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7)
2023(13165)
2022(11468)
2021(10693)
2020(9035)
2019(20863)
2018(20371)
2017(39113)
2016(21424)
2015(24325)
2014(24226)
2013(23897)
2012(21768)
2011(19325)
2010(19675)
2009(18005)
2008(16490)
2007(14347)
2006(12401)
2005(10833)
作者
(61479)
(50521)
(50286)
(47829)
(32069)
(24369)
(22959)
(19988)
(19473)
(18028)
(17572)
(16990)
(15922)
(15894)
(15755)
(15516)
(15399)
(14953)
(14476)
(14334)
(12555)
(12549)
(12182)
(11429)
(11417)
(11341)
(11234)
(11075)
(10280)
(10083)
学科
(77586)
经济(77505)
管理(57065)
(56434)
(48171)
企业(48171)
方法(37699)
数学(31827)
数学方法(31471)
中国(27417)
(26603)
金融(26600)
(24750)
银行(24693)
(23867)
(21653)
(20439)
业经(19433)
地方(18261)
(18101)
(17832)
理论(17598)
农业(14740)
教育(14135)
(14070)
财务(14008)
财务管理(13987)
(13682)
贸易(13670)
企业财务(13350)
机构
大学(293497)
学院(292551)
管理(114748)
(110057)
经济(107264)
理学(99675)
理学院(98545)
管理学(96754)
研究(96361)
管理学院(96251)
中国(75122)
(62311)
科学(61213)
(49851)
(49556)
(48302)
业大(45876)
中心(45467)
研究所(44398)
(42692)
财经(40613)
(40254)
师范(39791)
北京(39277)
农业(38903)
(36922)
(35463)
(34865)
技术(32942)
经济学(32585)
基金
项目(204999)
科学(159674)
研究(150944)
基金(145895)
(127055)
国家(125909)
科学基金(107656)
社会(92416)
社会科(87545)
社会科学(87520)
(82330)
基金项目(78285)
教育(70660)
自然(70392)
(68772)
自然科(68727)
自然科学(68708)
自然科学基金(67459)
编号(62883)
资助(60043)
成果(51289)
重点(46327)
(44469)
课题(43923)
(43707)
(43209)
创新(40079)
科研(39174)
项目编号(38872)
大学(38535)
期刊
(117415)
经济(117415)
研究(85349)
中国(60580)
学报(49387)
(44370)
科学(43664)
教育(41189)
管理(40619)
大学(37232)
(36445)
(36156)
金融(36156)
学学(34824)
农业(30550)
技术(25669)
财经(19357)
业经(19045)
经济研究(17801)
图书(16847)
(16429)
(15605)
理论(14961)
问题(14670)
科技(14428)
实践(13944)
(13944)
(13805)
技术经济(13146)
业大(12878)
共检索到427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同燕   周海峰   柯俊  
研究生核心素养培育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生核心素养培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的共同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生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多从不同专业出发而不够系统,极少见到成功的实践探索案例。以总结海星盛宴读书会的五年实践经验为基础,系统解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起点何在、有何难点、重点在哪等问题,以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相关研究和教育实践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萧烽  
调查显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态度较积极,但也存在认识偏颇、素养不高、对传统文化践行不主动等问题,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养成有重要影响。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育要关注其专业和性别的特殊性,发挥好学校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自觉,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校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培育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玲  
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失语症",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交际者对中国文化内容的陌生。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我们要通过充分利用、挖掘现行教材,在大学外语教学中下足渗透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功夫。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学习中文化不可缺位,大学阶段英语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本土文化的重要地位,而当前对外文化交流和外语学习者中存在的"中国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芮梦霞  李月琴  
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回应,是实现从心理健康教育到心理育人理念转向的本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国人优秀的心理品质,含有诸多关于身心健康、品德修为的理念,蕴含丰富的“育心”“育德”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具备可行性支撑,具有研究价值。在对心理育人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契合点的阐释过程中,提出通过找准心育范畴、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融入心理课教学、融入实践服务、融入文化建设、探索心理干预模式的文化适用性、打造育心育人品牌等举措,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融入与运用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状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生的精神根基和理论基础。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充实立德树人教育理论研究、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忠勇报国的爱国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业精于勤的学习精神和仁者爱人的大爱精神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社会实践有效载体和打造网络媒体主阵地,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成武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影响大学生对心理育人的诉求和供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文化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高等学校心理育人工作时出现解析方式不当、弘扬的载体不足等困境。对此,高等学校要找到契合点,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把握切入点,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作为重要目标;注重开放性,致力于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相融合,建设高品质心育课堂;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建设高品位心育文化;与新媒体相结合,建设高标准心育传播平台;与心理干预相结合,建立全方位心育手段等提升心理育人的文化特质,这也是加强和改进心理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有效性,增强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使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在理念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与德育有机结合;在实践做法上,通过融入式教学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为中职思政课有效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初益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王传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二者融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也能为学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融合的重要性、有效路径进行了分析,力求为高校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有效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付婉莹  
思政课程作为当下高校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媒介,正如《思政课教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应用》一书所写的那样,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该书共分为三大部分,书中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在当下时代中,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及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温雪秋  
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融入当代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让正处于人生价值观树立关键节点的青少年们沐浴在优秀文化阳光的照耀之下,是民族文化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特质完美契合了现代思想道德政治与法治课堂的要求。唯有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课堂建构的重要价值引领,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根基,才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荣丽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语境冲突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是增强民族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前提,也是提升在校大学生阅读体验的迫切需要。文章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和融合为切入点,从"适应时代要求、提供精神支撑、积极推陈出新、助力民族复兴"等逻辑路线出发,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双重实践向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丛楠楠  王久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有益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质,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程体系,开展多种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和营造有益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素芳  
进入网络时代,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持续性冲击,以爱国教育和完善人格发展为核心的中华经典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将中华经典文化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由王爽所著的《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8月版)一书,以新时期高校为场域,对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总览全书,呈现出三个方面特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鹏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行魅力深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个人素质提升、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现实需要,可将紧紧扣住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这一"牛鼻子"、牢牢把握课程改革这一核心着力点、充分应用好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重要抓手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