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
2023(610)
2022(501)
2021(434)
2020(378)
2019(818)
2018(831)
2017(1607)
2016(804)
2015(947)
2014(739)
2013(807)
2012(713)
2011(672)
2010(739)
2009(667)
2008(666)
2007(556)
2006(534)
2005(535)
作者
(2239)
(1821)
(1717)
(1712)
(1082)
(848)
(830)
(695)
(676)
(662)
(621)
(600)
(571)
(564)
(561)
(560)
(551)
(548)
(485)
(480)
(478)
(475)
(437)
(420)
(417)
(392)
(390)
(376)
(364)
(338)
学科
(3117)
经济(3116)
管理(1310)
中国(1275)
关系(1213)
(1175)
(1065)
贸易(1064)
(1039)
地方(983)
(935)
企业(935)
业经(818)
(809)
对外(776)
(741)
经济关系(708)
(701)
银行(700)
(690)
(656)
金融(656)
外经(654)
(649)
对外经济(649)
(537)
教育(532)
农业(526)
地方经济(460)
各国(453)
机构
大学(9527)
学院(8881)
研究(5110)
中国(4069)
(3786)
经济(3693)
科学(2846)
(2738)
管理(2511)
(2436)
研究所(2434)
中心(2100)
(1968)
理学(1912)
(1907)
理学院(1868)
管理学(1818)
管理学院(1798)
北京(1796)
(1777)
(1769)
(1677)
师范(1667)
科学院(1592)
(1552)
(1501)
研究院(1457)
师范大学(1399)
教育(1378)
农业(1370)
基金
项目(5002)
研究(3839)
科学(3699)
基金(3331)
(3095)
国家(3066)
社会(2275)
科学基金(2262)
社会科(2152)
社会科学(2152)
(1712)
教育(1693)
基金项目(1625)
(1616)
编号(1574)
成果(1551)
自然(1305)
自然科(1260)
自然科学(1260)
自然科学基金(1240)
重点(1239)
资助(1235)
课题(1210)
(1163)
(1138)
中国(1096)
(1083)
(1070)
科研(959)
(951)
期刊
(5483)
经济(5483)
研究(3731)
中国(3607)
教育(2099)
(1779)
学报(1685)
(1663)
金融(1663)
管理(1646)
科学(1465)
国际(1417)
(1386)
大学(1267)
农业(1196)
(1139)
学学(1087)
(1016)
论坛(1016)
(1003)
世界(924)
技术(837)
经济研究(779)
图书(773)
书馆(655)
图书馆(655)
(646)
业经(638)
问题(575)
国际经济(541)
共检索到19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志民  陈远航  
冰上丝绸之路作为蓝色经济通道已被纳入"一带一路"的总体布局,成为连接欧洲、亚洲及北美洲之间的最短航道,被誉为"国际海运新命脉"。"冰上丝绸之路"目前主要包括北极东北航道和北极开发两个重要支点,将推动北极国家和近北极国家在海上运输、极地开发和北极治理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逐步构建一条"冰上经济走廊",并极大地拓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缘空间,创新"一带一路"合作模式与合作理念。同时,"冰上丝绸之路"也面临地缘政治、传统贸易通道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中国作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倡导者和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岳鹏  
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中国具有长期性的战略意义,而俄罗斯主动向中国发出邀请,其深层次原因是希望借助中国力量增强在北极地区的活动能力;面对美欧制裁,希望中国填补欧洲国家在北极开发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希望与中国联手争取掌控未来北极地区机制制定的主动权。对中国来说,参与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自身也存在着积极开发热情与落后软硬件条件、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战略利益、地区相对收益与国家绝对收益、中方较高利益诉求与俄方有限合作立场这四个内部矛盾,而化解矛盾的主要方法是中方要确立中俄北极合作定位及有序提升软硬件条件,将邀请日韩参与同增加对俄欧海运出口货物种类相结合,将国内港口力量整合与推进"借港出海"相结合、以及将深化中俄战略互信与扩大同北欧国家合作相结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红霞  王子怡  
“冰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北极地区的延伸,它连接亚欧北美三大洲,构造了一条比传统航线距离更短、运输更经济的海上航线。“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将会给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环境治理以及北极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合作机遇。全球气候变暖、技术进步、沿线国家的合作意愿都为北极航道的开发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但是,“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也面临诸如主权争端、地缘矛盾、环境制约、传统航道的压力等众多的挑战。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者和参与者应该团结更多的国家积极参与合作,抓住当下的机遇,采取恰当的方式应对挑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新霞  
“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降低航运成本、提升与北极圈附近国家贸易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俄罗斯地缘经济重心“向东去”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在优化以东北亚为重心的国际海运贸易格局基础上,为中俄开展形式更为广泛、领域更加宽广和产业协同度更加深刻的技术贸易提供了机遇。中俄都是经济体量庞大的国家,产业结构差异性较大,而生产技术相对差异和比较优势决定了两国间的技术贸易潜力巨大。中俄应借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北冰洋海运通道建设及其触发的国际产业分工和布局优化为契机,努力消除制约中俄技术贸易发展在政策、机制、法律、地缘等方面存在的消极因素,积极探索中俄技术贸易深入深度发展的具体路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新霞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可以为中俄经贸合作交流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从基建合作、产业合作及多元政策出发,分析了“冰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俄贸易路径的开拓策略。在开展经贸合作交流过程中,中俄应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支点港口建设;以产业合作为核心,努力加强能源工业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合作;以多元政策为保障,切实加强贸易的双边和多边结合,明确经贸合作交流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张毅夫  И.Н.贺梅利诺夫  刘啸  B.A.多辛科  B.C.兹巴拉辛科  A.E.鲍列伊科  王玉国  
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治国之本,发展之魂。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突出了"一带一路"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2017年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同到访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正式公布了中俄共同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合作。这是十九大之后提出的首个"一带一路"合作构想,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合作,2017年12月56日,吉林大学和俄罗斯军事科学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И.Н.贺梅利诺夫  朱显平  刘啸  
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治国之本,发展之魂。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突出了“一带一路”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2017年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同到访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正式公布了中俄共同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合作。这是十九大之后提出的首个“一带一路”合作构想,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合作,2017年12月56日,吉林大学和俄罗斯军事科学院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振福  刘硕松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10多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近年来经济增速出现下滑。市场化程度不高、人才大量流失是导致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2017年7月,中俄双方正式提出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为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带来新机遇。从地理位置看,我国东北地区距离"冰上丝绸之路"较近,借助陆海联运与"冰上丝绸之路"成功对接,东北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并助力形成我国新的对外开放格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晓雪  刘阳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了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其中,维护和保障"冰上丝绸之路"安全已成为重大的现实需求。但是"冰上丝绸之路"沿线环境条件恶劣、地缘政治问题突出、各方利益协调困难,基于传统风险管控理论"风险预测—风险管理"的研究范式在"冰上丝绸之路"安全研究中呈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在韧性理论框架下对"冰上丝绸之路"的安全风险进行治理的构想,将风险暴露且产生冲击(即扰动)作为韧性能力损失的必要条件,承认风险暴露的常态化,聚焦韧性治理能力建设,关注安全风险对韧性治理能力的动态冲击。从"吸收—适应—恢复"三个空间维度解析韧性治理能力的层次结构,从"扰动之前—扰动过程—扰动之后"三个时间阶段分析韧性治理能力对风险的管控机理,最后从形成定期风险评估制度、构建"冰上丝绸之路""技术—社会"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冰上丝绸之路"命运共同体理念三个方面提出了"冰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韧性治理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丹  杜方鑫  
越南数字经济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我国"数字丝绸之路"倡议与越南《国家数字化提案》契合,越南高度重视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我国政府力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为两国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越南缺乏足够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和过高的外企进入门槛,有可能制约了双方数字经济的合作。未来,两国需要增强政治互信,制定中越数字经济合作战略;加强两国企业合作,共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帮助越南实现数字治理,共推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两国多层面数字交流,共同弥补巨大的数字鸿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先进  黄靖兹  
"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核心原则是"尊重、合作、双赢、可持续",其关键在于加强区域间多层次合作,最终实现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与中国政府加强北极资源开发和促进北极航道利用的利益诉求相符合。然而,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北极战略以及北极生态环境的制约,也为中国的进一步参与带来难度。因此,通过加强政策对话,推动北极国家合作开发与建设、参与相关国际立法,为合作提供有利的保障与约束等措施成为中国推动"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于砚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为东北地区以扩大开放带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在东北亚地区仅有图们江出海权,吉林省的浑春市成为重要的出海口,因而以吉林省为例,控掘其参与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区位优势、国际合作优势、政策优势和人才优势,可促进对外开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进而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全面振兴。吉林省融入"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应定位于:东北地区融入"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经济支点、"冰上丝绸之路"的陆海联运枢纽、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平台。同时,吉林省还应构建以图们江区域为中心的陆海联运通道,拓宽蓝色经济发展空间,利用区位优势开展图们江区域深度合作,把握契机优化产业链,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帅  耿克欣  张汝根  
":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启对中国外贸的影响项目是以冰上丝绸之路为基点,以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分析为目的的一个创新训练项目。文章主要研究了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之后蕴含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与传统航道相比的优势,论述了冰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可行性与必备技术和条件,探讨了冰上丝绸之路开启对我国外贸产生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马博  
斯里兰卡位于中国通往印度洋的交汇点上,发展两国关系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回顾中斯两国双边关系发展的历程和模式,分析了新形势下两国关系的走向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六十年来中斯之间密切的经贸关系是贯穿两国关系发展的主线。首先,中斯两国有着60年友好合作的基础,这对未来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其次,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政府在海上合作方面有着强烈的诉求;最后,印度因素是发展中斯关系无法回避的变量,在未来的中斯双边关系中应该有所体现,努力开创"中国-斯里兰卡-印度"三方合作的新模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郭晓莹  周军  
阿拉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阿双方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数字丝绸之路"倡议与阿拉伯各国政府的发展战略在数字经济领域契合,中国数字化发展的经验对于阿拉伯国家具有借鉴意义,我国政府全面推进"中国—阿拉伯国家网上丝绸之路"建设等为中阿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提供了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