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5)
- 2023(12819)
- 2022(11264)
- 2021(10649)
- 2020(8871)
- 2019(20369)
- 2018(20440)
- 2017(39298)
- 2016(21467)
- 2015(24584)
- 2014(24709)
- 2013(24359)
- 2012(22821)
- 2011(20571)
- 2010(20798)
- 2009(19285)
- 2008(18812)
- 2007(16749)
- 2006(14771)
- 2005(13071)
- 学科
- 济(101531)
- 经济(101417)
- 管理(59103)
- 业(52741)
- 企(45130)
- 企业(45130)
- 方法(40481)
- 数学(33807)
- 数学方法(33376)
- 学(23809)
- 中国(23573)
- 地方(23365)
- 农(21709)
- 业经(21047)
- 财(19415)
- 理论(17056)
- 和(15959)
- 制(15349)
- 教育(14906)
- 农业(14652)
- 地方经济(14387)
- 贸(14340)
- 贸易(14330)
- 环境(13960)
- 易(13786)
- 融(13129)
- 金融(13126)
- 银(12682)
- 银行(12639)
- 技术(12297)
- 机构
- 大学(314854)
- 学院(310461)
- 济(125194)
- 经济(122330)
- 管理(120088)
- 研究(106638)
- 理学(103270)
- 理学院(102046)
- 管理学(100189)
- 管理学院(99626)
- 中国(78030)
- 京(67644)
- 科学(66517)
- 财(55628)
- 所(54184)
- 研究所(49225)
- 中心(47296)
- 农(46764)
- 江(45579)
- 财经(44657)
- 范(44309)
- 业大(44240)
- 师范(43913)
- 北京(43199)
- 经(40364)
- 院(38226)
- 经济学(37742)
- 州(37249)
- 农业(36595)
- 师范大学(35657)
- 基金
- 项目(205786)
- 科学(160281)
- 研究(152614)
- 基金(147242)
- 家(127269)
- 国家(126155)
- 科学基金(107389)
- 社会(95149)
- 社会科(89883)
- 社会科学(89856)
- 省(79807)
- 基金项目(77899)
- 教育(70071)
- 自然(68536)
- 划(66943)
- 自然科(66864)
- 自然科学(66851)
- 自然科学基金(65631)
- 编号(63028)
- 资助(61066)
- 成果(53131)
- 重点(45565)
- 部(45156)
- 发(44058)
- 课题(43395)
- 创(41781)
- 项目编号(39225)
- 大学(39010)
- 创新(38869)
- 教育部(38825)
- 期刊
- 济(145887)
- 经济(145887)
- 研究(96393)
- 中国(58693)
- 学报(49884)
- 管理(45818)
- 科学(45303)
- 农(43253)
- 财(41224)
- 教育(39764)
- 大学(37703)
- 学学(35003)
- 农业(30504)
- 技术(27250)
- 融(25060)
- 金融(25060)
- 经济研究(22946)
- 财经(22498)
- 业经(21337)
- 图书(19720)
- 经(19314)
- 问题(18411)
- 技术经济(16112)
- 业(15636)
- 理论(15584)
- 科技(14423)
- 版(14361)
- 现代(14360)
- 实践(14112)
- 践(14112)
共检索到466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金成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关于社会经济活动,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虽然未构成严密体系但是仍然相当丰富的经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己所处现实经济活动的考察与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经济活动的样貌。一些思想相比于人们熟知的西方同类思想,提出的时间甚至更早。许多思想由于普遍扎根于社会经济活动现实,提出者普遍又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管理者或观察者,从而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而不流于抽象的讨论。回顾与分析这些思想的具体内容与其产生的现实基础,对于当代经济学者而言,仍可以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这也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应行之路。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 思想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勇勤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地首先是自然资源,其次才是资本资源。土地公有为合理模式。(2)盐铁专营可作为生产管理、流通管理的典型形式,重农抑商的实质需要重新认识。(3)分配管理集中在土地政策和赋税地租上。消费管理以节俭为指导思想。(4)国政经济管理涉及财政管理、军费管理和户籍管理。货币金融管理直接影响到财政和经济贸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昆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无数思想瑰宝,直至今天依旧影响着当代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同样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作用力的发挥产生影响。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力相结合,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和实效性。传统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值得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思考。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力 传统文化 软实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丕让
传统文化与当代经济伦理张丕让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任何一个重大历史变革,其背后必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精神力量在导引着事变的演进,而这种精神力量又必然与一定的文化传统存在着历史渊源...
[期刊] 求索
[作者]
熊金武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第二个结合”的应有之义,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以民生为特质的经济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稳固的伦理基础。民生思想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硬核”,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的“民生奇迹”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实践基础,建构以民生为特质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具有文化根基和实践逻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成全 刘帅帅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学派同德国历史学派展开了一场经济学方法论大论战。门格尔和施穆勒的交锋集中体现了双方的分歧,深层次来看,这种分歧正是对于经济学学科性质不同理解的表现。目前我们对大论战有一定的误解和轻视。其实门格尔和施穆勒并非水火不容,最终也未分胜负。而且,大论战绝非历史的小插曲,当时其影响力远超所谓的"边际革命"。澄清大论战及大论战时代的原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只有牢牢把握经济学的本质——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在构建"一般性"的同时坚持历史维度,坚持中国主体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成全 刘帅帅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学派同德国历史学派展开了一场经济学方法论大论战。门格尔和施穆勒的交锋集中体现了双方的分歧,深层次来看,这种分歧正是对于经济学学科性质不同理解的表现。目前我们对大论战有一定的误解和轻视。其实门格尔和施穆勒并非水火不容,最终也未分胜负。而且,大论战绝非历史的小插曲,当时其影响力远超所谓的"边际革命"。澄清大论战及大论战时代的原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只有牢牢把握经济学的本质——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在构建"一般性"的同时坚持历史维度,坚持中国主体性,才有可能做到"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健 杨善发
在创作《资本论》的艰难岁月里,马克思牺牲个人健康和幸福,却对工人的生命与健康问题给予了细致的描述和深刻的揭示。《资本论》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健康政治经济学思想,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全面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工人阶级健康的伤害,高度评赞"汉特医师"和"工厂视察员"的卫生调查报告,以及明确提出未来的国家社会保障思想。《资本论》中的健康政治经济学思想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宁 张国胜
通过对技术赶超理论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了演化经济学中技术赶超理论的逻辑、经济史和创新政策等,总结了演化经济学中技术赶超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启示。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赶超并不是一个单调线性过程,成熟的技术轨道上并不存在赶超机会,只有在"机会窗口"时期率先进入新兴技术轨道才有赶超的可能性;第二,成功的赶超依赖于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的"创造性破坏";第三,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政策不仅要能应对市场、公共机构和商业环境改变的挑战,而且要能改善国家创新系统的机能并增强赶超机遇的能力。
关键词:
演化经济学 技术赶超 技术轨道 机会窗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义
波兰尼是制度经济学值得重视的代表人物之一 ,但波兰尼的制度经济学思想及其影响尚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对波兰尼的制度经济学思想做了概要介绍。作者认为 ,波兰尼的制度经济学经济思想及其方法 ,对于我国经济学界和社会科学界构建中国经济学和探索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波兰尼 制度经济学 制度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春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文 冯文韬
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经济学家们通过提炼美国的发展经验,建构了美国本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了美国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但是,这些美国本土形成的经济学理论因为专注于探讨国内经济问题而很少从国际经济层面看待国家发展的问题,所以在20世纪上半叶逐渐被边缘化。反观当下,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也存在"重国内而轻国际"的情况。文章旨在通过揭示经济学发展中的"美国经验"背后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和内在规律,以此提出对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启示。通过考察美国主流经济思想的演变历程,文章发现:(1)美国的主流经济思想先后经历过三个重要的阶段,分别是1815年至20世纪初的美国学派经济思想、1918年至1945年的美国制度主义学派和1945年至今的新古典经济理论。(2)美国的经济现实经历了一个从短缺到过剩的过程,与之对应,经济思想也完成了从强调发展生产力到注重国际自由贸易的转向,这说明美国经济思想的演变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调整密切相关,理论的重要性取决于被解释对象的重要性。因此,中国经济学构建不但要关注和聚焦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伟大成就,并积极从中汲取和提炼经济学的学术话语养料,从而更好地阐释中国与世界在今天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而且更应重视中国与世界格局新变化对中国未来发展提出的新挑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蔚华
任何一场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必将震荡某一特定的文化价值体系,要求文化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变革,植根于最古老的文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正经受着最严重的挑战。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成为当前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深入研究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批判地吸收、改造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切合理的因素,对于建设具有时代性的文化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小瑛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带来的劳资阶级矛盾激化,以及由此出现的深刻社会矛盾,但作为工业化及社会化大生产进程中的产物,它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马克思经济学中有许多涉及社会保障问题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认识社会保障的规律、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社会保障理论,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在我国更具有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性,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创新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形式,实现社会保障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一致性。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社会保障 共享发展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