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5)
- 2023(12180)
- 2022(10408)
- 2021(9826)
- 2020(8247)
- 2019(19005)
- 2018(18491)
- 2017(35315)
- 2016(19669)
- 2015(22526)
- 2014(22924)
- 2013(22138)
- 2012(20966)
- 2011(18950)
- 2010(19581)
- 2009(18464)
- 2008(17993)
- 2007(16824)
- 2006(14813)
- 2005(13582)
- 学科
- 济(72696)
- 经济(72615)
- 管理(53069)
- 业(52534)
- 企(42453)
- 企业(42453)
- 方法(31822)
- 中国(29094)
- 融(27564)
- 金融(27561)
- 数学(27171)
- 数学方法(26837)
- 银(26269)
- 银行(26246)
- 行(25361)
- 农(24016)
- 财(23133)
- 制(18645)
- 地方(17867)
- 业经(17475)
- 贸(16271)
- 贸易(16258)
- 农业(16111)
- 易(15846)
- 理论(15395)
- 务(14783)
- 财务(14742)
- 财务管理(14702)
- 学(14679)
- 企业财务(13921)
- 机构
- 大学(274578)
- 学院(273474)
- 济(109886)
- 经济(107108)
- 管理(99301)
- 研究(91657)
- 理学(83617)
- 理学院(82606)
- 管理学(81048)
- 管理学院(80502)
- 中国(75507)
- 京(57742)
- 财(55355)
- 科学(53725)
- 所(46326)
- 中心(45263)
- 江(45046)
- 农(44826)
- 财经(42573)
- 研究所(41360)
- 范(39676)
- 师范(39303)
- 经(38301)
- 业大(37501)
- 北京(37100)
- 州(36614)
- 农业(34997)
- 经济学(34122)
- 院(32546)
- 师范大学(31112)
- 基金
- 项目(168515)
- 研究(130925)
- 科学(130854)
- 基金(117276)
- 家(99403)
- 国家(98373)
- 科学基金(83688)
- 社会(79864)
- 社会科(75515)
- 社会科学(75492)
- 省(68093)
- 教育(62827)
- 基金项目(60865)
- 编号(57143)
- 划(56566)
- 自然(50990)
- 自然科(49739)
- 自然科学(49724)
- 成果(49718)
- 资助(49164)
- 自然科学基金(48840)
- 课题(40597)
- 重点(38251)
- 部(37549)
- 发(37426)
- 创(35372)
- 性(34917)
- 项目编号(34486)
- 大学(34067)
- 年(33852)
共检索到435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奕琳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保障,能够为大学校园文化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发展动力。当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入过程中,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种种困境和问题,如大学生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受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等。因此,应探寻切实有效途径,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入,如大学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建设、大学制度文化的构建以及大学校风的提升等。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 高校管理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徐振鲁
大学校园文化在创建和谐大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学校园文化系统的诸种育人功能中,德育功能居于核心地位。校园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道德水准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月群 张文浩 卢黎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发展的灵魂,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大学校园文化长效机制是其科学发展的关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和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是构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要从加强组织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强化考核监督、创新宣传载体、促进多元文化交融和加强科学研究等方面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文化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玲
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失语症",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交际者对中国文化内容的陌生。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我们要通过充分利用、挖掘现行教材,在大学外语教学中下足渗透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功夫。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学习中文化不可缺位,大学阶段英语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本土文化的重要地位,而当前对外文化交流和外语学习者中存在的"中国文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黎明
因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而衍生的网络文化,如一把双刃剑,对社会影响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同时并存。青年大学生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观念受到网络文化的强烈冲击。必须构建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积极应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冲击。
关键词:
网络文化 校园传统文化 冲击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丛楠楠 王久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有益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质,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程体系,开展多种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和营造有益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途径。
关键词:
茶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传统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秀荣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意义。首先,需要更新理念,充分认识到两者互补互动的教育功效。其次,需要注重内容对接与载体创新,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与传播。最后,需要发挥理性批判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到自觉甄别、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博豪 孟秋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认真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思考如何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以充实校园文化的内涵、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培育优秀文化传承主体、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弘扬和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状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生的精神根基和理论基础。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充实立德树人教育理论研究、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忠勇报国的爱国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业精于勤的学习精神和仁者爱人的大爱精神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社会实践有效载体和打造网络媒体主阵地,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成武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影响大学生对心理育人的诉求和供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文化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高等学校心理育人工作时出现解析方式不当、弘扬的载体不足等困境。对此,高等学校要找到契合点,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把握切入点,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作为重要目标;注重开放性,致力于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相融合,建设高品质心育课堂;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建设高品位心育文化;与新媒体相结合,建设高标准心育传播平台;与心理干预相结合,建立全方位心育手段等提升心理育人的文化特质,这也是加强和改进心理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勇
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普遍较低,构建与创新存在诸多困惑。正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 校园文化 建设 对策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焦勇
校园文化是大学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大学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正确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促进大学健康发展,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大学精神、核心价值观、显性文化。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如错误理解校园文化内涵、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缺少建设机制和体系等。文章指出,只有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认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完善建设机制,才能建设高水平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
大学 校园文化 建设机制 建设路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初益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文化自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春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汇集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当代大学生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他们的肩上背负着使祖国未来更加繁荣昌盛的重任,他们的学识与素养也必将影响下一代人。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如何促使大学生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变大学生在传承过程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传习,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命题。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芮梦霞 李月琴
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回应,是实现从心理健康教育到心理育人理念转向的本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国人优秀的心理品质,含有诸多关于身心健康、品德修为的理念,蕴含丰富的“育心”“育德”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具备可行性支撑,具有研究价值。在对心理育人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契合点的阐释过程中,提出通过找准心育范畴、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融入心理课教学、融入实践服务、融入文化建设、探索心理干预模式的文化适用性、打造育心育人品牌等举措,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融入与运用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心理育人 融入 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