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6)
- 2023(9560)
- 2022(8099)
- 2021(7180)
- 2020(5785)
- 2019(13098)
- 2018(12944)
- 2017(24320)
- 2016(13281)
- 2015(14943)
- 2014(15124)
- 2013(14976)
- 2012(14483)
- 2011(13244)
- 2010(13676)
- 2009(12931)
- 2008(12875)
- 2007(11947)
- 2006(10999)
- 2005(10717)
- 学科
- 济(60252)
- 经济(60150)
- 管理(43037)
- 业(39419)
- 企(31536)
- 企业(31536)
- 中国(21277)
- 地方(19099)
- 农(17953)
- 制(17425)
- 财(16377)
- 业经(16128)
- 方法(15908)
- 银(13214)
- 银行(13199)
- 数学(12839)
- 行(12821)
- 融(12798)
- 金融(12796)
- 数学方法(12678)
- 农业(11977)
- 体(11770)
- 发(10885)
- 学(10839)
- 环境(10506)
- 地方经济(10464)
- 贸(10319)
- 贸易(10305)
- 易(9903)
- 技术(9827)
- 机构
- 学院(195919)
- 大学(194122)
- 济(83134)
- 经济(81239)
- 研究(73213)
- 管理(70431)
- 中国(58143)
- 理学(57994)
- 理学院(57260)
- 管理学(56426)
- 管理学院(56043)
- 财(43866)
- 京(43204)
- 科学(42002)
- 所(37739)
- 江(33639)
- 研究所(33069)
- 中心(32820)
- 农(32008)
- 财经(31992)
- 经(28625)
- 北京(28290)
- 范(27144)
- 师范(26887)
- 院(26667)
- 州(26479)
- 业大(25595)
- 省(25524)
- 经济学(25153)
- 农业(24316)
- 基金
- 项目(118300)
- 科学(93448)
- 研究(90762)
- 基金(83806)
- 家(72041)
- 国家(71358)
- 科学基金(60980)
- 社会(58454)
- 社会科(55365)
- 社会科学(55354)
- 省(47670)
- 基金项目(43563)
- 教育(41060)
- 划(39413)
- 编号(37033)
- 自然(36352)
- 自然科(35445)
- 自然科学(35437)
- 自然科学基金(34793)
- 资助(33625)
- 成果(31866)
- 发(31411)
- 课题(27533)
- 制(27413)
- 重点(27215)
- 部(26014)
- 发展(25637)
- 展(25186)
- 创(24899)
- 国家社会(24045)
共检索到334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指出,仲裁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充分发挥仲裁在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韬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作为我国第一部较全面调整仲裁关系的法律,已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它的颁布施行,为公正、及时地解决经济纠纷,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又一个法律保障。 《仲裁法》与我国以往曾有的一些有关仲裁的零散的法规、条例相比,更加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这突出地表现在它确立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柳裕 龚和艳 唐明良
人事争议是否为劳动争议之一种,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否应并入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辨明人事关系在性质上是否同劳动关系。假设两者性质不一,那么将之作法律适用上的统一安排必定有违基本的法理。本文认为,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是两种具有不同属性的法律争议,其解决机制存在内在原理上的不一致。因此,我们不能为节省立法资源而将两者作处理机构和法律适用上的统一,而应予以分别立法,并对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进行符合其法律属性的重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钟惠华
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完善及其对投资环境的影响钟惠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于1994年8月31日通过和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仲裁法》的制定和施行完善了我国仲裁制度,对投资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1.我国仲裁制度在改革开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默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恢复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且纠纷的内容日益复杂。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增强,要求越来越严格,现有的工作力量(包括人、财、物)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杜泽卿
当前,贸易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贸易摩擦也日渐增多。友好仲裁制度因其特点,已成为解决商事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将以我国上海自贸区仲裁规则为研究视角,在分析友好仲裁制度特点的基础上,分析自贸区仲裁规则的意义、创新并对其进行评价,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更好推动国际商事友好仲裁制度的构建和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以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机制、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加强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以下简称"三评")改革是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意
关键词:
人才评价 项目评审 评估改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蔡吉恒
劳动仲裁与调解、劳动监察、劳动诉讼是我国劳动者权利救济和劳动纠纷处理的主要法律制度。结合各自特点,发挥好各自优势,增强制度衔接,应该是制度改革发展方向。本文理论联系实践,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劳动仲裁制度特色优势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劳动仲裁 劳动关系调整 制度改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晶 王瀚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商事仲裁活动越来越频繁,国际商事仲裁的研究也得到进一步深化,从而促进了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不断完善。然而,在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种种不足,在仲裁机构、仲裁协议、仲裁监督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仍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同时对我国现行的仲裁法应参照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改,推动仲裁立法使之与国际通行作法接轨,以加快我国仲裁事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各方面的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仲裁法 仲裁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邹丽梅 杨薇
针对我国竞技体育纠纷,目前体育行业内部解决和诉讼解决两种方式均存在弊端,内部裁决的公正性易遭质疑,裁决标准不统一,而诉讼方式成本高耗时长、法官缺乏专业性知识。竞技体育仲裁具有独立性、强制性和准司法性,建立竞技体育仲裁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设立竞技体育仲裁机构、确定人员组成、明确受理范围、仲裁程序,并建立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制度以保证竞技体育仲裁的效力和执行。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仲裁制度 建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彭丽明
涉外消费争议仲裁制度的运行模式大体上与国内消费争议仲裁制度的运行模式是一致的,只是在某些方面有其特别之处,但必须明确的是涉外消费争议不需要另外设立一个仲裁机构,在消委会内设立的消费争议仲裁机构可以受理小额涉外消费争议案件。涉外消费争议仲裁的法律适用有其特殊性,程序上常常会涉及到域外送达、取证,并且仲裁裁决很有可能需要到外国进行承认和执行。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旭
税收争议问题的解决历来是国际税收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无论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还是联合国,都通过在范本中引入仲裁制度来完善传统协商制度的不足,其制度技术结构与法理基础各有侧重。本文从法律技术和法理两个角度对新引入的税收仲裁制度进行了评析,并据此提出了国际税收争议仲裁制度对中国国际税收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
税收争议 仲裁 税收协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姚学进 朱爱民 陈铁龙
体育关系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竞技关系,经济因素的介入使其不断复杂化。竞技体育领域的纠纷不断涌现,能否公正、高效地解决这些纠纷已经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产业是否能健康发展。体育仲裁是解决竞技体育纠纷的最通常的方式,对体育仲裁进行研究对我国竞技体育纠纷的解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笔者将从体育仲裁的概念、现状入手,分析我国构建体育仲裁制度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以期对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体育仲裁 仲裁优势 立法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一鸣
香港《2017年仲裁及调解(第三方资助)(修订)条例》的颁布为第三方资助仲裁的合法化扫除了障碍,《第三方资助仲裁实务守则》则详细规定了出资第三方所需遵从的常规和标准。对于第三方资助仲裁,香港依循的是轻度规管的路线。从内容上来看,相关规定较为全面,更好地保护了受资助方的利益,保障了第三方资助仲裁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香港作为国际仲裁中心的竞争力。与此同时,立法者也为第三方资助仲裁的未来发展预留了充分的空间。这些都对中国大陆具有借鉴与启示作用。鉴于已出现第三方资助仲裁的实践,在《仲裁法》的修订中应当借鉴香港地区分阶段规管的思路,在立法上明确承认其合法地位,日后通过司法解释和仲裁规则对其予以具体化和制度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