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8)
- 2023(8209)
- 2022(6850)
- 2021(6269)
- 2020(5311)
- 2019(11477)
- 2018(11431)
- 2017(19954)
- 2016(11003)
- 2015(12596)
- 2014(11905)
- 2013(11377)
- 2012(10519)
- 2011(9514)
- 2010(9800)
- 2009(8751)
- 2008(8564)
- 2007(8227)
- 2006(7237)
- 2005(6165)
- 学科
- 业(35976)
- 济(35901)
- 经济(35870)
- 管理(35673)
- 企(31509)
- 企业(31509)
- 技术(20190)
- 中国(13226)
- 方法(13092)
- 技术管理(13030)
- 农(11710)
- 业经(10524)
- 数学(10152)
- 理论(10067)
- 数学方法(9990)
- 学(9416)
- 教育(8886)
- 财(8608)
- 地方(8360)
- 农业(8014)
- 教学(7898)
- 制(7481)
- 划(6453)
- 银(6408)
- 策(6383)
- 银行(6363)
- 和(6324)
- 行(6113)
- 贸(5988)
- 贸易(5983)
- 机构
- 学院(148955)
- 大学(146810)
- 研究(54678)
- 济(54404)
- 管理(54029)
- 经济(53036)
- 理学(45489)
- 理学院(44979)
- 管理学(44079)
- 管理学院(43819)
- 中国(39143)
- 科学(35374)
- 京(32773)
- 农(29858)
- 所(28386)
- 江(25998)
- 研究所(25799)
- 业大(24963)
- 中心(24760)
- 财(23873)
- 农业(23613)
- 技术(23473)
- 北京(20835)
- 院(20694)
- 范(20624)
- 师范(20254)
- 州(20130)
- 省(19512)
- 财经(17928)
- 职业(16432)
- 基金
- 项目(101559)
- 科学(79060)
- 研究(75520)
- 基金(68713)
- 家(62140)
- 国家(61549)
- 科学基金(51672)
- 社会(44611)
- 省(44128)
- 社会科(42047)
- 社会科学(42036)
- 教育(37019)
- 划(36790)
- 基金项目(36001)
- 自然(33838)
- 自然科(33114)
- 自然科学(33102)
- 自然科学基金(32548)
- 编号(30579)
- 创(28284)
- 资助(26910)
- 创新(25373)
- 成果(24863)
- 课题(24349)
- 重点(24286)
- 发(23009)
- 部(21363)
- 业(21103)
- 计划(19955)
- 年(19498)
共检索到240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苏苏
高科技企业,面临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行业的激烈竞争,必须不断培育和促进公司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逐步实现由技术追随型企业向技术领先型企业转变的同时,瞄准国际化方向。并要立足掌握核心技术,致力于新技术的研究跟踪和新产品的研发,保持领先优势,才能不断提升产品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 核心技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干千
本文从中国餐饮企业"集体创新动力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出发,分析了不同餐饮企业对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阐述了提升中国餐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餐饮企业的技术创新。
关键词:
中国餐饮企业 技术创新模式 创新能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江 韩祺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自主开发的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总体上看,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面临价格高、性能不稳定、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在未来一段时期要通过扩大国家财税支持力度,建立产业技术联盟,以推动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充电桩等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导市场应用等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林源
面对当前国内外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吸引力这种外在压力,企业应如何主动应对,加快培育和启动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落实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笔者建议要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塑“三结合”的创新机制 合理的组织形式是实施技术创新的重要保证。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鞍钢宪法”中,提出了企业在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时,应坚持走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卢毅 伍慧 杨华峰
基于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重点考虑技术外溢与模仿创新对促进欠发达地区技术进步的作用,构建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评价湘西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结果发现:湘西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水平较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的各影响因素之间不协调、短板效应明显;鉴此,应实施差别化的区域、产业、知识产权政策等,破除创新短板、汇聚创新要素,推动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 培育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波 胡英婕 郭耀煌
加入WTO后 ,中国企业要尽快确立自己的核心能力 ,而要形成企业核心能力则必须走技术创新之路。目前 ,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予以解决。一是要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创新体系 ,并将其作为长期战略来抓。二是要实行政府协调、指导下的市场配置资源制度。
关键词:
WTO 企业 核心能力 技术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惠献波
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增强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2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实证分析创新能力培育视角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显著增强经济韧性,这一结论在经过安慰剂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且这一政策效应在行政级别高、具有地理区位优势及具备资源禀赋优势的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创新能力培育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经济韧性的有效路径。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效应,探寻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艳涛 高强 金炜博
本文分析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困境,构建培育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关系的理论模型,讨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前后对金融需求的变化路径,并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技术创新 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建荣 宋昕蔚 吴明国 程式华
【目的】针对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生育期偏长、结实率偏低、制种产量较低等问题,开展籼粳亚种间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创新与实践。【方法】通过籼粳渐渗杂交,选育花时早、柱头外露高的粳型保持系,进一步转育高异交率粳型不育系。通过籼粳渐渗杂交、广亲和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籼粳成分定向选择等技术手段,选育穗型大、茎秆粗壮、广亲和性好、恢复谱广的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并比较与普通粳稻恢复系在主要农艺性状、程氏指数、广亲和特性、广亲和基因、恢复谱等方面的差异。采用"粳不籼恢"和"籼不粳恢"2种配组方式,比较两者的光温反应类型表现与异交结实率差异。利用粳型不育系春江16A、籼型不育系五丰A与CH58、C8...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繁华 肖苏阳 刘灿辉
通过手工收集地方政府培育类政策并与2007-2019年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利用多期DID模型检验其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育类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起长期显著促进作用,但政府认定次数增加并不能推动中小企业创新由量转质的飞跃。进一步地,培育类政策可通过激发创新意愿、加速人才聚集、提升市场关注度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该类政策对国有中小企业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且仅对低集中度行业企业起到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地区政策激励与创新补偿效应更强。结论可丰富产业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影响的经验证据,为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创新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学忠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大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指向,在当前大学普遍存在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以更新办学理念为先导,以教学模式改革为重心,以教学评价为保障,整体优化教学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斌 陈艳华 陈丽霞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人们意识到,企业既需要维持创新发展优势而抢占主流市场,又需要创造新的企业发展优势而赢取未来主流市场。着眼于这一关键任务,实现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点。因此,基于生物进化理论、企业进化理论和企业DNA理论,提出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经过了生成、变异、选择、协同阶段。深入研究主流与新流创新的生成、变异、选择、协同机理,并与企业创新发展实践相结合,为企业未来主流创新提供具体路径指导。
关键词: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演进机理 案例研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卞雅莉
中兴通讯全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中兴通讯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中兴通讯坚持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凭借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突出的灵活定制能力、日趋完善的交付能力赢得全球客户的信任与合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炜 李子彪 康凯
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创新对经济的驱动作用越发凸显,发展和培育一批创新极对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区域中识别和明确影响创新极培育能力的因素是促进创新极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首先给出区域创新极的内涵,并对现有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的组成因素的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影响因素的假设。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收集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的组成因素包括产业创新活力、区域知识支撑水平、区域创新极培育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四个方面。
关键词:
创新极 培育能力 区域经济 产业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炜 李子彪 康凯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极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培育和壮大创新极已经成为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多创新极共生的复杂演化系统的观点,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是识别并培育区域创新极。基于此,首先给出区域创新极的内涵,并进一步梳理现有的文献,将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的组成因素概括为产业创新活力、区域知识支撑水平、区域创新极培育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四个方面。进而围绕创新极培育能力的组成要素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中东部11个省份的创新极培育能力强弱程度进行排名以及分类。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区域间培育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的政策建议,并对区域创新极培育的研究以及培育能力的研究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
创新极 培育能力 区域经济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