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6)
- 2023(7503)
- 2022(6008)
- 2021(5755)
- 2020(4484)
- 2019(10259)
- 2018(9780)
- 2017(17923)
- 2016(9757)
- 2015(11348)
- 2014(11522)
- 2013(10855)
- 2012(10033)
- 2011(8581)
- 2010(9225)
- 2009(8443)
- 2008(7547)
- 2007(6906)
- 2006(6006)
- 2005(5678)
- 学科
- 济(27158)
- 经济(27122)
- 融(24913)
- 金融(24911)
- 管理(23981)
- 银(22316)
- 银行(22313)
- 业(22048)
- 行(21702)
- 企(19819)
- 企业(19819)
- 中国(19641)
- 财(18770)
- 理论(12162)
- 制(11927)
- 教学(11473)
- 中国金融(10906)
- 财政(10288)
- 地方(10176)
- 农(9542)
- 业经(9372)
- 方法(9322)
- 政(8628)
- 教育(8542)
- 务(7962)
- 财务(7941)
- 财务管理(7915)
- 体(7891)
- 企业财务(7537)
- 学法(7326)
- 机构
- 学院(122548)
- 大学(119081)
- 济(42983)
- 经济(41570)
- 管理(37805)
- 研究(36963)
- 中国(36602)
- 理学(30631)
- 理学院(30238)
- 财(29824)
- 管理学(29523)
- 管理学院(29285)
- 京(24611)
- 江(21720)
- 科学(20690)
- 中心(20657)
- 财经(20191)
- 范(19713)
- 师范(19446)
- 州(18569)
- 经(18109)
- 银(17787)
- 所(17733)
- 银行(17203)
- 职业(16777)
- 技术(16570)
- 行(16218)
- 北京(16072)
- 融(15941)
- 金融(15608)
- 基金
- 项目(70760)
- 研究(60945)
- 科学(53023)
- 基金(45303)
- 家(36737)
- 国家(36242)
- 社会(35118)
- 社会科(33071)
- 社会科学(33066)
- 教育(31138)
- 科学基金(30910)
- 省(30613)
- 编号(28548)
- 成果(25684)
- 划(23897)
- 基金项目(22940)
- 课题(21163)
- 年(19307)
- 资助(18566)
- 项目编号(17736)
- 性(17521)
- 重点(16595)
- 自然(16127)
- 自然科(15721)
- 自然科学(15720)
- 发(15645)
- 创(15596)
- 规划(15591)
- 自然科学基金(15427)
- 大学(15275)
共检索到213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有效性,增强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使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在理念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与德育有机结合;在实践做法上,通过融入式教学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为中职思政课有效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融入 思政课 中职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洪军
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重要使命与传统文化独特的教化功能具有高度契合性,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而当前国际形势、思政课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都决定思政课引入传统文化的必要。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中,绥化学院在教学路径探索上坚持做到五个结合,着重处理好四个关系,以保证优秀传统文化能有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政课 教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倩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金融基础》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金融人才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金融学科领域的传承与创新的现实需求。文章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金融基础》进行多方位的整体设计,进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三方面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金融基础》教学的实践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付婉莹
思政课程作为当下高校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媒介,正如《思政课教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应用》一书所写的那样,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该书共分为三大部分,书中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在当下时代中,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及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温雪秋
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融入当代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让正处于人生价值观树立关键节点的青少年们沐浴在优秀文化阳光的照耀之下,是民族文化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特质完美契合了现代思想道德政治与法治课堂的要求。唯有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课堂建构的重要价值引领,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根基,才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雪静 任焕茹
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领域的推行必将是一场艰巨持久的教育硬仗,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课堂主渠道作用,在高职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添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培养传统文化师承者,打造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坚持文化氛围熏陶,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浸润传统文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汲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高职逐渐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惯性和文化引力,使传统文化教育蔚然成风。
关键词:
完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玲
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失语症",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交际者对中国文化内容的陌生。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我们要通过充分利用、挖掘现行教材,在大学外语教学中下足渗透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功夫。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学习中文化不可缺位,大学阶段英语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本土文化的重要地位,而当前对外文化交流和外语学习者中存在的"中国文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乔永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上千年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思政课是一门公共理论课程,是增强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二者有效融合,不仅能够充实思政课程资源,而且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思政课教学任务的高效实现。二者的融合可以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理解,促使学生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基于此,笔者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一书,对二者的有效融合展开系统化的研究和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伟 熊坚 岳洪
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漫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教育进路在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接下来亟须在培育工匠精神、造就德技双馨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得到回应。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向度及现实困境,可以明确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路径:与专业内涵建设相结合,全面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全面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全面融入到学生活动中;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全面融入到社会实践中。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等职业教育 路径 融入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初益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文化自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成飞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其重点在于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与学生的理论学习、专业实践融合,以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具有很多的契合点,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在拓展文化育人渠道、丰富学生职业生涯选择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高职院校要通过传统与时代、教学与实践、硬环境与软环境、制度先行与思想引领、企业力量与社会资源的相互融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文化育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秀荣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意义。首先,需要更新理念,充分认识到两者互补互动的教育功效。其次,需要注重内容对接与载体创新,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与传播。最后,需要发挥理性批判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到自觉甄别、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荣丽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语境冲突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是增强民族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前提,也是提升在校大学生阅读体验的迫切需要。文章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和融合为切入点,从"适应时代要求、提供精神支撑、积极推陈出新、助力民族复兴"等逻辑路线出发,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双重实践向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慧生 张广斌 蒋亚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最有效的路径。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传统文化向传统文化教育的转化,是当前课程教材建设的重要课题。在课程教材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化的研究逻辑。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定位偏离和内容选择标准研究不足等相关基础性学理问题,通过以“一主两副”的内容选择维度和“类别呈现”的内容衔接维度,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体系的多维分析图谱。基于多维分析图谱,综合运用现代智能技术,搭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视化分析平台,有助于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系统地融入现代课程教材体系的实践路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教材建设中的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课程教材 分析图谱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芮梦霞 李月琴
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回应,是实现从心理健康教育到心理育人理念转向的本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国人优秀的心理品质,含有诸多关于身心健康、品德修为的理念,蕴含丰富的“育心”“育德”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具备可行性支撑,具有研究价值。在对心理育人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契合点的阐释过程中,提出通过找准心育范畴、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融入心理课教学、融入实践服务、融入文化建设、探索心理干预模式的文化适用性、打造育心育人品牌等举措,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融入与运用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心理育人 融入 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以中华传统茶文化为视角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言文教学——以《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六国论》群文阅读教学为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的困境及对策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涵、价值与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学校心理育人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思政理念基因式融入物流工程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物流信息系统》课程为例
“红船精神”融入思政课的价值维度与实践探索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评《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