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5)
- 2023(14754)
- 2022(12552)
- 2021(11788)
- 2020(9464)
- 2019(22000)
- 2018(21789)
- 2017(41566)
- 2016(22860)
- 2015(25656)
- 2014(25689)
- 2013(25425)
- 2012(23655)
- 2011(21492)
- 2010(21549)
- 2009(19598)
- 2008(19038)
- 2007(16742)
- 2006(14919)
- 2005(13425)
- 学科
- 济(96991)
- 经济(96898)
- 管理(61771)
- 业(61058)
- 企(48578)
- 企业(48578)
- 方法(38907)
- 数学(32951)
- 数学方法(32576)
- 中国(28389)
- 农(27753)
- 地方(25715)
- 业经(23198)
- 学(20390)
- 财(20222)
- 农业(18999)
- 贸(17886)
- 贸易(17869)
- 易(17205)
- 制(16549)
- 环境(15684)
- 和(15616)
- 理论(15490)
- 技术(15257)
- 银(15121)
- 银行(15075)
- 融(14950)
- 金融(14948)
- 发(14638)
- 行(14536)
- 机构
- 大学(322840)
- 学院(322827)
- 济(128682)
- 管理(126706)
- 经济(125835)
- 研究(114191)
- 理学(108961)
- 理学院(107686)
- 管理学(105908)
- 管理学院(105326)
- 中国(84205)
- 科学(71125)
- 京(70600)
- 所(58222)
- 财(56909)
- 农(54706)
- 研究所(53002)
- 中心(50934)
- 业大(48846)
- 江(48057)
- 北京(45325)
- 范(45168)
- 财经(45095)
- 师范(44743)
- 农业(42607)
- 院(41598)
- 经(40968)
- 州(39381)
- 经济学(37395)
- 师范大学(36126)
- 基金
- 项目(219422)
- 科学(171732)
- 研究(163134)
- 基金(156149)
- 家(136138)
- 国家(134919)
- 科学基金(114926)
- 社会(100957)
- 社会科(95567)
- 社会科学(95543)
- 省(86870)
- 基金项目(82889)
- 教育(74335)
- 自然(73636)
- 划(73012)
- 自然科(71889)
- 自然科学(71876)
- 自然科学基金(70539)
- 编号(67800)
- 资助(64131)
- 成果(55216)
- 发(51138)
- 重点(49255)
- 部(47802)
- 课题(47277)
- 创(45656)
- 创新(42484)
- 项目编号(41344)
- 科研(41295)
- 发展(40985)
- 期刊
- 济(147510)
- 经济(147510)
- 研究(98670)
- 中国(65629)
- 农(51034)
- 学报(50541)
- 管理(47382)
- 科学(47311)
- 教育(41543)
- 财(40356)
- 大学(38133)
- 农业(36133)
- 学学(35573)
- 技术(28851)
- 融(28678)
- 金融(28678)
- 业经(25670)
- 经济研究(23019)
- 财经(20915)
- 问题(19242)
- 业(18897)
- 图书(18397)
- 经(17880)
- 科技(16244)
- 理论(15864)
- 技术经济(15860)
- 现代(14961)
- 商业(14637)
- 实践(14591)
- 践(14591)
共检索到486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司永海
中俄两国在历史上同为经济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为了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发展,两国都从多个维度对生产力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中俄两国生产力发展的路径主要涉及制度安排、体制改革、工业化以及科技发展等几个方面,其中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表现。
关键词:
俄国 中国 生产力 路径比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田刚
中国与俄罗斯两国自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经贸得到长足发展。2006年恰逢“俄罗斯—中国年”,两国经贸将借此进一步发展与深化。本文对中俄林木产品贸易和森林资源合作开发作了全面而深入地探讨,提出了实行跨国经营、加强两国政府间和地区间合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策略等建议以保障其成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书芳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两国关系一直处于战略升级态势,但目前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政治协作与经贸合作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致使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转折关头。中俄两国领导人为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力图把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到面向21世纪的务实性阶段,其未来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并能成为当今世界大国关系的成功范例和操作楷模。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清才 张海霞
中俄两国是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在经受了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冲击后,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中俄政府总理定期会晤制度框架下,建立了两国经济合作对话与协商机制。近年来,中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相互投资不断增加,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全面发展。全面提升贸易质量,扩大贸易规模,增加相互投资,深化能源合作,推动地区间和边境地区经贸合作,加强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将成为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陆军 孙娜
基于激发新质生产力长期效能角度,将ESG理念嵌入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全新管理环境,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考虑ESG理念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将ESG理念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相结合,聚焦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构件,立足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个视角探究ESG理念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使“ESG理念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具象化。进一步地,将ESG理念渗入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条实现路径中,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确保最大限度释放新质生产力效能的同时将生产力变革惠及全社会,推动更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刁秀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正日益增加。目前,能源安全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对中国来说,当前石油供应安全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个能源缺乏的国家,近年来能源进口不断上升。从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强劲。而俄罗斯是个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是世界主要的能源出口国。中俄两国不仅具有地缘上的优势,而且在能源方面也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双方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有利于俄罗斯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能源安全 能源合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庞青山 谢安邦
本文比较了德美两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道路,揭示出两者共同的基本特征:发展方式上规模扩张与内涵增长并举;发展的基本动因是“需要”;发展趋势是由单一走向多样,由封闭走向开放;两类模式互相靠近,不断融合与创新。最后提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要为实现我国现代化服务,多样化与规范化相结合,走国际化道路等几点启示。
关键词:
德国 美国 研究生教育 基本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花艳
文章选取STIC一分位贸易分类数据,选取Aquino指数所谓测度2010—2014年中俄双边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标,对中俄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趋势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俄两国在初级产品贸易在近5年来产业内贸易水平趋于下降,在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中俄双方的贸易在制成品方面,技术投入较大的产业制成品呈现出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以及上升的发展趋势,相对而言,劳动力投入较大的产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下滑。可以看出中国并不具备较强的资本和技术的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没有呈先出预期的优势,中俄的贸易条件有待提高,但目前中国与俄罗斯资本和技术差距逐步缩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彤 吴庆军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推进,中印两国经济发展引发新的热议与关注。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目前都处于大国崛起阶段。通过分析中印两国1978—2021年综合国力指标,并采用相对数作为研究变量比较两国相关指标变迁过程,结果显示:中印两国在经贸领域具有一定互补性。在此基础上,围绕培育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和参与重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格局,分析中印两国参与全球经济的竞合度,探讨中印两国经贸发展优势及其互补关系。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经济 贸易 互补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艳玲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战略部署的过程中,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是一条重要途径和手段。日本是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是世界公认的乡村旅游典范。通过对中、日乡村旅游兴起背景、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政策建议,即:以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培养大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青年乡村精英,引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道路、健全政策法律体系,营造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环境。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乡村旅游 比较研究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玉芬
通过对中俄两国文献样本法的比较分析,指出了在体例和内容上的差异。提出参考借鉴俄国经验,发展和完善我国文献样本法规建设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满生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俄罗斯两国政府对国际教育服务市场认识的共同点,包括中俄两国都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实施有限度的开放,把提高跨境教育的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关注教育产业属性的探讨,重视人才流失问题等等。文章指出俄罗斯对外教育合作的一些特点,如把独联体成员国的教育合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谨慎地推进博洛尼亚进程,理智地分析和对待加入WTO带来的权益和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文章指明中俄在教育服务国际市场上的合作具有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粟勤 肖晶
中俄两国银行业改革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改革路径不同。前者在渐进式改革中实现了国有银行的股改上市和银行业稳定运行,而后者通过激进的改革推进了利率市场化、资本自由流动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运用世界银行四维评价体系对两国银行业改革绩效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银行业规模更大,稳定性优于俄罗斯银行,但资本充足率、金融包容水平低于后者,盈利能力也有待提高。总结借鉴双方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对于深化两国银行业改革意义重大。
关键词:
银行业改革 改革绩效 经验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昕沫
冷战结束后,经济外交凭借经济性、和平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许多国家、政府和组织运用到对外政策当中。中俄两国在发展国内经济和摆脱国际经济困境的双重考验下,选择和采用了经济外交,并不断扩展和充实经济外交的目标。经济外交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中俄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也促进了两国经济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但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看,尽管中俄两国在彼此经济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很重要,且这种重要性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但并不居于首要地位,经济外交仅是两国处理国家关系的一个手段,是总体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一些现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经济外交 经贸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美姬 张烨
通过分析中泰两国经贸往来特点与双方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新形势下中泰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泰两国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中国 泰国 经贸关系 发展空间 拓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