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4)
- 2023(11957)
- 2022(10510)
- 2021(9969)
- 2020(8270)
- 2019(18967)
- 2018(19079)
- 2017(36871)
- 2016(20083)
- 2015(22772)
- 2014(22134)
- 2013(21600)
- 2012(19666)
- 2011(17694)
- 2010(17693)
- 2009(15988)
- 2008(15652)
- 2007(13887)
- 2006(12069)
- 2005(10340)
- 学科
- 济(75422)
- 经济(75345)
- 管理(61889)
- 业(59210)
- 企(51995)
- 企业(51995)
- 方法(33910)
- 数学(28415)
- 数学方法(28051)
- 中国(20142)
- 农(19325)
- 财(18329)
- 业经(18269)
- 技术(17722)
- 学(16511)
- 地方(16194)
- 理论(14514)
- 贸(13749)
- 贸易(13740)
- 制(13649)
- 和(13342)
- 易(13335)
- 农业(12812)
- 划(12202)
- 环境(12080)
- 务(11973)
- 银(11919)
- 财务(11910)
- 财务管理(11886)
- 银行(11883)
- 机构
- 大学(275161)
- 学院(275078)
- 管理(113292)
- 济(105205)
- 经济(102780)
- 理学(98487)
- 理学院(97401)
- 管理学(95847)
- 管理学院(95327)
- 研究(89860)
- 中国(64926)
- 京(58441)
- 科学(56018)
- 财(46853)
- 所(44101)
- 研究所(40385)
- 中心(40058)
- 农(40054)
- 业大(39943)
- 江(39430)
- 财经(37916)
- 范(37285)
- 师范(36994)
- 北京(36893)
- 经(34389)
- 院(33228)
- 州(32821)
- 农业(31215)
- 技术(30280)
- 经济学(29794)
- 基金
- 项目(191035)
- 科学(150184)
- 研究(142749)
- 基金(136696)
- 家(118071)
- 国家(117042)
- 科学基金(101080)
- 社会(87921)
- 社会科(83246)
- 社会科学(83221)
- 省(75862)
- 基金项目(73298)
- 教育(65591)
- 自然(65541)
- 自然科(63985)
- 自然科学(63973)
- 划(63324)
- 自然科学基金(62803)
- 编号(59556)
- 资助(55224)
- 成果(48385)
- 重点(42250)
- 创(41860)
- 部(41243)
- 课题(40988)
- 发(40650)
- 创新(38924)
- 项目编号(37353)
- 科研(35958)
- 教育部(35573)
- 期刊
- 济(114790)
- 经济(114790)
- 研究(79881)
- 中国(51231)
- 管理(42888)
- 学报(40877)
- 科学(38715)
- 农(36350)
- 教育(35331)
- 财(34501)
- 大学(30909)
- 学学(28788)
- 农业(25752)
- 技术(25071)
- 融(21291)
- 金融(21291)
- 业经(19732)
- 经济研究(17743)
- 财经(17209)
- 图书(16983)
- 科技(15056)
- 经(14554)
- 问题(14370)
- 理论(13916)
- 业(13787)
- 技术经济(13514)
- 现代(13045)
- 实践(12994)
- 践(12994)
- 坛(12878)
共检索到396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东波 李英武
曾经对世界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丝绸之路",正在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地跨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创新的大合作模式使重现古老丝路辉煌、实现各自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得无比真实。中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实施,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欧亚大陆地缘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晓钟 高庆欣 辜穗 魏新
中亚五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性合作节点,具有良好的能源基础和合作条件,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大国因素和中亚国情对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战略的影响,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战略框架,探讨了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实现过程、模式选择及推进策略,明确了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政府及能源企业的任务与作用,提出了能源合作战略推进的重点要素。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国 中亚 能源合作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吴航 杨昌俊
[目的/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构想提出之后,引发了国内外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思考。本研究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俄、中亚"区域国合作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影响及由此引发的国际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若干思考,旨在促进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查阅国内外数十篇文献,并通过图书馆和大学研究所及CNKI数据库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的论证和举措。[结果/结论]当今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面临着复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艾赛提江·艾拜都拉
"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与中亚贸易不断深化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推动具有传统渊源与合作基础的国家和地区在更多领域开展更具实效的合作。在阐述"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基础上,对"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现实支撑进行分析,并梳理中亚贸易现状,对如何更好地实施"新丝绸之路"战略、促进中亚贸易提出对策。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区域经济合作 中亚五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彭丽红 杨博
马来西亚被誉为全世界现代化最成功、发展最全面的穆斯林国家之一。同时,位于东南亚中心位置的马来西亚也是一个拥有多种族群的典型的亚洲多元文化国家。经历过从英国独立并组建联邦后的五十余年的发展,马来西亚在人均收入、竞争能力和经济结构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在国际竞争力评价的背景下对马来西亚国家竞争战略的梳理,找出马来西亚现代化背后的动力并分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内部因素,同时,作为TPP的成员国,其在TPP中的定位、成本和收益也是分析其战略路径的重要内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施锦芳
近年来,伴随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及能源安全问题的升级,中亚于世界经济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2013年,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涵盖中亚地区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中亚作为连接东亚和西欧两大繁荣经济圈的桥梁,其在全球的经济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同时中亚丰富的油气资源及独特的地缘优势也使其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各国纷纷推出了相应的中亚经贸战略。本文归纳比较了美、俄、日、欧盟等全球经济大国及重要区域在中亚推行的经贸战略,重点讨论了中国实施的中亚经贸战略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中国推进"新丝绸之路"框架下的中亚经贸战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亚 新丝绸之路 经贸战略 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德洪 张彩丽
在阐述新丝绸之路建设构想及中国与中亚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丝绸之路建设对中国扩大中亚商品贸易、降低能源进口风险及提升中亚国际影响力的经济意义,针对新丝绸之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消除贸易壁垒、促进通关便利化及调整贸易投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日明 陈晨
基于经济、能源以及政治三方面诉求的美国政府,在国内经济以及亚太经济格局重构的重压下,推出"新丝绸之路"计划,以期实现以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倚重地区国家发展的战略转变。该战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部分,以及促使贸易便利化的软件部分来进行双向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战略成果。通过中美两国的"丝绸之路"战略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均存在自身的战略优势与劣势,只有合理竞争,实现包容性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两国经济与中亚地区的共同繁荣。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美国 战略比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树梅
在"向西开放"思想指引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运而生。为达到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的,实现互联互通是关键。以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为参照系,互联互通需要在明晰"联"与"通"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广度与深度的纵深化扩展。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合作领域不断增多,区域通达水平逐步提高,但经济联系有待加深,其互联互通尚处于粗放式的狭义发展层面。因此,中义层面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定位的研究区域,应立足于东北亚、中亚、西亚国家经济合作现状,从产业、金融、交通基础设施、贸易、能源合作、标准规则等方面入手,宽视角、分阶段、分领域地构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的互联互通战略,即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强化基础设...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互联互通 战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廖瑜
随着中国政府提出新丝绸之路的构想,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也将向更深领域发展,处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核心地带的广西口岸城市迎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梳理广西口岸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丝绸之路视阈下广西口岸经济的战略机遇与挑战,提出广西口岸经济发展战略对策。
关键词:
广西口岸经济 新丝绸之路 发展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 张晨瑶
着眼于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搭建新平台,习近平主席2015年先后2次倡议俄方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均得到了普京总统的积极响应,所以应将双方合作开拓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跨国项目提到日程。为此,需要透视中俄合作开拓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背景,分析中俄合作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现实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创意中俄合作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对策:注重全面加强海洋领域合作,充实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依托两国相关沿海区域,共同开拓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自由通航,积极合作完善沿线基础设施;解决资金困难,共同创建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开发银行;注重加强科研合作,奠定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开发基础;打造海上丝绸战略合作平台,领衔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只有这样努力下去,才能逐步合作开拓出21世纪东北方向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亚欧区域经济繁荣做出历史性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勇辉
当前学术界对战略支点国家的界定不一,从国家的对外战略角度来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家应该具有特殊地缘地位、经济示范作用和关键战略价值等基本功能。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家和推进"21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将面临来自国际体系层次、国家间层次和国家单位层次的困境,为此,本文从各层次困境的功能视角提出了相关的突破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程贵 姚佳
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区,人民币国际化应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以中亚国家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人民币在中亚地区的计价、支付与结算功能,实现人民币中亚区域化。当前,人民币中亚区域化已取得诸多成效,正逐步成为中亚地区具有影响力的货币,但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大国博弈及货币竞争等方面仍存在制约因素。为此,需要不断完善金融市场、扩大能源人民币计价与人民币贷款、建立覆盖中亚的离岸市场、增进大国利益协调与民间交流,为人民币中亚区域化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人民币 中亚 区域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新霞
“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降低航运成本、提升与北极圈附近国家贸易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俄罗斯地缘经济重心“向东去”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在优化以东北亚为重心的国际海运贸易格局基础上,为中俄开展形式更为广泛、领域更加宽广和产业协同度更加深刻的技术贸易提供了机遇。中俄都是经济体量庞大的国家,产业结构差异性较大,而生产技术相对差异和比较优势决定了两国间的技术贸易潜力巨大。中俄应借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北冰洋海运通道建设及其触发的国际产业分工和布局优化为契机,努力消除制约中俄技术贸易发展在政策、机制、法律、地缘等方面存在的消极因素,积极探索中俄技术贸易深入深度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冰上丝绸之路” 中俄国际贸易 技术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新霞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可以为中俄经贸合作交流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从基建合作、产业合作及多元政策出发,分析了“冰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俄贸易路径的开拓策略。在开展经贸合作交流过程中,中俄应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支点港口建设;以产业合作为核心,努力加强能源工业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合作;以多元政策为保障,切实加强贸易的双边和多边结合,明确经贸合作交流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
“冰上丝绸之路” 中俄贸易路径 开拓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