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2)
- 2023(7502)
- 2022(6178)
- 2021(5582)
- 2020(4606)
- 2019(10030)
- 2018(9845)
- 2017(17770)
- 2016(10020)
- 2015(10861)
- 2014(10729)
- 2013(10182)
- 2012(9182)
- 2011(8175)
- 2010(8014)
- 2009(7293)
- 2008(6983)
- 2007(6100)
- 2006(5182)
- 2005(4369)
- 学科
- 济(34084)
- 经济(34031)
- 管理(27986)
- 业(25223)
- 企(19567)
- 企业(19567)
- 方法(14762)
- 数学(13024)
- 数学方法(12906)
- 农(11065)
- 中国(10145)
- 学(10087)
- 财(10023)
- 制(8542)
- 业经(7982)
- 贸(7758)
- 贸易(7758)
- 易(7552)
- 农业(7331)
- 体(7181)
- 银(6410)
- 银行(6357)
- 地方(6274)
- 技术(6221)
- 融(6095)
- 金融(6088)
- 行(6053)
- 环境(6013)
- 务(5802)
- 财务(5780)
- 机构
- 大学(138205)
- 学院(138197)
- 济(52862)
- 经济(51800)
- 管理(50352)
- 研究(49908)
- 理学(44294)
- 理学院(43756)
- 管理学(42812)
- 管理学院(42588)
- 中国(36001)
- 农(35247)
- 科学(34256)
- 京(28961)
- 农业(28354)
- 业大(27986)
- 所(26549)
- 研究所(24782)
- 财(23285)
- 中心(22462)
- 江(20676)
- 农业大学(18931)
- 财经(18839)
- 院(18265)
- 北京(17463)
- 经(17264)
- 范(16981)
- 省(16965)
- 技术(16671)
- 师范(16559)
- 基金
- 项目(102172)
- 科学(78745)
- 基金(73920)
- 家(68560)
- 国家(67981)
- 研究(67327)
- 科学基金(56385)
- 社会(42957)
- 省(40936)
- 社会科(40641)
- 社会科学(40631)
- 基金项目(39582)
- 自然(38646)
- 自然科(37784)
- 自然科学(37766)
- 自然科学基金(37114)
- 划(34927)
- 教育(30646)
- 资助(28995)
- 编号(25470)
- 重点(23466)
- 创(21733)
- 计划(21710)
- 发(21544)
- 部(21469)
- 科研(20408)
- 创新(20371)
- 科技(19611)
- 成果(19540)
- 业(19391)
共检索到196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薇 魏华 刘青
The precociousness of 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Eriocheir sinensis) is correlative with the level of estradiol in the hemolymph and gonad.In female,the hemolymph estradiol level of immature crab was(118.75?11.25) pg?mL~(-1),which was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precocious and mature crab((291.84?33.71...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性早熟 雌二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嘉敏 姜新耀
中华绒螯蟹的性腺发育与血淋巴钙离子浓度相关。性早熟雌性扣蟹 (一秋龄 )血淋巴钙离子浓度为 2 1.2 5± 11.89mmol·L-1,明显高于正常发育的 13 .70± 1.17mmol·L-1;雄性扣蟹 (一秋龄 )则相反 ,性早熟扣蟹血淋巴钙离子浓度为 16 .33± 1.38mmol·L-1,低于正常发育的 2 0 .13± 2 .37mmol·L-1。二秋龄雄性成蟹的血淋巴钙离子指标与性早熟雄性扣蟹相当 ,无显著差异。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 ,雌性中华绒螯蟹血淋巴 17β -E2浓度逐步提高 ,正常发育扣蟹为 0 .15± 0 .0 5pg·mL-1,性早熟扣蟹为 0 .5 9± 0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魏薇 吴嘉敏 魏华
于2004年6月至11月在崇明岛中华绒螯蟹养殖基地进行1秋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养殖试验,通过荧光免疫二步抗体检测法和原子吸收等方法,测定了1秋龄蟹血淋巴钙离子和雌二醇水平,研究了不同盐度水体中1秋龄中华绒螯蟹性早熟情况及盐度促进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水体盐度的升高,1秋龄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率上升,成活率则呈下降趋势;(2)水体盐度升高导致1秋龄未发育雌蟹血淋巴中Ca2+含量上升(P0.05);(3)池塘养殖90 d之后,高盐度水体中1秋龄未发育雌蟹血淋巴中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低盐度水体1秋龄未成...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汪桂玲 韦荣编 邱高峰
采用不同浓度的17β 雌二醇注射中华绒螯蟹雄性幼蟹,每隔7d注射1次,共注射5次,35d后取样。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和电镜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促雄腺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常规石蜡切片显示,处理组的促雄腺细胞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电镜切片结果也表明在不同浓度的处理组,促雄腺在β 雌二醇的影响下,腺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如腺细胞核变形,呈不规则的形状,核仁消失,核内异染色质增多等,而8μg/g体重的处理组效果最明显,细胞质内出现溶酶体,其它细胞器很少见。随着浓度的增加,17β 雌二醇对中华绒螯蟹促雄腺的发育及分泌抑制作用愈明显。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17β-雌二醇 促雄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董鹏生 刘青 吴旭干 何杰 常国亮 丁怀宇 王幼鹏 成永旭
河蟹一龄性早熟是扣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构建一龄性早熟和二龄正常性成熟河蟹家系,综合评估了两种家系子一代在扣蟹养殖阶段的生长、早熟率、成活率、产量、早熟蟹和正常扣蟹的平均体质量及其规格分布等参数,结果显示:(1)除215日龄雄体甲壳长外,一龄早熟家系扣蟹在155和215日龄的体质量、甲壳长、甲壳宽、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低于二龄成熟家系(P<0.05);(2)整体上两种家系子代的成活率和产量均无显著差异,尽管一龄早熟家系子代雄体的早熟率略高于二龄成熟家系,但是两者的差异不显著,一龄早熟家系子代雌体无一龄早熟现象,二龄成熟家系子代雌体的早熟率是其雄体的两倍;(3)...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性早熟 扣蟹 养殖性能 生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沈蓓杰 杨筱珍 吴旭干 成永旭 唐本瑞
研究了17β-雌二醇(17β-E2)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以及内源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以期阐明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调控机理。给予性腺发育高峰期(Ⅲ~Ⅳ期)的中华绒螯蟹雌蟹注射不同浓度17β-E2(10-3mg/g、10-4mg/g和10-5mg/g),结果表明:在卵巢发育Ⅲ期~Ⅳ期间,17β-E2有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的特点,表现为:性腺指数增大,卵母细胞发育快,卵母细胞直径增大。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17β-E2含量有随卵巢发育逐渐降低的趋势,尤其在实验30d后有明显的下降,外源17β-E2能明显增加血淋巴中17β-E2含量。中华绒螯蟹卵巢中17β-E2含量有随卵巢的发育而迅速降低的特点...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17β-雌二醇 血淋巴 卵巢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沈蓓杰 杨筱珍 吴旭干 常国亮 成永旭
通过观察性腺指数、性腺颜色和卵母细胞长径的变化来评价17α-羟基孕酮对性早熟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的影响。分别用10-5mg/g和10-1mg/g剂量17α-羟基孕酮注射性腺发育即将启动的性早熟中华绒螯蟹(九月初),共注射2次,间隔时间为15 d。研究发现:17α-羟基孕酮对性早熟中华绒螯蟹外部特征(壳长和壳宽)没有明显影响,但较高剂量组10-1mg/g剂量组能明显促进性早熟中华绒螯蟹卵巢的早期发育(15 d),卵巢指数和卵母细胞长径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增高(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外源给予孕酮能促进性早熟中华绒螯蟹性腺的早期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维信 陆剑锋
运用放射化学方法跟踪测定中华绒螯蟹早熟个体和正常发育个体的大颚器合成和分泌的激素—甲基法尼酯(methylfarnesoate,MF),发现早熟雌、雄蟹当年9月的MF合成速率约为正常蟹的2倍,早熟蟹的MF在当年秋季(10月或11月)均达到峰值,之后MF合成速率显著降低,而成熟系数继续升高。正常发育的雌、雄幼蟹,当年至翌年4月的MF合成速率始终维持较低水平,翌年6月开始,MF合成速率迅速增大,至翌年10月的MF合成速率已超过早熟蟹的峰值,11月的MF合成速率明显降低,性腺发育至Ⅳ期末。研究结果表明:早熟蟹大颚器的提早发育,大量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MF,刺激卵巢或精巢发育成熟是导致性早熟的内分泌...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性早熟 大颚器 甲基法尼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佳鑫 徐敏杰 黄根勇 张聪 杨志刚 成永旭 杨筱珍
性早熟是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发掘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实验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正常与性早熟雌蟹的Y-器官转录组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测序分别获得44 619 538和43 052 958个clean reads,比对发现2655个差异表达基因,Gene Ontology(GO)功能分类分析将文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归类到3大功能(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的42个类别中。KEGG富集分析将文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13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性早熟 Y-器官 转录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再忠 王武 成永旭
采用磷酸苯二钠法在520nm波长测定了未成熟、早熟和正常成熟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与性腺中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结果表明:(1)各组蟹肝胰腺ACP和ALP活性都显著高于性腺;(2)早熟蟹肝胰腺中ACP活性都显著高于未成熟蟹而低于正常成熟蟹,在各发育阶段没有性别差异,但是,早熟雌蟹和正常成熟雌蟹卵巢中ACP活性都较早熟雄蟹和正常雄蟹精巢低,早熟与正常成熟个体没有差异;(3)早熟雌蟹肝胰腺ALP活性显著高于未成熟和正常成熟雌蟹,而与三组雄蟹处于同一水平,但是,早熟和正常成熟雌雄蟹的性腺中ALP活性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得出结论:(1)性腺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动员或合成主要与肝胰腺AC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曦 王兰梅 高建操 杜金梁 曹丽萍 聂志娟 徐钢春
早熟中华绒螯蟹是指相对于2龄正常性成熟的个体,其在第1年就达到了性成熟,造成的危害阻碍着其产业的发展。为分析雌雄中华绒螯蟹的早熟差异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早熟中华绒螯蟹雌雄眼柄、肝胰腺和性腺组织的转录组比较筛选,获得差异基因,进一步与正常成熟雌雄差异基因进行分析,最终获得和早熟有关的性别差异基因。结果显示,组装共获得337 221个转录本和135 007个基因。分别在眼柄、肝胰腺和性腺组织中获得和早熟有关的性别差异基因1505、756和11223个。其中3个组织共同的与早熟有关的性别差异基因7个,包括 wash复合亚基1(washc1)和β-淀粉状蛋白a4(βa4)基因等。KEGG通路分析发现,中华绒螯蟹和早熟有关的雌雄差异基因富集的通路主要为亚油酸代谢、a-亚麻酸代谢、乙醚脂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其中磷脂酶A2(pla2)基因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这些与脂类代谢有关的通路与基因在雌雄中华绒螯蟹早熟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结果为雌雄中华绒螯蟹早熟机制的差异调控提供了基础,从而对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仁良 谭玉钧 吴嘉敏 阎希柱 包祥生 姚继明
河蟹在蜕壳前,血淋巴中 20-羟基蜕皮酮(20-HE)含量达到最高峰——116.16±32.96ng/ml;蜕壳时降入低谷——7.09±1.39ng/ml;蜕壳后仍然很低。血淋巴中20-HE 调控着河蟹的蜕壳周期。雌性河蟹卵母细胞进入大生长期,9月份血淋巴中 17β-雌二醇(17β-E_2)出现峰值——3.62±1.11ng/ml,促进了卵母细胞的卵黄积累。雄性河蟹10月份血淋巴中睾酮(T)含量开始上升,至12月份达到 2.15±0.28ng/ml,诱导精巢发育成熟。雌性河蟹血淋巴中 20-HE 含量在5月和8月各出现一个峰值,分别为 13.15±6.99和 15.80±7.40ng/ml;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海宁 刘青 吴旭干 姜晓东 肖起珍 成永旭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存在一龄性早熟和二龄正常成熟两种现象,为了解其后代养殖性能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利用构建的一龄早熟家系和二龄正常成熟家系,评估了其子一代在成蟹养殖阶段的生长、存活率、产量、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结果显示:(1)正常家系的子一代在8月和10月的平均体重(70.45±18.62)g,(95.87±34.44)g高于早熟家系的平均体重(58.93±16.33)g,(95.56±25.26)g,甲壳长和甲壳宽在7、8和10月份,正常家系显著高于早熟家系,4-10月二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威 姜晓东 吴旭干 何杰 刘青 王幼鹏 成永旭
采用群体选育、养殖实验和定期采样的方法,比较了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选育群体第三代(G3)和非选育群体在扣蟹阶段的生长、成活率、平均体质量、体质量分布比例和产量,结果显示:(1)二龄早熟雌体在7-8月和9-10月的增重率(WGR)及特定增长率(SGR)显著高于二龄晚熟雌体(P<0.05);无论雌体还是雄体,二龄晚熟群体在7-10月总体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早熟G3>晚熟G3(P>0.05);(2)二龄早熟和晚熟群体G3在扣蟹阶段的成活率接近,但二龄晚熟群体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扣蟹;二龄早熟群体G3最终扣蟹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世会 王海宁 刘青 姜晓东 吴旭干 成永旭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1龄性早熟是目前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全面了解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性状对其子代相关性状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1龄性早熟自交家系(PI)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家系(PHN),综合评估其养殖性能和可食率。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 PI组F_1扣蟹平均体重始终大于PHN组; PI组F_1雌体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早熟率均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PI组F_1雌体成活率显著低于PHN组(P0.05)。扣蟹终体重呈正态分布, 3.00~8.99 g终体重扣蟹比例较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5月)PI组平均体重低于PHN组,生长后期(7—9月)则以PI组为高;3—5月和7—9月PHN组F_1WGR和SGR均高于PI组,而5—7月则以PI组为高; PI组F_1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略早于PHN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来看, PI组F_1成活率和产量均高于PHN组,但饵料系数显著低于PHN组(P0.05)。综上, 1龄早熟自交组F_1具有扣蟹平均体重大、早熟率略高,成蟹生殖蜕壳较早、成活率和产量高的特点;而1龄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组F_1则具有扣蟹成活率和产量高,成蟹生殖蜕壳略晚、饵料系数低的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