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00)
2023(17532)
2022(15069)
2021(14146)
2020(11449)
2019(26506)
2018(26140)
2017(49854)
2016(27071)
2015(30463)
2014(30417)
2013(29561)
2012(27284)
2011(24542)
2010(24419)
2009(21892)
2008(21036)
2007(18355)
2006(15905)
2005(13946)
作者
(76485)
(63713)
(63120)
(59851)
(40383)
(30478)
(28798)
(25107)
(24261)
(22584)
(21738)
(21472)
(20021)
(20008)
(19599)
(19325)
(18870)
(18842)
(18099)
(18078)
(15703)
(15690)
(15273)
(14586)
(14275)
(14116)
(14027)
(14022)
(12774)
(12577)
学科
(109352)
经济(109242)
管理(73389)
(71062)
(58019)
企业(58019)
方法(47233)
数学(40121)
数学方法(39559)
中国(32128)
(31061)
地方(27374)
业经(26325)
(24887)
(22987)
农业(21175)
(19447)
贸易(19431)
理论(18844)
(18787)
(18572)
(18065)
环境(17565)
技术(17439)
(16769)
银行(16726)
教育(16610)
(16089)
金融(16084)
(16038)
机构
学院(373830)
大学(372739)
管理(146542)
(145653)
经济(142375)
理学(126759)
研究(126301)
理学院(125325)
管理学(122967)
管理学院(122292)
中国(93285)
(79832)
科学(79146)
(65362)
(62800)
(61124)
中心(57646)
研究所(57352)
业大(55985)
(55051)
(52542)
财经(52399)
师范(52004)
北京(50516)
(47736)
农业(47579)
(46621)
(45207)
经济学(42867)
师范大学(41883)
基金
项目(259298)
科学(203485)
研究(192188)
基金(185167)
(161129)
国家(159651)
科学基金(137011)
社会(119717)
社会科(113280)
社会科学(113250)
(102902)
基金项目(98246)
教育(89087)
自然(88356)
(86421)
自然科(86293)
自然科学(86273)
自然科学基金(84665)
编号(79973)
资助(75517)
成果(64591)
(58548)
重点(58265)
(56581)
课题(55445)
(54179)
创新(50384)
科研(49298)
项目编号(49063)
教育部(48433)
期刊
(162339)
经济(162339)
研究(109674)
中国(74079)
学报(59479)
(56454)
科学(54613)
管理(54377)
教育(49579)
(48570)
大学(45610)
学学(42599)
农业(39524)
技术(34338)
(31698)
金融(31698)
业经(28622)
经济研究(25086)
财经(24922)
图书(21511)
(21311)
问题(20974)
(20152)
科技(18283)
(17739)
技术经济(17417)
理论(17240)
商业(16742)
资源(16603)
现代(16507)
共检索到550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宗灵   何雨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纽带。对文化加以传承的思想根植于尚学尚德的中华传统,契合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凝练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文化建设经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面临着文化同质化风险、传承技术变革挑战、资源保护及代际传承困境,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本来、外来、未来三重维度对文化传承进行了精辟地展开。当今,从政策扶持、教育培训、媒体传播、产业创新、国际交往等多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呈现出了全新样态,但仍有待从数字技术融合、传承人才培育、社会活力激发、国际影响拓升几个层面推动其发展的深入化、融合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秦燕华  
文章首先介绍了文化产业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最后阐述了借助文化产业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方法,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势必会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菊玲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上下硬功夫。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活动、校园环境、科研导向等方面发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远成为"清泉"和"活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祝平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保障民生的出发点,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继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乡村文化和民生问题,深入研究继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系统回顾了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参与群体、文化活动和建设投资三个方面,从文化民生的角度提出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正>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文章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关键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九龙  贺秉花  尹莉  
轩辕黄帝荆山铸鼎,标志“肇立华夏”。荆山原在秦汉时期称中华原,北周时期置中华郡,由此也被喻为中华民族的“破晓之地”。建于荆山原的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创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保护传承等,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实践支撑,而“三大融合”“三让情怀”“三学并举”的创新实践是新时期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探索。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范跃华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建设、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应该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研方法了解在校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状况,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师生学习偏好,制定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和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冬梅  张泠  于继国  
作为母语教育课程,高职语文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调研发现,高职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存在师生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高,传统文化内容及编排方式有待优化,传统文化教学重教师讲授、轻学生体验和感悟等问题。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背景下,必须以提高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为根本,保证传承的人力可倚;以优化语文教材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基础,保证传承的有本可依;以改革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方法为途径,保证传承的行之有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树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新的使命,我们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诚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必须肩负历史责任。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建设新时期宏伟工程、打造精神世界"大国重器"的实践中,更应该发挥工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鞠忠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泽宇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今天依旧焕发着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中国式现代化源自于中华大地,要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就要明确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根与魂。同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敏  
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程进行了布局,从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连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讲仁爱"的伦理思想、"重民本"的民本思想、"守诚信""崇正义"的传统美德和"尚和合""求大同"的和谐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庄重而崇高的历史使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倩  
新时代要实现文化产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是以精神消费为主要生产目的,以符号生产为主要生产内容,以创意管理为主要治理模式的新型产业形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在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应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在市场作用下、在科技创新推动中,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以满足国家发展和人民消费需要,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茵茵  
<正>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培育现代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素养、道德修养和文化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现代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浪潮中保留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让它们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焕发生机,成为现代教育各界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