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2)
- 2023(2309)
- 2022(2026)
- 2021(1942)
- 2020(1564)
- 2019(3822)
- 2018(3903)
- 2017(7703)
- 2016(4088)
- 2015(4661)
- 2014(4458)
- 2013(4453)
- 2012(4254)
- 2011(3902)
- 2010(4204)
- 2009(3789)
- 2008(3795)
- 2007(3623)
- 2006(3305)
- 2005(3204)
- 学科
- 济(19358)
- 经济(19347)
- 业(13891)
- 管理(12483)
- 企(12319)
- 企业(12319)
- 中国(5350)
- 农(5312)
- 地方(5272)
- 制(4436)
- 业经(4432)
- 方法(4156)
- 体(4040)
- 关系(4039)
- 贸(3990)
- 贸易(3985)
- 策(3886)
- 易(3756)
- 技术(3580)
- 农业(3557)
- 划(3324)
- 经营(3044)
- 地方经济(3004)
- 数学(2999)
- 数学方法(2921)
- 理论(2883)
- 和(2850)
- 财(2847)
- 银(2728)
- 银行(2723)
- 机构
- 学院(57777)
- 大学(57300)
- 济(24192)
- 经济(23566)
- 研究(22620)
- 管理(22445)
- 理学(18804)
- 理学院(18557)
- 管理学(18311)
- 管理学院(18162)
- 中国(16126)
- 京(12275)
- 科学(12194)
- 所(11451)
- 研究所(10211)
- 财(9893)
- 江(9820)
- 中心(9368)
- 农(9263)
- 范(8739)
- 师范(8695)
- 院(8281)
- 北京(8083)
- 州(7847)
- 财经(7643)
- 业大(7260)
- 农业(6957)
- 师范大学(6927)
- 技术(6871)
- 经(6818)
- 基金
- 项目(34166)
- 科学(27064)
- 研究(26916)
- 基金(24096)
- 家(20715)
- 国家(20524)
- 科学基金(17294)
- 社会(16372)
- 社会科(15476)
- 社会科学(15472)
- 省(13387)
- 教育(12866)
- 基金项目(12348)
- 编号(11908)
- 划(11462)
- 自然(10812)
- 自然科(10562)
- 自然科学(10561)
- 自然科学基金(10397)
- 成果(10293)
- 资助(9828)
- 课题(8634)
- 发(8021)
- 重点(7737)
- 部(7734)
- 创(7189)
- 年(7176)
- 性(7072)
- 项目编号(6987)
- 规划(6817)
共检索到99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 张晨瑶
着眼于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搭建新平台,习近平主席2015年先后2次倡议俄方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均得到了普京总统的积极响应,所以应将双方合作开拓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跨国项目提到日程。为此,需要透视中俄合作开拓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背景,分析中俄合作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现实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创意中俄合作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对策:注重全面加强海洋领域合作,充实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依托两国相关沿海区域,共同开拓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自由通航,积极合作完善沿线基础设施;解决资金困难,共同创建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开发银行;注重加强科研合作,奠定21世纪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开发基础;打造海上丝绸战略合作平台,领衔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只有这样努力下去,才能逐步合作开拓出21世纪东北方向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亚欧区域经济繁荣做出历史性贡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汪洁 刘婉婷
历史上,起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将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的货物交换和文化科技交流。丝绸之路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以古都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沿天山南北两路进入中亚地区,沿黑海南北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1.尊重差异,建立多元化复合型的合作机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国际间合作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依赖于地理差异的农产品海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建立合作经济体系要充分考虑经济的差异性。我们需要通过文化交融来化解政治差异性,通过加强互学互鉴来保持文化多样性。各国或地区应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在尊重差异的基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它适应国际投资贸易格局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各国发展问题凸显的现实,以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要素自由化等国际合作的新潮流,可为沿线经济体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将对全球经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为更好地应对当前政治环境变化、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国主动权竞争与政策协调技术风险等方面挑战,确保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推动亚欧非各国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我们要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稳妥化危为安,努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一要尊重差异,建立多元化复合型合作机制;二要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方面提高公共服务意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谭卓 杨松岭 蔡文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价值,石油天然气合作是构建能源丝绸之路的主线之一。本文基于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资源潜力、投资环境、合作机会以及合作方向的分析,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油气勘探开发合作的整体战略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油气勘探开发 油气合作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谭卓 杨松岭 蔡文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价值,石油天然气合作是构建能源丝绸之路的主线之一。本文基于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资源潜力、投资环境、合作机会以及合作方向的分析,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油气勘探开发合作的整体战略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油气勘探开发 油气合作模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伟光
与现有的国际和地区经济合作机制相比较,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不仅表现为高度的开放性,而且突出表现为合作领域、合作制度、合作目标的多样性与多重性。海上丝绸之路是当前中国实施协同性、创新性、积极防御型战略理念和行动方案的重要载体,其战略实施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联动,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层面的互联互通,推动政策、制度和规则层面的务实合作,降低区域交易成本,加强区域认同与战略捆绑,提升区域合作的战略效应与经济绩效,建构区域合作新格局与区域治理新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敏
当前,台湾参与中国大陆主导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为两岸经济合作构筑新平台、增添新活力,也将有助于解决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为两岸经济合作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相衔接提供可行途径。从历史地缘、经济等层面看,台湾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较强可行性,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台湾可通过借助"两岸经合会"平台、推动两岸"五通"、促进闽台社会经济率先整合、创新合作机制等路径参与进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文刚 黄小珍 刘沛
广东省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地理、历史、人文和经贸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产业政策不够系统完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投入不足,部分企业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市场认识不够,华侨华商助力作用仍需发挥等问题。广东省应加强政策引导,着力顶层设计,统筹发展规划,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推进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搭建方便贸易往来的合作平台,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导侨商参与建设,助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阳 黄海刚 王春豪
文章在详细介绍克拉运河项目产生及发展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修建克拉运河对中国和泰国的战略意义,对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以及当前该项目建设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本文认为,我国必须坚持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战略契机,以多边合作组织为建设平台,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共赢"为合作原则,以"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组织为政治保障,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金融支撑,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促进亚太自贸区早日建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勇辉
当前学术界对战略支点国家的界定不一,从国家的对外战略角度来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家应该具有特殊地缘地位、经济示范作用和关键战略价值等基本功能。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家和推进"21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将面临来自国际体系层次、国家间层次和国家单位层次的困境,为此,本文从各层次困境的功能视角提出了相关的突破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伍凤兰 陶一桃 申勇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对外经贸格局战略调整的延伸和体现。深圳地理区位优越、市场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具有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越条件。在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深圳应明确城市定位,形成自身比较优势;突破传统同质化发展路径,积极拓展差异化合作;以前海蛇口自贸区为载体,探索以开放促制度创新的试点;以湾区经济为依托,构筑更高层次开放性经济体系。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深圳 战略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钱耀军
本文利用1992—2016年中新贸易相关数据,采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中新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两国在SITC0SITC9等10类商品上的互补程度及显性优劣势,再利用SPSS、MATLAB等软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中国GDP和中新进出口贸易额,新加坡GDP和中新进出口贸易额等均呈正线性相关关系,且随着中国、新加坡GDP的持续增长,中新进出口贸易额也呈稳定增长趋势,说明中新贸易未来的合作前景是可喜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晞
基于历史渊源、人文互通、商缘互动和经济互惠,台湾海峡理应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两岸行业协会要发挥首冲力量,但二者处在"非对称互惠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关系模式"到"非对称互惠共生条件下的连续共生关系模式"的进化阶段,也亟待充分释放其协同效应,应创新两岸行业协会的合作路径:以"对称互惠"为前提条件,建立两岸行业协会战略联盟,完善共生合作机制;全力激发改革红利,推动两岸行业协会在自贸区、互联互通和走出去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协作,并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行业协会的战略协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大海 王艺潼 刘芳明 于莹 连晨超 徐孟
以海外港口为载体建设海上战略支点,宏观上有利于从全球视角实现海外港口建设布局,微观上有利于落实到海外港口的投资建设层面。海上战略支点港的主要建设模式有合资模式、并购模式、长期租赁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等,应根据不同模式的特点,规避其政策法律风险和一般法律风险,实现海上战略支点相关制度的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