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3)
2023(14210)
2022(11842)
2021(10880)
2020(9495)
2019(21895)
2018(21904)
2017(42195)
2016(23059)
2015(26553)
2014(26893)
2013(26261)
2012(24278)
2011(21860)
2010(22641)
2009(21665)
2008(20891)
2007(19232)
2006(16703)
2005(15320)
作者
(67460)
(56405)
(56196)
(53794)
(35602)
(26983)
(25790)
(21947)
(21279)
(20314)
(19179)
(19079)
(18034)
(18021)
(17727)
(17651)
(17044)
(16664)
(16544)
(16116)
(14346)
(13914)
(13825)
(12918)
(12761)
(12674)
(12632)
(12580)
(11506)
(11287)
学科
(92134)
经济(92008)
管理(69003)
(65089)
(54790)
企业(54790)
方法(43207)
数学(38253)
数学方法(37579)
中国(29610)
(29171)
金融(29163)
(28278)
(27674)
银行(27636)
(26591)
(24993)
(24971)
业经(20529)
(19105)
地方(18699)
(18101)
财务(18034)
财务管理(17986)
理论(17105)
企业财务(17031)
(17027)
贸易(17014)
(16879)
(16557)
机构
学院(331816)
大学(331777)
(134201)
经济(131069)
管理(124812)
研究(109632)
理学(106614)
理学院(105465)
管理学(103318)
管理学院(102718)
中国(89751)
(70198)
(66742)
科学(66438)
(56346)
(56178)
中心(53029)
财经(51997)
(51787)
研究所(50646)
业大(49060)
(46832)
北京(44396)
农业(44357)
(41969)
经济学(41851)
师范(41469)
(41345)
(39218)
财经大学(38443)
基金
项目(215175)
科学(167816)
研究(157601)
基金(154142)
(133645)
国家(132547)
科学基金(113079)
社会(98185)
社会科(93077)
社会科学(93050)
(85666)
基金项目(80487)
教育(74371)
自然(72429)
(71543)
自然科(70780)
自然科学(70762)
自然科学基金(69485)
编号(65473)
资助(64939)
成果(54670)
重点(48946)
(47769)
课题(46101)
(45590)
(44937)
创新(42130)
(41924)
科研(41325)
教育部(40939)
期刊
(147028)
经济(147028)
研究(97647)
中国(69615)
(54436)
学报(51982)
(51353)
科学(46136)
管理(45793)
(44153)
金融(44153)
大学(39645)
教育(38320)
学学(37376)
农业(33431)
技术(30506)
财经(26146)
业经(23614)
经济研究(23613)
(22323)
问题(19097)
统计(18109)
(17772)
理论(16421)
(16404)
(16342)
技术经济(16174)
(15221)
财会(14897)
实践(14781)
共检索到503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钰  
中国和俄罗斯经过多年的金融改革,大大改变了金融制度环境,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通过对两国金融体制改革路径的评析和中央银行改革、政府职能定位和金融市场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比较,本文得出结论认为,必须增强转轨国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从而有效保障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准确界定证券市场的功能,科学推进证券市场的发展;必须加强中小银行建设,满足转轨国家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必须加强转轨国家在金融转型进程中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殷孟波  甘煜  张颖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商品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金融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改革开放20周年的时候回顾这一发展的过程,其成效,同时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未来的走势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范肇臻  
中国和俄罗斯既是邻国又是大国,改革以前国防工业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两国在向市场转轨过程中面临着大致相同的问题。由于两国改革的道路和方法迥异,改革的绩效显示出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在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作用。俄罗斯采取的是大力推进"私有化"来增强军工企业活力,中国军工企业改革的核心是产权的重组和清晰界定。从中国军工企业改革的逻辑看,它是遵循着一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和由简单到复杂的路径向前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卿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也得到快速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而且,由金融自由化推动的金融市场全球化使全球金融市场的依赖性和相关性日益明显和密切,而金融资本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全球化又成为转轨国家进一步推行金融自由化、推进金融制度变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推动因素。以此为背景,本文探讨经济转轨国家金融体制转换与金融稳定和金融效率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立  
转轨时期金融体制对金融监管的约束宋立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是既定约束条件下成本收益比较的结果,转轨时期的金融监管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必然要受转轨时期给定金融体制禀赋的约束,转轨时期的金融体制及其基本特征对于转轨时期金融监管的基本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晁坤  陈琦  
本文基于制度创新这一全新视角对中俄经济转轨进程的巨大反差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国家经济转轨是一个全面制度创新的过程,因此本文在对中俄经济转轨进行概括性介绍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经济转轨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对中俄经济转轨做了深层次的对比分析,进而得出了导致中俄经济转轨进程反差巨大的根本原因:中国渐进式的经济转轨过程符合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而俄罗斯断轨式的经济转轨过程违背了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巴曙松  
转轨中的内部人控制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巴曙松在经济转型问题的研究中,内部人控制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它不仅反映了当前微观企业改革中遇到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而且对金融体制改革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将内部人控制理论引申到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来,就会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树华  马骏  
金融体制转轨时期农业银行市场定位问题中国农行淮阴市分行课题组*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确立,农业银行面临重新进行市场定位的现实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农业银行进行市场定位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内容和近期战略。一、农业银行面临着重新进行市场定位的现实问题农业银行市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克勇  黄大玉  
我国住宅金融体制模式研究韩克勇黄大玉目前,世界各国在解决住宅问题时,一般是政府的政策推动和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通过长期的资金积累,建立起符合本国特色的住宅金融运行机制、体制模式,从而实现住宅的商品化、贷币化分配,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住宅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建国  邓耀庆  
符合我国国情的住房金融体制模式远没有形成和规范。住房金融和资本市场相脱节;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不协调;政府定位不明确;住房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工具单一化;阻碍了全国统一高效的住房金融体系的形成。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住房金融体制模式具有政策性金融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它向市场化模式调整的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应展宇  
本文从比较金融视角着眼,对持续近30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以俄罗斯、波兰、捷克等为代表的中东欧国家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模式比较研究。本文发现,鉴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设定、路径及顺序选择、动力来源以及推进策略与其他转型国家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转轨国家中金融体制改革的"中国模式"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存在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国模式"的形成与演进不仅与改革进程中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而且受到中国总体经济改革推进模式(或者说金融改革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支撑性战略定位)的巨大影响。因此,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模式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其对于其他转轨经济体的优越性或适用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刚,牛天雪  
日本在战后建立的金融体制,是一种限制性金融体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利率限制、业务活动领域限制以及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分离;其主要特征体现为间接融资优势。这种金融体制的建立,有特殊的背景条件,即资金严重不足、高储蓄率、证券市场发展缓慢、产业政策的需要以及当时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格局。这种体制作为政府对金融进行干预和调节的产物,对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车大为  
管制金融体制在支撑早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进一步的资本集中,低利率和企业低效会造成社会总体的过度投资,使整个社会陷入粗放式、低效率的增长"陷阱"。而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是进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金融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智波  刘海月  
中俄两国都是大国,均实行过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有过相似的意识形态,又先后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道路。由于两国改革的模式不同,改革绩效差别很大。俄罗斯在激进改革后需要渐进式调整,中国在渐进式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后,应把握时机,不妨对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体制硬核采取较为激进的方式加以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