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5)
- 2023(12813)
- 2022(10946)
- 2021(10649)
- 2020(8681)
- 2019(20364)
- 2018(20201)
- 2017(37866)
- 2016(21081)
- 2015(23942)
- 2014(24138)
- 2013(23145)
- 2012(21124)
- 2011(18921)
- 2010(19223)
- 2009(17404)
- 2008(15861)
- 2007(13863)
- 2006(12162)
- 2005(10781)
- 学科
- 济(71254)
- 经济(71174)
- 管理(54083)
- 业(51824)
- 企(45003)
- 企业(45003)
- 方法(33857)
- 中国(31508)
- 数学(28424)
- 数学方法(28076)
- 融(26313)
- 金融(26310)
- 银(24181)
- 教育(24174)
- 银行(24149)
- 行(23359)
- 财(20000)
- 农(18829)
- 理论(18452)
- 学(18162)
- 业经(17687)
- 地方(16957)
- 制(15479)
- 务(13642)
- 财务(13580)
- 财务管理(13560)
- 企业财务(12946)
- 技术(12833)
- 农业(12829)
- 和(12527)
- 机构
- 大学(284276)
- 学院(278519)
- 管理(107060)
- 济(101205)
- 经济(98595)
- 理学(93001)
- 研究(92881)
- 理学院(91879)
- 管理学(90237)
- 管理学院(89699)
- 中国(68925)
- 京(61505)
- 科学(56553)
- 财(47514)
- 范(47152)
- 师范(46815)
- 所(45167)
- 中心(43335)
- 研究所(41408)
- 江(40610)
- 北京(39829)
- 教育(38670)
- 财经(38635)
- 农(38514)
- 师范大学(38474)
- 业大(38447)
- 经(35154)
- 州(34002)
- 院(33533)
- 技术(32213)
- 基金
- 项目(190816)
- 科学(150880)
- 研究(148237)
- 基金(134879)
- 家(115196)
- 国家(114021)
- 科学基金(97973)
- 社会(90515)
- 社会科(85502)
- 社会科学(85478)
- 省(75811)
- 教育(74417)
- 基金项目(71614)
- 划(65136)
- 编号(63473)
- 自然(61796)
- 自然科(60342)
- 自然科学(60332)
- 自然科学基金(59223)
- 资助(55039)
- 成果(54241)
- 课题(45879)
- 重点(43570)
- 部(43438)
- 发(41424)
- 创(40212)
- 项目编号(39714)
- 教育部(38217)
- 年(37912)
- 创新(37042)
共检索到415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状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生的精神根基和理论基础。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充实立德树人教育理论研究、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忠勇报国的爱国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业精于勤的学习精神和仁者爱人的大爱精神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社会实践有效载体和打造网络媒体主阵地,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王传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二者融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也能为学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融合的重要性、有效路径进行了分析,力求为高校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素芳
进入网络时代,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持续性冲击,以爱国教育和完善人格发展为核心的中华经典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将中华经典文化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由王爽所著的《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8月版)一书,以新时期高校为场域,对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总览全书,呈现出三个方面特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丛楠楠 王久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有益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质,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程体系,开展多种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和营造有益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途径。
关键词:
茶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传统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费菲 孙立锐 王猛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新生力量。当前,大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综合科学素养和鲜明的个性化自我意识,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淡薄、道德信仰不健全。从历史经验来看,大力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水平。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历史必然。马敬编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柴艳萍
现今,国家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与日俱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最为关键的一大元素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断延展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度,促使我国大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思想,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与认可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成武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影响大学生对心理育人的诉求和供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文化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高等学校心理育人工作时出现解析方式不当、弘扬的载体不足等困境。对此,高等学校要找到契合点,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把握切入点,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作为重要目标;注重开放性,致力于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相融合,建设高品质心育课堂;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建设高品位心育文化;与新媒体相结合,建设高标准心育传播平台;与心理干预相结合,建立全方位心育手段等提升心理育人的文化特质,这也是加强和改进心理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殷艳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具有关键作用。文章以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作为切入点,介绍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师资建设、文化挖掘、实践融入、方法拓展、技术应用以及环境营造等层面介绍了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高校 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焱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优秀的道德品质、卓越的政治智慧以及崇高的价值观等,使人们的思想更具理性与厚重,让政治生态更为平衡,对后世的修身、治国、理政产生了深远影响。由隋灵灵和曲丽宏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9月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读本》一书,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思想政治理论精髓,有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后世修身、治国和教育的重要引导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亚夫
用优秀文化引导文化素质教育的前进方向,通过对先进文化的继承、传播、发展和创新,进而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倡导并履行真理与道德、理论与实际、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实效性和创新性。为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宥于呆板空洞的理论说教,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我们采取措施在学校大力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洪军
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遗产,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道德信念,培养民族精神。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是具有挑战性的。"讨论式"教学对学生主体性思维、语言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才能的培养优位于传统学习方式。利用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的有利契机,充分运用课堂的理解、导入、问答技能,把握兴趣、语言、情绪等感性调控机制,融传统文化于当下知识体系中,并辅以设施与考评,可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
讨论式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类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素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入手,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失及其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秀荣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意义。首先,需要更新理念,充分认识到两者互补互动的教育功效。其次,需要注重内容对接与载体创新,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与传播。最后,需要发挥理性批判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到自觉甄别、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超 张娜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弘扬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效形式,亦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所承载的独特使命敦促其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具有主导性作用,其文化自信度关乎文化认同度及文化传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对国家"文化自信"号召的积极响应,更是新时代社会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变化的必然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洪伟
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是适用和有效的教育材料,容易唤起学生潜意识中的道德情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内,高职院校应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积极因素,通过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活动、自编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提升授课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等措施,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等职业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