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8)
2023(10294)
2022(9217)
2021(8718)
2020(7233)
2019(17068)
2018(16969)
2017(33637)
2016(17907)
2015(20126)
2014(20173)
2013(19970)
2012(18164)
2011(16185)
2010(15981)
2009(14440)
2008(13872)
2007(11785)
2006(10291)
2005(8754)
作者
(50572)
(42065)
(41712)
(39745)
(26662)
(20125)
(19017)
(16669)
(15917)
(14772)
(14386)
(14044)
(13214)
(13148)
(13015)
(12670)
(12528)
(12510)
(11924)
(11826)
(10431)
(10130)
(10008)
(9513)
(9313)
(9229)
(9188)
(9186)
(8422)
(8199)
学科
(73790)
经济(73722)
管理(48276)
(45766)
(37395)
企业(37395)
方法(36563)
数学(31676)
数学方法(31366)
(22235)
贸易(22224)
(21527)
(18469)
中国(17429)
地方(16862)
(16358)
(15570)
业经(15110)
农业(12470)
理论(11964)
环境(11373)
(11351)
技术(10613)
(10378)
(10294)
财务(10237)
财务管理(10222)
企业财务(9526)
(9486)
(9165)
机构
大学(252241)
学院(250336)
(102608)
管理(101928)
经济(100486)
理学(89494)
理学院(88498)
管理学(87018)
管理学院(86596)
研究(82889)
中国(58513)
(53208)
科学(51508)
(43606)
(40575)
研究所(37262)
业大(37253)
(37067)
中心(36699)
财经(36062)
(34333)
(33240)
北京(33233)
师范(32989)
(32852)
(30819)
经济学(30448)
农业(29106)
(28267)
经济学院(27814)
基金
项目(177779)
科学(139651)
研究(130141)
基金(129585)
(112485)
国家(111625)
科学基金(96053)
社会(81584)
社会科(77455)
社会科学(77437)
基金项目(70207)
(68670)
自然(63180)
自然科(61701)
自然科学(61689)
自然科学基金(60557)
教育(58835)
(57650)
编号(53182)
资助(53173)
成果(42143)
重点(39250)
(39187)
(37661)
(36687)
课题(35682)
创新(34193)
科研(34088)
教育部(33759)
人文(33392)
期刊
(106412)
经济(106412)
研究(73675)
中国(39643)
学报(38187)
管理(35568)
科学(35467)
(32803)
(30536)
大学(28768)
学学(27089)
教育(25116)
农业(23700)
技术(20467)
经济研究(18068)
业经(17496)
(17080)
金融(17080)
财经(16253)
问题(15295)
(15235)
(13784)
图书(13728)
理论(12676)
国际(12644)
科技(12118)
技术经济(12050)
(11898)
实践(11749)
(11749)
共检索到351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军  
本文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就2001~2005年和2006~2010年两个时间段,对两国双边贸易的增长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进口需求效应和出口竞争力效应的贡献是推动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而俄罗斯对中国出口增长则主要由进口需求效应贡献。在进一步分析中俄两国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的基础上,提出应拓宽双方贸易和经济合作领域,改善目前两国经贸合作的结构和质量。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康成文  
近年来中俄、日俄双边贸易稳定增长,但也面临着贸易竞争挑战。本文在分析中俄、日俄双边贸易的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中俄、日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贸易双方显示性贸易综合比较优势(RTA)以及贸易互补性(TCI)。结果表明,中俄、日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及RTA具有高度相似性,双边贸易互补性强、贸易潜力巨大,中日两国在对俄双边贸易中处于竞争关系,具有明显的贸易竞争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琦  
中俄双边贸易结算中,以现汇结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第三国银行的间接结算,即选择欧美等国商业信誉高、实力较强的银行转汇或转开信用证。二是中俄银行间直接通汇结算,即中俄银行正式建立代理帐户行关系,互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玉英  
发展中的中俄双边贸易程玉英中俄两国是边界线交界最长的两个相邻的大国。自1992年以来,两国高层领导人多次互访,政治经济关系较为协调。两个国家都从自身的特点和经济状况出发,采取与本国具体情况相适宜的方式进行改革,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双边都经历了较为长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菁菁  
针对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落后于政治合作,中俄贸易严重滞后于中美、中日贸易的现实,本文运用国际贸易理论,结合实际数据,对两国之间的贸易模式、贸易基础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国贸易前景良好。文章还提出了谋求双赢的措施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英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双方政治互信升级,两国建立了更为密切、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章基于较长时间跨度(1989~2010年)中俄双边贸易相关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扩展模型,研究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潜力问题,并提出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贸易制度安排;强调各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加强双边经贸结构调整,培育新兴贸易形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晔强  
基于修正的CMS模型从总产品、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三个层次分析金融危机前后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双边贸易的增长成因。研究结果显示:结构效应是中国与金砖国家双边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在金砖国家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而金砖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初级产品的竞争力具有优势,总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较差;竞争与结构交叉效应对中国与金砖国家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唐文浩  黎峰  
通过构建双边投入产出模型,从总体规模、行业分布、实现方式等层面对中俄双边贸易收益进行核算。在总值贸易统计口径下,中俄双边贸易差额出现了明显高估。中俄双边贸易中的增加值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在中国对俄出口规模中,属于中国国内增加值部分占到大约四分之三,而隐含在俄罗斯对华出口中的绝大部分贸易增加值属于俄方所有。从增加值行业分布来看,传统制造业部门是中国对俄增加值出口的主要领域,而俄罗斯对华出口实现的国内增加值主要集中在矿产品及化工部门。就增加值实现形式而言,两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表现为最终产品并且被对方当地消费,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唐文浩  黎峰  
通过构建双边投入产出模型,从总体规模、行业分布、实现方式等层面对中俄双边贸易收益进行核算。在总值贸易统计口径下,中俄双边贸易差额出现了明显高估。中俄双边贸易中的增加值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在中国对俄出口规模中,属于中国国内增加值部分占到大约四分之三,而隐含在俄罗斯对华出口中的绝大部分贸易增加值属于俄方所有。从增加值行业分布来看,传统制造业部门是中国对俄增加值出口的主要领域,而俄罗斯对华出口实现的国内增加值主要集中在矿产品及化工部门。就增加值实现形式而言,两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表现为最终产品并且被对方当地消费,而资源产品的特征决定了俄罗斯对华增加值出口更多表现为间接出口形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志刚  韩丽丽  魏浩  
本文利用1996-2006年期间的统计数据,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俄两国的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初级产品生产上,俄罗斯处于比较优势,中国处于比较劣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中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俄罗斯处于比较劣势;在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上,虽然两国都不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中国明显比俄罗斯更具后发优势;中俄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贸易联系,且产业内贸易多于产业间贸易,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俄之间存在着互补性贸易,但在不同的行业或产品中存在较大差异,两国初级产品存在的互补关系最为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书竹  
1994年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NAFTA)正式生效,开始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墨西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入NAFTA后,同美国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并已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研究墨美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既可以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扩大对美国出口提供参考依据,又可以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邝艳湘  
基于近年来中俄贸易的最新数据,本文运用出进口比率、产业内贸易指数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不同视角对中俄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中俄之间的贸易具有互补性;但不同行业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存在差异:中国在纺织品、水泥、农产品等行业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而俄罗斯在军工、矿产、木材等行业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两国在五金、塑料、珠宝等行业的贸易具有较高的竞争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史朝兴  顾海英  
本文根据中国双边贸易的实际情况,对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改进,应用改进后的引力模型研究了加入WTO对中国双边贸易增长的贡献,并探讨了其它因素对中国双边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WTO对中国与WTO成员之间的双边贸易增长贡献了19.6%,贸易伙伴GDP增长、中国GDP增长、贸易伙伴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APEC的贸易制度安排、香港和新加坡的转口贸易等因素都对中国贸易增长有显著正面影响,而运输成本则是阻碍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红  
中澳双边贸易特点及贸易利益研究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张建红实质性的中澳贸易始于60年代。1972年12月中澳正式建交后,两国的双边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澳双边贸易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绝对量来看,中澳双边贸易发展迅猛,但相对于中国对外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子慧  田志宏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国内农业资源丰富且与中国贸易频繁。2012年俄罗斯加入了WTO,这将使中俄经贸关系发展面临全新的贸易环境和条件。本文在分析俄罗斯农产品对外贸易特征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探讨了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及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互补性,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作出判断。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且一直处于逆差地位;市场分布和产品结构集中,其重点出口农产品中只有大宗谷物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农产品结构单一,以水产品为主,出口则相对多元化;中俄农产品贸易结构具有显著的互补性,俄罗斯加入WTO将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和结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