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4)
- 2023(7085)
- 2022(6318)
- 2021(5815)
- 2020(5220)
- 2019(12064)
- 2018(12140)
- 2017(22989)
- 2016(13068)
- 2015(15181)
- 2014(15942)
- 2013(15587)
- 2012(14704)
- 2011(13368)
- 2010(13665)
- 2009(12881)
- 2008(12788)
- 2007(11986)
- 2006(10211)
- 2005(9185)
- 学科
- 济(52052)
- 经济(51992)
- 管理(35199)
- 业(32163)
- 方法(25504)
- 企(25200)
- 企业(25200)
- 数学(22429)
- 数学方法(22211)
- 农(15377)
- 学(14373)
- 中国(13758)
- 财(13637)
- 制(11693)
- 地方(10710)
- 业经(9847)
- 农业(9727)
- 贸(9505)
- 贸易(9503)
- 银(9204)
- 易(9184)
- 理论(9183)
- 银行(9162)
- 行(8728)
- 体(8676)
- 和(8631)
- 融(8597)
- 金融(8589)
- 务(8058)
- 财务(8022)
- 机构
- 大学(195229)
- 学院(194514)
- 济(74055)
- 经济(72167)
- 管理(70014)
- 研究(69164)
- 理学(59438)
- 理学院(58741)
- 管理学(57461)
- 管理学院(57125)
- 中国(51928)
- 科学(46491)
- 京(42798)
- 农(42188)
- 所(37615)
- 财(34525)
- 研究所(34498)
- 业大(34160)
- 农业(33886)
- 中心(32373)
- 江(31601)
- 财经(27083)
- 北京(26902)
- 范(25821)
- 师范(25356)
- 院(24768)
- 州(24575)
- 经(24354)
- 技术(24192)
- 省(22808)
- 基金
- 项目(128372)
- 科学(97521)
- 研究(90312)
- 基金(89434)
- 家(79862)
- 国家(79212)
- 科学基金(65095)
- 社会(53247)
- 省(52001)
- 社会科(50218)
- 社会科学(50200)
- 基金项目(47270)
- 划(44154)
- 自然(43393)
- 教育(42366)
- 自然科(42307)
- 自然科学(42288)
- 自然科学基金(41510)
- 编号(37910)
- 资助(37899)
- 成果(31648)
- 重点(29795)
- 部(27884)
- 发(27682)
- 课题(26985)
- 创(25938)
- 计划(25808)
- 科研(25220)
- 创新(24342)
- 科技(23513)
共检索到290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麻楠 龙晓文 吴旭干 成永旭
中华绒螯蟹雄性生殖系统较为复杂,尚未见其各组成部分生化成分的全面分析,本实验探究了成熟雄蟹生殖系统各部分的组织系数、常规生化成分、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1)副性腺指数(AGI)显著高于精巢指数(TI)和输精管指数(VDI),P<0.05。(2)就常规生化成分而言,精巢中的水分、总脂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输精管和副性腺(P<0.05),而粗蛋白含量则以副性腺最高,输精管次之,精巢最低(P0.05),但精巢中的C20:3n3、C20:4n6、C22:6n3、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成熟雄体 生殖系统 生化组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群 赵云龙 陈立侨
通过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及生殖系统各组织生化成分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测定发现: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以副性腺及输精管内容物(含精荚和精浆)较高,为33.456mg·g-1湿重和21.537mg·g-1湿重,肝胰腺、精荚及精巢的含量较低;碳水化合物中的糖原和葡萄糖含量分别以输精管内容物和肝胰腺最高,分别为0.385mg·g-1湿重和5.866mg·g-1湿重,精巢和肝胰腺中的糖原含量太低而无法检测到,精荚葡萄糖含量最低;蛋白质含量以肝胰腺最高,其余各部分含量显著低于肝胰腺;脂类含量以精巢和肝胰腺最高,其中的甘油三酯仅存于肝胰腺和精巢,且肝胰腺含量显著高于精巢。乳酸脱氢酶活性以贮精囊最高,精荚仅...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旭 周丽 蔡敏 崔娜欣 庞思 邹国燕 赵志勇 袁泉 黄伟伟 张亚雷
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组成对养殖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全面系统评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中后期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于2022年6―10月逐月监测上海市崇明区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内水质指标,同时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了养殖期内水体中微生物物种组成及功能结构特征,并探讨了二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该养殖池塘在养殖中后期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pH、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在养殖期水体中,6―8月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7―8月的微物群落丰富度处于较高水平,优势门为细菌中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病毒中的尾噬菌体门(Uroviricota),而在属水平上,丰度占比前10的优势属在多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如7月蓝藻门微囊藻属(Microcystis)细菌和8―10月的有尾噬菌体目(unclassified_o_Caudovirales)病毒丰度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微生物的主要功能为代谢功能包括能量代谢、全局和概览图、氨基酸代谢等,不同月份的功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6―7月代谢途径丰度明显高于8―10月,而优势细菌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上述功能的主要贡献者。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的影响趋势一致,叶绿素a和pH是影响最显著的环境因子,溶解氧、总磷的影响作用稍弱。在养殖水体中,丰度占比较大的致病菌为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可为养殖水质调控及生态系统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银娣 王群 李恺 陈东华
通过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雄性生殖系统各组织的生化测定和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延胡索酸还原酶(FR)的活性测定发现,红螯螯虾精荚(含精子)中的糖类和蛋白质含量丰富,分别为18.264和12.846 mg/g(FW),总脂含量相对较低,仅为1.613 mg/g(FW);精子(含初级精荚壁)亦以糖类和蛋白质含量较高,分别达到5.227和8.475 mg/g(FW),总脂含量因过低而未能测出,但精子的上述物质含量均显著低于精荚。酶活性测定发现,LDH酶活性以精巢、输精管和射精管较高,其中又以前输精管最高,为1 426.258 U/(g pr...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龙晓文 吴仁福 麻楠 李才平 吴旭干 成永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清清 吴旭干 姜晓东 苏雨 郑海地 成永旭
生殖性能是评价水生动物亲本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测定和比较了野生和养殖中华绒螯蟹亲本的生殖性能、胚胎质量、胚胎色泽、常规生化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①野生中华绒螯蟹亲本的生殖力、生殖指数和抱卵量略高于养殖亲本的,但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野生和养殖中华绒螯蟹亲本的胚胎单卵湿重、单卵干重和卵径无显著性差异;②养殖组冻干胚胎的红度(a~*)、黄度(b~*)值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组亲本,然而2组胚胎的亮度(L~*)和色差值(dE~*)无显著性差异;③2组亲本所产胚胎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其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野生组胚胎的C18:1n9、C18:1n7、C20:4n6、C22:5n3和C22:6n3显著高于养殖组,但其C18:2n6和C18:3n3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组。研究表明,池塘养殖和野生亲本的生殖性能和胚胎中常规生化组成无显著差异,但2组胚胎的色泽、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和部分脂肪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为中华绒螯蟹亲本选择、生殖性能评价和人工育苗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秋凤 姜晓东 徐建峰 李清清 成永旭 吴旭干
系统比较了长江和闽江水系野生河蟹(以下分别简称长江组和闽江组)的生殖性能、胚胎色泽及其生化组成,结果显示:(1)长江和闽江水系野生河蟹的抱卵量、生殖力、生殖指数、单卵湿质量和干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长江组亲本所产胚胎的卵径显著高于闽江组(P0.05),长江组和闽江组胚胎中的总类胡萝卜素湿质量含量分别为0.44和0.47 mg/g,两者也无显著差异;(3)两组胚胎中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接近(P>0.05),两者胚胎中C16∶0、C18∶0、C16∶1n7、C18∶1n9、C18∶1n7、C18∶2n6、C20∶4n6、C20∶5n3和C22∶6n3为主要脂肪酸种类,含量均在4%以上,其中长江组胚胎中的C18∶2n6百分比含量显著高于闽江组。综上,闽江水系野生河蟹的生殖性能及其胚胎中的生化组成与长江水系野生河蟹接近,需要进一步研究闽江水系河蟹的养殖性能,为闽江水系河蟹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恒亮 吴旭干 龙晓文 何杰 姜晓东 刘乃更 成永旭
采用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方法,在相似的池塘条件下将辽河、黄河和长江种群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扣蟹养殖至成蟹,比较了三群体雄体成蟹的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和肥满度,进一步测定和比较了可食组织中的常规生化成分、脂肪酸及氨基酸,旨在评价三种群雄体成蟹的营养品质和可食率。研究结果显示:(1)黄河种群中华绒螯蟹的性腺指数略高于其他两种群蟹,长江种群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和肥满度最高,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2)辽河种群性腺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群(P0.05);长江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宁 姜晓东 吴旭干 郑海地 龙晓文 成永旭
采用养殖实验、活体解剖和生化分析等方法,以未经选育的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养殖群体作为对照组,测定和比较了河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第三代(G3)成蟹的可食率和常规营养成分。研究结果显示:(1)在体重接近的情况下,无论雌雄,三群体成蟹的性腺指数、出肉率和总可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龄晚熟群体雌蟹的肝胰腺指数显著大于二龄早熟群体(P0.05),尽管二龄早熟品系肝胰腺中的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二龄晚熟品系,但是两者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3)就雄体常规生化组成而言,二龄早熟品系生殖系统(含量精巢、副性腺和输精管)中粗蛋白和灰分显著高于晚熟品系(P0.05)。综上,整体上遗传选育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G3成蟹的组织系数、可食率和可食部位中的常规营养成分影响不大,其中仅二龄早熟G3雄体的肝胰腺指数显著低于二龄晚熟品系而其生殖系统中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高于二龄晚熟品系。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遗传选育 可食率 营养成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宣富君 何杰 刘乃更 吴旭干 管卫兵 唐伯平 周春霖 成永旭
为评判中华绒螯蟹育苗工作亲本投放性比(♀∶♂=2~3∶1)的合理性,通过室内连续交配实验,对雄性个体的生殖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雄蟹具备完成3次连续交配活动的生殖潜力;个体丧失交配能力前,贡献了超过60%的精子(≥6×109个)等雄性产物;多次交配活动并没有对雌蟹的个体繁殖力产生影响;雌蟹抱卵后,纳精囊亦没有出现明显的偏差;实验条件和基地育苗池个体纳精囊内均还存有一定数量的精子,表明雄蟹提供的雄性产物可以满足雌蟹受精的需要,因此,该性比在实际育苗生产中具有一定合理性,而作为亲本雄蟹的大规格及自身的生殖策略则可能是中华绒螯蟹避免精子限制发生的重要原因,其潜在的精卵比达(1.59~10.86)...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金良 李思发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比较了分布于我国大陆沿海 6个主要水系的两种绒螯蟹 (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 )群体间的生化遗传差异。结果发现 ,(1)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中华绒螯蟹群体间的生化遗传差异不显著 ,四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 =0 .0 0 0 6~ 0 .0 0 53,属种内群体间差异。 (2 )珠江和南流江日本绒螯蟹群体间的生化遗传差异也不显著 ,两个群体间遗传距离D=0 .0 0 0 7,尚未达到亚种分化水平。 (3)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中华绒螯蟹与珠江和南流江日本绒螯蟹在SOD同工酶表型上有明显差异 ,SOD - 2位点仅在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中华绒螯蟹中表达 ,而SOD -...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馨 徐东坡 周游 游磊 杨彦平 刘凯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生殖洄游途中渔获规格、性腺成熟度及消化能力的差异特征,于2014年洄游汛期内(10—11月)在长江下游8个断面采集样本并进行生物学调查及消化酶活力测定。共随机采集样本261只,其中雌蟹127只、雄蟹134只。壳宽变幅为44. 46~96. 06 mm,均值为(64. 28±9. 45) mm;体质量变幅为34. 9~312. 9 g,均值为(131. 65±57. 79) g。壳宽和体质量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雌蟹关系式为y=0. 000 8x~(2. 859 6)(R~2=0. 951 2),雄蟹关系式为y=0. 000 4x~(3. 031 5)(R~2=0. 960 1)。性腺指数(GSI)变幅为0. 71~10. 84,均值为4. 94±2. 59;肝胰腺指数(HSI)变幅为2. 46~20. 04,均值为7. 92±1. 89。淀粉酶比活力变幅为0. 02~5. 45 U/mg prot,均值为(0. 84±0. 76) U/mg prot;脂肪酶比活力变幅为0. 28~1. 13 U/g prot,均值为(0. 68±0. 14) U/g prot;胰蛋白酶活力变幅为117. 21~78 897. 26 U/mg prot,均值为(10 947. 64±12 663. 57)U/mg prot;纤维素酶比活力变幅为0. 74~2. 59 U/g prot,均值为(1. 32±0. 27) U/g prot。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洄游途中较少摄食,洄游早期主要由肝胰腺中贮备的脂肪供能,后期摄食强度则逐渐增大。在其生殖洄游通道上,渔获规格呈递减趋势,且雄蟹总体大于雌蟹;肝胰腺指数与性腺指数表现为消长的变化特征;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力呈递降趋势,纤维素酶活性变幅较小,而脂肪酶活性则逐渐上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杰 吴旭干 龙晓文 马明君 黄庆 赵恒亮 成永旭
采用形态学测量和生化分析等方法,比较了野生和池塘养殖条件下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的形态学、肝胰腺指数(HSI)、常规生化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结果发现:野生和池塘养殖扣蟹的形态学特征差异较大,雌雄个体均有4个贡献较大的主成分(PC1,PC2,PC3,PC4),其中PC1的贡献率均远高于其他主成分,两者PC1分别由16和19个主要影响变量构成;所测36个形态学指标中,两群体雄蟹和雌蟹分别有25和22个形态学指标差异显著,进一步筛选判别贡献率较大的4~5个指标分别建立判断方程,综合判别准确率达95%以上;野生扣蟹的HSI、组织中总脂、躯体肌肉的16∶0、18∶1n9和20∶4n6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扣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侦 冯广朋 庄平 侯俊利
为了确定长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洄游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形态差异,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系数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两个亲蟹群体的38个形态指标。结果显示,通过两个群体雌蟹与雄蟹的逐步判别分析,均筛选获得5个主要因子,分别对其建立了判别公式,雌蟹与雄蟹的平均拟合率分别为94%与92%,中华绒螯蟹洄游群体雌蟹与雄蟹的判别率均高于养殖群体。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群体之间有16个形态参数差异显著,其中有8个参数差异极显著,差异系数值范围为0.294~0.614。两个群体的雌蟹间有11个形态参数差异显著,而雄蟹间为12个。外额齿间距和第4步足指节长度跟壳宽的比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佳鑫 徐敏杰 黄根勇 张聪 杨志刚 成永旭 杨筱珍
性早熟是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发掘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实验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正常与性早熟雌蟹的Y-器官转录组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测序分别获得44 619 538和43 052 958个clean reads,比对发现2655个差异表达基因,Gene Ontology(GO)功能分类分析将文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归类到3大功能(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的42个类别中。KEGG富集分析将文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13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性早熟 Y-器官 转录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