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35)
- 2023(18530)
- 2022(15404)
- 2021(14403)
- 2020(12059)
- 2019(27497)
- 2018(27236)
- 2017(51990)
- 2016(27807)
- 2015(31230)
- 2014(31109)
- 2013(30684)
- 2012(28157)
- 2011(24983)
- 2010(25251)
- 2009(23813)
- 2008(24031)
- 2007(22236)
- 2006(19286)
- 2005(17165)
- 学科
- 济(118791)
- 经济(118651)
- 业(105716)
- 管理(94062)
- 企(91450)
- 企业(91450)
- 方法(52954)
- 农(44656)
- 数学(42822)
- 数学方法(42169)
- 业经(37558)
- 财(36005)
- 农业(30455)
- 中国(30365)
- 制(25450)
- 务(25267)
- 财务(25203)
- 财务管理(25150)
- 企业财务(23792)
- 技术(23651)
- 地方(22217)
- 理论(21865)
- 贸(21512)
- 贸易(21497)
- 易(20898)
- 和(20105)
- 学(20047)
- 策(19629)
- 划(18779)
- 银(18459)
- 机构
- 学院(403249)
- 大学(396331)
- 济(164497)
- 管理(161397)
- 经济(161012)
- 理学(138323)
- 理学院(136955)
- 管理学(134675)
- 管理学院(133911)
- 研究(124353)
- 中国(99351)
- 京(81900)
- 财(78050)
- 科学(74784)
- 农(68119)
- 江(62817)
- 财经(61417)
- 所(61248)
- 中心(60588)
- 业大(57689)
- 经(55479)
- 研究所(54855)
- 农业(52419)
- 北京(50999)
- 范(50835)
- 师范(50369)
- 州(50107)
- 经济学(49099)
- 财经大学(44966)
- 院(44597)
- 基金
- 项目(262011)
- 科学(208513)
- 研究(195767)
- 基金(190065)
- 家(162976)
- 国家(161476)
- 科学基金(141355)
- 社会(125518)
- 社会科(118784)
- 社会科学(118754)
- 省(105308)
- 基金项目(100518)
- 教育(90338)
- 自然(89985)
- 自然科(88004)
- 自然科学(87982)
- 自然科学基金(86452)
- 划(86154)
- 编号(80930)
- 资助(76360)
- 成果(65040)
- 创(58652)
- 重点(58057)
- 部(57488)
- 发(56892)
- 课题(54913)
- 创新(54029)
- 国家社会(51355)
- 教育部(49909)
- 制(49771)
- 期刊
- 济(189831)
- 经济(189831)
- 研究(114078)
- 中国(80131)
- 农(67242)
- 财(64876)
- 管理(63412)
- 学报(56670)
- 科学(54721)
- 农业(45233)
- 大学(44659)
- 教育(43458)
- 学学(42167)
- 技术(39008)
- 融(38577)
- 金融(38577)
- 业经(35726)
- 财经(30653)
- 经济研究(28192)
- 经(26501)
- 问题(25020)
- 业(24614)
- 技术经济(22488)
- 版(19999)
- 统计(19386)
- 财会(19157)
- 商业(19066)
- 现代(19025)
- 贸(18980)
- 科技(18790)
共检索到603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万超 朱天博
运用创新网络理论和企业集群理论,分析了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力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对策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建设显性或隐性的联接,从而带动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创新成果的诞生。
关键词:
创新网络 中关村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润东 刘遵峰 许亚平 张跃富
本文通过归纳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发展新特征,依托集群知识价值链为总线,构建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知识价值网络模型,分析了集群网络结构和关联关系。知识创新演化机理研究发现,企业集群知识管理和创新活动贯穿交融于集群发展生命周期全过程,创新成果体现出新知识的创造组合,知识共享是制约集群创新效果的关键因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玉芬
创新网络中心度是描述创新主体在创新网络中的关系和地位的指标,高中心度意味着该主体能获取更多异质性资源、创新机会。目前在我国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中,企业中心度远远低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产业的研发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短板、政府支持的乏力和市场机制的缺陷是其重要原因。政府应在改革中着力建设制度环境,完善充分体现竞争的市场机制,助力企业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催生创新领军型企业,激励创新性强的中小微企业,鼓励企业和各种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研发,提升企业的创新网络中心度。
关键词:
医药产业 创新网络 中心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微微
创新集群建设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关村创新集群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引领我国发展的创新高地。本文在对复杂网络理论与创新集群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复杂网络演化过程,并总结其发展规律,对于指导我国创新集群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创新集群 演化过程 中关村 复杂网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忠志 Michael Falta
有效的治理模式应该能够保证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企业间的协调与合作,提高技术创新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根据治理主体的作用方式和治理目标的不同,可以把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治理模式划分为基于价值链的集群外部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集群内部的关系性治理模式和基于模块化组织模式的模块化规则治理模式,治理的功能是要实现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和集体学习。
关键词:
高技术 集群 创新网络 治理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琳 程晨 施建军
文章运用博弈理论方法构建基于创新网络的企业研发合作博弈模型,根据博弈均衡解导出企业进行合作研发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合作研发的策略。
关键词:
创新网络 研发合作 博弈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红云 王雪妮 赵彦云
从企业对科技人才和科技经费的聚集力视角研究了企业创新力;从创新系统视角,分企业是否开展创新活动以及开展创新活动强度两个阶段研究创新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具有较强创新力,企业对科技人才和科技经费的聚集力显著。企业是否开展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财税支持、创新创业孵化、中介服务和人才支持;企业创新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财税支持、中介服务、人才支持、金融支持、产学研、国际交流等,其中金融支持、国际交流对企业创新力提高的作用有限。
关键词:
中关村科学城 企业创新力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殷存毅 汤志林
中关村科技园与台湾新竹科技园都是典型的政府主导构建型高新区。竹科通过"政府倡导、市场分配"模式,构建了以本土民营企业产业集群为特征的技术创新网络,成为"东亚地区最成功的硅谷",而中关村则长期"自主创新不足"。未来中关村自主示范区建设,尤其是构建符合中国特定政治经济结构的集群创新网络,势必要从高新区纵向治理结构、横向政企资源配置以及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培育三个层面进行变革。
关键词:
纵向治理 创新网络 高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磊
近年来国内外创意产业集群化趋势十分明显,而建立创新网络是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文章采用演化经济学的动态观点,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企业合作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得出影响创新网络中企业合作与否的关键变量为合作成本、合作收益、对外部资源的有效吸收和利用程度、与合作伙伴进行合作的风险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集群内创新网络企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演化博弈 创新网络 创意集群 企业合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立军 于斌斌
从产业集聚、创新网络两重视角,分析了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的14262份问卷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对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创新网络对集群企业的技术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与创新网络的所有子效应,对不同技术子能力的影响程度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构建和完善创新网络平台对于提升集群企业竞争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创新网络 集群企业 技术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建龙 王宏起
专利分析是有效刻画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构成进行分析与界定的基础上,运用专利统计与专利地图方法,构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分析思路与流程,并以哈尔滨装备制造业集群为例系统阐述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具体分析过程,并给出哈尔滨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优化策略,旨在从专利视角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科学构建与动态优化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指导与实例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耿烨 丁媛媛
本文将创新网络组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知识资本视角,从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创新资本三个方面着重分析创新网络组织与企业价值增值的联系,并借由知识转化能力构建创新网络组织内在影响企业价值增值的路径模型,最后对加强企业创新网络组织的管理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波
在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正确构建、管理并发展企业创新网络,不断调整网络的结构与方向显得格外重要。就构建创新网络的路径而言,通常可以采取自上而下和平等自愿的方式,从垂直网络和横向网络入手。在构建创新网络的过程中,应注意构建创新网络路径的多元性,重视政府在构建垂直创新网络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横向创新网络及科技中介组织的作用,同时还应保持创新网络的适度开放。这样,通过构建创新网络,就能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广泛合作关系,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小强
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出发,运用生态学、创新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以生态平衡和生态链思想研究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系统,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创新集聚优势,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从产业生态学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创新网络系统的内涵,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生态系统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生态性特征与其内在生态链结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向杰 赵炎
考虑了企业直接获取知识需要付出的成本与网络的溢出效应,构建了知识间无协同效应以及有协同效应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在无协同效应时,企业嵌入网络存在"搭便车"行为;有协同效应时,企业不惧自身知识溢出的风险,愿意嵌入网络以获取较多的异质性知识;但随着企业知识共享成本的增加,企业嵌入联盟创新网络的积极性降低。最后提出了提高企业知识共享效率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