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3)
- 2023(7845)
- 2022(6276)
- 2021(5797)
- 2020(4429)
- 2019(9924)
- 2018(9089)
- 2017(17291)
- 2016(9041)
- 2015(10372)
- 2014(10206)
- 2013(9585)
- 2012(8716)
- 2011(7639)
- 2010(7881)
- 2009(7707)
- 2008(6513)
- 2007(5961)
- 2006(5118)
- 2005(4763)
- 学科
- 济(31608)
- 经济(31588)
- 融(24595)
- 金融(24591)
- 业(23476)
- 管理(21935)
- 银(21657)
- 银行(21656)
- 行(21102)
- 企(20394)
- 企业(20394)
- 中国(18092)
- 地方(11824)
- 中国金融(10886)
- 方法(10874)
- 业经(10537)
- 财(10417)
- 理论(10383)
- 农(10117)
- 教学(9982)
- 制(9665)
- 数学(8588)
- 数学方法(8187)
- 务(7886)
- 财务(7871)
- 财务管理(7862)
- 农业(7730)
- 企业财务(7581)
- 教育(6954)
- 产业(6498)
- 机构
- 学院(121307)
- 大学(116650)
- 济(45125)
- 经济(43991)
- 管理(39478)
- 研究(37801)
- 中国(34386)
- 理学(33677)
- 理学院(33212)
- 管理学(32451)
- 管理学院(32221)
- 京(23827)
- 财(22878)
- 科学(21485)
- 中心(20198)
- 范(20195)
- 师范(19957)
- 江(18464)
- 财经(18284)
- 所(17657)
- 州(16584)
- 经(16449)
- 银(16156)
- 研究所(15921)
- 师范大学(15856)
- 银行(15613)
- 融(15448)
- 北京(15284)
- 金融(15130)
- 经济学(14969)
- 基金
- 项目(78667)
- 研究(64946)
- 科学(60846)
- 基金(53126)
- 家(44632)
- 国家(44105)
- 社会(39941)
- 社会科(37767)
- 社会科学(37759)
- 科学基金(37713)
- 省(32638)
- 教育(31901)
- 编号(28629)
- 基金项目(27729)
- 划(26645)
- 成果(24781)
- 课题(21073)
- 自然(20903)
- 资助(20436)
- 自然科(20369)
- 自然科学(20367)
- 自然科学基金(19991)
- 年(18887)
- 发(18836)
- 重点(18591)
- 性(17992)
- 项目编号(17898)
- 创(17443)
- 部(16770)
- 规划(16503)
共检索到191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亚萍 付茁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有效建构学生数学概念的诉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多重价值: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二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需要;三是加强文化自信的需要;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使之达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在掌握数学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在探索数学过程与方法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在感悟数学情感体验与塑造价值观的过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付婉莹
思政课程作为当下高校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媒介,正如《思政课教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应用》一书所写的那样,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该书共分为三大部分,书中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在当下时代中,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及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玲
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失语症",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交际者对中国文化内容的陌生。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我们要通过充分利用、挖掘现行教材,在大学外语教学中下足渗透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功夫。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学习中文化不可缺位,大学阶段英语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本土文化的重要地位,而当前对外文化交流和外语学习者中存在的"中国文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温雪秋
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融入当代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让正处于人生价值观树立关键节点的青少年们沐浴在优秀文化阳光的照耀之下,是民族文化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特质完美契合了现代思想道德政治与法治课堂的要求。唯有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课堂建构的重要价值引领,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根基,才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梁芳 孙晓天
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提出的问题过多、过频;问题自身缺乏弹性;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够充分,难以真正达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互动交流的目的。对策:更新教学理念、深入研究各种教学方式并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数学 课堂教学 新课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有效性,增强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使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在理念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与德育有机结合;在实践做法上,通过融入式教学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为中职思政课有效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融入 思政课 中职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倩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金融基础》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金融人才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金融学科领域的传承与创新的现实需求。文章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金融基础》进行多方位的整体设计,进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三方面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金融基础》教学的实践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彰燕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思政元素。高校大学生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大历史使命。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要学习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每一次教学中,这样不仅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更能通过不同形式将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以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堂思政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高职英语课堂 教学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芮梦霞 李月琴
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回应,是实现从心理健康教育到心理育人理念转向的本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国人优秀的心理品质,含有诸多关于身心健康、品德修为的理念,蕴含丰富的“育心”“育德”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具备可行性支撑,具有研究价值。在对心理育人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契合点的阐释过程中,提出通过找准心育范畴、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融入心理课教学、融入实践服务、融入文化建设、探索心理干预模式的文化适用性、打造育心育人品牌等举措,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融入与运用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心理育人 融入 运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志娟
本研究阐释和分析了数字化转型时期民族地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样态、新困境和新路径。民族地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呈现四维互动、跨越时空、个性和社会性相统一及文化资源数字化等新样态。但也存在偏重学生认知发展、虚拟与现实教育场域存在“文化资源壁垒”、学习差异下的中华文化认同不强及数字文化资源应用不足等问题。构建民族地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路径,要从认知单向度到生命全向度;从囿于学校“围墙内”到跨越时空;从重视教师的“教”,到突出学生的“学”;从依赖学校已有资源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网络数字资源,来突破民族地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不断增强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作为文化的选择者、开发者、体验者和传播者的主体地位。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德 马圆圆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是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在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其中,教育技术是基础,扩展教育空间并提升教育主体能力;教育主体是关键,通过技术和教育空间实践教育目标;教育空间是载体,通过教育技术的嵌入支持教育主体发展。然而,当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场域重构面临学校教育空间去教育化现象、技术生态系统发展受限、教育主体技术素养与自觉传承意识薄弱等问题,需通过加强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培养师生自觉传承的责任意识、优化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空间建设等途径应对。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场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状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生的精神根基和理论基础。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充实立德树人教育理论研究、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忠勇报国的爱国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业精于勤的学习精神和仁者爱人的大爱精神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社会实践有效载体和打造网络媒体主阵地,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成武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影响大学生对心理育人的诉求和供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文化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高等学校心理育人工作时出现解析方式不当、弘扬的载体不足等困境。对此,高等学校要找到契合点,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把握切入点,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作为重要目标;注重开放性,致力于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相融合,建设高品质心育课堂;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建设高品位心育文化;与新媒体相结合,建设高标准心育传播平台;与心理干预相结合,建立全方位心育手段等提升心理育人的文化特质,这也是加强和改进心理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初益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文化自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王传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二者融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也能为学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融合的重要性、有效路径进行了分析,力求为高校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体系的理论图谱与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评《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美术教育路径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以中华传统茶文化为视角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评《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探究》
高校外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
基于课程标准提升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优秀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儿童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进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