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8)
- 2023(8128)
- 2022(6827)
- 2021(6401)
- 2020(5230)
- 2019(11843)
- 2018(11671)
- 2017(21837)
- 2016(11445)
- 2015(12264)
- 2014(12046)
- 2013(11739)
- 2012(10782)
- 2011(9392)
- 2010(9137)
- 2009(8220)
- 2008(7994)
- 2007(7112)
- 2006(5793)
- 2005(5041)
- 学科
- 济(38730)
- 经济(38692)
- 业(36401)
- 管理(35531)
- 企(32312)
- 企业(32312)
- 方法(16401)
- 技术(16070)
- 数学(12934)
- 数学方法(12729)
- 技术管理(12004)
- 中国(11723)
- 业经(11276)
- 农(10658)
- 地方(10012)
- 财(9698)
- 理论(8693)
- 学(8543)
- 制(7754)
- 农业(7521)
- 和(6838)
- 银(6661)
- 银行(6655)
- 产业(6585)
- 行(6406)
- 贸(6340)
- 贸易(6333)
- 务(6313)
- 财务(6306)
- 划(6303)
- 机构
- 学院(150108)
- 大学(149614)
- 管理(58774)
- 济(56852)
- 经济(55574)
- 理学(51309)
- 理学院(50669)
- 管理学(49852)
- 管理学院(49530)
- 研究(47937)
- 中国(35203)
- 京(31058)
- 科学(30594)
- 财(25862)
- 江(23291)
- 中心(22833)
- 所(22594)
- 农(22511)
- 范(22238)
- 师范(21985)
- 业大(21370)
- 财经(20875)
- 研究所(20757)
- 州(18977)
- 经(18914)
- 北京(18718)
- 院(17968)
- 师范大学(17662)
- 农业(17640)
- 经济学(17054)
- 基金
- 项目(107432)
- 科学(86409)
- 研究(80248)
- 基金(77497)
- 家(67484)
- 国家(66846)
- 科学基金(58521)
- 社会(51671)
- 社会科(48982)
- 社会科学(48971)
- 省(44465)
- 基金项目(41976)
- 自然(37667)
- 教育(37193)
- 自然科(36880)
- 自然科学(36872)
- 划(36811)
- 自然科学基金(36269)
- 编号(31513)
- 资助(29075)
- 创(28894)
- 创新(25870)
- 成果(25634)
- 重点(24221)
- 发(23686)
- 部(22996)
- 课题(22660)
- 业(21197)
- 国家社会(21154)
- 性(20948)
共检索到22003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闫建敏 梁晨
节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反映节气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阐述了节气文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呈现内容、呈现方式的创造性转化,其主要呈现于教科书的选文、练习、助读三个系统之中。此外,指出节气文化所含理念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创造性渗透,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重民爱民以民为本理念、以劳树德促人发展、中华文化认同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节气文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教学路径的创造性转化,一是教学目标重视文化教育,科学定位板块,提出恰当的节气文化教学目标并合理落实;二是教学内容注重学科内部融合,加强学科之间链接,体现节气文化的系统性并注入外部活力;三是教学实施引导学生勤于诵读,激发学生实践精神,深化节气文化情感认同并注入生活体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艳梅 杨萧萌
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乡土历史、乡土地理、乡土自然、乡土艺术、乡土民俗、乡土情怀六个维度构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乡土文化构成的分析框架,分析发现,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乡土文化选文整体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利于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保理念,传承热爱祖国的文化基因;但也存在着乡土文化要素数量分布不均衡、地域民俗特色有待突出、时代特征略显不足,呈现层次不够多元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产生制约的挑战。故选编乡土文化选文时应更加关注学生对乡土文化深厚内涵的认知、注意选文编排的均衡性与代表性,强化内容与生活的链接、关注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丰富乡土文化的呈现层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艳梅 杨萧萌
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乡土历史、乡土地理、乡土自然、乡土艺术、乡土民俗、乡土情怀六个维度构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乡土文化构成的分析框架。分析发现,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乡土文化选文整体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保理念,传承热爱祖国的文化基因;但也存在乡土文化要素数量分布不均衡、地域民俗特色有待突出、时代特征略显不足、呈现层次不够多元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产生制约的挑战。故选编乡土文化选文时应更加关注学生对乡土文化深厚内涵的认知、注意选文编排的均衡性与代表性,强化内容与生活的链接、关注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丰富乡土文化的呈现层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娄元元 李青懋 袁文杰
语文教科书构建的职业世界,对于学生认识职业、形成正确职业观具有重要影响。以义务教育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为例,从职业类别、职业性别、职业地位、职业形象等方面对教科书中的职业角色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行语文教科书在职业世界的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类型不够丰富,缺乏新兴职业;男性职业角色多于女性,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部分职业形象污名化,存在隐性职业阶层歧视。语文教科书的后续修订应进一步丰富职业类型,增加新兴职业;消除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增加女性职业角色;弘扬职业无贵贱、劳动光荣的时代风尚。
关键词:
统编版 语文教科书 职业角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鹏 吕立杰
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民众往往是借助具体的国家形象去理解、认同作为抽象意义的国家观念并基于此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教科书中的国家物质、制度、文化、国民形象将深深影响着学生对国家的认知、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A版语文教科书为学生塑造了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多样、国民仁义的国家形象。但在涉及各地区及民族之间形象均衡、封建时期国家样态、我国现当代及国际形象等方面依旧有可商榷的空间。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语文 教科书 A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钧 高琦
统编版语文教科书集中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要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对语文教科书中的党史内容进行解读,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阶段语文教科书中的党史内容编排。语文教科书在尊重语文学科素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党史内容,选取典型历史人物事迹呈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选取重大历史成就呈现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接续相传。以党史视角梳理语文教科书课文编排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具体包括依托语文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性革命文化教学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达成,在历史思维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系统印证中避免历史虚无主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小鸥 李想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肩负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是促成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机制。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实质是引导中华文化身份意识觉醒和确立国家文化自信,是培育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强基石。中小学教材建设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利用现代装帧设计与可视化技术,鲜活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形、意、神;建构品牌教材和专题系列,多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与时代意蕴。为此,需要健全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制度体系与组织机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统筹规划与具体实施;增强中小学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学理支持和范式指导;建立中小学教材建设价值共创机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研发资源和共享平台。
关键词:
中小学教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武晓伟
语文教科书在传授语文基本知识、培养语言能力、训练思辨和表达技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很多人却忽视了它所富含的价值取向问题。本文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从十二册书中的人物角色着手,对隐藏在角色内部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并试图揭示导致这种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和对学生个体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教科书 先赋角色 自致角色 社会期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明
教科书中的美好生活会对学生美好生活观的建构产生深刻影响。对义务教育统编版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分析发现,教科书主要呈现的是精神层面与社会层面的美好生活,且偏重美好生活的客观要素。进一步来看,教科书中的美好生活聚焦于“社会层面—客观要素”“精神层面—客观要素”与“精神层面—主观体验”,主要指向伦理道德、人生意义与自然审美体验等内容。教科书呈现出的这一美好生活样态与我国新时代背景具有契合性,但在完整性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为进一步优化教科书,在编写环节需关注完整的美好生活的呈现,并关注语文学科之外其他学科教科书中的美好生活要素;在使用环节要重视教师对教科书中美好生活要素的解读与“再开发”。
关键词:
统编版 语文教科书 美好生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心科
语文教科书中的"时文"编选问题是近年来语文教育界关注较多且争论较多的一个话题。论争中所使用的"时文"概念其实有三重含义。通过对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相关论述的辨析可知:针对与"古文"相对的"时下之文""时人之文",需准确判断,谨慎选择;与"经典"相对的"时行之文",应辩证、发展地看待,适度选入;与"文学"相对的"时事之文"应加以重视,并使其占有一定的比重。
关键词:
语文 教科书 时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明
通过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发现,教科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包括主角人物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个性品质的呈现,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当前个体化趋势的影响,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借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教科书中同时被彰显.但在呈现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上所存在的偏差,以及女性形象出现率不足,使得教科书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尚存在一些局限性.与此同时,当前教科书的进一步优化还需关注个体化社会的内在困境,并在集体主义的框架下思考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建.
关键词:
个体化 语文教科书 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闫艳 程治国
语文教科书不仅在传授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培养语言能力、训练思辨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蕴涵的价值取向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本文以中国苏教版小学语文和新加坡小学华文教科书为例,从两套教科书中的主题分析入手,对隐藏在文章中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的教材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科书 价值取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权五铉 沈晓敏
社会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韩国小学社会科教科书中每个年级都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展现了韩国文化的固有性和优越性;对于传统,教科书反映了一种动态的传统观,突出了传统的变化和发展,也显露出某些多元文化主义视角。但是,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有待改善和研究,如传统文化的内容组织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传统与现在的关联系和连续性以及韩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映不足,单一文化主义视角仍占主流,缺乏对韩国文化消极面的批评等等。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社会科 教科书 韩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钱初熹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以中国画、民间美术为代表的传统美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中小学美术课程,开展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有利于作为新一代祖国栋梁的中小学生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养成对传统文化的持久兴趣,逐步树立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志向。本研究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科书为对象,从课例、图例、门类、时代、民族等多个角度出发对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展开研究,揭示其特征以及从中透露的对学生形成怎样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期望。
关键词:
美术教科书 传统文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中村哲 许芳
日本已将成为一个"文化创造型国家"确立为国家发展的方向。"传统与文化"教育被寄予了创建国际社会、日本社会、区域社会以及学校社会的重任。2008年修订的课程标准新增了有关传统与文化的课程内容。小学社会科教科书中"传统与文化"相关内容通过展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传统与文化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这种内容组织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传统与文化"内容仅限于三年级有关区域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单元与六年级的历史单元中,而且缺乏从传统文化在今天和未来的价值、传统文化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这两个视角来组织,这将是日本"传统与文化"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社会科 教科书 日本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