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
2023(128)
2022(115)
2021(90)
2020(81)
2019(191)
2018(148)
2017(240)
2016(158)
2015(193)
2014(166)
2013(203)
2012(150)
2011(178)
2010(165)
2009(125)
2008(113)
2007(117)
2006(73)
2005(82)
作者
(711)
(579)
(576)
(563)
(367)
(293)
(275)
(253)
(227)
(224)
(224)
(209)
(205)
(200)
(197)
(196)
(190)
(185)
(183)
(182)
(177)
(169)
(150)
(144)
(140)
(138)
(137)
(135)
(132)
(130)
学科
(387)
(376)
经济(376)
水产(252)
动物(249)
动物学(226)
(174)
管理(168)
方法(156)
地方(155)
数学(143)
数学方法(142)
中国(123)
(107)
企业(107)
(90)
(89)
地方经济(84)
(80)
贸易(80)
(79)
及其(73)
(73)
(72)
收入(70)
(70)
农业(67)
业经(66)
(58)
(58)
机构
大学(2399)
学院(2306)
研究(1158)
科学(1077)
(1066)
农业(888)
中国(765)
(731)
研究所(706)
(687)
实验(673)
实验室(651)
业大(647)
重点(602)
(561)
(553)
经济(547)
中心(531)
农业大学(509)
(483)
管理(483)
技术(475)
(447)
(446)
(442)
(440)
理学(430)
研究院(422)
理学院(399)
科学院(391)
基金
项目(1899)
科学(1421)
(1365)
国家(1344)
基金(1314)
研究(1012)
科学基金(1012)
(851)
自然(824)
自然科(801)
自然科学(800)
自然科学基金(782)
(757)
基金项目(655)
科技(614)
计划(580)
社会(522)
专项(502)
资助(501)
重点(494)
社会科(482)
社会科学(482)
(467)
科研(464)
(445)
教育(434)
(422)
(403)
创新(401)
技术(377)
期刊
学报(1017)
(850)
科学(717)
大学(649)
学学(640)
(575)
经济(575)
农业(545)
中国(498)
研究(467)
(326)
业大(284)
农业大学(240)
水产(237)
(229)
中国农业(218)
科技(215)
林业(208)
教育(195)
自然(186)
自然科(176)
自然科学(176)
农林(171)
(171)
(162)
农业科学(153)
科技大(153)
科技大学(153)
渔业(142)
管理(142)
共检索到3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跃  宋敏国  杨仙玉  袁进强  
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皮肤总核糖核酸(RNA)反转录第1链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为模板,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galectin-3基因片段并通过TA克隆将其插入到pGM-T载体,通过DNA测序确定该基因片段序列,然后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中ORF finder查找基因的全长开放阅读框(ORF)。筛选到9个编码galectin-3的cDNA序列,其中2个序列编码N-端截短型galectin-3(galectin-3C)。Clustal X2.0多序列比对和DnaSP4.0分析cDNA序列的多样性。结果发现:中华大蟾蜍galectin-3C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阮佳佳  袁进强  杨仙玉  
为研究日本蟾蜍Bufo japonicus formosus皮肤中多肽类有效成分,通过菌落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日本蟾蜍皮肤cDNA质粒文库进行筛选,克隆到2条claudin-4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X481975和JX481976),并对它们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日本蟾蜍claudin-4的2条cDNA全长分别为1 707 bp和1 697 bp,开放阅读框均为630 bp,其中虽有5个碱基不同,但编码的209个氨基酸完全相同。两者的5′端非翻译区域序列长度不同,前者为50 bp,后者为41 bp,3′端非翻译区域则分别为1 027 bp和1 026 bp。氨基酸序列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宋敏国  袁进强  杨仙玉  张姝芳  诸葛慧  徐跃  
为研究蟾酥、蟾衣、蟾皮中多肽类有效成分,通过菌落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日本蟾蜍Bufo japonicus formosus皮肤cDNA质粒文库进行了筛选,获得胸腺素α原(prothymosin-α,ProTα)全长cD-NA序列,并对它们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日本蟾蜍ProTαcDNA全长为1 480 bp,包括33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5′端125 bp及3′端1 016 bp的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根据cDNA序列推导的日本蟾蜍ProTα由1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莹  王立志  
研究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和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对不同渗透压溶液的耐受性和对体液渗透压的调节能力。结果显示,不同的渗透压溶液中两种蝌蚪的存活率都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中国林蛙蝌蚪的存活率显著大于蟾蜍蝌蚪(P<0.001),即中国林蛙蝌蚪调节体液渗透压的能力明显强于蟾蜍蝌蚪。大蟾蜍蝌蚪对失水的耐受能力大于中国林蛙蝌蚪。不同渗透压溶液中两种蝌蚪的活泼性都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中国林蛙蝌蚪的活泼性显著大于蟾蜍蝌蚪(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亚芹  王万东  李凡  杨文娟  陈海如  
为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云南水稻条纹病毒(RSV)分子变异及其遗传多样性,采用RT-PCR技术,对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和昆明市宜良县2个分离物的RNA3进行克隆和测序,获得RNA3YWS和RNA3YYL全长序列,2个分离物的RNA3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2489和2490 bp。并将获得的序列与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RNA3全长序列进行比较,并对22条RNA3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YWS和YYL与YBS、YA、FYi等分离物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与云南以外的中国分离物和日本T和M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远,表明RSV在自然界中的分子变异与地理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不同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的差异,探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应锐  张朝辉  段筱杉  赵腾飞  刘奥  李八方  
为探究从坛紫菜中提取的类菌孢素氨基酸(MAAs)化合物对紫外线诱导产生的小鼠皮肤光老化作用的保护机制,实验采用乙醇热水提取法,提取坛紫菜中的MAAs,对其化合物的基本成分组成进行鉴定;通过观测小鼠造模部位皮肤的损伤情况,结合皮肤病理切片来评价坛紫菜MAAs对光老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并通过测定小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和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分析MAAs化合物对光老化皮肤的保护机制。结果显示,从坛紫菜中提取的类菌孢素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瑜  李京  杜孟芳  
【目的】对家蚕(Bombyx mori)糖原合成酶激酶3α(GSK3α)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检测家蚕不同发育时期及蜕皮激素、饥饿处理下,GSK3α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方法】以家蚕为供试材料,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家蚕GSK3α在不同发育期的表达和转录情况,及激素和饥饿处理对其转录的影响。【结果】家蚕GSK3α基因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构成,其中内含子长度为1 411bp,预测家蚕GSK3α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3.78ku,等电点为7.61。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和序列多重联配分析结果表明,家蚕GSK3α与所选几种昆虫GSK3α的序列一致性较高(79%~9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云  宫向红  徐英江  张健  安红红  张秀珍  
对水产品中呈味核苷酸和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对烟台近海长牡蛎(Ostrea giga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3种贝类中呈味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为开发贝类复合调味料提供科学依据。以纯水提取呈味物质,采用DABS-Cl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氨基酸,流动相为17 mmoL/L柠檬酸溶液(pH 6.4,含4%DMF)和乙腈溶液(含4%DMF),梯度洗脱,检测波长436 nm。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呈味核苷酸,pH 4.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乙腈溶液为流动相,磷酸二氢钾溶液内含5 mmo...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美群  潘瑛子  牟振波  刘海平  周建设  王万良  曾本和  扎西拉姆  
[目的]为分析黑斑原、异齿裂腹鱼和拉萨裸裂尻3种冷水鱼皮肤病灶中可培养微生物种类,探讨引起冷水鱼皮肤病变、死亡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种类。[方法]利用平板方法在患病鱼皮肤病灶部位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经菌体形态观察、16S rDNA序列和ITS序列分析鉴定可培养微生物种属。[结果]从西藏3种冷水鱼皮肤病灶部位共计分离得到151株细菌和72株真菌,可培养细菌主要分布在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异常球菌纲(Deinococci)、芽孢杆菌纲(Bacilli)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1门、7纲21属25种,可培养真菌主要分布在接合菌纲(Zygomycet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卵菌纲(Oomycetes)、银耳纲(Tremellomycetes)、酵母纲(Saccharomycetes)和丝孢纲(Hyphomycetes)等7纲15属24种。Aeromonas hydrophila、Paenisporosarcina sp.、Chryseobacterium sp.、Pseudomonas sp.、Plesiomonas shigelloides、Flavobacterium sp.、Mucor sp.Saprolegnia parasitica等其它鱼类的8种病原微生物被发现存在于西藏冷水鱼皮肤病灶处。[结论]黑斑原、异齿裂腹鱼和拉萨裸裂尻等冷水鱼皮肤病灶中潜藏着多种病原微生物,围绕这些病原微生物开展后续研究对西藏冷水鱼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立新  郑尧  李锋刚  李雯娟  刘小林  
以本实验室构建的大鲵皮肤cDNA文库为材料,通过文库质量检测、随机测序、ESTs拼接、COG软件进行基因注释等对文库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分离获得了大鲵胞质动力蛋白轻链2(dynein light chain,LC8-type 2,Dynll 2)基因的cDNA序列,对Dynll 2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室构建的大鲵cDNA文库初级库容为1.50×106 cfu,文库重组率为94.8%,插入片段平均长度约为1 kb。400个随机克隆测序共获得343个有效ESTs,其中214条ESTs序列E-值<10-6,经COG软件归为9大类,其中与分泌蛋白、细胞代谢、细胞骨架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吕素华  徐萌  张新凤  刘京晶  斯金平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花是铁皮石斛药材的非药用部位,为测定其多糖、浸出物、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探讨3种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全面了解铁皮石斛花中的物质分布规律,利用药典方法测定铁皮石斛花的多糖、浸出物质量分数,并采用17种氨基酸标准品,通过酸水解法提取、异硫氰酸苯酯(PiTc)柱前衍生处理样品,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10个不同杂交家系铁皮石斛花中的氨基酸组成与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花中多糖质量分数平均为71.00 mg·g-1,浸出物质量分数为300.00 mg·g-1;从铁皮石斛花中检测到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平均质量分数为7.88%;3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丹  杜娟  曾亚文  杨树明  普晓英  杨涛  
对功米3号和滇屯502及其219个F3株系糙米与精米中总黄酮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了遗传变异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总黄酮和GABA含量在F3群体糙米和精米中均呈现较大的变异,总黄酮表现出正态分布特征,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GABA表现出偏态分布的特征,是由主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②糙米功能成分含量高于精米且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糙米总黄酮与糙米GABA呈极显著负相关,精米总黄酮与糙米GABA、精米GABA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③筛选了一些高总黄酮和GABA含量的优良株系,为功能稻米的选育提供了材料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瑞文  董常生  游蓉丽  朱芷葳  张伟业  曹靖  董彦君  杜红阳  刘一飞  栗艳  
【目的】研究羊驼皮肤功能发生的规律和机理以及发现新的功能基因。【方法】用SMART技术构建白色青年羊驼皮肤cDNA文库,随机挑取13800个克隆进行规模测序。预处理后,获取高质量的表达序列。用CAP3对高质量序列进行拼接;BLAST对拼接序列进行同源比较,以注释功能;CLUSTER对已知序列进行聚类;根据标准基因词汇体系,并结合人组织基因表达谱分类标准,对具有注释信息的基因聚类进行分类,构建羊驼皮肤的基因表达谱。【结果】cDNA文库库容量达106PFU,从中获得高质量序列7286条(在GenBank中命名为ASCD)。拼接成5837条一致性序列,包括446条重叠群和5391条单一序列。1732...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兴  王洪亮  梁广男  刘雅莉  段志贵  
通过对蓝尾蝾螈皮肤进行转录组测序,首次报道了蓝尾蝾螈皮肤的转录组及其活性多肽成分.采用Illumina Hiseq4000共测定了6.65 Gb数据;组装和去冗余后共获得75 462个unigene,其N50、GC含量、平均长度、总长度分别为1 617 bp、45.64%、818 bp、61 801 999 bp.通过基因注释,共获得34 850个非冗余注释unigene(占unigene总数的46.18%),注释结果为两栖类物种的unigene数目约占注释总数的16%.根据unigene的COG和GO注释结果,统计了各自的功能分类.其中,对鉴定到的多种活性多肽进行了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诠释蓝尾蝾螈皮肤生理学功能提供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立新  郑尧  艾闽  刘宏社  杨辉  张莹莹  
采用常规方法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皮肤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氨基酸以及Ca、P、Zn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新鲜大鲵皮肤水分含量为77.84%,粗蛋白含量25.45%,粗脂肪含量1.23%,灰分含量0.82%;矿质元素中Ca含量101.20μg/g、P含量730μg/g、Zn元素含量高达15.93μg/g;皮肤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21.86%,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5.91%,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9.85%,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27.03%,45.05%。大鲵皮肤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和缬氨酸,氨基酸评分及化学评分得出氨基酸总量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