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8)
- 2023(12579)
- 2022(10958)
- 2021(10501)
- 2020(8526)
- 2019(19621)
- 2018(19420)
- 2017(37407)
- 2016(20628)
- 2015(22983)
- 2014(23060)
- 2013(22607)
- 2012(20740)
- 2011(18558)
- 2010(18361)
- 2009(16751)
- 2008(16394)
- 2007(14463)
- 2006(12410)
- 2005(10736)
- 学科
- 济(77089)
- 经济(76999)
- 管理(58222)
- 业(54966)
- 企(46334)
- 企业(46334)
- 方法(36698)
- 数学(31333)
- 数学方法(30881)
- 农(21013)
- 中国(20154)
- 财(19580)
- 学(19546)
- 业经(17769)
- 地方(15510)
- 理论(14489)
- 制(14209)
- 农业(14054)
- 贸(13660)
- 贸易(13653)
- 易(13254)
- 和(13009)
- 务(12980)
- 财务(12913)
- 财务管理(12886)
- 技术(12747)
- 企业财务(12260)
- 环境(11936)
- 教育(11855)
- 银(11849)
- 机构
- 大学(289315)
- 学院(287718)
- 管理(113168)
- 济(105903)
- 经济(103349)
- 理学(98618)
- 理学院(97476)
- 管理学(95572)
- 研究(95385)
- 管理学院(95058)
- 中国(69003)
- 科学(62834)
- 京(61706)
- 财(48715)
- 农(48420)
- 所(48409)
- 业大(45470)
- 研究所(44494)
- 中心(43145)
- 江(41278)
- 财经(39671)
- 范(39257)
- 师范(38789)
- 北京(38681)
- 农业(38269)
- 经(36060)
- 院(35063)
- 州(34038)
- 技术(31979)
- 师范大学(31286)
- 基金
- 项目(202153)
- 科学(157535)
- 研究(146418)
- 基金(145087)
- 家(127260)
- 国家(126183)
- 科学基金(107537)
- 社会(89611)
- 社会科(84702)
- 社会科学(84680)
- 省(79578)
- 基金项目(77407)
- 自然(71321)
- 自然科(69658)
- 自然科学(69641)
- 自然科学基金(68355)
- 教育(67379)
- 划(67322)
- 编号(60177)
- 资助(59680)
- 成果(49184)
- 重点(45072)
- 部(43709)
- 发(42630)
- 创(41849)
- 课题(41499)
- 科研(38928)
- 创新(38924)
- 项目编号(37560)
- 大学(37502)
- 期刊
- 济(115077)
- 经济(115077)
- 研究(81976)
- 中国(52614)
- 学报(50869)
- 科学(45151)
- 农(44325)
- 管理(40630)
- 大学(37869)
- 财(36222)
- 学学(35634)
- 教育(35313)
- 农业(31124)
- 技术(24488)
- 融(22267)
- 金融(22267)
- 业经(19310)
- 财经(18800)
- 经济研究(17888)
- 图书(16439)
- 经(15943)
- 业(15322)
- 科技(14803)
- 问题(14739)
- 版(14643)
- 理论(14428)
- 实践(13433)
- 践(13433)
- 业大(13294)
- 技术经济(13252)
共检索到409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婕 吕磊 喻亚丽 甘金华 何力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内源性氨基脲的产生途径,以雄性及雌性个体的背部蟹壳和腹部蟹壳为研究对象,测定氨基脲在上述组织中的残留水平,分析不同部位蟹壳中的主要成分甲壳素、蛋白质及其水解氨基酸的分布规律,评估并验证其与氨基脲残留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部位蟹壳中甲壳素含量与其氨基脲残留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与氨基脲残留水平呈负相关性,结果表明,蟹壳中的甲壳素和蛋白质及其水解氨基酸可能是导致氨基脲检出的重要因素。验证实验表明,甲壳素和氨基酸在前处理过程中能产生氨基脲,这一途径可能是导致中华绒螯蟹中内源性氨基脲残留的原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婕 甘金华 陈建武 周殿芳 何力 陈细华
选取不同性别、重量规格为30~100g中华绒螯蟹,分别测定其不同组织中氨基脲含量,并以蟹壳中主要成分为待测物,验证氨基脲的产生与其相关性,从而探究中华绒螯蟹中氨基脲产生机理。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肌肉、肝脏、腮、性腺等组织中均未检出氨基脲,而蟹壳中均有氨基脲检出,进一步验证氨基脲作为内源性物质普遍存在于蟹壳中;壳中氨基脲并不是由甲壳素产生,究其来源可能与壳中结合蛋白水解氨基酸的变化有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婕 甘金华 陈建武 周殿芳 何力 陈细华
选取不同性别、重量规格为30~100 g中华绒螯蟹(Ericocheir sinensis),分别测定其不同组织中氨基脲含量,并以蟹壳中主要成分为待测物,验证氨基脲的产生与其相关性,从而探究中华绒螯蟹中氨基脲产生机理。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肌肉、肝脏、腮、性腺等组织中均未检出氨基脲,而蟹壳中均有氨基脲检出,进一步验证氨基脲作为内源性物质普遍存在于蟹壳中;壳中氨基脲并不是由甲壳素产生,究其来源可能与壳中结合蛋白水解氨基酸的变化有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刁澎云 储俊东 李旭光 陈建华 周军 邓燕飞 许郑超 刘洪岩 曾庆飞
本研究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转录组数据库中比对筛选到内源性纤维素酶(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序列信息,通过克隆获得该纤维素酶(EsGH9-1)基因组DNA和cDNA序列。EsGH9-1基因组DNA序列长度为11,679 bp,包含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cDNA序列全长为2044 bp,编码580个氨基酸,具有糖基水解酶第9家族的典型催化功能域。RT-PCR结果显示,EsGH9-1主要分布在肝胰腺组织,在大眼幼体期和仔蟹早期高表达。不同饵料条件下,EsGH9-1相对表达量在植物性饵料组显著上调,与β-1,4内切葡聚糖酶活性趋势相一致,推测EsGH9-1参与纤维素的消化与分解。本研究证明中华绒螯蟹自身具有纤维素酶基因,为今后深入研究内源性纤维素酶在水生甲壳类的摄食与消化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刁澎云 储俊东 李旭光 陈建华 周军 邓燕飞 许郑超 刘洪岩 曾庆飞
本研究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转录组数据库中比对筛选到内源性纤维素酶(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序列信息,通过克隆获得该纤维素酶(EsGH9-1)基因组DNA和cDNA序列。EsGH9-1基因组DNA序列长度为11,679 bp,包含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cDNA序列全长为2044 bp,编码580个氨基酸,具有糖基水解酶第9家族的典型催化功能域。RT-PCR结果显示,EsGH9-1主要分布在肝胰腺组织,在大眼幼体期和仔蟹早期高表达。不同饵料条件下,EsGH9-1相对表达量在植物性饵料组显著上调,与β-1,4内切葡聚糖酶活性趋势相一致,推测EsGH9-1参与纤维素的消化与分解。本研究证明中华绒螯蟹自身具有纤维素酶基因,为今后深入研究内源性纤维素酶在水生甲壳类的摄食与消化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佳睿 郝彤 李倩一 孙金生
为了构建中华绒螯蟹代谢过程研究的系统工具,实验在已经构建的中华绒螯蟹蛋白互作网络的基础上,首先采用邻接节点注释法对未知蛋白的分子功能进行预测。随后采用GO回溯法,构建了代谢蛋白网络并对网络中蛋白分子功能、亚细胞定位和途径分布进行了分析。分子功能注释中,确定了932 个蛋白的分子功能,占所有未知分子功能蛋白的97%。最终构建的代谢蛋白互作网络包含2 045 个蛋白及这些蛋白之间的15 927 条互作关系。网络中94.2%(1 926/2 045)的蛋白具有亚细胞定位信息,大多分布于有膜细胞器中;96.1%的蛋白(1 966/2 045)具有分子功能信息,大多具有催化活性和结合活性。进一步对确定了分子功能和亚细胞定位的蛋白在40 个KEGG子系统中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参与翻译和氨基酸代谢过程的蛋白较多,也有一部分参与免疫和运输过程。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代谢相关的蛋白功能、定位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对系统研究中华绒螯蟹代谢过程及代谢相关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成辉 李思发
总结我国在中华绒螯蟹形态学、养殖性能、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种质研究的主要成果 ,归纳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在形态、细胞、生化、分子等层次上的遗传差异。在形态学研究方面 ,运用形态多元分析 ,建立不同种群绒螯蟹从幼蟹到成蟹的量化判别函数 ;在生化遗传和分子遗传研究方面 ,找到中华绒螯蟹区别于其他绒螯蟹的生化遗传标记和分子遗传标记 ,以及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由南到北的分子遗传渐变标记 ;在养殖性能方面 ,阐明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在幼蟹和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 (包括蜕壳、生长、性腺发育、性成熟及生殖洄游等 )差异和特点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地理种群 种质鉴定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玲芝 陈舜胜 曲映红 金庭正树
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华绒螯蟹可食部分(肌肉、肝脏、性腺)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中华绒螯蟹各可食部分抽提液中主要有19种氨基酸,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牛磺酸、脯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这12种氨基酸在各可食部分中的含量均超过10mg/100g,而其中又以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和牛磺酸为主,这5种氨基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此种游离氨基酸组成模式与蛛雪蟹、勘察加拟石蟹等海水蟹中的游离氨基酸分布基本相似。而中华绒螯蟹区别于蛛雪蟹、勘察加拟石蟹等海水蟹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其肌肉抽提液中的丙氨酸...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辜晓青 江国振 田俊 王怀清 马中元
河蟹养殖受水生态影响大,为了研究水生态因子、气象因子对河蟹生长的影响,建立了河蟹养殖观测试验点,设置了水温、pH、溶解氧等水生态因子观测项目和河蟹脱壳时间、体宽、体重、病害等河蟹生长状况监测项目,对2011年近1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表明:(1)河蟹生长过程非匀速进行的,不同阶段生长速度差异大,在2011年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中旬,观测到2个相对快速的生长期;(2)5月中旬前,公、母蟹生长均较慢,且个体之间、性别间差异很小,5月下旬以后个体之间、性别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大,7月下旬后,公蟹样本的质量均方差逐渐增大,而同期母蟹样本的质量均方差则比较稳定,说明母蟹个体之间生长较为均匀;(3...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养殖 生态 气象 试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渡娥
在解剖、测量性成熟和未成熟中华绒螯蟹外部形态和性腺之基础上,试用“双百分率法”和“差异显著性检测法”对中华绒螯蟹的副性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性成熟后的雌、雄中华绒螯蟹均具有较明显的副性征。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副性征 双百分率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军莉 励建荣 苗林林 李学鹏
以甲醛(FA)为指标筛选确定了秘鲁鱿鱼抑制剂种类,分析了抑制剂作用特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FA抑制剂组合和作用浓度。结果表明,柠檬酸(CA)、CaCl2、MgCl2、茶多酚(TP)、桑叶黄酮(MF)能有效抑制秘鲁鱿鱼肌肉和上清液高温FA形成,Na2SO3、Fe2++Asc、Fe2++Cys促进鱿鱼FA的生成。低浓度CA、CaCl2和TP能减少鱿鱼上清90%以上的FA,最佳抑制浓度分别为10mmol/L、10mmol/L和0.1%。抑制剂CA、CaCl2、MgCl2能显著减少鱿鱼高温氧化三甲胺(TMAO)分解生成FA、二甲胺(DMA)和三甲胺(TMA),而TP和MF能有效结合鱿鱼高温...
关键词:
鱿鱼 甲醛 非酶途径 抑制剂 茶多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田华梅 王群 赵云龙 罗文 樊玉杰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胚胎发育过程中7个发育期的5种水解酶(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淀粉酶、脂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和氨基酸的组成。结果表明,胚胎发育各阶段消化酶活力及氨基酸组成的变化与其发育关系密切。在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活力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脂酶则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淀粉酶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在原蚤状幼体期,5种酶的活力均显著升高,这与孵化后幼体开口摄食的自身调控机理有关。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明显与相关酶的活力有关。氨基酸含量在前6期变化不大,在原蚤状幼体期显著下降。所有氨基酸中...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胚胎发育 消化酶活力 氨基酸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庄平 贾小燕 冯广朋 章龙珍 王瑞芳
测定了不同盐度(0,6,12,18,24)条件下,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性亲蟹的耗氧率、CO2排出率及NH3 N排泄率,并研究了其呼吸熵、氧氮比、代谢率及能源物质供能比随盐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体质量为(55.59±6.24)g的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在水温(16±1)℃条件下,盐度对其耗氧率及NH3 N排泄率影响显著(P0.05),在盐度12~24范围内,亲蟹C...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盐度 代谢 耗氧率 排氨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黄金田 丁涛 郑浩 钱伟 熊勇君 李俊美 吴林坤 吕富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研究了不同养殖条件下盐酸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盐酸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衰减消除较慢,休药35d后各组实验蟹体内的盐酸环丙沙星残留均远高于仪器检测限;各组实验蟹体内盐酸环丙沙星残留衰减消除速率总体表现为,28℃条件下的衰减消除速率快于22℃;五期幼蟹的衰减消除速率快于扣蟹;室外开放水域中的消除速率快于室内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