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1)
2023(8864)
2022(7162)
2021(6498)
2020(4926)
2019(11058)
2018(10863)
2017(19732)
2016(10532)
2015(11692)
2014(12000)
2013(11911)
2012(11475)
2011(10642)
2010(11051)
2009(10129)
2008(9906)
2007(9386)
2006(8716)
2005(7993)
作者
(31497)
(26337)
(26175)
(24620)
(16568)
(12612)
(11732)
(10192)
(10166)
(9707)
(9034)
(8869)
(8649)
(8312)
(8163)
(8088)
(7636)
(7534)
(7521)
(7365)
(6806)
(6524)
(6443)
(6183)
(6149)
(6014)
(5960)
(5859)
(5579)
(5363)
学科
(51437)
经济(51385)
(28549)
(28005)
管理(23414)
地方(22082)
中国(21888)
农业(19540)
业经(15414)
(15130)
企业(15130)
(13788)
发展(11011)
(10990)
地方经济(10475)
(10424)
银行(10416)
(10388)
金融(10387)
(10349)
(10247)
方法(9878)
农业经济(9072)
技术(9037)
环境(8468)
(8450)
(8132)
数学(8012)
数学方法(7957)
(7109)
机构
学院(150617)
大学(144793)
(62436)
经济(60784)
研究(60253)
管理(52588)
中国(47393)
理学(42640)
理学院(42057)
管理学(41412)
管理学院(41106)
科学(35455)
(33116)
(31957)
(30461)
(28521)
中心(28390)
研究所(26887)
(26705)
(23654)
师范(23455)
农业(23258)
(22385)
业大(22008)
(21866)
北京(21865)
(21865)
财经(20366)
(19360)
师范大学(18344)
基金
项目(92628)
研究(74899)
科学(72122)
基金(61663)
(52681)
国家(52037)
社会(46829)
社会科(43971)
社会科学(43967)
科学基金(43584)
(40031)
编号(32373)
教育(32307)
基金项目(32305)
(31930)
(28205)
成果(27520)
课题(24246)
自然(23558)
资助(23539)
发展(23466)
(23020)
自然科(22901)
自然科学(22894)
自然科学基金(22412)
重点(20988)
(19951)
(19819)
(19094)
国家社会(18800)
期刊
(89528)
经济(89528)
研究(51988)
中国(46179)
(36929)
农业(24479)
教育(23980)
科学(21585)
(20996)
金融(20996)
学报(20785)
管理(20618)
(19661)
业经(18831)
大学(16826)
学学(15406)
技术(14796)
经济研究(12608)
问题(11310)
农业经济(10464)
(10336)
农村(9708)
(9708)
图书(9392)
科技(9382)
财经(9344)
(9174)
论坛(9174)
(8379)
(8143)
共检索到264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黎晓奇  高梁  张记欢  
文章首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简介,指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中国创造"之间的关系。之后对中关村科技园的情况以及新时期下首都转型升级期间的主要难题进行了介绍,在此之上对中关村科技园在首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根据"中关村模式"结合地方情况提出了四点启示,可以对其他城市的新型城镇化与高新园区联动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树军  
本文在对我国小镇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和谐、人民生活幸福小城镇的"海青模式"。该研究为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镇、彰显本土特色、激发内生动力、促进产城融合提供有益借鉴,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树军  
本文在对我国小镇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和谐、人民生活幸福小城镇的"海青模式"。该研究为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镇、彰显本土特色、激发内生动力、促进产城融合提供有益借鉴,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彦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有些是属于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祥云  王小龙  
加快城镇化建设,重点应落在发展小城镇上。大力发展小城镇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农村城镇化的现实选择。必须坚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科学建设小城镇。应该不断强化县域核心主导功能,加快发展小城镇。同时还要以统筹城乡为指导,推进小城镇综合配套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军  鲁奇  张敬东  杜红茹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优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近20年来新疆小城镇发展分析,提出新疆小城镇数量及其人口发展趋势。分析小城镇在新疆农村城镇化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农村非农产业与小城镇建设发展政策》课题组  
一、引导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 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我国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扩大的大规模的民工流动、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等现象都与它直接相关。 1985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1000万人左右,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平均每年吸纳400万~500万人,滞留在农业的每年增加500万~600万人。这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今后还将在目前1.7亿人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这相当于全国517个城市的城区人口总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迟宝旭  
本文从重点发展小城镇的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必要性与可行性、对策思路等多个层次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结论是新农村建设应该重点发展小城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喻国华  
本文分析了当代国际农村小城镇发展、以及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特点;针对农村小城镇发展区域失衡、布局混乱、建设分散、管理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定位、定性、定量的发展思路,以及农村小城镇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立胜  
城镇是市场经济的载体。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如何真正发挥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和加快小城镇发展,是一个应不断探索的问题。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打破乡镇和城域界限,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逐步向重点镇集中,努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大力培植城镇第三产业,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课题组  鲜力群  徐英花  
一、小城镇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对不断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局面,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小城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