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3)
2023(11106)
2022(9159)
2021(8620)
2020(6904)
2019(15314)
2018(14651)
2017(28077)
2016(14525)
2015(15877)
2014(15381)
2013(14995)
2012(14001)
2011(12691)
2010(13473)
2009(13129)
2008(12292)
2007(11669)
2006(10720)
2005(9622)
作者
(39120)
(32705)
(31897)
(30868)
(20711)
(15372)
(14499)
(12394)
(12234)
(11897)
(10922)
(10839)
(10446)
(10324)
(10011)
(9912)
(9350)
(9330)
(9266)
(9135)
(8152)
(7726)
(7673)
(7586)
(7427)
(7358)
(7247)
(7101)
(6584)
(6550)
学科
(54657)
(54590)
经济(54523)
管理(48128)
(42659)
企业(42659)
(29852)
(26571)
金融(26571)
(25255)
银行(25247)
中国(24920)
(24490)
农业(20107)
(18568)
业经(18135)
(17926)
技术(17923)
方法(16382)
地方(15264)
数学(13666)
数学方法(13384)
(13332)
技术管理(12486)
(11294)
中国金融(11278)
财务(11260)
财务管理(11237)
(10867)
贸易(10852)
机构
学院(202108)
大学(196435)
(88055)
经济(85995)
管理(80250)
研究(67360)
理学(67163)
理学院(66542)
管理学(65681)
管理学院(65264)
中国(61249)
(45110)
(40024)
科学(35437)
中心(34201)
财经(33599)
(33237)
(32100)
(31063)
(30234)
研究所(27969)
(27306)
经济学(26386)
北京(25879)
(25774)
(25673)
师范(25626)
银行(24761)
业大(24462)
财经大学(24446)
基金
项目(123799)
研究(100026)
科学(99871)
基金(88534)
(73782)
国家(72986)
社会(65213)
科学基金(64538)
社会科(61725)
社会科学(61714)
(50920)
基金项目(45794)
教育(44610)
编号(41644)
(40750)
自然(37329)
自然科(36531)
自然科学(36524)
自然科学基金(35899)
成果(35455)
资助(34901)
(32165)
课题(29640)
创新(28986)
(28689)
重点(27337)
(27019)
(26489)
国家社会(26484)
(26231)
期刊
(108956)
经济(108956)
研究(68397)
中国(49613)
(41176)
金融(41176)
(34929)
(34460)
管理(32632)
教育(25174)
科学(24364)
农业(22042)
学报(21653)
业经(20613)
大学(18573)
技术(18222)
学学(17305)
财经(16621)
经济研究(16078)
(14323)
问题(13455)
科技(12428)
技术经济(11026)
农村(10969)
(10969)
(10916)
论坛(10916)
(10739)
理论(10510)
农业经济(10490)
共检索到336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兴伟  
中关村科技金融"先行先试",又一次成为全国创新创业的"风向标"。其深入推进则面临着较大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集中表现为科技金融创新的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具体表现为创新方式示范效应大于实际效应、金融支持的积聚效应不明显、示范区内科技金融的内循环不畅等。未来3~5年,将科技与金融资源优势变为创新创业优势,致力于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创新创业银行及以联通创新创业信息孤岛为载体的中关村科技金融内循环体系建设,将是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的主要突破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志弘  张纪海  
本文选取中关村作为高新区代表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中关村核心1+4资金支持政策对于北京市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细分维度的创新能力对支持政策的弹性不同,不同类型的支持政策的作用方式也不同。因此,创新支持政策应更多聚焦于易受政策影响的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两个细分创新维度,同时在企业创新维度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此外,要着重发挥人才创新创业类和金融类创新能力影响强度大的政策类型的主导作用,同时兼顾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类和重大项目类等创新能力影响范围广的政策类型的基础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单强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央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提出的国家战略,也是北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对于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促进首都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在总行的领导下,以设立中关村中心支行为契机,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围绕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支持中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力宁  黄朝峰  
探索金融支持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使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发展要求相适应,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面临融资成本高、金融可得性低的双重约束,中关村、湖南两地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成功实践表明,破除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融资约束的关键在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具体而言,在科技创新活跃和金融服务相对完善地区,应搭建金融中介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各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科技创新潜力大但金融服务相对薄弱地区,应加强“银-政”合作,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服务机构及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湘  李宝山  
2008年正值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园区管委会提出了未来20年建设"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发展规划。从世界范围来看,生物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脚步向前发展,并成为可预见的未来数十年经济发展的主流。在此背景下园区正呼唤新的管理模式。以国际化为主导,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三化合一聚合全球创新资源的平台式管理成为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平台管理的"中关村"新解,即通过集成园区丰富创新资源,以生物经济加信息和数字经济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海  田维华  
我国的金融创新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关系到金融的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希义  缪海波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银行开展科技金融的做法,系统总结归纳了银行在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工作机制上进行的一系列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创新行为和成效,同时指出了目前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存在的不足,并就下一步如何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政府资金对银行信贷的引导放大作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国军  董玉婷  
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为我国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促进服务贸易结构升级,是当前需要研究探讨和解决的新命题。本文在总结世界服务贸易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指出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当前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新举措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基于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视角,提出了要发挥不同角色监管部门和不同类型市场主体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加大金融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力度,量身打造适合服务贸易发展的创新金融产品,促进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利益、适合我国国情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模式的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志强  乔怡迪  刘璇  
创新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基本属性,创新质量决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质量。科技园区促进区域产业集聚,集聚显著影响科技园区创新,但缺乏对"一区多园"创新质量的综合集聚效应研究。由此,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质量指标体系,在分析中关村科技园区3种集聚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集聚模式对创新质量影响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以2006—2017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等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不同集聚模式与创新质量的时空效应并对其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质量呈现显著时间循环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各园区创新质量空间集聚存在高-高、低-低等模式并随着时间推移发生跃迁。所有园区受到正向显著的专业化集聚影响,大兴-亦庄园受到负向显著的多样化集聚影响,而房山园、密云园和延庆园受到的多样化集聚影响不显著,海淀园、朝阳园、大兴-亦庄园、东城园、西城园、通州园、门头沟园和顺义园受到市场竞争集聚效应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宋晨晨  王燕妮  
创新科技政策传导过程存在时滞效应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通过整理2009-2016年相关数据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对创新科技政策(人才激励、研发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效应外部时滞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科技政策的时滞导致政策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及时的发挥。不同的创新科技政策工具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时滞期。政策外部效应时滞发生于企业判断政策—确认政策—吸收政策—执行政策—创新产出这一过程之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俊文  
农村金融创新是指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产生的需求,对农村金融业务进行功能性的分化和组合,以丰富农村金融服务内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作用的过程。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针对农村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北京税收法制建设研究会课题组  王京华  张斌  陈涛  孙芸  
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示范区")近年来的发展和壮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根据对中关村先行先试税收政策的执行情况、取得效果及存在问题的评估、研究,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本文提出了科学、合理、有效的完善建议,对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北京税收法制建设研究会课题组  王京华  张斌  陈涛  孙芸  
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示范区")近年来的发展和壮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根据对中关村先行先试税收政策的执行情况、取得效果及存在问题的评估、研究,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本文提出了科学、合理、有效的完善建议,对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史冬梅  王晶  
脱欧后,英国的科学界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包括科研资助短缺、科研创新人才流失、创新能力下降等。科技创新竞争力的下降将对英国经济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对此,英国政府制定了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整体战略,从企业、人才、区域和应对重大挑战等4方面对英国科技创新进行规划。针对重点领域,英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创新战略,并积极成立科技创新机构,出台和实施科技创新政策和举措。英国脱欧后的科技创新举措对我国提升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