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3)
- 2023(9840)
- 2022(8806)
- 2021(8452)
- 2020(7065)
- 2019(16501)
- 2018(16509)
- 2017(31803)
- 2016(17585)
- 2015(19983)
- 2014(20030)
- 2013(19704)
- 2012(18252)
- 2011(16310)
- 2010(16114)
- 2009(14735)
- 2008(14433)
- 2007(12552)
- 2006(10882)
- 2005(9300)
- 学科
- 济(67085)
- 经济(67006)
- 管理(50360)
- 业(46800)
- 企(39992)
- 企业(39992)
- 方法(32975)
- 数学(28141)
- 数学方法(27738)
- 农(17367)
- 学(17169)
- 中国(16808)
- 财(16093)
- 业经(14979)
- 地方(13605)
- 理论(12677)
- 贸(11816)
- 贸易(11809)
- 和(11800)
- 农业(11494)
- 易(11434)
- 制(11325)
- 技术(10806)
- 务(10614)
- 财务(10550)
- 财务管理(10528)
- 环境(10484)
- 教育(10189)
- 企业财务(9958)
- 划(9712)
- 机构
- 大学(250175)
- 学院(246895)
- 管理(100070)
- 济(90462)
- 经济(88229)
- 理学(87372)
- 理学院(86371)
- 管理学(84633)
- 管理学院(84206)
- 研究(81392)
- 中国(58944)
- 科学(54156)
- 京(53947)
- 所(41516)
- 农(40584)
- 财(40425)
- 业大(39179)
- 研究所(38180)
- 中心(36651)
- 江(35161)
- 北京(34087)
- 范(33931)
- 师范(33547)
- 财经(33035)
- 农业(32041)
- 经(29994)
- 院(29823)
- 州(29036)
- 师范大学(27188)
- 技术(27073)
- 基金
- 项目(174126)
- 科学(135624)
- 研究(125684)
- 基金(125300)
- 家(109573)
- 国家(108656)
- 科学基金(92962)
- 社会(76144)
- 社会科(71961)
- 社会科学(71941)
- 省(68016)
- 基金项目(67373)
- 自然(62596)
- 自然科(61132)
- 自然科学(61120)
- 自然科学基金(59991)
- 划(57541)
- 教育(57429)
- 资助(52050)
- 编号(51836)
- 成果(42080)
- 重点(38505)
- 部(37670)
- 发(36171)
- 创(35723)
- 课题(35233)
- 科研(33611)
- 创新(33211)
- 项目编号(32286)
- 大学(32282)
共检索到351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婕 甘金华 陈建武 周殿芳 何力 陈细华
选取不同性别、重量规格为30~100g中华绒螯蟹,分别测定其不同组织中氨基脲含量,并以蟹壳中主要成分为待测物,验证氨基脲的产生与其相关性,从而探究中华绒螯蟹中氨基脲产生机理。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肌肉、肝脏、腮、性腺等组织中均未检出氨基脲,而蟹壳中均有氨基脲检出,进一步验证氨基脲作为内源性物质普遍存在于蟹壳中;壳中氨基脲并不是由甲壳素产生,究其来源可能与壳中结合蛋白水解氨基酸的变化有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婕 甘金华 陈建武 周殿芳 何力 陈细华
选取不同性别、重量规格为30~100 g中华绒螯蟹(Ericocheir sinensis),分别测定其不同组织中氨基脲含量,并以蟹壳中主要成分为待测物,验证氨基脲的产生与其相关性,从而探究中华绒螯蟹中氨基脲产生机理。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肌肉、肝脏、腮、性腺等组织中均未检出氨基脲,而蟹壳中均有氨基脲检出,进一步验证氨基脲作为内源性物质普遍存在于蟹壳中;壳中氨基脲并不是由甲壳素产生,究其来源可能与壳中结合蛋白水解氨基酸的变化有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婕 吕磊 喻亚丽 甘金华 何力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内源性氨基脲的产生途径,以雄性及雌性个体的背部蟹壳和腹部蟹壳为研究对象,测定氨基脲在上述组织中的残留水平,分析不同部位蟹壳中的主要成分甲壳素、蛋白质及其水解氨基酸的分布规律,评估并验证其与氨基脲残留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部位蟹壳中甲壳素含量与其氨基脲残留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与氨基脲残留水平呈负相关性,结果表明,蟹壳中的甲壳素和蛋白质及其水解氨基酸可能是导致氨基脲检出的重要因素。验证实验表明,甲壳素和氨基酸在前处理过程中能产生氨基脲,这一途径可能是导致中华绒螯蟹中内源性氨基脲残留的原因。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 蔡友琼 沈晓盛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中K、Na、Fe、Zn、Cu、Cd、Pb和Cr等微量元素在身体肌肉、螯足肌肉、鳃丝、性腺和肝胰脏中的分布状况,以及雄蟹和雌蟹的差异,并对中华绒螯蟹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和重金属污染的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中K、Na含量最高,Fe、Zn、Cu次之,Cd、Pb、Cr最低。同一元素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有较明显的差异,鳃丝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都较高。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在雌雄蟹各部位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性腺中Cd、Cu、Na、K和Cr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其中Cr在雌蟹和雄蟹肌肉中的含量也有明显的差异。中华绒螯蟹是K、Na、Fe、Zn、Cu等微量元素的良好食品来源,但Pb、Cd污染...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微量元素 重金属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马贵华 钟青 曹义虎 陈道印
研究了在自然状态下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和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溶菌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中均检测出溶菌酶的活性,为(0.0286±0.0081)活力单位(n=30),而在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亦检测到溶菌酶的活性,为(0.0318±0.0073)活力单位(n=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肖美南 徐佳念 蔡生力 刘红
将中华绒螯蟹促雄性腺的蛋白提取物经凝胶过滤后所得到的各个组分分别进行促雄性腺素(AGH)生物活性的初步检测,以输精管和精巢的蛋白提取物作为阴性对照,保幼激素(JHⅢ)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发现其中7个组分对卵巢组织的氨基酸吸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磷酸缓冲液(PBS)存在显著差异,初步判断该7个组分可能存在AGH生物活性;阴性对照组对卵巢组织的氨基酸吸收没有抑制作用,JHⅢ阳性对照与PBS差异极为显著。再将上述可能具有AGH活性的7个组分分别注射到中华绒螯蟹雌性幼蟹体内,观察是否真正具有AGH活性,结果其中2个样品注射后雌性幼蟹产生了性别逆转现象,证明该2个样品组分中确实存在中华绒螯蟹促雄性腺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介华 贺路 曾令兵 周剑光
本文作者将发生颤抖病的中华绒螯蟹内脏匀浆,30000r.p.m离心30分,将沉淀重悬,细菌过滤器过滤后,注射病蟹内脏接种健康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人工感染试验,感染蟹表现出与野外发病中华绒螯蟹同样的症状。超薄切片后,电子显微镜下在细胞质中可观察到病毒样颗粒及略小于细胞核大小的病毒包埋体样结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萌 杨筱珍 王春 何杰 洪宇航 成永旭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存在于各种动物的消化道中,并影响甲壳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色氨酸羟化酶是5-HT生物合成中的限速酶,可作为5-HT免疫活性细胞的特异标志。运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中华绒鳌蟹中肠、肠球和后肠的形态学及色氨酸羟化酶在其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肠道中肠和后肠组织结构组成基本相似,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部分组成。然而,肠球外膜非常发达,由结缔组织组成。其余组织形态一部分与中肠相似(近头端),另一部分与后肠相似(近尾端)。色氨酸羟化酶在中华绒螯蟹中肠、肠球和后肠均有分布,阳性物质呈棕褐色。在中肠,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志彪 赵云龙 周忠良 周鑫 杨健
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研究在不同铜(Cu2+)浓度梯度的水环境中中华绒螯蟹体内Cu2+分布的变化及其与生长相关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未添加Cu2+的对照组中,中华绒螯蟹中Cu2+含量以鳃为最高,表皮次之,肝胰腺最低。随着水环境中Cu2+浓度的增高,相应组织中的Cu2+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肝胰腺增加最快,鳃次之,表皮则最慢。显示在高Cu2+水环境下,肝胰腺是Cu2+主要的累积场所。不同浓度的Cu2+对肝胰腺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且Cu2+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对脂肪酶活性则有浓度依存的增强作用。表明随着水环境中添加的Cu2+浓度的增加,肝胰腺将...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铜 消化酶 肝胰腺 鳃 表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成辉 李思发
总结我国在中华绒螯蟹形态学、养殖性能、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种质研究的主要成果 ,归纳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在形态、细胞、生化、分子等层次上的遗传差异。在形态学研究方面 ,运用形态多元分析 ,建立不同种群绒螯蟹从幼蟹到成蟹的量化判别函数 ;在生化遗传和分子遗传研究方面 ,找到中华绒螯蟹区别于其他绒螯蟹的生化遗传标记和分子遗传标记 ,以及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由南到北的分子遗传渐变标记 ;在养殖性能方面 ,阐明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在幼蟹和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 (包括蜕壳、生长、性腺发育、性成熟及生殖洄游等 )差异和特点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地理种群 种质鉴定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玲芝 陈舜胜 曲映红 金庭正树
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华绒螯蟹可食部分(肌肉、肝脏、性腺)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中华绒螯蟹各可食部分抽提液中主要有19种氨基酸,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牛磺酸、脯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这12种氨基酸在各可食部分中的含量均超过10mg/100g,而其中又以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和牛磺酸为主,这5种氨基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此种游离氨基酸组成模式与蛛雪蟹、勘察加拟石蟹等海水蟹中的游离氨基酸分布基本相似。而中华绒螯蟹区别于蛛雪蟹、勘察加拟石蟹等海水蟹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其肌肉抽提液中的丙氨酸...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辜晓青 江国振 田俊 王怀清 马中元
河蟹养殖受水生态影响大,为了研究水生态因子、气象因子对河蟹生长的影响,建立了河蟹养殖观测试验点,设置了水温、pH、溶解氧等水生态因子观测项目和河蟹脱壳时间、体宽、体重、病害等河蟹生长状况监测项目,对2011年近1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表明:(1)河蟹生长过程非匀速进行的,不同阶段生长速度差异大,在2011年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中旬,观测到2个相对快速的生长期;(2)5月中旬前,公、母蟹生长均较慢,且个体之间、性别间差异很小,5月下旬以后个体之间、性别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大,7月下旬后,公蟹样本的质量均方差逐渐增大,而同期母蟹样本的质量均方差则比较稳定,说明母蟹个体之间生长较为均匀;(3...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养殖 生态 气象 试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