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6)
2023(10395)
2022(8766)
2021(7924)
2020(6496)
2019(14774)
2018(14730)
2017(28680)
2016(15345)
2015(17553)
2014(17714)
2013(18006)
2012(17782)
2011(16610)
2010(17064)
2009(16258)
2008(15866)
2007(14467)
2006(13574)
2005(12925)
作者
(49082)
(40898)
(40648)
(38689)
(26136)
(19561)
(18626)
(15761)
(15633)
(14847)
(14197)
(13519)
(13477)
(13337)
(13081)
(12641)
(12126)
(11913)
(11901)
(11672)
(10744)
(10248)
(10068)
(9542)
(9388)
(9207)
(9128)
(9058)
(8451)
(8105)
学科
(89858)
经济(89779)
管理(37055)
(34944)
方法(27374)
中国(27333)
地方(26525)
(25371)
企业(25371)
数学(23168)
数学方法(23005)
(21320)
业经(18341)
(17310)
地方经济(16239)
(15428)
农业(14585)
(14450)
金融(14447)
(14436)
银行(14404)
(14125)
(14103)
贸易(14088)
(14029)
(13509)
(13065)
环境(12166)
(11540)
(10667)
机构
大学(239480)
学院(238742)
(109290)
经济(107017)
研究(95516)
管理(80561)
中国(73005)
理学(66645)
理学院(65707)
管理学(64661)
管理学院(64219)
科学(56462)
(53403)
(50884)
(50211)
研究所(45502)
(42005)
中心(40779)
财经(38394)
(38252)
北京(35378)
经济学(35140)
(34548)
(34059)
(33873)
师范(33666)
农业(32865)
业大(32543)
经济学院(31260)
(30839)
基金
项目(142237)
科学(109685)
研究(104956)
基金(100169)
(88074)
国家(87289)
科学基金(71406)
社会(67022)
社会科(63409)
社会科学(63395)
(55346)
基金项目(51577)
(47226)
教育(46774)
自然(43041)
编号(41983)
资助(41955)
自然科(41877)
自然科学(41862)
自然科学基金(41088)
(38098)
成果(36568)
重点(33112)
(31424)
课题(31261)
发展(30956)
(30458)
(28524)
国家社会(27680)
(26856)
期刊
(139710)
经济(139710)
研究(84751)
中国(54442)
(40234)
学报(38032)
(35264)
科学(35039)
管理(33659)
大学(28575)
(28465)
金融(28465)
教育(27720)
农业(27502)
学学(26797)
经济研究(23506)
业经(21387)
技术(20468)
财经(20320)
问题(18575)
(17754)
(15570)
国际(14529)
(14235)
世界(13334)
技术经济(13186)
商业(12057)
经济问题(11619)
现代(11370)
经济管理(11362)
共检索到398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光照  杨致恒  
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欧美步履艰难的同时,东西地区的崛起。日本60年代在国民经济毁于战火三分之一的基础上,实现了现代化。其后南韩、新加坡和香港、台湾地区相继奋起,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在华人众多的“新四小”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正崭露头角。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就经济发展的速度来说,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国外许多学者如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教授查默斯·约翰逊认为,“后(儒)学时代”已经到来,今后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将居于全球发展领先地位。又如美国学者H·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启林  
文章对中华文化的内涵,按表、里、中间三个层次,进行了细分,并对其最基本核心内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其核心从以民为本,民情民心为核心的最新发展进程,提升为以人为本。文章强调结合各城市具体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弘扬各自的城市形象气质特色,并以京派、海派、岭南派等予以简单剖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汪超  熊秉元  
科斯定理和中华文化的关联,不在于零交易成本,而在于交易成本为正的真实世界。文章发现,通过与寻租、关系和单一权威等概念的比较,交易成本这个概念确实可以和中华文化建立起直接的、明确的关联。而且,中华文化内容丰富,与科斯的交易成本一道,有许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题材,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剑波  
为全面分析2002年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形势,展望2003年国际经济和金融前景,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于2002年12月1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国际金融新发展与我们的对策”的研讨会,邀请来自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就当前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银行副行长华庆山到会致辞。本刊特将此次研讨会中部分专家演讲的文字稿进行整理并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崔月琴,李文焕  
东亚地区在文化传统上与儒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儒家传统作为一种文化积淀 ,已深深地影响、制约着它所辐射的国家和地区。儒家文化虽然有它的博大精深之处 ,有些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进入和成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体系 ,并在东亚经济发展的初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就其文化模式和观念体系而言 ,它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 ,其负面影响不可避免。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既有儒家文化的内在动因 ,当然还有西方现代理性文化的影响和催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全毅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化工业文明抵触颇多 ,与市场经济理论难以相容。东亚现代文明运动由边缘国家或地区兴起后向内地延伸、发展的趋向与东亚近代以来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实现文明创新程度呈现高度的一致性 ,体现了文明的“边缘优势”。文化重建是关系到东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振坤  
欧美国家普遍认为,作为“非西方文化区”的东亚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同产业革命和市场经济体制无缘,因而东亚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就必须“西化”,借助新教伦理培育个人主义,其实,东亚文化的群体、节约及重名主义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强劲的发展动力、自助的发展资源和自主的发展政策,这正是东亚崛起的文化背景。事实上,只要能有效解决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及时重构新文化体系,系统解决有关问题,东亚经济实现新的飞跃是完全可能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全毅  金泓汎  
政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战后,东亚地区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创造了"东亚奇迹",在政治民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创造了"低民主、高增长"的新模式。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一是树立"发展优先主义"指导理念,二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发展政府主导型经济,并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政治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崛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布德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对英语教育的研究在经历文献综述、理论引进、模仿研究、融合深入之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培养的一大批复合型和多元化的优秀人才,不仅满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也为今后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储备了后续力量。但是,高校英语教育"文化失语"现象较为严重,近些年进行的教育改革仍以教学层面的机械性修补为主,尚未进行以文化背景为主线的有深度且具有"内在决定性"的改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振坤  
东亚的崛起与经济发展夏振坤一、东亚奇迹的出现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其所以受到关注,是由于正当此时,世界出现了两种鲜明对照的现象:一方面是,老牌后工业化国家为停滞、高失业和低增长所苦恼,拉美诸国大多为通胀而困惑,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禹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杜邦晓  张昊  
中国三峡南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三峡南亚)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和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南亚地区的投资平台,2016年以来,在投资建设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过程中,注重通过各种渠道和载体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三峡集团企业文化,抓实项目跨文化管理,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文化软实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立冰  
本文对东亚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对“东亚模式”的种种非议进行了分析,提出“东亚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启示是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大力发展科教,并就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远清  
弘扬中华文化是当代中国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自觉,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学不仅要把大学生群体培养成为支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而且应肩负起向世界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弘扬中华文化应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花大力气建设和谐、文化的校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