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2)
2023(4838)
2022(3933)
2021(3877)
2020(3127)
2019(7188)
2018(7153)
2017(11207)
2016(7717)
2015(8971)
2014(9200)
2013(7924)
2012(7284)
2011(6637)
2010(6804)
2009(5704)
2008(5527)
2007(5093)
2006(4432)
2005(4029)
作者
(18571)
(15323)
(15194)
(14514)
(9599)
(7362)
(7298)
(6062)
(5888)
(5720)
(5405)
(5105)
(5072)
(4852)
(4842)
(4696)
(4662)
(4653)
(4500)
(4314)
(4119)
(3838)
(3729)
(3618)
(3533)
(3453)
(3393)
(3354)
(3249)
(3226)
学科
教育(22008)
(16012)
经济(16002)
中国(13072)
管理(10469)
理论(9270)
(8548)
方法(8518)
教学(8027)
(6930)
企业(6930)
数学(6623)
(6552)
数学方法(6511)
(5632)
研究(5283)
(4816)
思想(4790)
政治(4687)
业经(4678)
思想政治(4492)
政治教育(4492)
治教(4492)
德育(4456)
发展(4245)
学校(4185)
(4120)
高等(4117)
技术(3825)
学法(3812)
机构
大学(100119)
学院(90453)
研究(35417)
教育(32180)
(26768)
师范(26590)
管理(25762)
(24221)
经济(23317)
(23082)
理学(22489)
师范大学(22067)
理学院(21996)
科学(21650)
管理学(21231)
管理学院(21013)
(17034)
中国(16742)
(15861)
研究所(15804)
北京(15319)
(15075)
技术(14909)
中心(14325)
业大(13902)
职业(13854)
(12673)
教育学(12073)
农业(11935)
(11871)
基金
项目(60029)
研究(52075)
科学(48521)
基金(38339)
教育(34586)
(32485)
国家(31978)
社会(29883)
社会科(27944)
社会科学(27935)
科学基金(26373)
(26183)
(24454)
编号(24267)
成果(23589)
课题(21193)
基金项目(19613)
(18372)
规划(16013)
重点(15518)
(15085)
自然(14843)
资助(14660)
项目编号(14536)
自然科(14491)
自然科学(14488)
(14297)
大学(14274)
自然科学基金(14238)
教育部(13665)
期刊
教育(57142)
研究(39606)
中国(31789)
(25406)
经济(25406)
学报(15981)
大学(14371)
(13012)
职业(12738)
科学(12670)
技术(11435)
学学(10438)
农业(9360)
高等(8389)
管理(8152)
技术教育(7833)
职业技术(7833)
职业技术教育(7833)
(7390)
图书(7324)
高等教育(7305)
(6593)
论坛(6593)
成人(6431)
成人教育(6431)
(6055)
书馆(5611)
图书馆(5611)
(5382)
(4941)
共检索到147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应金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志伟  桑华  卿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和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决定作用,高校在素质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应有之义也是时代命题,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生活现代化、知识爆炸化的环境下,进一步以优秀传统文化充实、提升素质教育,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竞男  张鹏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从传统文化中找到符合时代发展的积极因素,改革传统文化课程及评价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张岂之①一、教育功能问题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以“人”为中心,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对人的塑造。塑造有道德的“君子”;再培养“仁人”——圣贤。中国第一位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用毕生精力搜集整理文献《诗》、《书》、《礼》、《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恩全  王状  崔润东  于永凤  李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积淀,是华夏祖先聪明智慧的结晶,它既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得以长期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当代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然而,由于自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殖民统治的文化入侵、"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建国后前苏联教育模式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等历次政治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等因素的层层剥蚀,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思想文化领域及社会生活中已被逐渐弱化。针对当前大学素质教育中传统文化被边缘化乃至严重缺失的客观现实,从历史与现实的多重视角对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以期揭示现行教育体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鸣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凝聚全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而且具有极为深刻的感召力量和道德力量,是教育一代代人的宝贵思想资源。在世纪之交之际,我们强调要培养跨世纪的建设人才,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在其中发挥着现实的积极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和  
教育是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知识传播创新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1.全面系统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贯穿到基础教育、高等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宇平  徐惠红  丁建霞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最佳切入点。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而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是时代的呼唤。高校要积极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不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晓鹏  
<正>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较大受众群体,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习惯养成等或多或少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如部分大学生将新媒体作为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重要媒介,部分大学生将新媒体作为接受前沿信息的主渠道。但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即海量且传播便捷的信息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等,良莠不齐的信息不利于大学正确三观的树立、高尚人品的塑造等。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小军  王乐生  张瑾  
概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基础地位,并提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一  
本文以较多的名人言行为例证,从史学的视角论述了以经史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实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法宝和利器。在传统文化语境下倡导以正大博雅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施教内容,大力推行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静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宽厚的文化基础,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引领社团建设,可显著提高社团活动开展的质量,对社团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分析以社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探索具体的教育路径和实施策略。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初益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茵茵  
<正>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培育现代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素养、道德修养和文化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现代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浪潮中保留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让它们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焕发生机,成为现代教育各界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