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3)
- 2023(3509)
- 2022(2983)
- 2021(2717)
- 2020(2445)
- 2019(5341)
- 2018(5229)
- 2017(9617)
- 2016(5566)
- 2015(6356)
- 2014(6241)
- 2013(6329)
- 2012(6189)
- 2011(5663)
- 2010(5684)
- 2009(5444)
- 2008(5546)
- 2007(5250)
- 2006(4693)
- 2005(4403)
- 学科
- 济(21791)
- 经济(21758)
- 管理(13533)
- 业(12482)
- 企(11486)
- 企业(11486)
- 方法(9544)
- 学(8654)
- 中国(6924)
- 数学(6607)
- 数学方法(6479)
- 理论(6169)
- 业经(5584)
- 教育(5363)
- 农(5275)
- 财(5249)
- 和(4920)
- 制(4692)
- 地方(4605)
- 文化(3751)
- 农业(3580)
- 融(3503)
- 金融(3500)
- 贸(3444)
- 贸易(3441)
- 体(3376)
- 产业(3355)
- 易(3304)
- 银(3294)
- 银行(3266)
- 机构
- 大学(91424)
- 学院(87319)
- 研究(35134)
- 济(30358)
- 经济(29600)
- 管理(26038)
- 中国(24683)
- 科学(24449)
- 理学(21624)
- 理学院(21233)
- 京(20711)
- 管理学(20605)
- 管理学院(20442)
- 农(20161)
- 所(19930)
- 研究所(18174)
- 农业(16343)
- 财(15502)
- 江(15205)
- 业大(15043)
- 中心(14746)
- 范(14708)
- 师范(14452)
- 北京(13083)
- 院(12274)
- 省(12089)
- 财经(11974)
- 州(11785)
- 师范大学(11727)
- 经(10785)
- 基金
- 项目(55344)
- 科学(42033)
- 基金(39342)
- 研究(36835)
- 家(36765)
- 国家(36424)
- 科学基金(28997)
- 社会(22603)
- 省(21607)
- 社会科(21199)
- 社会科学(21190)
- 基金项目(19969)
- 自然(19851)
- 划(19484)
- 自然科(19383)
- 自然科学(19373)
- 自然科学基金(19025)
- 教育(17471)
- 资助(16660)
- 编号(14057)
- 重点(13650)
- 成果(13330)
- 部(12158)
- 发(12131)
- 计划(11839)
- 课题(11155)
- 科研(11107)
- 创(10973)
- 科技(10497)
- 创新(10193)
共检索到141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为民 吴剑
形范畴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文化建构的基础性范畴。如果我们从形范畴出发来审视中华文化就会发现,中华文化中的世界观、生存观和文字语言观等核心内容都与形范畴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呈现出一种具有典型形范畴特征的文化形态,它们主要表现为据形而建的世界观、践形尽性的生存观和依类象形的汉字观,此外,还表现为文学艺术等领域中的形象。中华文化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形系谱,这一形系谱造成中西文化在思想实在性、思维方式以及语言形式方面的较大差异。
关键词:
形 形文化 形系谱 中华文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成
中西方语言在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形成了明显的不同,从深层次看,这种差异是最后导致文化差别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在分析语言、思维、文化之关系中,"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存在明显的片面性,而洪堡特"语言、人、大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不仅有助于揭示中西文化差异的本质,而且明了这一点也有益于增进中西方之间实现跨文化和谐交流。
关键词:
中西方 语言 思维 文化 语言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静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重要。该文在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创造跨文化交际的语境,采用对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中西文化 差异 跨文化交际 教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定华 段怡春 刘爱民
在几千年封建教育熏陶下,中华民族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独特文化传统,并深刻影响着中国现代社会的公众人格和情感特征。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今青少年人格形成中产生的情感矛盾问题,应通过加强情商教育以逐步消除。
关键词:
文化 人格 情商 教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新国 於涵
隐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模式,它受社会文化背景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从隐喻与语言、文化、思维密不可分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英汉两种文化中隐喻表达和理解的共性,以及中西文化差异在隐喻中的体现,通过大量的实例指出相似的文化背景会形成相似的隐喻,而不同的文化因素也会映射在隐喻中,进而影响到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关键词:
隐喻 文化差异 认知 英汉语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谈乃成
谋略文化在我国文化中已经根深蒂固,官场文化和国企文化中尤其突出,即使在民营体制里也处处可见。将我国企业文化与西方企业文化比较一下,有许多相同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西方企业文化的四大要素为: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和文化网络。中国企业文化则突出: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信仰和行为习惯。共同点是有价值观。差异则源自于对人的本性的不同看法,形成了文化上的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洋 王丰 贾宝龙 张娟
在经济一体化不可逆转的社会发展趋势中,中国企业正经受着市场经济环境和国际化竞争两方面的考验。深入了解企业管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知己知彼,取长补短,是中国企业当务之急所要做的事情之一。本文从个性与求同、制度与人情、创新与生存等三个方面,探讨中西方企业管理上的文化差异,并相应地给出适合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凌霄
关系营销产生于西方,对于中国而言是舶来品,但是,中国一直是一个重视人际关系的国家,这一点与西方有着很大区别。因此,关系营销理论在进入中国后,通过与中国人际关系文化的结合,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本文拟在阐释关系营销理论起源与中国人际关系文化含义的基础之上,通过与西方文化体系中关系营销特点的比较,对中国关系营销的本土化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中西文化 差异 关系营销 特点比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文化教学。掌握了必备的文化知识,才能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跨文化交际为浅层交谈,但即使最平常的礼貌寒暄,非语言交际都时刻体现着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和生活背景等诸多差异,最根本的又是价值观的差异。因此,本文拟就此分析近年来中西文化中一些出现频率高的差异,进而唤起广大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正确得体地在不同语境中进行交际。
关键词:
中西文化 价值观 外语学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萍 陆卫明
陈独秀作为五四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激进主义者 ,他的中西文化观对新文化运动发展有着内在指导意义。文章从陈独秀的文化社会整体观出发 ,考察了其中西文化观的内容 ,并对此作了分析。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卢絮 吴群涛
中国文化诗学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强调历史的总体性和进步性发展原则;文学真实要求作者反映世界和生活的真谛与本质,准确把握事物发展逻辑和规律。西方文化诗学研究从考察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到关注历史认识和对历史的理解和阐释,按照语言学模式重新审视历史,弱化历史的客观规律性特点,强调历史的共时性、互文性和建构性;真理的产生不再为人们所发现,而是在不断建构和创造中。
关键词:
记忆 叙事 真实 历史观 文化诗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劳秦汉
文化环境是一种人化的社会存在 ,人的社会存在实质上又是特定的文化环境的存在 ,因而研究文化对会计的影响 ,必先对文化环境作出科学的界定。而当前研究文化对会计影响的一个误区 ,就是只研究文化对会计客体一个部分的会计实务工作的影响 ,而忽视了对会计客体另一个部分的会计理论的影响 ,且更忽略了对会计主体的会计人的影响。为对文化与会计的关系及其对会计的影响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故有必要对其进行中西文化环境比较下的拾遗补阙的研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斌
我国现实文化以面子人情关系为特征,在这种文化下执法很难不被人情关系所左右,从而形成预期成本很低的“违法也仅就是被处罚”社会心理。西方文化下行之有效的制度在我国文化环境下无法产生同样的作用。完善税制的方向不是所谓国际接轨,而应当更多地遵循国情原则,国情原则不仅要求以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基本出发点,而且要求关注中国现实文化,寻求在我国现实文化中能够有效运行的制度及其管理办法。就是要设计出使面子、人情和关系无法起作用的制度,即反面子人情和关系的制度,从而使制度得到确实施行,实现制度中体现的效率和公平的理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鲍春莉
富士康员工接连发生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事件深层次原因及企业管理模式的思考。的确,事件的直接原因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应该引起人们关注中西管理模式的差异。追寻中西文化的本源,进而思考如何把握和改进我们的企业管理。产生于大工业时代的"泰勒式"科学管理无疑是高效率的,至今仍是规模化生产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三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