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
2023(1311)
2022(1094)
2021(1105)
2020(909)
2019(2059)
2018(1909)
2017(3360)
2016(1949)
2015(2150)
2014(2085)
2013(2236)
2012(2159)
2011(2095)
2010(2178)
2009(2157)
2008(2157)
2007(1899)
2006(1706)
2005(1671)
作者
(6703)
(5534)
(5524)
(5452)
(3722)
(2823)
(2589)
(2364)
(2232)
(1977)
(1973)
(1940)
(1903)
(1886)
(1867)
(1734)
(1724)
(1702)
(1700)
(1672)
(1588)
(1404)
(1391)
(1362)
(1353)
(1339)
(1267)
(1236)
(1228)
(1218)
学科
(8306)
经济(8286)
(7808)
管理(5278)
(4367)
(4364)
企业(4364)
理论(2744)
方法(2522)
经济学(2420)
业经(2153)
(2032)
(1949)
教育(1946)
中国(1813)
(1585)
组织(1557)
人事(1410)
人事管理(1409)
(1343)
水产(1331)
(1308)
农业(1307)
图书(1294)
动物(1274)
书馆(1270)
图书馆(1270)
数学(1248)
经济理论(1230)
数学方法(1229)
机构
大学(33886)
学院(30884)
研究(12213)
管理(10524)
(10457)
经济(10272)
理学(8779)
科学(8713)
理学院(8658)
中国(8584)
管理学(8520)
管理学院(8451)
(7526)
(7245)
(6773)
研究所(6273)
农业(5992)
(5344)
(5312)
业大(5282)
中心(5204)
师范(5158)
(4873)
北京(4424)
师范大学(4309)
(4197)
财经(3885)
教育(3882)
(3819)
(3762)
基金
项目(19919)
科学(15151)
基金(14455)
研究(13445)
(13174)
国家(13074)
科学基金(10582)
社会(8220)
社会科(7597)
社会科学(7595)
(7458)
自然(7148)
基金项目(7090)
自然科(6972)
自然科学(6967)
自然科学基金(6842)
教育(6483)
(6461)
资助(5939)
成果(5376)
编号(5140)
重点(4632)
(4288)
(3988)
科研(3793)
大学(3791)
(3756)
计划(3745)
创新(3729)
课题(3637)
期刊
(13629)
经济(13629)
研究(9295)
学报(8822)
中国(7442)
(6919)
科学(6756)
大学(6130)
学学(5542)
教育(5054)
管理(4573)
农业(4495)
(3873)
图书(3556)
书馆(2654)
图书馆(2654)
(2444)
业大(2376)
财经(2284)
(2148)
农业大学(2072)
(2033)
技术(1934)
经济研究(1818)
业经(1810)
问题(1692)
情报(1678)
经济学(1669)
社会(1666)
科技(1555)
共检索到49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复深  康梦松  王布蓝  陈章达  
对 9只成年中华竹鼠肾上腺的形态进行了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肾上腺位于肾脏外缘前部 ,呈半月形 ,表面包有被膜 ,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部 .皮质部分 3个带 :多形带、束状带、网状带 .髓质部分为外区和内区 ,外区为肾上腺素细胞 ,内区为去甲肾上腺素细胞 ,并有少数交感神经节细胞分散在其中 .嗜银颗粒细胞在网状带内分布较多 ,在髓质部分布不多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佟春萌  陈乃松  季振尧  徐祥泰  苟仕潘  
采用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技术对大口黑鲈的胰腺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经H-E染色和G-醛复红染色了的切片显示:大口黑鲈腹腔中10多个肉眼可见的黄白色颗粒物其实是被一层结缔组织和外分泌胰腺包裹着的胰岛结构,其中最大的一个即为主岛;还有许多肉眼不可见的胰岛结构被埋藏于总胆管的管壁中;肝脏中有外分泌胰腺的存在与分布。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组化切片和图像分析显示:B细胞主要集中胰岛的中央区;A细胞分布于胰岛的全部。本研究的结论为:大口黑鲈的内分泌胰腺主要分布于总胆管周围,外分泌胰腺除了包裹于胰岛之外也分布于肝脏中,胰腺的分布属于弥散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瑞明  谢莹雪  凌泽继  秦津  陆进梅  韩涛  潘琼  潘堂峰  黎金秀  宋小白  
为探讨摩杂一代水牛与广西沼泽型水牛生产性能的差异,对其肾上腺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牛两侧肾上腺的形状大小不同,不同个体同侧的形状也不同,其被膜可清晰地分为外环层和内纵层,且广西沼泽型水牛被膜比摩杂一代水牛厚。广西沼泽型水牛比摩杂一代水牛的肾上腺球状带细胞长轴长2.00~4.00μm,网状带细胞长轴长4.00~5.00μm、短轴长2.00~3.00μm。由于广西沼泽型水牛肾上腺的被膜、球状带和束状带均比摩杂一代水牛厚,且网状带细胞显著大于摩杂一代水牛。因此可以推断,广西沼泽型水牛在调节心脏的活动和血管压力、抵御冷应激、对抗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均优于摩杂一代水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钢春  张呈祥  聂志娟  张守领  顾若波  
对似刺鳊(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的性腺组织进行周年取样,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似刺鳊卵巢、精巢发育的组织学特征和周年变化过程,结果显示:似刺鳊性成熟年龄为1龄,卵巢发育属于部分同步性,一次性产卵类型。产卵时间始于3月底,持续到5月初,在整个生殖周期内,性腺发育分六个时期,雌性全年的成熟系数一般波动在1.01%~16.50%,雄性全年的成熟系数一般波动在0.08%~0.93%。精巢属于典型的小叶型结构。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和成熟的精子5个阶段。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文君  王开顺  邵明瑜  张全启  张志峰  
利用组织学方法对人工培育的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Basiewsky)仔、幼鱼性腺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性腺的发育与体长密切相关。刚孵化石鲽的原生殖细胞数目为2个,孵化3 d数目增至8个,之后经过迁移,至孵化9 d到达生殖嵴。在全长为7.2~8.5 mm(孵化9~11 d)的仔鱼中,性腺原基中的体细胞迅速增殖并包围原生殖细胞,后者在全长10~15 mm(孵化后10~35 d)的仔幼鱼中增殖成为生殖干细胞。原始性腺在全长15~30 mm(孵化40~60 d)的幼鱼中逐渐发育完善,呈细线状,位于腹腔后部中肾管下方紧贴体壁。雌性性腺最早在全长32.5 mm(孵化66 d)的个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游秀容  蔡明夷  姜永华  王志勇  
利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大黄鱼的性腺分化和发育规律。大黄鱼受精卵于2009年9月22日开始孵化,孵化水温26℃,育苗水温22.0~25.8℃,养殖水温11.5~25.6℃。20日龄稚鱼(体长17.6~19.2 mm)腹腔中一对原始性腺已经形成。55日龄幼鱼(体长27.5~37.0 mm)半数个体性腺中形成成簇发育的卵原细胞群,标志着卵巢解剖学分化开始。减数分裂和卵巢腔的形成同时开始于60日龄(体长28.0~37.2 mm)。120日龄幼鱼(体长39.2~51.0 mm)性腺中,初级卵母细胞出现,标志着卵巢细胞学分化的开始。精巢分化开始于第95日龄(体长38.0~48.0 mm),其解剖学标志为生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辉  陈开健  佘曙明  刘建波  林曙  苏建民  徐灿  肖业雄  
对采自湖南花垣的一种小鲵活体样本进行了形态学和性腺组织学研究.样本与小鲵属的其他种相比,尾长与头体长的比例相近,肋沟11条,掌突不明显,腹部有云斑.但它们又有明显的不同:1)样本前后肢贴体相向相距2个肋沟,而小鲵属的其他种则相遇;2)样本的眼间距明显大于鼻间距,几乎是鼻间距的2倍,而小鲵属的其他种的眼间距与鼻间距基本相等;3)样本体形明显大于小鲵属其他种的体形;4)精卵细胞组织学的形态相比,样本和可比小鲵科其他种不仅在精巢数目上,而且在形态上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样本有8个卵圆形精巢呈圆筒形,而小鲵属的其他种则各只有一对精巢.样本的卵巢扁平,带状,曲折,而小鲵属的其他种的卵巢位于体腔腹部,呈囊状...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马学坤  柳学周  温海深  徐永江  张立敬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半滑舌鳎性腺的发育和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半滑舌鳎的性腺发育为雌雄异体的分化类型,可以分为3个阶段:性腺的原始阶段、性腺分化前期阶段和性腺分化完成阶段。在50日龄以前,原始性腺形成但未分化。62日龄,个体达到40.5mm时,一种性腺形成了成簇发育的原始细胞群,性腺迅速增大变宽,后来发育成为卵巢;另一种仍处于休止阶段,相对较小,后来发育为精巢。雌鱼在120日龄形成明显的卵巢腔,开始了细胞学的分化;精巢在100日龄精原细胞开始快速增殖,体细胞有丝分裂,形成输精管原基,在150日龄左右开始细胞学的分化,并形成精小叶,190日龄左右出现初级精母细胞,性腺分化基本完成。雌鱼性腺分化时期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学杰  田媛  刘奕  牟希东  刘超  胡隐昌  罗建仁  
通过组织学研究方法,分别对双须骨舌鱼Ⅱ~Ⅴ期的卵巢及Ⅱ~Ⅵ期精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生殖细胞变化进行描述。结果显示,Ⅱ时相卵母细胞的细胞核较大,约为细胞体积的一半;Ⅲ时相卵母细胞出现卵黄斑及卵黄颗粒;Ⅳ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迅速积累且细胞膜出现褶皱;Ⅴ时相卵母细胞膜表面的褶皱消失。雄性双须骨舌鱼精巢发育的Ⅱ期,只含有初级精母细胞。Ⅲ期精巢分布有初级和次级精母细胞,精小管形成且小管中充满精细胞;Ⅳ期精巢主要含有初级和次级精母细胞以及精原细胞,精小管中出现空腔;Ⅴ期精巢中包含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和精子细胞,精小管中的空腔增大;Ⅵ期精巢则显示出高度血管化和结缔组织增多等特点。本研究将为双须骨舌鱼人工繁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雷雪彬  常藕琴  石存斌  付小哲  王亚军  吴淑勤  
为研究草鱼头肾的组织发生发育,应用组织学技术,对1~103 dph(day post hatching)的草鱼头肾进行观察分析,描述了头肾的组织结构变化及免疫球蛋白M(IgM)阳性细胞及过碘酸雪夫氏(PAS)阳性细胞的发生和分布。结果显示,6 dph,出现头肾原基,原基中原肾管分化形成的肾小管之间出现散在的干细胞。7 dph至16 dph,造血干细胞逐渐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免疫细胞数量逐渐增加;17 dph至103 dph,肾小管逐渐退化至完全消失,网状内皮系统支持下的淋巴造血组织构成头肾的主要部分。40 dph肾上腺细胞团开始出现。65 dph与成鱼头肾的组织结构接近,作为淋巴—肾上腺组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亚秋  王志坚  李新辉  常藕琴  
为了解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肾脏发育的一般规律,利用组织学的方法,对0~50日龄大鳞副泥鳅肾脏的胚后发育进行显微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大鳞副泥鳅初孵仔鱼体内有一条贯穿身体的原始肾管。2日龄仔鱼前肾小管管壁细胞排列疏松;5日龄前肾小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间界限不清;7日龄前肾小管之间出现散在的未分化的造血干细胞;12日龄前肾小管继续分化,可见分化雏形的肾小体,中肾近曲小管开始分化形成;15日龄后,出现肾单位,肾小球形成由间充质细胞构成网状结构,肾脏腹侧可见大血管;20日龄中肾结构致密,腹侧血管(静脉)充满血液,远曲小管分化形成;30日龄中肾小管管壁多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排列十分紧密;50日龄后,中肾肾小体散在分布,远曲小管、近曲小管以及集合管等肾小管结构趋于完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梁箫  沈春燕  刘志强  邱高峰  
利用组织切片技术研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脑和胸腹神经团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的脑位于2个眼柄基部之间,由前脑、中脑、后脑和各部分发出的神经束组成;在脑的切片中可以观察到多种髓质和不同类型的细胞体群。中华绒螯蟹胸腹神经团呈圆盘状,靠近腹甲中央,向外发出多条神经束;在其切片中也可观察到多种类型的细胞体群。详细地描述了中华绒螯蟹的脑和胸腹神经团的组织学结构,为进一步研究中华绒螯蟹的神经分泌细胞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研究其它甲壳类生物的脑和胸腹神经团的组织结构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云  张永辉  李春梅  
[目的]设计体内体外试验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4-硝基苯酚(4-nitrophenol,PNP)对雄性大鼠肾上腺皮质孕酮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内试验采用24只SPF级雄性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连续2周皮下注射(剂量为0、0.1、1.0和10.0 mg·kg-1的PNP)。最后一次注射24 h后称体质量,然后麻醉处死,收集血液及各脏器,以备测定;为进一步确定PNP对肾上腺皮质孕酮分泌的影响,体外试验利用肾上腺皮质细胞原代培养,细胞贴壁后用不同浓度的PNP(0、10-6、10-5和10-4mol·L-1)培养24 h。[结果]体内试验结果显示:0.1和1.0 mg·kg-1PNP处理组大鼠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小珍  韦嫔媛  陈晓汉  彭敏  蒋伟明  李咏梅  彭金霞  
卵形鲳鲹雌雄鱼不具备性别特异的外形特征,发展一种可以简便鉴定卵形鲳鲹性别的技术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一龄商品规格鱼性腺解剖学观察,发现商品规格鱼性腺已出现形态学上的明显差异,根据其形态学差异,建立了一种卵形鲳鲹早期的性别判定方法。进一步对性腺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发现上述形态学判定方法判断性别准确率达100%。形态学判定为雌鱼的性腺为典型的卵巢组织结构,有大量卵母细胞分布,而形态学判定为雄鱼的性腺观察到精小囊和精小叶等精巢典型结构。研究建立并验证的基于性腺解剖形态的卵形鲳鲹早期性别判定简易方法,可为下一步卵形鲳鲹性别决定机制研究和基于分子标记的早期性别鉴定方法建立提供参考材料。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斌  张敏  邹晓荣  陆奇巍  吴超  晋伟红  
根据大型拖网渔船"开欣"轮2010年9-10月以及"开富"轮2011年8月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441尾智利竹鱼样本,对雌鱼卵巢进行组织学切片与观察。结果表明:(1)智利竹鱼卵母细胞发育分为5个时相,其中第2时相核膜外出现透明层,第3时相胞质中形成大量卵黄颗粒和油滴,第4时相核膜开始溶解并且能观察到精孔结构,第5时相成熟卵粒与滤泡膜分离;(2)卵径分布图显示,Ⅳ期卵巢中有各种不同卵径的卵粒,并且存在两个明显的高峰;(3)卵巢内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产卵类型属于分批非同步型;(4)从8月底到10月初是智利竹鱼性腺发育高峰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