”和“差异显著性检测法”对中华绒螯蟹的副性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性成熟后的雌、雄中华绒螯蟹均具有较明显的副性征。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副性征 双百分率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