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7)
2023(15074)
2022(12982)
2021(11914)
2020(9964)
2019(22890)
2018(22711)
2017(44211)
2016(23648)
2015(26689)
2014(26731)
2013(26723)
2012(24955)
2011(22806)
2010(22922)
2009(20904)
2008(20449)
2007(17983)
2006(15988)
2005(14309)
作者
(69520)
(57633)
(57199)
(54137)
(36784)
(27440)
(26016)
(22579)
(21901)
(20695)
(19603)
(19389)
(18299)
(18281)
(17788)
(17628)
(17009)
(16797)
(16413)
(16412)
(14335)
(14185)
(13921)
(13048)
(12804)
(12731)
(12717)
(12600)
(11597)
(11291)
学科
(108700)
经济(108600)
管理(65920)
(65210)
(52715)
企业(52715)
方法(46465)
数学(39744)
数学方法(39397)
中国(29708)
(28525)
地方(27987)
(26198)
贸易(26181)
(25303)
业经(24560)
(23132)
(20260)
农业(19138)
(17643)
技术(16672)
(16191)
金融(16190)
环境(16171)
理论(16108)
(16013)
(15957)
银行(15916)
地方经济(15395)
(15297)
机构
大学(342605)
学院(341720)
(145125)
经济(142200)
管理(135495)
研究(119452)
理学(116860)
理学院(115591)
管理学(113838)
管理学院(113226)
中国(88111)
(73838)
科学(70992)
(63870)
(59887)
研究所(54143)
(53920)
中心(53229)
财经(51163)
(50439)
业大(49177)
北京(47273)
(46533)
(45803)
师范(45400)
(43644)
经济学(43494)
农业(41973)
(41117)
经济学院(39366)
基金
项目(230158)
科学(181237)
研究(171173)
基金(166298)
(143806)
国家(142594)
科学基金(122637)
社会(108268)
社会科(102809)
社会科学(102786)
(89784)
基金项目(88255)
自然(78171)
教育(77658)
自然科(76336)
自然科学(76323)
自然科学基金(74971)
(74895)
编号(69824)
资助(69093)
成果(56773)
(53101)
重点(51433)
(51115)
课题(48303)
(47887)
创新(44614)
国家社会(44244)
教育部(44068)
人文(43476)
期刊
(161825)
经济(161825)
研究(105392)
中国(66103)
管理(50828)
学报(50366)
(49339)
科学(47347)
(45379)
教育(38663)
大学(38535)
学学(36078)
农业(34665)
(31855)
金融(31855)
技术(29634)
业经(27483)
经济研究(26538)
财经(24584)
问题(22176)
(21077)
(20530)
图书(18100)
(18019)
国际(17601)
技术经济(17254)
理论(16796)
商业(16765)
科技(16222)
世界(15958)
共检索到514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花艳  
文章选取STIC一分位贸易分类数据,选取Aquino指数所谓测度2010—2014年中俄双边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标,对中俄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趋势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俄两国在初级产品贸易在近5年来产业内贸易水平趋于下降,在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中俄双方的贸易在制成品方面,技术投入较大的产业制成品呈现出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以及上升的发展趋势,相对而言,劳动力投入较大的产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下滑。可以看出中国并不具备较强的资本和技术的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没有呈先出预期的优势,中俄的贸易条件有待提高,但目前中国与俄罗斯资本和技术差距逐步缩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丽  范德成  张文文  
本文运用2000-2010年中印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测算了GL指数、MII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来分析中国与印度两国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及类型,并对中印两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提出促进中印两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史智宇  
本文运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与修正的Glick-Rose出口相似性指数对东亚区域内自80年代中期以来到90年末之间的贸易资料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证实了这一地区确实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提高的趋势。研究表明,东亚产业结构由垂直向水平的整体性演进态势与东亚各经济体人均GDP的提高是促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了制约我国与东亚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爱军  林琳  
本文对中日双边贸易中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中日双边贸易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的提高,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比重也有所提高;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差异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是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活动活跃、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的构筑及其产业内投资的发展、中国持续经济增长引起的市场容量扩大、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产品差异化发展以及便利的地理区位因素均有利于促进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模经济和贸易壁垒因素对其则尚存消极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智宇  易行健  唐建伟  
本文运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与修正的Glick-Rose出口相似性指数,对东亚区城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之间的贸易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证实了这一地区确实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提高的趋势。研究表明,东亚产业结构由垂直向水平的整体性演进态势与东亚各经济体人均GDP的提高是促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本文最后结合中国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玉梅  
中俄农产品贸易是两国贸易的关键性组成部分。两国在农业产品品种、生产潜力、农业资源、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贸易潜力特别巨大。不断发展的中俄农产品贸易能够促进两国农业机械、农业科技、农业劳务等方面的合作。但两国贸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不同,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通过研究和分析,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推动两国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喻志军  姜万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李梁  
在2001年,中日两国向对方出口最多的商品均是电机和电器产品,即海关HS分类85章商品,这使得用产业内贸易的方法来分析中日国际分工格局成为可能。本文讨论了产业内部分工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测算了中国对日本HS85章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指数,比较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在HS85商品上的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作者认为,中日HS85章商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作者最后认为,只要中国的加工贸易政策不变,中日产业内贸易将进一步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岳昌君  
美国产业内贸易 (一)发展趋势 本文按3位数标准国际贸易代码(SITC)划分产业并采用1999年联合国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ITT)计算公式为: ITT=1-|X_I-M_i|÷(X_i+M_i)其中X_i,M_i分别表示产业i的出口值和进口值:ITT=1表示完全是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佟家栋  刘钧霆  
本文采用SITC5分位数据,对1992-2002年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日贸易结构仍然呈现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格局,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比重正逐渐上升。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细分呈现出以低质量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日制造业低质量产业内贸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人力资本要素方面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丽  展之爱  
结合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运用Grubel-Lloyd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 & McDowell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泰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发现在1996-2006年间,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从发挥区位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和实施产品差异化三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与泰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李莉  
中日两国产业内贸易的比重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熏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并存发展熏呈现出较为高级的垂直型分工型态。中日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昕艳  
本文分析了我国近年来的产业内贸易额与对外贸易总额的变动,并依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我国通过发展产业内贸易改善贸易模式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彬  孙孟  
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和实证比较选取Aquino指数对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测度,然后利用GHM法将产业内贸易细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从更深层次研究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发现:中澳两国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但Aquino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产业内贸易水平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中澳两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初级产品,但无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都不具有优势,中国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没有表现出预想优势,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与澳大利亚有较大差距,但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易露霞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4年中英双边贸易仍然存在贸易逆差,并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使中英双边贸易朝着更加平衡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对中英双方经济的长期发展都是有利的。中英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迅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英双边贸易的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