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87)
- 2023(8742)
- 2022(7062)
- 2021(6605)
- 2020(5042)
- 2019(11456)
- 2018(10771)
- 2017(19715)
- 2016(10898)
- 2015(12572)
- 2014(12935)
- 2013(11820)
- 2012(10684)
- 2011(9313)
- 2010(9762)
- 2009(8928)
- 2008(7899)
- 2007(7160)
- 2006(6297)
- 2005(5901)
- 学科
- 济(32020)
- 经济(31985)
- 管理(26571)
- 融(25063)
- 金融(25060)
- 业(25056)
- 银(22725)
- 银行(22720)
- 企(22131)
- 企业(22131)
- 行(22073)
- 中国(20095)
- 理论(12163)
- 制(11661)
- 业经(11549)
- 财(11421)
- 农(11226)
- 地方(11086)
- 中国金融(10939)
- 方法(10342)
- 教学(9364)
- 教育(8717)
- 务(8354)
- 财务(8331)
- 财务管理(8308)
- 农业(8074)
- 企业财务(7918)
- 数学(7438)
- 数学方法(7250)
- 体(7218)
- 机构
- 学院(140411)
- 大学(128945)
- 济(46518)
- 经济(44957)
- 管理(43656)
- 研究(41816)
- 中国(39562)
- 理学(35438)
- 理学院(35014)
- 管理学(34170)
- 管理学院(33916)
- 京(27278)
- 财(26188)
- 江(24500)
- 科学(24284)
- 职业(24166)
- 技术(23237)
- 中心(22514)
- 州(21398)
- 范(20861)
- 师范(20592)
- 所(20071)
- 财经(19745)
- 银(18399)
- 农(18062)
- 银行(17756)
- 经(17654)
- 研究所(17538)
- 北京(17492)
- 技术学院(17248)
- 基金
- 项目(84191)
- 研究(72282)
- 科学(64310)
- 基金(53333)
- 家(44062)
- 国家(43456)
- 社会(41178)
- 社会科(38803)
- 社会科学(38793)
- 省(38241)
- 科学基金(37125)
- 教育(37004)
- 编号(34668)
- 划(30004)
- 成果(29326)
- 基金项目(27268)
- 课题(26124)
- 年(23845)
- 资助(21493)
- 项目编号(20745)
- 自然(20157)
- 重点(20119)
- 性(20007)
- 发(19946)
- 自然科(19641)
- 自然科学(19640)
- 自然科学基金(19237)
- 规划(19013)
- 创(18968)
- 创新(17253)
共检索到23088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成飞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其重点在于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与学生的理论学习、专业实践融合,以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具有很多的契合点,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在拓展文化育人渠道、丰富学生职业生涯选择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高职院校要通过传统与时代、教学与实践、硬环境与软环境、制度先行与思想引领、企业力量与社会资源的相互融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文化育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林 周琳
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学校育人工作从根源上汲取民族文化的力量,助推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我国现阶段高职文化育人现状存在的问题简要剖析,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要素,并结合高职院校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两者融合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育人 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成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三全育人”理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三全育人”提供了丰富营养。文章提出了“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内培外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员育人”执行力;精准融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过程育人”亲和力;文化引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育人”影响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全育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倩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金融基础》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金融人才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金融学科领域的传承与创新的现实需求。文章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金融基础》进行多方位的整体设计,进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三方面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金融基础》教学的实践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雪静 任焕茹
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领域的推行必将是一场艰巨持久的教育硬仗,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课堂主渠道作用,在高职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添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培养传统文化师承者,打造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坚持文化氛围熏陶,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浸润传统文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汲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高职逐渐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惯性和文化引力,使传统文化教育蔚然成风。
关键词:
完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亚东
书名:《传统文化下的高校美育研究》作者:李琪出版社:中国原子能出版社ISBN:978-7-5221-0109-5出版时间:2019年9月定价:40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累并沉淀了许多关于审美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可以增强人的审美意识,提升人的精神文化素养,熏陶净化人的心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相融合有助于激发二者的内生动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美育的正确指引作用,推动高校美育向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持续发展。由李琪著、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传统文化下的高校美育研究》一书,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高校美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凡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所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提升高尚情操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在高等学校文化育人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在高等学校文化育人过程中,还存在传统文化接受偏离、功利化办学倾向明显、教师育人效能缺位和育人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高等学校需要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加重视教师的文化自觉养成、校园文化的涵养熏陶等,采取有效措施,把"无形"的文化"有形"落地,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自信自强、开拓创新和有责任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
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从形而下的知识、技术层面的浅层渗透,跃升为形而上的思想、精神层面的深度融合,成为语文课程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从应然层面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要真正实现深度融合,语文课程性质应彰显其民族性,语文课程目标需提振学生文化自信,语文课程内容要开阔学生文化视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可重构学生的精神世界。但两者融合的实然表征则是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有待统一,工具理性目标和价值理性目标有待整合,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有待显性化,传统文化教育过程的体验性有待提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应通过转变观念,合理定位语文课程传承传统文化的立德树人功能;借鉴历史,吸收中国古代教育传统精华;观照现实,完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评价;勇于创新,促进传统与现代的理性链接等路径实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有效性,增强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使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在理念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与德育有机结合;在实践做法上,通过融入式教学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为中职思政课有效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融入 思政课 中职教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妙辉
中华传统文化对滋养民族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有责任主动配合、大力支持教学部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文章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实践现状,提出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向军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当前,高职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应统一思想认识,完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及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于新时期思政教育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与推动作用,能够引导青年学生规范自身思想言行,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养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伟 熊坚 岳洪
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漫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教育进路在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接下来亟须在培育工匠精神、造就德技双馨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得到回应。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向度及现实困境,可以明确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路径:与专业内涵建设相结合,全面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全面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全面融入到学生活动中;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全面融入到社会实践中。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等职业教育 路径 融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乔永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上千年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思政课是一门公共理论课程,是增强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二者有效融合,不仅能够充实思政课程资源,而且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思政课教学任务的高效实现。二者的融合可以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理解,促使学生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基于此,笔者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一书,对二者的有效融合展开系统化的研究和探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韩力争 闵馨文
在接受理论视域下,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内容,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度。文章在厘清接受理论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的基础上,聚焦接受主体、接受媒介和接受客体三要素,认为可以通过课程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空间。
关键词:
接受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体系的理论图谱与实践路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探索
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和路径构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心理育人中的融入与运用
高职院校“六融合五贯通”文化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探索文化育人路径 完善理论体系建构——评《高校文化育人理念与实践》
增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探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一致性初探——“第二个结合”的理论意义、内在逻辑与路径探索
“大思政课”视阈下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价值功能与实施路径研究——基于扬州“三把刀·匠”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逻辑、价值与实现路径——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