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
2023(1767)
2022(1364)
2021(1236)
2020(983)
2019(2184)
2018(1998)
2017(4087)
2016(2302)
2015(2710)
2014(2723)
2013(2739)
2012(2577)
2011(2281)
2010(2488)
2009(2199)
2008(2184)
2007(2019)
2006(1635)
2005(1711)
作者
(6348)
(5361)
(5136)
(5104)
(3317)
(2603)
(2459)
(2012)
(1993)
(1906)
(1871)
(1860)
(1774)
(1631)
(1626)
(1625)
(1623)
(1556)
(1523)
(1494)
(1417)
(1259)
(1246)
(1209)
(1200)
(1195)
(1164)
(1157)
(1084)
(1062)
学科
(9858)
经济(9849)
(5445)
管理(5148)
中国(4967)
方法(4152)
数学(3835)
数学方法(3768)
(3645)
企业(3645)
(2740)
(2303)
贸易(2301)
(2269)
(2260)
业经(2106)
农业(2097)
(2096)
(2035)
(1777)
劳动(1777)
地方(1679)
(1577)
(1575)
银行(1573)
(1568)
金融(1566)
(1534)
(1508)
(1466)
机构
大学(32020)
学院(31300)
(14733)
经济(14445)
研究(11623)
管理(10300)
中国(9821)
理学(8477)
理学院(8381)
管理学(8192)
管理学院(8138)
(7052)
(6758)
科学(6348)
(5980)
中心(5618)
财经(5327)
研究所(5304)
(5055)
(4914)
经济学(4890)
(4782)
经济学院(4467)
北京(4425)
(4339)
师范(4252)
(4141)
财经大学(3955)
(3844)
业大(3803)
基金
项目(19603)
科学(15145)
研究(15043)
基金(14185)
(12173)
国家(12076)
科学基金(10046)
社会(9901)
社会科(9382)
社会科学(9379)
(7103)
教育(7041)
基金项目(6967)
(6138)
资助(6035)
编号(5997)
自然(5716)
自然科(5588)
自然科学(5586)
自然科学基金(5489)
成果(5232)
(4663)
重点(4374)
国家社会(4351)
课题(4189)
(4158)
大学(4123)
(4110)
教育部(4109)
(4104)
期刊
(16083)
经济(16083)
研究(11030)
中国(8970)
(5434)
(5019)
金融(5019)
学报(5014)
教育(4828)
管理(4364)
(4264)
大学(4091)
科学(4051)
学学(3783)
国际(3113)
农业(3096)
经济研究(2882)
财经(2838)
(2712)
技术(2630)
(2511)
世界(2348)
问题(2231)
业经(1929)
(1849)
统计(1590)
(1562)
论坛(1562)
(1500)
经济管理(1467)
共检索到54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策支持第三章公平就业第四章就业服务和管理第五章职业教育和培训第六章就业援助第七章监督检查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为做好《就业促进法》的宣传工作,帮助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及社会各界深刻把握立法精神及重点内容,劳动保障部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宣传提纲》。现本刊予以全文刊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于6月1日起施行。《乡村振兴促进法》是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转移的背景下制定的,将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乡村振兴促进法》是首次为乡村专门立法,这对我国这样一个乡村人口占大多数比重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于这部法律,我校社科专家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解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于6月1日起施行。《乡村振兴促进法》是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转移的背景下制定的,将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乡村振兴促进法》是首次为乡村专门立法,这对我国这样一个乡村人口占大多数比重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于这部法律,我校社科专家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解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鸣强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以来,民办教育出现了诸多利好动向,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建议尽快出台促进新法落实的地方意见细则,出台促进分类发展的配套鼓励政策,厘清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好办学准入变更退出工作,加强对新法实施的宣传研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连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本次修法把推动非营利性办学与放开营利性办学相统筹,把规范民办教育管理与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相协调,把保障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与保护举办者的合法权益相结合,这从国家治理的角度为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立法的关系提供了典型的案例。修法决定总体上推动和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立营利性民办学校,对举办者的财产权予以保护,对举办者的办学管理权予以保护,对民办学校加大扶持,对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予以保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化琴  潘懋元  陈学飞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智心  
乡村振兴促进法充分体现了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思想。法律对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城乡关系问题进行了科学定位,从政府职责和行为规制方面进行了规范,着重从资金和土地要素保障方面提出了扶持措施。法律从建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等方面强化执行。在推进法律落实过程中要坚持统筹推进、执法为民、科学施策、因地制宜等基本要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国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连宁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的关键点和原则,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指出,修法要在法制轨道上运行,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有利于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平稳推进,依法切实保护民办学校及其举办者的合法权益。文章还指出,发展民办教育,要抓住民办教育的核心价值,即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提供优质教育选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已于1983年12月8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会第九号公布,从198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统计法》的实施,是加强我国统计工作,促进统计工作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措施,并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基于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职教界40多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管理者、职业学校管理者深刻领悟修法精神,对修法的重要意义、修法历程与新法特点、促进职普融通、强化产教融合等诸多方面做了深刻解读,推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宣贯实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年3月19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矿产资源勘查的登记...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1997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1号公布,2010年2月2日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审计法所称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第三条审计法所称财政收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纳入预算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