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4)
2023(12045)
2022(10622)
2021(10313)
2020(8655)
2019(20091)
2018(20094)
2017(38888)
2016(21642)
2015(24516)
2014(24598)
2013(24156)
2012(22179)
2011(19853)
2010(20056)
2009(18307)
2008(18222)
2007(16152)
2006(14343)
2005(12717)
作者
(60977)
(50279)
(49855)
(47765)
(32494)
(23862)
(22892)
(19805)
(19131)
(18321)
(17224)
(16835)
(16130)
(15919)
(15586)
(15480)
(15224)
(15084)
(14392)
(14309)
(12551)
(12495)
(12119)
(11510)
(11410)
(11340)
(11225)
(11108)
(10128)
(9928)
学科
(78349)
经济(78255)
管理(70525)
(63317)
(54539)
企业(54539)
方法(36691)
数学(30935)
数学方法(30525)
(24297)
(21811)
中国(21236)
业经(18265)
(17324)
理论(16229)
地方(16149)
(16072)
(15922)
财务(15846)
财务管理(15814)
(15025)
企业财务(14996)
(14833)
贸易(14828)
(14414)
农业(14400)
(13982)
(13559)
银行(13523)
(13150)
机构
大学(298339)
学院(297897)
管理(124100)
(115154)
经济(112260)
理学(105571)
理学院(104415)
管理学(102812)
管理学院(102222)
研究(96579)
中国(74074)
(64328)
科学(59454)
(56494)
(48203)
(45058)
中心(44675)
(44346)
财经(43707)
研究所(43622)
业大(42616)
北京(41079)
(39648)
(39491)
师范(39171)
(36740)
(35349)
农业(34544)
经济学(32530)
财经大学(32364)
基金
项目(198887)
科学(155714)
研究(149608)
基金(142074)
(122148)
国家(121066)
科学基金(104417)
社会(90792)
社会科(85911)
社会科学(85888)
(77949)
基金项目(75511)
教育(69518)
自然(68317)
自然科(66678)
自然科学(66666)
自然科学基金(65442)
(65432)
编号(63113)
资助(59513)
成果(52237)
(44020)
重点(43835)
课题(43499)
(41690)
(41281)
项目编号(39114)
创新(38344)
教育部(37875)
科研(37516)
期刊
(129991)
经济(129991)
研究(90170)
中国(58691)
管理(48085)
(43845)
学报(42860)
科学(40670)
(39539)
教育(38386)
大学(32901)
学学(30493)
(28504)
金融(28504)
农业(27636)
技术(27310)
业经(21142)
财经(20607)
经济研究(19269)
图书(17615)
(17490)
问题(16290)
(15624)
理论(15570)
技术经济(14522)
现代(14468)
实践(14458)
(14458)
科技(14128)
(12708)
共检索到446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熊缨  西楠  
在全球化时代,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且集中表现在全球范围的人才竞争。作为传统移民国家的加拿大,其成熟而完善的人才引进与流动管理政策以及在面对国际人才竞争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采用了历史梳理和案例研究的方法,重点回顾中、加两国人才引进与流动管理政策发展特点及代表性政策,从多个方面进行政策比较,且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主要问题或不足,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辉  
在教育生态学的视阈下,双语教育政策的生态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构成的复合生态环境。通过分析比较中国、加拿大双语教育政策的特征,以及影响中国、加拿大双语教育政策的生态因子,认为中国和加拿大的双语教育政策均是对其所处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全面、深入、科学地考察和借鉴加拿大双语教育政策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为我国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我国双语教育政策的效能,实现双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促进各民族共生、共荣的目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鑫   艾希  
由于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人才与内地人才的特点和属性存在差异,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关于这两类人才的引进政策存在较大区别,并且这种差异性会在很大层面上影响政策评估的结果。为此,从人才属地分类视角出发,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的人才需求,并结合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的公共政策执行互动模型,从政策执行者和受政策影响者利益角度对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对内地人才和港澳地区人才引进政策的异同,以及从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相互调试的角度分析不同人才引进政策施行原因。研究发现:根据人才的市场机制、需求情况及资源配置3个维度,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政策执行地本身,在引才标准方面以引进高端精准的内地人才为导向,对于港澳地区人才的引进则以青年人才为突破点,在引才领域方面均倾向于理工科领域,文化领域则多针对内地人才;两种属地的人才作为政策接受者享受不同程度的个税优惠、购房优惠等。粤港澳大湾区在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时,不仅需要考虑作为政策执行者本身的利益,还需要重视政策接受者的需求,具体要健全区域性人才引进机制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引进人才合作模式,推动港澳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并进一步引导港澳青年坚定政治立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人才强国建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石凯  胡伟  
人才资源业已取代物力资源而成为全球第一争夺对象,享有“世界公民”美誉的海外科技人才更是各国争夺的焦点。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从海外科技人才接收国、输出国(中国)以及海外科技人才个体等三个层面分析了科技人才回流动因与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引进海外科技人才的策略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智   张心睿  
地方人才引进政策顺利落实到微观企业行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地方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地方人才引进政策对当地企业跨期成本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了企业成本黏性,改善了跨期成本决策,优化了长期资源配置效率。其原因在于,地方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了人才需求竞争的同时提高了当地企业发展信心,促使企业更加重视长期激励机制建设和长期价值投资,从而降低了企业在业务收入下降时削减资源投入的动机。本研究从微观企业成本角度揭示了地方人才引进政策影响经济实质的微观机制,既为人才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丰富了人力资本理论和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龙梦晴   朱明俐   邹慧娟  
本文以双因素理论为基础,借助Nvivo软件,对全国56所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青年人才引进政策文本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当前高校青年人才引进待遇政策过分注重保健因素,时常忽视激励因素,总体上以保障型政策为主、奖励型政策为辅,发展型政策很少受到关注。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青年人才引进待遇政策具有差异性:华南、华东和西北地区高校总体上优于其他地区高校,“双一流”高校、省属重点本科高校总体上优于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研究认为,高校青年人才引进待遇政策制定受到“才从财来”的保守观念固化、“财从才来”的发展理念不足等内因主导,以及多种急功近利因素影响、政府引导监督力度不够等外因助力。高校应从更新思想观念、做好人才规划,青年人才应从克服利益诱惑、积极主动作为,政府应从加强宏观调控、强化督促监督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优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国君  韦伟光  
各地在制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政策中存在明显的趋同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策略,以使政策能够有效发挥社会效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伟  范惠明  
本文基于浙粤苏鄂四省高层次人才政策现实比较的视角,分析了浙江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五位一体的人才政策良性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泽炎  
人才单向流动不利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规范和引导政府、用人单位、中介组织和人才的行为,建立互相衔接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制度,打破身份界限,改革住房制度,建立统一的人才市场,完善人才中介服务等,确保人才“全方位自由流动”,实现人才与组织及其工作岗位的合理配置,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碧滢   徐盈之   朱晓妍  
基于2008~2019年中国58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探究人才引进政策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房价和房价收入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大中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但人才引进政策的推行不利于其发展;人才引进政策在西部和东北地区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房价提升并不会明显加剧人才引进政策对城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而房价收入比才是加剧人才引进政策对城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负向影响的主要原因。基于研究结果为促进人才引进政策发挥创新效应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雷   张欣钰   刘蕊  
人才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人才政策则是构建人才强国的重要基石。本文对事后奖励性激励政策和事前普惠性补贴政策这两种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比较评价,研究发现:当经济陷入低质量均衡时,激励政策能够以更小的成本突破这种均衡,但对收入公平产生较大影响。当经济中的均衡无法自我维持时,实施补贴政策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均衡的维持,并对收入公平提供更好的保障。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经济中存在无效投资劳动者,补贴政策的成本将显著上升,此时需要引入一个甄别机制使补贴政策能够恢复高效率运转。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境况,从鼓励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投资这一人才政策的根本目的出发,地方政府事后奖励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应被普惠性补贴政策逐渐替代。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奇  
本文探讨了“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政策 ,包括其形成、实施及作用和影响。认为“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的政策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确立及实施的 ,并导致一些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的改革而被“收费加资助”政策所取代 ,但其影响并没有消失。其资助贫困学生的基本观点仍值得肯定并需要加以坚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光  黄惬  
以四川省和江苏省为例,基于两省相关政策文本,从人才界定、领域范围、资金支持、生活保障、激励措施和后期培养等方面对比分析东西部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共性和差异,为完善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确保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莎利  李铭禄  
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人才政策的作用愈来愈显著。本文以国内七个城市颁布的人才政策为样本,对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政策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地区的人才政策差异主要在于"福利性政策"的力度和吸引人才类型偏好,而各地区"发展性政策"的差异则相对较小。在福利性政策的基础上,立足于满足人才的发展性需求,正在经历着由福利性政策向发展性政策的转变。然而,发展性政策尚未能充分满足人才的核心需求,因此,结合发展性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发展性政策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斌  李佳文  
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但是当前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稳定、投入比例不合理和地区失衡问题都制约了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阐述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对比中国和加拿大两国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中的差异和问题,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建议与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