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6)
2023(8496)
2022(7409)
2021(6711)
2020(6001)
2019(13964)
2018(13651)
2017(27583)
2016(14761)
2015(16889)
2014(17092)
2013(17133)
2012(16315)
2011(14752)
2010(14809)
2009(13769)
2008(14008)
2007(12660)
2006(10572)
2005(9487)
作者
(44068)
(37190)
(37068)
(35467)
(23872)
(18067)
(17137)
(14486)
(13818)
(13250)
(12536)
(12433)
(11798)
(11753)
(11717)
(11670)
(11618)
(10911)
(10809)
(10694)
(9274)
(9166)
(9125)
(8386)
(8358)
(8334)
(8294)
(8209)
(7617)
(7428)
学科
(68836)
经济(68770)
(42232)
管理(41569)
方法(38922)
数学(34964)
数学方法(34715)
(34027)
企业(34027)
(22029)
贸易(22022)
(21354)
(18509)
(16553)
中国(15076)
(13038)
地方(12442)
(12348)
财务(12331)
财务管理(12297)
业经(12018)
企业财务(11676)
(11622)
农业(10662)
(10308)
金融(10306)
(10086)
银行(10063)
(9489)
(9395)
机构
大学(225235)
学院(222804)
(98919)
经济(97096)
管理(85223)
理学(74461)
研究(73792)
理学院(73660)
管理学(72529)
管理学院(72106)
中国(54322)
(45573)
(44639)
科学(43875)
(38965)
(37555)
财经(36680)
中心(34274)
研究所(34143)
业大(33669)
(33435)
(32364)
经济学(32060)
农业(31157)
经济学院(29512)
北京(28154)
财经大学(27463)
(27348)
师范(27054)
(26226)
基金
项目(148841)
科学(117111)
基金(110396)
研究(106000)
(96346)
国家(95624)
科学基金(81467)
社会(68625)
社会科(65333)
社会科学(65314)
基金项目(58344)
(56771)
自然(52998)
自然科(51822)
自然科学(51804)
自然科学基金(50941)
教育(49647)
(48158)
资助(46619)
编号(41629)
(34840)
成果(33733)
重点(33725)
(31476)
(30719)
教育部(30121)
科研(29552)
国家社会(28980)
人文(28949)
创新(28831)
期刊
(98562)
经济(98562)
研究(62305)
学报(36574)
中国(35744)
(35004)
(33618)
科学(31837)
管理(27821)
大学(27425)
学学(26131)
农业(22506)
(20517)
金融(20517)
财经(18788)
教育(17995)
经济研究(17661)
技术(17438)
(17333)
(16071)
业经(15635)
问题(14918)
国际(14166)
(12527)
统计(11745)
商业(11614)
技术经济(11595)
(10653)
(10500)
理论(10499)
共检索到315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董锐  
中俄两国作为毗邻的世界大国,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双边经贸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对中俄贸易总体互补性分析、产业内贸易互补性分析、产业间贸易互补性分析,可以发现,中俄两国各具比较优势,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俄两国应继续加强经济合作、改善产品结构、促进相互投资、辟建自由贸易区、开展科技开发合作,加快经贸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希燕  王笛  
面对中俄之间经贸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中俄贸易严重滞后于中美贸易、中日贸易的现实,有学者质疑中俄贸易的互补性和发展的潜力,部分市场主体也对进军俄罗斯市场心存疑虑。本文通过贸易结合度、RCA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经常市场份额模型等一系列指标和模型,对中俄贸易测算分析,结果显示,中俄间贸易互补性极强,双方贸易发展的潜力巨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邝艳湘  
基于近年来中俄贸易的最新数据,本文运用出进口比率、产业内贸易指数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不同视角对中俄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中俄之间的贸易具有互补性;但不同行业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存在差异:中国在纺织品、水泥、农产品等行业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而俄罗斯在军工、矿产、木材等行业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两国在五金、塑料、珠宝等行业的贸易具有较高的竞争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文心  
中俄能源合作已开展很多年,但双方仍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有待解决。从贸易互补性角度来分析目前中俄贸易及能源合作的现状,通过比较优势理论实证了中俄能源贸易的互补性的情况。并根据得出的结论和实例来提出一些可行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宗建亮  熊豪  
为证明中关贸易发展的真正原因,本文计算分析了1999年到2005年中美贸易结合度、显性比较优势和互补性以及出口产品相似度等方面的测度指数值及其变动趋势,分析结果均表明,中美两国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目前中关间的巨额贸易是贸易互补的一种表现,只要坚持两国的正常经贸往来,在自由贸易的框架下,这种互补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凤娇  
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熊豪  胡伶俐  
以1996~2008年中美贸易数据为基础,借助贸易特化系数详细考察了中美在具体分类商品上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中美两国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目前中美间的巨额贸易是贸易互补的一种表现,只要坚持两国的正常经贸往来,在自由贸易的框架下,这种互补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贾利军  
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和互补性指数等工具研究了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现状及发展、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的产品结构,证明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存在越来越强的互补性,进而分析了中国对拉美主要国家在哪些产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为进一步发展中拉贸易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海东  
中俄两国互为邻邦,在政治关系不断升温的同时,经济合作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两国在石油贸易领域一系列协议的签署,为两国之间搭建了一条良好的沟通合作渠道。本文通过从石油储存、生产、消费等方面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应在宏观层面上继续夯实两国石油贸易合作的基础和平台,在微观层面上继续加大两国石油贸易合作的范围和力度,这样才能增强两国石油贸易合作中的经济互补性,促进中俄石油贸易的顺利开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佟光霁  查涵恺  
基于1996年~2016年中俄水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两国水产品贸易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指数分析了两国水产品贸易特征,包括比较优势和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水产品比较优势明显高出俄罗斯,中国两类、俄罗斯三类水产品在对方市场具有比较优势;俄中水产品互补性高于中俄水产品互补性,中国两类、俄罗斯一类水产品与对方市场具有互补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尚静  
本文首先从贸易总量和贸易结构两方面分析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动态,然后运用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和贸易专业化指数,研究中国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关系和互补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大向俄罗斯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潘依铭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提出,中俄合作日益密切,尤其在能源、林业等自然资源领域。研究选取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互补性指数,对2011-2020年中俄木质林产品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测算并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在层压木板和木制餐具和厨具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俄罗斯在原木、厚度6毫米的木材、层压木板上的竞争优势最强。中国在向俄罗斯出口木餐具和厨具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俄罗斯在向中国出口原木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持续推进两国木质林产品的合作、挖掘两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潜力、注重国内木质林产品供需平衡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更好地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伶  
借助TII指数、RCA指数、TCI指数、TSC指数,利用2004年~2013年中非贸易数据,定量分析了中非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各自的比较优势、互补性的强弱以及互补的性质。结果表明,中非之间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但不同行业有很大差异,且主要是产业间互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伟文  黄圣平  
自中日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年以前日本一直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两国之间存在着贸易互补性。文章利用近十年的制造业贸易统计数据,借助G—L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日贸易的依存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日双边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建立在双方的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互补性还在不断地加强,这是中日贸易关系的主要方面,因此中日双方应客观看待和处理双边贸易竞争与摩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守峰  马惠兰  
首先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产品总体在中亚国家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出口中亚国家的一些主要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然后,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结合度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与中亚国家进口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总体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低,但在主要农产品贸易中互补性较强且贸易结合度紧密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