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0)
- 2023(1197)
- 2022(1025)
- 2021(930)
- 2020(895)
- 2019(1825)
- 2018(1770)
- 2017(2637)
- 2016(2076)
- 2015(2389)
- 2014(2294)
- 2013(2270)
- 2012(2404)
- 2011(2206)
- 2010(2289)
- 2009(2201)
- 2008(2127)
- 2007(1994)
- 2006(1759)
- 2005(1554)
- 学科
- 学(4949)
- 济(3431)
- 经济(3427)
- 水产(2384)
- 管理(2248)
- 动物(2182)
- 业(2176)
- 稻(2144)
- 动物学(1957)
- 农(1784)
- 教育(1646)
- 企(1421)
- 企业(1421)
- 中国(1347)
- 虫(1312)
- 物(1304)
- 生物(1275)
- 及其(1230)
- 害(1188)
- 农业(1185)
- 理论(1174)
- 植(1166)
- 植物(1147)
- 制(1054)
- 工程(1028)
- 虫害(1018)
- 业经(937)
- 地方(926)
- 传(870)
- 方法(870)
- 机构
- 大学(33067)
- 学院(32432)
- 农(20532)
- 研究(17613)
- 农业(17335)
- 科学(16766)
- 业大(13151)
- 所(12315)
- 研究所(11667)
- 农业大学(11064)
- 室(10698)
- 中国(10459)
- 实验(10264)
- 业(10088)
- 实验室(9972)
- 省(9768)
- 重点(9473)
- 京(8216)
- 技术(7522)
- 科学院(7337)
- 中心(7194)
- 江(6971)
- 部(6503)
- 生物(5761)
- 院(5617)
- 家(5336)
- 济(5260)
- 经济(5019)
- 工程(4923)
- 国家(4915)
共检索到51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大琪 王燕 张建琴 李涛 孙毅 张建珍
【目的】获得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几丁质酶基因1 0(OcCht10)的cDNA序列,预测其功能域,并做聚类分析明确该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绘制OcCht10在5龄若虫不同组织部位和发育时间的表达图谱,研究其在中华稻蝗蜕皮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为害虫防治提供高效安全的候选基因。【方法】从中华稻蝗转录组数据库搜索OcCht10cDNA片段,经过blast分析、比对、拼接后,翻译为氨基酸序列,预测其功能域,并与其他昆虫几丁质酶家族基因进行聚类分析,进一步确认该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并进行准确命名;选取中华稻蝗5龄第6天不同组织部位及5龄若虫不同天数表皮样本,总RNA提取后反转录为cDN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荣荣 丁国伟 郭亚平 马恩波 张建珍
【目的】研究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hitin deacetylase,CDA)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为新型农药靶标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稻蝗转录组数据库中搜索获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cDNA序列,对其进行保守区域分析,选取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家蚕(Bombyx mori)和云杉卷叶蛾(Choristoneura fumiferana)等昆虫物种的同源序列与中华稻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氨基酸序列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余志涛 刘晓健 马恩波 郭亚平 张建珍
【目的】研究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erg))几丁质合成酶1(CHS1)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实现基于RNAi的蝗虫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已知中华稻蝗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OcCHS1)保守区域部分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HM214491)设计特异性表达引物,运用RT-PCR和qPCR研究时空表达特性;采用RNA干扰技术研究其生物学功能。【结果】OcCHS1在中华稻蝗各龄期都有表达,其体表为高表达,其次是气管,其它组织部位表达量低。RNA干扰试验发现,4龄第4天若虫注射OcCHS1的双链RNA(dsRNA)后,与对照组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荣荣 丁国伟 刘卫敏 张敏 赵小明 韩鹏飞 马恩波 张建珍
【目的】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hitin deacetylase,CDA)是昆虫几丁质代谢系统的重要酶系,研究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为新型农药靶标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飞蝗转录组数据库,获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c DNA序列,将其与飞蝗基因组进行比对,绘制基因结构图。将其与赤拟谷盗CDAs序列进行比对,并采用Blast P和SMART软件进行功能域预测。将已鉴定的飞蝗CDAs分别与赤拟谷盗、果蝇、冈比亚按蚊、家蚕、中华稻蝗和云杉卷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晓健 崔淼 李大琪 张欢欢 杨美玲 张建珍
【目的】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HS)是昆虫几丁质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由于高等动物不存在该酶,而被认为是设计安全高效杀虫剂的潜在靶标。论文在已克隆得到飞蝗几丁质合成酶2基因cDNA序列(LmCHS2,GenBank登录号:GU067731)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该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性、功能及调控,为基于RNA干扰技术的飞蝗有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已知LmCHS2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表达引物,运用RT—qPCR技术研究该基因在卵、若虫及成虫期的表达特性;体外合成LmCHS2的dsRNA后,分别注射至成虫期第1天的雌虫和雄虫,收集第5天的中肠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大琪 杜建中 张建琴 郝耀山 刘晓健 王亦学 马恩波 张建珍 孙毅
【目的】研究东亚飞蝗几丁质酶家族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及其在蜕皮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筛选在飞蝗发育过程中致死性的几丁质酶基因,为实现基于RNAi的飞蝗有效控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方法】在东亚飞蝗EST数据库搜索几丁质酶基因片段,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所获得的基因片段序列;以飞蝗不同龄期第4天若虫和5龄东亚飞蝗不同组织部位为材料提取RNA并反转录为cDNA,应用RT-PCR方法研究时空表达特性;选取在表皮高表达的几丁质酶基因LmCht6,采用RNA干扰方法研究其生物学功能。【结果】基于东亚飞蝗EST库搜索和进一步的序列分析,共获得7条几丁质酶基因片段;不同组织部位与不同龄期RT-PCR结果表明这7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龙 董飞龙 寇峰 查干 崔阔澍 马杰茹
【目的】探究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并挖掘与低温和饥饿胁迫相关的主要关联基因,为进一步揭示春尺蠖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已测春尺蠖3龄幼虫在不同温度及4龄幼虫在不同时间饥饿胁迫的转录组数据,克隆获取了几丁质酶基因,命名为AcinCht10(基因登录号:OK504624),分析了该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氨基酸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并分析了该基因在逆境胁迫(低温和饥饿)下的表达谱。【结果】春尺蠖AcinCht10基因预测分子式为C_(5017)H_(7689)N_(1349)O_(1490)S_(39),编码蛋白区全长2967 bp,共编码988个氨基酸,蛋白的预测分子量111.99 kDa,理论预测等电点为6.25,该蛋白的亲水性系数为-0.547,预测不稳定系数值为37.19,为稳定亲水性蛋白;发现1条信号肽,未发现跨膜结构;发现2个催化区和1个几丁质结合域;磷酸位点检测发现丝氨酸48个,苏氨酸43个,酪氨酸14个,未检测到糖基化位点。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春尺蠖AcinCht10与其它鳞翅目昆虫的几丁质酶基因氨基酸一致性较高,均在91%以上;系统进化结果显示,搜索获取昆虫的几丁质酶基因分别聚为8类(I~VIII型),同时春尺蠖AcinCht10与同为鳞翅目昆虫的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Cht10、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Cht10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Cht10聚为一类。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AcinCht10基因随着饥饿处理时间的增加,表达量依次降低且相邻处理间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AcinCht10基因在25 ℃处理下表达量最高,而在其余温度胁迫下表达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差异不显著。【结论】AcinCht10基因与春尺蠖应对低温及饥饿胁迫的响应密切相关。该结果有助于揭示春尺蠖几丁质酶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分子功能,为进一步揭示春尺蠖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俊 高静 谢军 郑向南 谢莉萍 张荣庆
为研究栉孔扇贝贝壳形成机理,首先应用质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几丁质酶在栉孔扇贝贝壳的蛋白质组中所占的比例。进一步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栉孔扇贝几丁质酶的c DNA,全长共1587 bp,可编码439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的功能结构域分析表明,该几丁质酶具有保守的几丁质酶特征结构域。组织表达分析表明,栉孔扇贝几丁质酶在外套膜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并且在外套膜边缘的表达量高于外套膜中心,推测其参与了贝壳的形成。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贝壳损伤修复过程中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几丁质酶基因表达水平呈现下调趋势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几丁质酶 生物矿化 有机框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志成 易自力 蒋建雄 覃静萍 肖亮 储成才
通过农杆菌介导,将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聚糖酶基因导入籼稻E32、9311、特青、盐恢559等4个栽培品种的愈伤组织中,经筛选与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基因组中.抗病性鉴定的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抗稻瘟病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迎春 高必达
烟草几丁质酶基因已转入番茄、烟草等作物中 ,并得到了抗病转基因植物 .为了检验该基因转入水稻后 ,能否得到抗病的水稻 ,构建了适于水稻转化的质粒 p BG112 1.将烟草几丁质酶基因 (Tchi B)连上 Ca MV35 S启动子和Nos终止区构建成融合基因 ,再将 Ca MV35 S启动子 / Tchi B编码区 / Nos终止区融合基因插入到双元载体p CAMBIA130 1的多克隆酶切位点 ,得到一个 13.9kb具有几丁质酶基因和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转化质粒 p BG112 1,进行酶切和 PCR检验后 ,用花器介导法转化水稻 ,后代植株用潮霉素处理 ,经 PCR检验 ,初步证实已将目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宋柳 张凤 吕建建 刘萍 高保全 李健
为丰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组成,进行了几丁质酶基因1(PtCht1)的研究。PtCht1基因cDNA全长为2220 bp,编码583个氨基酸。结构域比对发现,PtCht1含有甲壳动物几丁质酶GH18家族基因的基本结构及保守序列,且进化树显示,三疣梭子蟹Cht1与拟穴青蟹(Scylla serrata)等物种的Cht1聚为一类,同源性最高,达92.80%。由此确定,PtCht1为甲壳动物GH18家族Group1基因,也是三疣梭子蟹该分类下的首个基因。此外,全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PtCht1在肝胰腺中有较特异性高表达,且在蜕皮间期的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前期和后期(P<0.05),最高上调9.96倍。结果表明,PtCht1基因能够参与机体对几丁质类食物的消化过程,并且在渗透压的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可为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GH18家族Group1基因的研究奠定基础,为解析盐度影响三疣梭子蟹生长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道伟 余亚娅 潘碧莹 康奎 曾伯平 陈静 唐斌
【背景】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在海藻糖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能够介导海藻糖代谢调控几丁质合成及昆虫发育。【目的】本研究通过抑制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TPS的表达,检测RNAi沉默SfTPS效果,观察白背飞虱蜕皮状况,测定几丁质含量及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HS)基因的定量表达,探究SfTPS在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中的潜在调控作用。【方法】利用注射法RNAi技术,以实验室饲养多年的白背飞虱种群为试验材料,体外合成两个SfTPS(SfTPS1和SfTPS2)与GFP的双链RNA(dsRNA)后,分别注射到白背飞虱体内抑制TPS。首先,在dsRNA注射后48 h采用Trizol法提取白背飞虱的总RNA,反转录并合成第一链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TPS表达沉默情况,以确定RNAi的效果;其次,测定dsRNA注射后48 h和72 h白背飞虱整体几丁质含量并对翅发育畸形虫体进行拍照;最后,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白背飞虱SfCHS在mRNA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分析SfTPS1和SfTPS2在几丁质合成调控中的作用。【结果】与注射dsGFP相比较,dsSfTPS1和dsSfTPS2的RNA注射后,能够促进SfCHS表达量上升,几丁质含量增加,白背飞虱成虫翅出现畸形。qRT-PCR结果显示,单个SfTPS dsRNA注射后本基因的表达能够被极显著抑制,与注射dsGFP相比,不足对照组表达量的30%,且单个SfTPS的dsRNA注射后,另外一个SfTPS表达同样显著下降;dsSfTPS1和dsSfTPS2注射后,白背飞虱成虫翅均为长翅,出现一定比例的翅卷曲等畸形情况,其后48 h和72 h产生一定的死亡率;几丁质含量检测发现,SfTPS1和SfTPS2的dsRNA注射后72 h,几丁质含量显著上升。与注射dsGFP对照组相比较,SfCHS1与SfCHS1a表达量在dsSfTPS1注射后72 h极显著上升,在dsSfTPS2注射后48 h和72 h时极显著上升,且dsSfTPS1和dsSfTPS2注射后SfCHS1b的表达极显著增加。【结论】SfTPS能够通过调控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来控制几丁质的合成,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价SfTPS在白背飞虱等昆虫中的调控作用并作为潜在控害靶标,为进一步开展和筛选有效的海藻糖合成酶抑制剂控制白背飞虱等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志英 张福丽 王占斌
This paper reports a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chitinase gene into Populus simonii?P. nigra by Agrobacterium-mediated means. For reducing adventitious buds,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kanamycin was 40 mg?L~ -1 . Up to 700 mg?L~ -1 of Cefazolin Sodium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differentiation of l...
关键词:
小黑杨 转化 几丁质酶基因 几丁质酶活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姚琴琴 杨志刚 王瑶 郭子好 刘启彬 施秋燕 成永旭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依据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几丁质酶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克隆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几丁质酶基因(hXChiT)全长,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研究了hXChiT在中华绒螯蟹的同一蜕皮阶段不同组织、不同蜕皮阶段主要几个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XChiT基因C DNA全长2 042 bP(GEN bANk ACCESSioN No.kJ513466),包括5′非编码区(5′UTR)35 bP,3′非编码区(3′UTR)537 bP,开放阅读框(oRF...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姚琴琴 杨志刚 王瑶 郭子好 刘启彬 施秋燕 成永旭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依据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几丁质酶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克隆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几丁质酶基因(HXchit)全长,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研究了HXchit在中华绒螯蟹的同一蜕皮阶段不同组织、不同蜕皮阶段主要几个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Xchit基因c DNA全长2 042 bp(Gen Bank accession no.KJ513466),包括5′非编码区(5′UTR)35 bp,3′非编码区(3′UTR)537 bp,开放阅读框(ORF...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