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4)
- 2023(5148)
- 2022(4499)
- 2021(4217)
- 2020(3514)
- 2019(7779)
- 2018(8029)
- 2017(13799)
- 2016(8396)
- 2015(9755)
- 2014(9974)
- 2013(9116)
- 2012(8720)
- 2011(7897)
- 2010(8146)
- 2009(7568)
- 2008(7626)
- 2007(7229)
- 2006(6398)
- 2005(5767)
- 学科
- 管理(24391)
- 济(24051)
- 经济(24008)
- 业(17183)
- 企(14761)
- 企业(14761)
- 学(10607)
- 环境(9508)
- 理论(8845)
- 方法(8551)
- 中国(8216)
- 制(7587)
- 农(7530)
- 财(7309)
- 教学(7290)
- 教育(6825)
- 体(6743)
- 划(6642)
- 数学(6487)
- 数学方法(6251)
- 地方(5368)
- 业经(5265)
- 银(5146)
- 和(5118)
- 银行(5112)
- 行(4929)
- 融(4901)
- 金融(4894)
- 学法(4669)
- 教学法(4669)
- 机构
- 学院(117432)
- 大学(116907)
- 研究(44622)
- 管理(36302)
- 济(36262)
- 经济(35022)
- 中国(32665)
- 科学(31566)
- 理学(30116)
- 理学院(29701)
- 管理学(28769)
- 管理学院(28582)
- 农(27340)
- 京(26819)
- 所(24931)
- 研究所(22831)
- 农业(21905)
- 业大(21181)
- 江(20801)
- 中心(20097)
- 技术(18531)
- 财(18486)
- 范(17569)
- 师范(17160)
- 院(16984)
- 北京(16911)
- 省(16454)
- 州(16352)
- 室(14132)
- 财经(13855)
- 基金
- 项目(76886)
- 科学(56532)
- 研究(54395)
- 基金(50396)
- 家(46618)
- 国家(46179)
- 科学基金(36738)
- 省(32673)
- 社会(29864)
- 社会科(27896)
- 社会科学(27886)
- 划(27586)
- 教育(26725)
- 基金项目(25890)
- 自然(24750)
- 自然科(24106)
- 自然科学(24093)
- 自然科学基金(23604)
- 编号(23206)
- 资助(21562)
- 成果(20552)
- 重点(18489)
- 课题(18063)
- 发(16513)
- 计划(16092)
- 部(15649)
- 创(15607)
- 科技(15250)
- 科研(14954)
- 创新(14615)
共检索到189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华 卢德胤 刘兆强 杨鹤 王军 王成辉
分析"蟹龙宫"饲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一个蜕壳周期的蜕壳与生长情况。结果发现:"蟹龙宫"饲养中华绒螯蟹蜕壳后体质量平均增长率为33.19%,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和体高的平均增长率为12.12%~14.97%,平均蜕壳间期为59.35 d。蜕壳前平均肥满度达60.84%,头胸甲的色度值(RGB)平均为109.17,蜕皮激素(EH)含量达14.18 IU/mL。试验河蟹在蜕壳前生长性状、EH含量和蜕壳间期长短与蜕壳后的增长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在"蟹龙宫"的个体养殖系统中,中华绒螯蟹的肥满度达60%,蜕皮激素含量升至14 IU/mL时会启动蜕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慈元吉 黄姝 岳武成 王军 王成辉
中华绒螯蟹在不同饲养环境条件下生长存在巨大差异,为探讨不同环境条件对仔蟹生长和蜕壳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了解基因表达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的互作关系,本研究选取同一家系的大眼幼体和仔蟹分别饲养于室内玻璃钢水槽和室外小型水泥池两种环境,观察它们的生长差异,并应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甲壳动物高血糖素(CHH)、蜕皮抑制激素(MIH)、蜕皮激素受体(EcR)、维甲类X受体(RXR)以及性腺抑制激素(GIH)5个蜕壳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室外水泥池饲养的仔蟹体质量均显著大于室内水槽饲养的仔蟹体质量(P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凯军 王静安 倪康达 陈海红 陈晓雯 王军 王成辉
为探讨不同水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蜕壳、生长和摄食率的影响,本研究应用恒温的河蟹个体养殖系统,分析不同水温(10、15、20、25、30℃)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成活率、蜕壳次数、蜕壳间隔、蜕壳增重率、肥满度和摄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33 d的试验中,各饲养水温的中华绒螯蟹成活率均在89%以上;10℃和15℃水温的实验蟹只蜕壳1次,20℃和25℃水温组的实验蟹蜕壳2次,30℃水温组的实验蟹蜕壳3次;五个水温组的平均蜕壳间隔分别为109.39、67.92、46.63、43.69、38.01 d;蜕壳增重率随水温升高呈总体增加的趋势,30℃水温组的蜕壳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水温组;平均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逐步增大,且各水温组间差异显著;肥满度随水温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五个水温组的平均日摄食率分别为1.58%、1.97%、3.54%、4.79%和5.25%。腿部肌肉切片观察发现,低水温组(10、15、20℃)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高水温组(25、30℃)。结果表明:随着饲养水温的增加,河蟹的蜕壳速度加快,增重率增加,肥满度下降,摄食率增加,以30℃水温时的河蟹生长最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金生 王军 岳武成 陈娇 黄姝 慈元吉 王成辉
为了解养殖水体p H值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壳生长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在试验室水槽条件下,设定p H=7、8、9、10(均无水草)为实验组,以种植适量水草(p H值为8.2~9.1)为对照组,研究中华绒螯蟹幼蟹(均重0.43 g±0.09 g)在不同p H值水体中饲养一个蜕壳周期(37 d)的蜕壳生长及其相关基因(蜕皮抑制激素MiH,蜕皮激素受体Ecr,维甲类X受体rX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2)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河蟹的成活率和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其中,p H10的河蟹成活率和增重率最低。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MiH、Ecr和rXr基因在不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军伟 马旭洲 王武 杨永超 陶程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和蜕壳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在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中放置网箱养殖中华绒螯蟹;温度记录仪探头入水深度为20 cm,且每周清理一次,每次记录时间间隔为20 min,每天至少早晚各查看一次。每口网箱放养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500只,以水花生为隐蔽物,保持生长环境尽量相同且适宜生长。经过158 d的养殖,幼蟹蜕壳11次长成蟹种,平均成活率为28.43%±4.61%,平均水温为(24.4±0.05)℃,总有效积温为(3 040.4±244.16)℃·d,且随着中华绒螯蟹蜕壳,有效积温增长趋势最接近指数函数y=40.942E0.2655x(r2=0.9...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黄俊杰 朱筛成 马天利 蒋栋梁 成永旭
为研究水体中添加乳酸钙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蜕壳及体内钙沉积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淡水中添加0、218、436和654 mg/L的乳酸钙,使水体中含有45.6、84.4、123.2和163.6 mg/L的钙离子含量(分别记为1# ~ 4#组),对初始体质量为(4.78±0.51)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性幼蟹进行为期90 d(经历2个完整蜕壳周期)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水体乳酸钙浓度的增加,幼蟹的成活率显著上升(P <0.05);(2)随水体乳酸钙含量增加,第一次蜕壳后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肝胰腺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而第二次蜕壳后幼蟹体质量、壳长和壳宽增长率均随着水体乳酸钙添加显著升高,其中3#组和4#组显著高于1#组(P <0.05);(3)添加乳酸钙对蜕壳间隔无显著差异,但可显著降低幼蟹的残肢率(P < 0.05);(4)在钙沉积方面,添加乳酸钙可以显著提高幼蟹第一次蜕壳和第二次蜕壳阶段中血淋巴钙含量以及第一次蜕壳阶段幼蟹肌肉和头胸甲中的钙含量;(5)乳酸钙含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es EcR2和es RXR基因的表达丰度(P <0.05);(6)添加乳酸钙对水体pH、氨氮和亚硝酸盐无显著影响,而硬度和碱度随着乳酸钙含量增加而显著上升。综上,水体添加654 mg/L乳酸钙可提高幼蟹成活率、生长性能、组织中钙沉积和蜕壳相关基因表达丰度,并能降低幼蟹蜕壳后的残肢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黄姝 王中清 茅海成 王成辉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中华绒螯蟹成蟹阶段(200 d)的个体蜕壳与生长观察。在观察的4次蜕壳中,实验河蟹蜕壳后的体重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8.7%、69.1%、80.1%和64.8%,壳长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3%、17.0%、29.5%和16.7%,壳宽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4%、18.3%、28.2%和18.1%;雄蟹每次蜕壳后的体重、壳长和壳宽均高于雌蟹,但从第3次蜕壳开始,雌雄间才呈现出显著的生长差异(P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蜕壳 增长率 相关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常国亮 吴旭干 成永旭 王宗凯 陆剑锋
实验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初始体质量为1.8g左右。饲料A添加6%鳕鱼肝油和4%大豆卵鳞脂(饲料含4.53%磷脂和1.08%HUFA),饲料B添加10%的猪油(饲料含0.39%磷脂和0.18%HUFA);实验蟹单个体饲养(可防止蜕壳期间蟹相互残杀而获得饲料外的营养源),雌蟹(F)、雄蟹(M)各60个,实验周期120d。结果表明:两组饲料条件下,幼蟹的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平均蜕壳次数、蜕壳间隔时间及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无论是雌蟹还是雄蟹,A组幼蟹肝胰腺和肌肉的总脂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并且A组蟹肝胰腺和肌肉中磷脂、多不饱...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幼蟹 脂肪 蜕壳 生化组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田志环 焦传珍 吴旭干 成永旭
为探讨中华绒鳌蟹(Eriocheir sinensis)蜕皮过程中肌肉生长机制,采用石蜡切片、电镜技术及生物化学方法,以中华绒鳌蟹幼蟹为对象,研究了其蜕壳过程中螯足闭螯肌肌肉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及主要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蜕皮间期,螯足肌纤维充分伸展,多核,横截面呈不规则圆形或者多边形;肌原纤维排列有序,具有甲壳动物骨骼肌的典型特征,A带、I带及肌质网、二联体、线粒体等细胞器清晰可见。蜕皮前期,肌纤维降解以致其横截面大小不一;肌原纤维内部降解,出现腐蚀性空洞。蜕皮之后,在肌纤维末端的肌节处于超收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卢德胤 李志华 黄坚 王军 王成辉
为了解饲养条件和干扰水平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壳的影响,采用中华绒螯蟹个体养殖系统,分析不同温度(恒温组和变温组)、饵料(轮叶黑藻+螺蛳组和配合饲料组)和抽血频次对中华绒螯蟹的存活率、蜕壳增重率和蜕壳间隔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恒温组28.0±1.0℃蜕壳较为集中,而变温组(8∶00-20∶00为28.0±1.0℃;20∶00-次日8∶00为18.0±1.0℃)蜕壳较为分散。轮叶黑藻+螺蛳组的存活率比配合饲料组高8个百分点,平均蜕壳增重率高23.44个百分点,蜕壳间隔时间缩短16.19 d。蜕壳前期的一次抽血干扰会显著降低蜕壳增重率,但对蜕壳间隔时间没有显著影响;而两次脱壳间隔期间的多次抽血干扰不仅会显著降低蜕壳增重率,而且还会显著延长蜕壳间隔时间,并增加死亡率。结果表明:本温度对中华绒螯蟹的存活率、蜕壳增重率和蜕壳间隔时间影响不显著;饵料极显著地影响中华绒螯蟹的蜕壳;蜕壳前期干扰对蜕壳增重率有显著影响,而蜕壳间期的干扰对蜕壳增重率和蜕壳间隔时间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航 杨志刚 张龙 成永旭
本研究测定了蜕壳周期内中华绒螯蟹幼蟹的鳃和外壳中的钙含量,并结合石蜡切片及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不同蜕壳时期鳃和外壳的组织结构。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鳃和外壳中的钙含量均在蜕壳期最低。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在蜕壳期,鳃叶末端的内外角质层分离,边缘管的空腔还未完全恢复,到蜕壳后期,边缘管空腔恢复正常形态;超微观察结果显示,在蜕壳期,鳃腔中的内容物较少,染色较浅,线粒体和微绒毛数量较多。蜕壳后期的鳃腔中的内容物增加,染色加深,线粒体和微绒毛数量多;外壳在蜕壳期时最薄,且只有上表皮和外表皮两层结构,到蜕壳后期,内表皮才逐渐形成。综上所述,中华绒螯蟹的钙含量和组织结构与蜕壳过程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何杰 吴旭干 赵恒亮 姜晓东 葛永春 王幼鹏 成永旭
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对池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全程投喂配合饲料,观测扣蟹和成蟹阶段的生长规律、成活率、早熟率、性腺发育速度、产量、规格分布和饲料系数等。结果表明:(1)扣蟹阶段雌雄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率(WG)和特定增长率(sGr)为先上升后下降,整个扣蟹培育阶段的平均sGr为1.9%/d左右;平均成活率和早熟率分别为10.0%和4.9%,雌体的早熟率显著高于雄体(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钱国英 朱秋华
在水族箱中 ,用体重 19~ 2 5g的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对配饵中蛋白质的能蛋比与蟹生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蛋白质设定为 36 %、4 0 %和 4 4 % 3个水平 ,能蛋比设定了 4 0、4 5和 50kJ/kg 3个水平 ,每个水平各有 6个重复。结果表明 ,配饵中的粗蛋白含量和能量蛋白比与蟹体生长、蛋白增加量和饲料系数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P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生长 配合饵料 能蛋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