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4)
- 2023(7883)
- 2022(6633)
- 2021(6171)
- 2020(5032)
- 2019(10640)
- 2018(10658)
- 2017(19246)
- 2016(10735)
- 2015(11826)
- 2014(11608)
- 2013(10786)
- 2012(9641)
- 2011(8884)
- 2010(8953)
- 2009(8419)
- 2008(7641)
- 2007(6690)
- 2006(5876)
- 2005(5149)
- 学科
- 济(37307)
- 经济(37258)
- 管理(28289)
- 业(20953)
- 企(16305)
- 企业(16305)
- 地方(13607)
- 农(12001)
- 中国(11486)
- 方法(10910)
- 学(10493)
- 数学(9110)
- 数学方法(8934)
- 财(8652)
- 业经(8548)
- 制(8530)
- 地方经济(8088)
- 农业(7856)
- 环境(7508)
- 体(7043)
- 理论(6972)
- 融(6472)
- 金融(6464)
- 和(6327)
- 银(6176)
- 银行(6155)
- 行(5980)
- 贸(5905)
- 贸易(5902)
- 教育(5841)
- 机构
- 学院(140789)
- 大学(135899)
- 研究(51464)
- 济(48568)
- 管理(47660)
- 经济(47162)
- 理学(40090)
- 理学院(39509)
- 管理学(38561)
- 管理学院(38315)
- 中国(37616)
- 科学(34723)
- 京(29312)
- 所(26956)
- 农(26926)
- 研究所(24682)
- 中心(23446)
- 财(23094)
- 业大(22468)
- 江(22432)
- 农业(21415)
- 范(21210)
- 师范(20911)
- 院(19929)
- 技术(18898)
- 州(18546)
- 省(18218)
- 北京(18110)
- 财经(17584)
- 南(16405)
- 基金
- 项目(98368)
- 科学(75998)
- 研究(72490)
- 基金(67498)
- 家(60390)
- 国家(59902)
- 科学基金(49895)
- 社会(43565)
- 省(41942)
- 社会科(41083)
- 社会科学(41074)
- 基金项目(35304)
- 划(34722)
- 教育(33187)
- 自然(31971)
- 自然科(31116)
- 自然科学(31101)
- 编号(31082)
- 自然科学基金(30441)
- 资助(26665)
- 成果(25285)
- 重点(22976)
- 课题(22836)
- 发(22675)
- 创(20234)
- 部(19773)
- 年(19129)
- 创新(18961)
- 计划(18881)
- 科研(18607)
共检索到214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水乔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云南省建构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古籍保护体系,即省、州(市)、县成立了相应的古籍保护机构;依靠自身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收藏丰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彝文古籍、藏文古籍、傣文古籍和东巴古籍的修复工作,在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的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古籍的数字化建设和整理出版,一批珍贵古籍和拓片数据库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围绕寺庙和民间少数民族古籍的普查登记、少数民族古籍修复,论文认为古籍保护涉及多学科知识,应尽快开展古籍保护学的学科建设。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立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取得了多项成果,但在推进古籍服务研究方面仍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古籍服务在总体开放程度变高的同时,仍然存在重藏轻用思想、地区性制度差异、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公共图书馆应该在坚持古籍保护同时,充分利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阶段性成果,通过统一有关政策法规、明确行业指导标准、有效利用再生成果、提高服务方式水平等措施,全面推进古籍服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华艳
古籍价值传承是各项古籍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在具体的古籍工作中古籍价值的体现与传承存在着较多不足:缺少一个灵活高效的运转机制,专业人才匮乏与古籍工作对专业素养要求迫切的矛盾尖锐,对古籍的价值属性认识存在误区,古籍开发不够多元化。因此,在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过程中应该完善层级式管理制,责任到人,引进奖励机制;加强知识管理,建立古籍工作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空间;从纵向、横向上扩大古籍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巍 黄英 郭春玲
古籍文献是图书馆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其开发利用仍存在着诸多困难。文章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入手,针对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提出图书馆古籍保护和开发利用途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明杰
在总结分析中国古籍保护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主张从古籍三种基本价值属性出发,有意识地构建中华古籍层级保护体系:在文物价值层面,对古籍实体实施文物级别的原生性保护;在学术价值层面,对古籍内容实施再生性保护;在艺术价值层面,对古籍版刻工艺、修复技术、鉴赏方法等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提出了创建"国家古籍文物馆"和"国家古籍版本数据中心"等具体设想。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明杰 王琬琳
[目的/意义]我国古籍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在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从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建设和发展古籍保护学势在必行。[研究设计/方法]对当前开办古籍保护专业(或研究方向)的26所院校的学科建制及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从该学科的概念内涵、学科边界和学科建制三方面对古籍保护的学科范畴进行了理论梳理;以新文科融合发展的思路,建构古籍保护学的知识体系和课程框架。[结论/发现]古籍保护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古籍实体和内容,传承古籍知识及版本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学科;其知识体系主要由古籍本体、古籍鉴定、古籍编目与分类、古籍保护理论、古籍保护方法及技术组成;其课程设置在原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和传承性保护三个层次上,实现文献学、文字学、印刷学、装帧学、材料学、生物学、化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创新/价值]对古籍保护学学科范畴的界定,所构建的古籍保护学知识体系和课程框架,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古籍保护学的多学科融合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美英
在简要介绍古籍直接保护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古籍间接保护的几种新方法 ,即缩微复制、影印出版、电子扫描和光盘存储 ;此外 ,还提出了“古籍保护之保护”的新概念。
关键词:
古籍 保护方法 古籍整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国强
中国当代古籍保护技术的新旧混杂现象显示了古籍保护技术体系建设路径和实践的无序。中国古籍保护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是关于古籍保护技术的体系构建和实践导向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提出中国古籍保护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应是以中国传统图书保护技术为主,而辅之以当代物理技术和化工技术。这个路径符合古籍保护的基本原则,适应保护对象和传统保护技术的物理特征,并在中国古籍保护实践中得到了效果验证。
关键词:
古籍 古籍保护 古籍保护技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应长兴 林祖藻
我国是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收藏图书的历史可以回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不断地保存着各种各样的古代文献,从甲骨文到竹简、木牍、帛书到纸张发明之后的古代图书、字画、拓片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现代各图书馆至今还保存着1...
[期刊] 西域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淑平
古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保护古籍、传承文明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采取有效措施,使古籍文献免受自然和人为的损毁,延长古籍寿命是古籍保护工作者的任务和目标。本文从建立完善的古籍规章制度、周密的预防方案、人员和设施的配备、古籍保护知识的宣传等方面论述古籍保护策略。
关键词:
古籍文献 保护方法 库房建设 策略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侯富芳
从古籍保护的角度来看,古籍函套由于与古籍直接接触,因此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对待古籍原有旧函套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古籍原有函套是古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带有十分丰富的古籍本身信息及其藏书人的重要信息,不可轻易抛弃;在为古籍定制、加装新的函套时,应该特别注意使用的硬纸板及粘合剂等原材料的安全性,并且应该在外观等相关工艺上达到一定标准。
关键词:
古籍保护 古籍函套 使用材料 工艺标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晓梅 缴健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修复保护计划在特聘专家潘美娣的指导下迅速展开 ,文章同时记述了潘美娣专家多年从事古籍修复工作中的几个事例 ,阐述了古籍修复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
古籍 修复 保护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阳广元
基于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利用实践,从古籍保护人员配置、古籍保护制度、古籍保存环境、古籍普查与编目、古籍修复及古籍管理与流通6个方面,总结古籍保护利用的现状,并从古籍人员结构优化、改善古籍保存环境、细化古籍编目和标注、加强宣传推广、增强与其他古籍保护机构合作、加快古籍数字化、建立古籍专项经费、加强馆际合作、古籍定级和整理出版9个方面,阐述古籍保护的未来规划。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丹 陈洁 周晓舟
近来,图书馆活动开始受到大众传媒越来越多的关注。2005年3月9日,北京大学教授漆永祥先生在学术批评网上发了一篇题为《究竟是“图书馆”还是“藏书馆”?——发生在苏州图书馆古籍部的故事》的万字长文,对苏州图书馆的善本古籍提供利用提出批评。该文很快于3月10日被转载到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版,以及“缘为书来综合文化社区”,跟贴均上百,讨论得十分热烈。随后,3月25日的《中华读书报》和3月28日的《南方都市报》均报道了此事。发生在苏州图书馆的事情一时成为界内的热门话题。有关的讨论还散见于网络上几个热门的专业博客中,如“老槐也博客”、“超平的博客”等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专业的研究生们也以此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