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7)
2023(6284)
2022(5343)
2021(5015)
2020(4371)
2019(10095)
2018(9887)
2017(18674)
2016(10177)
2015(10978)
2014(10797)
2013(10755)
2012(9925)
2011(8905)
2010(9092)
2009(8263)
2008(8118)
2007(7224)
2006(6403)
2005(6057)
作者
(28096)
(23647)
(23016)
(22368)
(15125)
(11548)
(10628)
(8931)
(8861)
(8571)
(8075)
(7977)
(7744)
(7444)
(7342)
(7273)
(6914)
(6870)
(6858)
(6701)
(5969)
(5717)
(5684)
(5499)
(5386)
(5253)
(5216)
(5158)
(4864)
(4617)
学科
(37744)
经济(37692)
管理(25813)
(23878)
(19039)
企业(19039)
方法(13397)
数学(11399)
数学方法(11170)
(11146)
地方(10870)
中国(10854)
(9864)
(9639)
(8759)
业经(8003)
农业(7402)
(6826)
银行(6815)
理论(6755)
(6692)
金融(6689)
(6528)
(6119)
贸易(6112)
(5872)
(5851)
财务(5847)
财务管理(5834)
(5796)
机构
大学(133470)
学院(131240)
(49150)
经济(47841)
研究(47704)
管理(46466)
理学(39135)
理学院(38572)
管理学(37749)
管理学院(37475)
中国(36781)
科学(29894)
(29427)
(25699)
(23963)
(23954)
中心(23183)
(22729)
研究所(21618)
(19990)
师范(19735)
业大(19697)
财经(19561)
农业(18730)
北京(18432)
(18071)
(17684)
(17649)
(16621)
师范大学(16020)
基金
项目(87680)
科学(68404)
研究(64110)
基金(63028)
(55588)
国家(55080)
科学基金(46710)
社会(39762)
社会科(37522)
社会科学(37510)
(34443)
基金项目(33210)
自然(30560)
自然科(29868)
自然科学(29858)
教育(29716)
自然科学基金(29310)
(29185)
资助(25626)
编号(25492)
成果(22056)
重点(19953)
(18930)
(18816)
课题(18680)
(18061)
(17838)
科研(16921)
创新(16675)
大学(16444)
期刊
(58707)
经济(58707)
研究(42567)
中国(31958)
学报(23108)
(21598)
(21227)
科学(20261)
教育(19217)
管理(17790)
大学(17365)
学学(15729)
(14758)
金融(14758)
农业(14076)
技术(11334)
财经(9584)
业经(9116)
经济研究(9080)
图书(9043)
(8306)
(7944)
问题(7840)
(7414)
书馆(6973)
图书馆(6973)
(6882)
(6416)
资源(6408)
(5837)
共检索到212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吕文利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进行了深入阐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这是对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基础上的高度凝练,极其鲜明地指出了实现、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核心内容,中国历代都重视实现“大一统”,促成中华民族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传统王朝,其继承前代经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清朝“大一统”的多维实践,是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在清代的具体展开,有着丰富的实践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晁福林  
国家统一、民族交流与融汇是历代人们赞颂的社会局面。这种局面与“大一统”理念有密切关系。汉儒所提出的“大一统”学说适应时代的需求,泽后世于久远。“大一统”之说源起于《春秋公羊传》,是汉代公羊学家的释经之语。其本义只是指出《春秋》所言“春王正月”,即王所颁行的历法的春季之正月。董仲舒将传统的“天命观”予以新的诠释。“大一统”被董仲舒说成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的根本大法。认为“大一统”是天地间最习常的规律,是古往今来皆通用的矩矱。这个学说的构建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固发展都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付粉鸽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突出的特征品性。作为民族文化基因、精神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就包容性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实生物,道生气化思想为其提供了形而上的本原论根据;阴阳的消长变化,无独必有对、仇必和而解的主张为其提供了现实的运动论支撑;自信而不妄自尊大、自觉而不自以为是的并行不悖态度为其提供了思维方式引导;中和位育、生生不息的发展取向为其提供了价值追求。和而不同、并育共生的充满包容智慧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和谐发展开拓了宽阔的道路,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滋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向阳  李海  孙川  
中国文化到底是"大一统"抑或"多元化",历来争论不休。本研究试图探讨我国各个地区在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俗方面的异同,以及与造成这种异同的外部因素(如地理条件、历史过程、人口因素、宗教、语言、经济、政治和法律体系等)之间的关系。基于多学科的文献综述,我们提出了一个类似马赛克拼图式的中国区域文化地图模型。其中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俗在每个模块内部相对同质,而在模块之间则相对异质,但是,这些模块之间以一种耦合的方式在"多元化"的基础上构成了一个"大一统"的整体。根据影响文化的外部因素,中国的区域文化可以分为11种类型,分别是(1)黄土高原文化、(2)华北平原文化、(3)长江上游山地文化、(4)长江中游平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宇  邢兆鹏  
除了要丰富资本市场内涵外,还应力推资本市场扩界,推动建立大一统的资本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商品经济开始,我们就认识到了市场分割的危害。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却一直处于事实上的分割状态,导致资本市场具有多重价格,资源配置效率受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双奇  
体系改革是银行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这样重大的改革,需要从理论上、对现行体系的评估上、新体系的设计上进行反复论证。论证中不同观点的争论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需而有益的。本文拟对当前有关争论谈一点看法。一、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如何看待马列的大银行理论?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文光   李书豪  
“大一统”是中国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但对唐朝“大一统”的讨论,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思想阐释层面展开,从空间叙事角度表达唐朝“大一统”历史形态的研究不多。《新唐书·地理志》对唐朝疆域范围、交通道路、户数人口、政区沿革等方面的详细记载为我们解释唐朝“大一统”提供了空间维度的观察路径与文献基础。唐朝“郡县天下-羁縻府州-文化边疆”的空间结构不仅改变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空间叙事,而且在具体实践上,唐朝所形成的“大一统”是沟通中央与地方、维系中心与边疆、涵盖中国境内与域外世界的整体性叙事。正是基于“大一统”的空间叙事,使得中国疆域具有了超越具体朝代的稳定性,成为现代中国疆域叙事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珊   王清丽  
明王朝通过建立儒学教育体系、改革人才选拔机制等方式,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推行儒学方略,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实现国家权力在边地永昌府的下沉、国家形象及权威在边疆民族中的树立。在长期的儒学教化下,永昌府风俗移易,诗书礼义受到推崇,人文蔚兴,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扩大深化,对国家的认同和儒家文化的认同增强,为维护边疆、民族的统一奠定思想基础。明朝在永昌府实施的儒学方略,是数千年来中国政治追求的“大一统”理想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国家实践。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家新  
通过基于VAR的格兰杰因果检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及脉冲响应的实证分析,比较流通中现金、广义货币和金融机构贷款对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者物价指数的预测能力和变动解释能力,发现1953-1984年"大一统"银行体制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备选指标中与产出和通货膨胀目标关系最为密切的经济变量均为流通中现金,因此在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的最优度量指标为流通中现金。论文最后对实证结论进行了解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秉文  
文章回顾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双轨制的起源,对历史上两次避免出现"碎片化"趋势所做的努力进行了评估,在总结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两次改革未果的原因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动力、压力、推力和阻力,进而从经济发展、社会模式、文化传统与国民性3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养老金制度从"碎片化"走向"大一统"的深远意义。最后,文章分析了养老金并轨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的压力和一些潜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越云  樊志民  
历史时期形成的旱作农业类型是一种以旱作种植业为主、以养畜业为辅的,种养结合且结构功能较为完整的农业类型;而所谓游牧农业类型是一种以游牧业为主,结构功能并不完整的农业类型。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伴随作为游牧农业因素的家养牛羊在黄河上游—西辽河流域和渭河—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先后出现,非典型游牧农业类型开始在黄河上游—西辽河流域形成并逐步发展;至晚商时期开始,家马的出现与用于骑乘,使得上述非典型游牧农业类型或分化、或转型,在晚商西周春秋时期黄河上游—西辽河流域和渭河—黄河中下游流域之间基于农业类型的差异而形成的界限逐步明晰化,形成了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农牧关系。农牧关系的形成导致晚商西周王朝的政治格局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建荣  
高考形式的改革涉及许多方面。现已开始的一年二次高考应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加以完善。为了使高等职业教育更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应将高职高专的招生考试从统一高考中分离出来。今后大学入学考试应在全国统一高考的基础上 ,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给大学多一些自主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文物是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保护,功在千秋。我国地大物博,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文物保护事关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事关社会主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鑫敏  
本文以江苏左、右布政使司为例,提出并检验了《大清一统志》中"滋生男妇大小"数字来源的一个假说,结果显示"滋生男妇大小"是民数汇报与人丁编审的人工产物。此外,本文认为,《大清一统志》编纂者对相关体例的盲从和对民数汇报、人丁编审制度的陌生共同导致了"滋生男妇大小"这个名词的形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袁玲儿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文明陷入“蒙尘”境地。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结束了“文明蒙尘”的悲惨命运;经过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华文明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道路,迎来了文明复兴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促进人类进步的文明复兴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