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
2023(846)
2022(667)
2021(602)
2020(539)
2019(1149)
2018(1071)
2017(2118)
2016(1111)
2015(1344)
2014(1506)
2013(1380)
2012(1330)
2011(1023)
2010(984)
2009(949)
2008(980)
2007(897)
2006(669)
2005(667)
作者
(3008)
(2392)
(2357)
(2225)
(1584)
(1205)
(1199)
(933)
(909)
(904)
(899)
(867)
(782)
(774)
(763)
(717)
(703)
(695)
(687)
(686)
(630)
(590)
(584)
(555)
(547)
(534)
(529)
(520)
(518)
(483)
学科
文化(3706)
(3363)
经济(3360)
(2500)
企业(2500)
理论(2115)
产业(1986)
教育(1967)
业经(1962)
方法(1922)
市场(1814)
文化产业(1765)
文化市场(1765)
管理(1742)
(1699)
中国(1631)
(1620)
经济理论(1462)
企业经济(1364)
政治(1215)
(1208)
思想(1203)
思想政治(1166)
政治教育(1166)
治教(1166)
地方(1161)
研究(1155)
德育(1148)
专题(896)
专题研究(895)
机构
大学(15369)
学院(15321)
研究(4765)
管理(4627)
理学(3852)
理学院(3769)
(3709)
管理学(3661)
管理学院(3620)
(3555)
经济(3547)
师范(3482)
(3308)
科学(3194)
中国(3136)
师范大学(2760)
(2681)
(2258)
(2214)
中心(2167)
教育(2136)
北京(2061)
研究所(1995)
(1948)
技术(1883)
(1720)
职业(1706)
(1657)
业大(1554)
财经(1526)
基金
项目(9744)
研究(8003)
科学(7425)
基金(6243)
(5199)
国家(5096)
社会(5026)
社会科(4699)
社会科学(4698)
科学基金(4247)
(4112)
教育(3766)
编号(3741)
成果(3648)
(3387)
基金项目(3171)
文化(3125)
课题(2622)
项目编号(2504)
(2500)
资助(2327)
重点(2325)
自然(2248)
(2202)
自然科(2195)
自然科学(2195)
(2176)
自然科学基金(2154)
规划(2142)
(2037)
期刊
(5831)
经济(5831)
研究(5121)
教育(4301)
中国(3768)
学报(3009)
科学(2501)
大学(2403)
管理(2257)
图书(2132)
学学(2126)
书馆(1826)
图书馆(1826)
(1643)
(1613)
(1311)
(1116)
论坛(1116)
农业(1104)
业经(1077)
(1025)
技术(1022)
社会(1015)
财经(969)
社会科(944)
社会科学(944)
(894)
职业(870)
高等(861)
(849)
共检索到24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国祚  
界定传统文化必须考虑本土原创、民族特色、历史沿革三个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许多可以称之为精华的思想理念、智慧哲理、名言警句。使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积淀,因而有不同的文化传承,并构成不同的基本国情,进而影响各自的发展道路和发展前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伴随历史前进的脚步,不同程度地影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和  
教育是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知识传播创新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1.全面系统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贯穿到基础教育、高等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石国亮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日前明确提出,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陈部长指出:"中国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接物,行为方式怎么调整,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丰富的阐述。在这个方面发生问题,我们就会发生底色的亏损,所以我们非常重视。"这段言简意赅的话语,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说得生动形象而又语重心长。
关键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凡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所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提升高尚情操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在高等学校文化育人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在高等学校文化育人过程中,还存在传统文化接受偏离、功利化办学倾向明显、教师育人效能缺位和育人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高等学校需要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加重视教师的文化自觉养成、校园文化的涵养熏陶等,采取有效措施,把"无形"的文化"有形"落地,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自信自强、开拓创新和有责任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倩  
新时代要实现文化产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是以精神消费为主要生产目的,以符号生产为主要生产内容,以创意管理为主要治理模式的新型产业形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在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应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在市场作用下、在科技创新推动中,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以满足国家发展和人民消费需要,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乔永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上千年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思政课是一门公共理论课程,是增强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二者有效融合,不仅能够充实思政课程资源,而且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思政课教学任务的高效实现。二者的融合可以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理解,促使学生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基于此,笔者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一书,对二者的有效融合展开系统化的研究和探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茵茵  
<正>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培育现代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素养、道德修养和文化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现代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浪潮中保留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让它们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焕发生机,成为现代教育各界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雪静  任焕茹  
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领域的推行必将是一场艰巨持久的教育硬仗,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课堂主渠道作用,在高职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添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培养传统文化师承者,打造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坚持文化氛围熏陶,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浸润传统文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汲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高职逐渐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惯性和文化引力,使传统文化教育蔚然成风。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妙辉  
中华传统文化对滋养民族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有责任主动配合、大力支持教学部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文章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实践现状,提出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军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高职人才培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找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契合点入手,从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中国特色高职院校文化构建、课程建设以及现代技术手段运用等4个方面,探讨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如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策略和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泽宇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今天依旧焕发着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中国式现代化源自于中华大地,要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就要明确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根与魂。同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芳  陈金龙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运用多种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连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讲仁爱"的伦理思想、"重民本"的民本思想、"守诚信""崇正义"的传统美德和"尚和合""求大同"的和谐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庄重而崇高的历史使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左敏  
山东是孔孟故乡、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弘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体现到人才培养各个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滋养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师生文化共享、智慧共生、生命共长的精神家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敏  
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程进行了布局,从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