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7)
- 2023(12488)
- 2022(10888)
- 2021(10151)
- 2020(8296)
- 2019(19232)
- 2018(19245)
- 2017(36627)
- 2016(20050)
- 2015(22555)
- 2014(22656)
- 2013(22592)
- 2012(20965)
- 2011(19053)
- 2010(19058)
- 2009(17222)
- 2008(16667)
- 2007(14561)
- 2006(12933)
- 2005(11523)
- 学科
- 济(84195)
- 经济(84113)
- 管理(54375)
- 业(52888)
- 企(42437)
- 企业(42437)
- 方法(33692)
- 数学(28640)
- 数学方法(28332)
- 中国(25077)
- 地方(23477)
- 农(23146)
- 业经(19718)
- 学(18729)
- 财(17500)
- 农业(15874)
- 贸(14519)
- 贸易(14505)
- 易(13972)
- 环境(13915)
- 制(13911)
- 和(13849)
- 技术(13621)
- 理论(13364)
- 银(13310)
- 银行(13270)
- 融(12990)
- 金融(12987)
- 地方经济(12847)
- 行(12797)
- 机构
- 大学(283401)
- 学院(282961)
- 管理(111746)
- 济(109462)
- 经济(106878)
- 研究(100059)
- 理学(96137)
- 理学院(94989)
- 管理学(93372)
- 管理学院(92874)
- 中国(73428)
- 科学(63968)
- 京(62220)
- 所(51409)
- 农(48754)
- 财(48662)
- 研究所(46921)
- 中心(44547)
- 业大(43601)
- 江(42139)
- 北京(39926)
- 范(39719)
- 师范(39265)
- 财经(38577)
- 农业(38067)
- 院(36514)
- 经(35005)
- 州(34818)
- 师范大学(31700)
- 技术(31367)
- 基金
- 项目(194157)
- 科学(151409)
- 研究(142592)
- 基金(138031)
- 家(120633)
- 国家(119553)
- 科学基金(101824)
- 社会(87100)
- 社会科(82393)
- 社会科学(82373)
- 省(77219)
- 基金项目(73858)
- 自然(66607)
- 划(65095)
- 自然科(64999)
- 自然科学(64982)
- 教育(64588)
- 自然科学基金(63777)
- 编号(59114)
- 资助(56655)
- 成果(48071)
- 发(45607)
- 重点(43595)
- 部(41711)
- 课题(41276)
- 创(40317)
- 创新(37519)
- 科研(36922)
- 发展(36162)
- 项目编号(36023)
- 期刊
- 济(126472)
- 经济(126472)
- 研究(85726)
- 中国(57854)
- 学报(46269)
- 农(45090)
- 科学(42773)
- 管理(41740)
- 教育(35563)
- 财(34307)
- 大学(34178)
- 学学(31972)
- 农业(31933)
- 融(25064)
- 金融(25064)
- 技术(24985)
- 业经(22246)
- 经济研究(19443)
- 财经(17818)
- 图书(17025)
- 问题(16244)
- 业(16091)
- 经(15067)
- 科技(14760)
- 理论(14381)
- 技术经济(13614)
- 实践(13355)
- 践(13355)
- 资源(13186)
- 现代(13155)
共检索到424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沈锦玉 尹文林 钱冬 刘问 曹铮 沈智华 吴颖蕾 张念慈
于1998~1999年对中华绒螯蟹主要细菌性疾病“腹水病”、“抖抖病”并发病病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细菌学鉴定 6株病原菌,其中 5株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1林为拟态弧菌( Vibricmimicus),用细菌人工感染蟹,其LD_50为8.88 × 10_3~1.42 × 10_5CFU/只;6株细菌对13种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槿年 李玉英 胡守奎 李琳 方兵 余为一 张晓华
从六安地区患腹水病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rsinensis)体内分离到一株病原菌(HX4菌株),经API/ATB半自动化鉴定和分子遗传学鉴定,确定为拟态弧菌(V mimicus)。应用PCR技术、电镜技术、组织细胞模型和动物实验对该菌的毒素共调菌毛(ToxinCoregulatedPilus,TCP)、外毒素和内毒素等毒力因子研究的结果表明,HX4菌株为TCP+株,在pH6 7定居因子培养基中,30℃需氧培养条件下可较好表达TCP;TCP+菌对肠管的黏附率为(32 19±0 14)%、对HEp 2细胞的黏附菌数为16 03±4 66、对中华绒螯蟹的毒力(LD50)为2 08×106CF...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腹水病 拟态弧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介华 贺路 曾令兵 周剑光
本文作者将发生颤抖病的中华绒螯蟹内脏匀浆,30000r.p.m离心30分,将沉淀重悬,细菌过滤器过滤后,注射病蟹内脏接种健康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人工感染试验,感染蟹表现出与野外发病中华绒螯蟹同样的症状。超薄切片后,电子显微镜下在细胞质中可观察到病毒样颗粒及略小于细胞核大小的病毒包埋体样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学强 郭爱珍 陆承平
用在江苏采集的发生“颤抖病”的中华绒螯蟹 (BY0 )组织匀浆 ,经除菌处理 ,人工接种健康绒螯蟹 ,约 10d发病 ,出现典型症状 ,继而死亡。将人工复制发病的绒螯蟹 (BY1)除菌后 ,接种健康绒螯蟹 ,同样使其发病并死亡(BY2 )。电镜观察BY0、BY1、BY2的超薄切片 ,其神经组织和肝胰脏等的细胞质中发现圆形病毒颗粒 ,大小约 5 5~ 6 5nm ,具有外膜样结构。因此 ,可以认为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的病原为病毒。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颤抖病 人工复制 病毒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诚 梁礼成 赵德明 乔惠理
本试验采用高能日粮饲养 1日龄爱拨易加父母代公雏 ,2 1日龄开始分群 ,2 0 0只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用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症 ,分别用血细胞压积、心电图的导联变化、腹水心脏指数检测肉鸡腹水症。结果如下 :低温组累积右心肥大率和腹水症发生率分别为 2 6 .14 % ,14 .0 0 % ,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5.0 0 % ,3.0 0 % )。低温处理 2周后 (35日龄 )红细胞数量、血细胞压积显著升高。腹水心脏指数在低温 3周后出现极显著升高。低温处理后心电图 导联 S波、a VF导联 S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表明低温处理后肉鸡红细胞数目增多、血细胞压积升高 ,导致...
关键词:
肉鸡腹水症 机理 低温 血常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贺路 艾晓辉 左文功
从患腹水病的牛蛙腹水中分离到二株细菌,人工感染可使牛蛙、青蛙、银鲫和BALB/C小鼠致死,生理生化及G+C含量测定属于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该菌与本地分离的出血性败血症菌株间的交叉凝集反应小于1:40。
关键词:
牛蛙,腹水病,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万夕和 李筠 张美如 荆燕 裴鸿生 纪伟尚 徐怀恕 许璞
从江苏省如东县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苗期暴发丝状细菌病的蚤状幼体分离得到丝状细菌HL 1,经感染试验证实其为中华绒螯蟹苗期丝状细菌病的病原。对HL 1的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HL 1为无色、不分枝的丝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指纹状菌落,菌丝可断裂形成微生子,在液体培养基中所形成的微生子可聚集成玫瑰花环样结构;HL 1过氧化氢酶阳性,几丁质酶阴性,需氧,鉴定为毛霉亮发菌(Leucothrixmucor),其生长的pH适宜范围为5.0~10.0,盐度最适范围为10~40;在常用的32种抗生素中,HL 1仅对乙基西羧霉素高度敏感,而对其他3...
关键词:
丝状细菌病 毛霉亮发菌 中华绒螯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彦 曾令兵 杨焱清 肖汉兵
【目的】确定导致大鲵(Andrias davidiamus,giant salamander)腹水病的主要病原菌类型。【方法】从患病大鲵的腹水和肠道分离细菌并进行纯培养,用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培养细菌进行鉴定,再对52尾健康的1龄大鲵进行感染试验,以确定病原菌,同时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经过细菌自动鉴定系统确定了4株细菌,室内感染试验确定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主要致病菌;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也再次证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该病原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对氨卞青霉素、舒巴坦、头孢唑啉等药...
关键词:
大鲵 腹水病 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杨 黄小丽 汪开毓 陈辉 王晶晶
中华绒螯蟹的"水瘪子"病是一种以肝胰腺发白萎缩为主的多症状疾病,本研究旨在评估"水瘪子"病的主要体征指标,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进一步规范诊断标准提供参考。通过采集江苏兴化和盐城健康或疑似"水瘪子"病的中华绒螯蟹样本,测量评定了11个体征指标并进行了系统聚类、主成分回归以及多重对应分析。通过分析共获得"水瘪子"病的5个体征指标,并评估了"水瘪子"病的5个症状变化,分别为活力差,遇应激时无逃跑、爬动等运动现象;较低壳硬度,剥离头胸甲时头胸甲部分区域破碎;步足肌肉萎缩,可能出现积水;肝胰腺呈淡黄、白或灰白色;肝胰腺指数低(2%~9%)。同时,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降低、鳃和肝胰腺颜色加深等一些症状表现与"水瘪子"病的常规症状无明显相关。研究表明,活力、壳硬度、肌肉饱满度、肝胰腺颜色和肝胰腺指数等指标可能成为"水瘪子"病评估中的主要体征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学宏 杨彩根 程建新 沈振华 吴林坤 蔡春芳 贡成良
采用正交设计法L9(34)将水体水草覆盖率、活螺蛳投放量、饵料中动物性饵料比例、投饵方式等4个因子设计成9种不同营养供给模式,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指标及其肝胰腺白化症发病率进行比较研究。每个模式设3个重复,以540只初始体重为每只(9.67±0.47)g的二龄中华绒螯蟹为实验对象,在东太湖中华绒螯蟹围养区的27个独立网围(6m×5m×2.5m)中进行为期240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供给模式显著影响中华绒螯蟹生长及其肝胰腺白化症发病率,其中模式4的养殖效果最好,肝胰腺白化症发病率最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个因子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其肝胰腺白化症发病率影响作用顺序为:水草覆盖率>动物性饵料比...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卜云江
在室内越冬的中华绒螯蟹亲蟹上检出一种嗜腐性纤毛虫,经鉴定为蟹栖拟阿脑虫Paranophrgs carci-ni。在感染初期,多寄生于新蟹残肢等伤口组织处;在感染后期,侵蚀到蟹体,进入血淋巴,甚至可分布全身,致使器官组织受到严重损害,造成亲蟹死亡。对越冬亲蟹危害严重,短期内使亲蟹死亡率达40%左右。用15~30ppm的福尔马林或0.1~0.5ppm的孔雀石绿短期药治无效,改用25ppm的福尔马林或0.3~0.5ppm的孔雀石绿每天药浴8h,连续10~15d,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关键词:
中华绒螫蟹 亲蟹 蟹栖拟阿脑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诚 雷蕾 梁礼成 夏国良
低温处理健康艾维茵肉鸡 ,用 SMUP- 2 A生物信号处理系统测定右心和左心功能。结果表明 :1低温处理后肉鸡肺动脉压呈现显著性升高 ,同时右心室收缩压、内压最大变化数率 ( RV+dp/ dt)也出现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与低温处理组、常温对照组相比 ,腹水症患鸡右心室收缩压和 RV+dp/ dt呈显著性升高。肉鸡右心室收缩压与肺动脉压呈线形相关 ( 0 .50 2~ 0 .82 6)。2本试验首次测定了低温处理后肉鸡左心室功能动态变化 ,发现低温处理早期升高不显著 ,35日龄后左心室收缩压显著升高 ,而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 L V+dp/ dt)从 2 8日龄显著性升高 ,...
关键词:
低温 心功能 发病机理 肉鸡腹水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春 王小龙 孙卫东 李锦春
240只健康AA肉鸡随机均分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从8日龄起分别饮用含Na+600,1200和0.0mg/L的水。在饲养管理条件相同情况下,观察各组肉鸡临床表现、血液红细胞压积(packedcelvolume,PCV)、血容量(bloodvolume,BV)、红细胞变形性(erythrocytedeformability,ED)、右心室(rightventricle,RV)与全心室(totalventricle,TV)的重量比(m(RV)/m(TV))。结果表明,饮水中高钠可以诱发腹水综合征,各组发病率分别为6.25%,28.75%和0.0%;m(RV)/m(TV)值的变化显示,所有发...
关键词:
Na~+ 肉鸡 腹水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于喆 肖克宇 钟蕾 刘巧林 谭情 江辉
从患病牛蛙(Rana catesbeiana)肝脏、四肢、腹水等组织划线分离,共获得3株菌,通过对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及生理生化鉴定,确认其理化性质一致,均为洛菲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采取腹部注射和浸泡两种不同方式人工感染试验均证实该菌存在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W2011-01对左氟沙星、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等18种药物敏感,对呋喃妥因、环丙沙星、沙拉沙星、乙酰螺旋霉素、青霉素、杆菌肽、痢特灵、利福平、氨苄西林、强力霉素耐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