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0)
2023(5817)
2022(4816)
2021(4355)
2020(3515)
2019(7744)
2018(7473)
2017(14141)
2016(7665)
2015(8175)
2014(7689)
2013(7542)
2012(6828)
2011(6111)
2010(5915)
2009(5243)
2008(4990)
2007(4191)
2006(3469)
2005(2845)
作者
(23664)
(19962)
(19626)
(18442)
(12298)
(9757)
(8726)
(7890)
(7489)
(6796)
(6691)
(6483)
(6357)
(6327)
(6013)
(6012)
(6010)
(5986)
(5691)
(5620)
(5179)
(4774)
(4583)
(4565)
(4530)
(4308)
(4264)
(4237)
(4078)
(3904)
学科
(30886)
经济(30856)
管理(22057)
(21049)
(16054)
企业(16054)
方法(13448)
数学(12195)
数学方法(12119)
(8942)
(7624)
贸易(7622)
(7416)
(7084)
中国(6965)
(6527)
业经(6514)
农业(6281)
技术(5657)
环境(5638)
(5276)
关系(5102)
地方(4741)
(4693)
(4448)
财务(4447)
财务管理(4443)
(4322)
企业财务(4247)
产业(4223)
机构
大学(107889)
学院(107399)
(45599)
经济(44918)
管理(42114)
研究(38860)
理学(38006)
理学院(37546)
管理学(36950)
管理学院(36785)
中国(27159)
(27135)
科学(26121)
业大(22129)
(21833)
农业(21770)
(20209)
研究所(19076)
中心(17336)
(17286)
农业大学(14863)
财经(14814)
(14284)
(13982)
(13710)
经济学(13672)
北京(13140)
科学院(12697)
经济学院(12628)
经济管理(12452)
基金
项目(82843)
科学(65273)
基金(62337)
(57819)
国家(57369)
研究(53309)
科学基金(48302)
社会(35976)
社会科(34234)
社会科学(34222)
基金项目(34174)
自然(33638)
自然科(32926)
自然科学(32913)
自然科学基金(32384)
(31817)
(27893)
教育(23797)
资助(23754)
编号(19178)
重点(18974)
(18035)
(17942)
(17684)
计划(17546)
创新(16863)
科研(16703)
(15790)
国家社会(15635)
科技(15252)
期刊
(42944)
经济(42944)
研究(24407)
学报(23952)
(23609)
科学(20636)
中国(17468)
大学(17133)
学学(16719)
农业(15833)
管理(12963)
(11696)
(8498)
业经(7778)
经济研究(7501)
(7461)
金融(7461)
业大(7256)
技术(6830)
财经(6604)
(6361)
科技(6321)
农业大学(6312)
教育(6207)
问题(6046)
(5633)
国际(5534)
商业(5425)
(5328)
资源(5161)
共检索到141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郝宇彪  田春生  
普京执政以来,中俄能源合作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中俄能源合作发展的动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两国要素需求的互补性是两国能源合作的基础;二是中俄之间的政治互信与经贸合作机制是能源合作的保障;三是地理位置毗邻是中俄能源合作的刚性优势;四是中俄能源合作是两国经济利益诉求的基本体现。乌克兰变局后,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俄能源合作的走势及其影响。未来10年,中俄能源合作保持发展是基本态势。从经济基础、政治利益以及区位优势等因素看,中俄能源合作是互利双赢的选择,中国政府和企业更需思考如何深化中俄能源合作的形式与合作模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柳树  
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综合运用能源和其它资源,成为国际能源市场的主导者之一,是俄罗斯能源外交的核心思想。以"安大线"为例,分析了俄罗斯能源外交思想对中俄能源合作的现实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对中俄能源合作的长远影响。最后针对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思想,对中俄能源合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立华  
中俄能源合作谈了十多年,也做了十多年,但冷静盘整这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却发现现实与期待是那么的遥远,而且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凌鸿程  
中俄能源贸易谈判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历经十几年曲折的谈判历程,最终得以达成共识。特别是近年来,中俄能源合作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对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同时将中俄能源谈判中的三种类型的博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稳步推进中俄能源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尤立杰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俄能源产业合作得到极大促进,但大项目的落地却不尽如人意,亚马尔LNG项目的实施,以其高成效、高质量、高标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颗明珠,成功打造了"冰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本文从亚马尔LNG项目入手,分析中俄能源产业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动力来源,当前能源产业合作存在的风险与挑战,提出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加强中俄能源产业合作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敏  其木格  侯淑霞  
能源合作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构成,也是中俄全方面战略协作的重点方向。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实施,中俄两国的能源交易规模持续增加。基于此,文章梳理了中俄能源的合作历程,从要素禀赋的互补性、经济利益的契合性、能源战略的契合性等角度分析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动因,并指出了中俄能源合作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结果表明,在经济新常态下,中俄政府应抓住"中蒙俄经济走廊"政策契机,推动中俄货币融合,改善投资环境与能源市场,提升中国能源企业竞争力,从而不断深化中俄双方能源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宪良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能源消费与进口国,能否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与中国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化石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促进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无论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还是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宪良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能源消费与进口国,能否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与中国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化石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促进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无论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还是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能源合作是东北亚地区可以先行的和最有潜力的合作领域 ,能源合作可以带动东北亚其他领域的合作。中俄的能源合作具有客观需要性强、优势明显的特点 ,合作的深入开展不仅会促进整个东北亚地区的能源优质化 ,改善该地区的能源结构 ,而且作为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前导和组成部分 ,将加强东北亚各国间的相互联系 ,为该地区的合作提供良好的机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刁秀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正日益增加。目前,能源安全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对中国来说,当前石油供应安全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个能源缺乏的国家,近年来能源进口不断上升。从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强劲。而俄罗斯是个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是世界主要的能源出口国。中俄两国不仅具有地缘上的优势,而且在能源方面也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双方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有利于俄罗斯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红  
能源领域的合作既是中俄经贸关系的重要合作领域,也是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能源合作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中俄双方的共识,尽快制定中俄能源合作战略,探索和建立东北亚地区能源安全机制对于加强和改善中俄能源合作至关重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夏义善  
中俄能源合作已经起步 ,从勘探、研究到开发、管道铺设正逐步铺开。这一合作是双边的 ,但对外国公司开放。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广阔。它不仅有利于中俄两国 ,而且惠及输入油气的国家和参与合作的外国公司 ;有利于东北亚的繁荣 ,而且会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洋  董锁成  李泽红  
中俄能源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是意义重大的地缘战略合作。自1996年中俄能源合作拉开序幕以来,虽几经波折,但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且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规划实施,中俄能源合作迎来新机遇。基于此,本文回顾了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进展,从供求关系、能源政策、国际劳动地域分工、比较优势、区域发展政策、国际地缘环境变迁等角度全面分析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内在契合因素和外部推动因素,指出中俄利益诉求的内在契合性是中俄开展能源合作的决定性因素,外部推动因素则加速了中俄能源合作的进程。虽目前中俄能源合作态势良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晶  孙永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晓梅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重新制定发表了《2035年以前俄罗斯的能源战略》,战略出台后极大地促进了中俄在石油、天然气方面的合作,为中俄能源合作开辟了新的领域。但俄罗斯国内仍存在"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中俄能源合作方式单一以及面临日本、韩国在能源上的竞争等问题仍然存在。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应继续深化中俄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强双方的政治互信,推进能源合作方式多样化,积极推动建立中日韩能源合作机制,为中俄能源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