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0)
- 2023(4477)
- 2022(3603)
- 2021(3650)
- 2020(2846)
- 2019(6731)
- 2018(6581)
- 2017(10500)
- 2016(7039)
- 2015(7943)
- 2014(8142)
- 2013(7141)
- 2012(6804)
- 2011(6301)
- 2010(6603)
- 2009(5697)
- 2008(5768)
- 2007(5346)
- 2006(4856)
- 2005(4480)
- 学科
- 教育(19923)
- 济(15185)
- 经济(15157)
- 中国(12014)
- 管理(9985)
- 业(9840)
- 理论(8846)
- 学(8024)
- 企(7547)
- 企业(7547)
- 农(6803)
- 方法(6280)
- 教学(6171)
- 农业(4800)
- 业经(4669)
- 发(4628)
- 研究(4419)
- 发展(4191)
- 思想(4175)
- 展(4068)
- 数学(4035)
- 政治(3977)
- 数学方法(3868)
- 文化(3791)
- 财(3762)
- 思想政治(3754)
- 政治教育(3754)
- 治教(3754)
- 和(3747)
- 德育(3712)
- 机构
- 大学(94914)
- 学院(89641)
- 研究(36617)
- 教育(29326)
- 范(25948)
- 师范(25781)
- 管理(23918)
- 济(23422)
- 科学(22894)
- 经济(22539)
- 京(22338)
- 师范大学(21417)
- 理学(20412)
- 理学院(19934)
- 中国(19647)
- 管理学(19176)
- 管理学院(18971)
- 所(18736)
- 研究所(17332)
- 江(15924)
- 北京(14939)
- 中心(14710)
- 技术(14277)
- 农(13956)
- 职业(13474)
- 院(12942)
- 州(12399)
- 财(11935)
- 业大(11673)
- 教育学(11229)
- 基金
- 项目(56484)
- 研究(48792)
- 科学(45458)
- 基金(36684)
- 家(31706)
- 教育(31315)
- 国家(31211)
- 社会(27611)
- 社会科(25670)
- 社会科学(25663)
- 科学基金(25027)
- 省(23473)
- 编号(22925)
- 成果(22620)
- 划(22489)
- 课题(19692)
- 基金项目(18381)
- 年(17238)
- 重点(14895)
- 规划(14492)
- 自然(14305)
- 资助(14243)
- 部(14056)
- 自然科(13954)
- 自然科学(13947)
- 自然科学基金(13699)
- 发(13582)
- 性(13490)
- 项目编号(13392)
- 度(12617)
共检索到145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峰 苑健
大学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对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应坚持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价值取向,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双月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100多年中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观念的急剧转变尤为明显。西方现代文明在产生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问题。在科学分析线性历史观的角度,对比西方现代文明的困境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伟大意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刻,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和
教育是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知识传播创新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1.全面系统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贯穿到基础教育、高等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奕琳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保障,能够为大学校园文化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发展动力。当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入过程中,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种种困境和问题,如大学生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受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等。因此,应探寻切实有效途径,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入,如大学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建设、大学制度文化的构建以及大学校风的提升等。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 高校管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茵茵
<正>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培育现代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素养、道德修养和文化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现代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浪潮中保留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让它们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焕发生机,成为现代教育各界必须面对的课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妙辉
中华传统文化对滋养民族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有责任主动配合、大力支持教学部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文章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实践现状,提出发展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雪静 任焕茹
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领域的推行必将是一场艰巨持久的教育硬仗,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课堂主渠道作用,在高职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添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培养传统文化师承者,打造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坚持文化氛围熏陶,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浸润传统文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汲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高职逐渐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惯性和文化引力,使传统文化教育蔚然成风。
关键词:
完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 朱帅
教育场域的发展始终受政治、经济和文化场域的影响。在场域理论视角下透析政治、经济和文化场域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域进行的合理移植和产生的可视效果发现,社会各场域的变革容易使自身陷入割裂、冲突、融合与重构之中,并进一步诱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域政策失位、目标偏离、内容异化、评价滞后等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域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并存,但客观原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域的力所不及之域,只能提升自身场域稳定性来应对社会各场域的干扰。教育工作者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域为中心,塑造场域环境,打造传统文化教育新生态;充实课程场域,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育人价值;更新技术场域,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技术和方法;重构评价场域,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多元评价体系,从而缓解社会各场域的波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域的冲击。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场域理论 教育变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应金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张应强
当前,华文教育在海外日益受到重视,其原因在于华文教育通过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造,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现代价值的彰显;另一方面,中华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华文教育得以受重视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
华文教育 中华文化 文化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鹏
增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难度。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时代背景、文化环境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建文化对话与交流的平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对传统文化加以科学合理的阐释,以促进大学生认同与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对话 当代价值 阐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吕立杰 丁奕然
学校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寻根与延伸。校本课程作为文化脉络的结点具有独特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对全国百余所学校调查发现,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门类丰富多样,能够依托地方资源实施课程。学生对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总体满意度较高,学生文化认同感呈现多种类型,学生课程满意度与文化认同感呈现复杂双向关系。为此,需要明确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应有的课程形态,因应时代与社会发展再生产课程中的传统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苏小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是构筑"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教育承担着弘扬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广义上来讲,教育是一种自觉、主动传承人类思想文化的社会机制,这种传承是有选择的,是对各种文化进行审视、编排之后,选择那些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林 周琳
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学校育人工作从根源上汲取民族文化的力量,助推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我国现阶段高职文化育人现状存在的问题简要剖析,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要素,并结合高职院校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两者融合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育人 实践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鹏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行魅力深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个人素质提升、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现实需要,可将紧紧扣住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这一"牛鼻子"、牢牢把握课程改革这一核心着力点、充分应用好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重要抓手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