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21)
- 2023(14834)
- 2022(12821)
- 2021(11733)
- 2020(9980)
- 2019(22657)
- 2018(22171)
- 2017(43453)
- 2016(23434)
- 2015(26126)
- 2014(25753)
- 2013(25702)
- 2012(23416)
- 2011(21220)
- 2010(20880)
- 2009(18934)
- 2008(18481)
- 2007(16038)
- 2006(13840)
- 2005(11760)
- 学科
- 济(97426)
- 经济(97327)
- 管理(66554)
- 业(65889)
- 企(53313)
- 企业(53313)
- 方法(48493)
- 数学(42266)
- 数学方法(41914)
- 农(27868)
- 贸(26740)
- 贸易(26729)
- 易(25925)
- 财(22943)
- 中国(22423)
- 业经(22028)
- 学(20342)
- 地方(20010)
- 农业(17572)
- 技术(16151)
- 务(15095)
- 财务(15037)
- 制(15031)
- 财务管理(15012)
- 理论(14927)
- 环境(14829)
- 产业(14639)
- 企业财务(14189)
- 和(13879)
- 划(12851)
- 机构
- 大学(337826)
- 学院(337368)
- 济(138428)
- 经济(135838)
- 管理(134955)
- 理学(119043)
- 理学院(117784)
- 管理学(115829)
- 管理学院(115262)
- 研究(111267)
- 中国(78890)
- 科学(71013)
- 京(70434)
- 农(61822)
- 财(58414)
- 业大(56378)
- 所(55917)
- 研究所(51624)
- 中心(49802)
- 农业(49338)
- 财经(48807)
- 江(46656)
- 经(44592)
- 北京(43508)
- 经济学(41755)
- 范(41677)
- 师范(41152)
- 院(40434)
- 经济学院(38238)
- 州(37968)
- 基金
- 项目(241346)
- 科学(188819)
- 基金(175949)
- 研究(170331)
- 家(155641)
- 国家(154428)
- 科学基金(131950)
- 社会(108217)
- 社会科(102903)
- 社会科学(102877)
- 省(94585)
- 基金项目(94263)
- 自然(87998)
- 自然科(85956)
- 自然科学(85933)
- 自然科学基金(84429)
- 划(79467)
- 教育(77097)
- 资助(72530)
- 编号(67530)
- 重点(54096)
- 部(52737)
- 成果(52576)
- 发(51737)
- 创(50744)
- 创新(47347)
- 科研(46840)
- 课题(45905)
- 计划(44955)
- 教育部(44824)
- 期刊
- 济(139961)
- 经济(139961)
- 研究(92544)
- 学报(59948)
- 农(55051)
- 中国(54572)
- 科学(51872)
- 管理(46321)
- 大学(44467)
- 学学(42456)
- 财(41452)
- 农业(38517)
- 教育(30118)
- 技术(26524)
- 业经(24825)
- 融(24201)
- 金融(24201)
- 经济研究(23962)
- 财经(23188)
- 业(20042)
- 问题(19876)
- 经(19834)
- 贸(19116)
- 科技(17585)
- 商业(16701)
- 技术经济(16349)
- 版(16084)
- 业大(15867)
- 理论(15598)
- 国际(15511)
共检索到466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武齐 陈万华
近年来,中加两国之间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而按SITC标准分类的第七类商品——机电产品的贸易额长久以来在中加进出口贸易中都占据首位。文章对中加机电产品最近10年的贸易趋势进行分析,并运用产业内贸易相关指数对中加产业内贸易程度进行测量和类型的划分,结果表明,中加机电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文章利用1990-2009年的数据,对中加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实际利用的FDI、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加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对中加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有正效应。
关键词:
中加贸易 机电产品 产业内贸易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季
近年来,中韩两国已成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国,而按SITC标准分类的第7类商品——机电产品的贸易额在中韩进出口贸易中都占据首位,成为了中韩贸易的最大宗商品和韩国对华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韩机电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其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而中国在这种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体系中整体居于贸易劣势地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梁会君 朱延福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FDI)的结构发生了新变化。本文采用1989-2010年的数据,分析日本FDI和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FDI与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日本FDI转向以市场为导向,并没有改变中日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中国的实际贸易竞争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学君 易法海
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评估了1997~2008年中国与日本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发现中日间总体农产品、各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就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来说,中日市场规模和中日人均收入差距对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不显著,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主要受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由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市场导向型投资,所以阻碍了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学君 龚梦
本文首先运用Grubel-Lloyd计量法和GHM分解法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别加以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从国家层面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贸易伙伴的贸易开放度是影响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国家层面因素;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地理距离、市场规模因素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成真 兰天
在金融危机已造成我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并进一步扩大我国机电产品在东盟市场的现有份额,如何抓住契机提高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单位附加值,进而渐进地开发东盟机电产品高端市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根据G-L指数测得主要目标国的机电产品贸易为产业内贸易,然后由加权平均法得到中国出口东盟的机电产品表现为低附加值产品。基于此,引入政府支持g变量构建了二阶段博弈模型来阐释扩大现有市场份额的战略实施;而后将事先广义投入K引入利润函数,提供了一条由提高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单位附加值来深入开发东盟高端机电产品市场的参考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放 李季
本文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88~2008年中日贸易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制成品特别是SITC5+7类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尤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中日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且中国在中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整体居于贸易劣势地位。对中日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中日人均GDP差异、市场规模以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中日市场规模差异与中日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分工 FDI 规模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培煜 高晓琴
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今天,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形式,研究直接投资、地理距离以及自由贸易协定对产业内贸易的作用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制定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以中国与欧盟、东盟中的主要贸易对象为对比样本,选取2005~2016年面板数据,对中国与欧盟、东盟部分国家构建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中国未来贸易政策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放 李季
利用G-L指数对1988~2008年中美贸易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制成品特别是SITC 5+7类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尤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中美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且中国在中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整体居于贸易劣势地位。对中美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中美市场规模及其差异,以及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中美人均GDP差异与中美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分工 FDI规模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莎 温亚利 刘庆博
本文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92—2011年中美两国木质林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两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增长是由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文章最后运用时间序列对中美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各影响因素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迅 李维 王珍
产业内贸易是一个国家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贸易活动,是衡量产业竞争力和国民福利的重要指标。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现已达到61%的水平。经实证检验,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以及外国直接投资。其中,我国外资引入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其余三项则显示了比较好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规模经济 外国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非 吴凤娇
文章运用G-L指数和GHM方法,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分析了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并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岸农产品贸易主要是建立在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两岸的人均收入差距和市场规模因素显著地促进了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台商在大陆农业投资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今后两岸应侧重提升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纪元 肖海峰
文章运用GL指数和GHM分类方法,测算了19922015年中国与东盟10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呈现先降后增态势,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特征;从产品类别来看,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于食品及活动物类产品贸易;从国别来看,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与中国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此外,回归模型表明双方经济规模差异以及贸易距离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FDI和对外开放程度则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东盟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一带一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廖翼 兰勇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逐步向产业内贸易发展,这一点在制造业中表现尤为明显。文章首先考察了199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通过实证检验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规模经济、外国直接投资则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负相关。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丽江
本文以中国机电产品SITC.7部门三位数为研究对象,采用G-L指数、阿奎诺指数和格林纳威的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区分法,对中国1990-2009年的机电产品进出口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机电产品SITC.7部门三位数产业内贸易水平质量很低,基本上仍为产业间贸易。因此,创新、人才培养和研发仍是中国机电产品的努力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