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8)
- 2023(13611)
- 2022(12099)
- 2021(11512)
- 2020(9614)
- 2019(22430)
- 2018(22680)
- 2017(43858)
- 2016(24275)
- 2015(27111)
- 2014(27897)
- 2013(27428)
- 2012(25103)
- 2011(22311)
- 2010(22350)
- 2009(20142)
- 2008(19854)
- 2007(17915)
- 2006(15720)
- 2005(14021)
- 学科
- 济(93034)
- 经济(92858)
- 管理(68113)
- 业(64200)
- 企(51857)
- 企业(51857)
- 方法(40904)
- 数学(35082)
- 数学方法(34595)
- 农(27777)
- 财(27224)
- 中国(25728)
- 学(20931)
- 业经(20155)
- 地方(19923)
- 制(18811)
- 农业(18485)
- 理论(16814)
- 贸(16010)
- 贸易(15998)
- 务(15583)
- 财务(15488)
- 易(15486)
- 财务管理(15445)
- 银(14750)
- 银行(14711)
- 企业财务(14630)
- 和(14401)
- 行(13909)
- 技术(13776)
- 机构
- 学院(334354)
- 大学(333713)
- 管理(130556)
- 济(126713)
- 经济(123519)
- 理学(111862)
- 理学院(110560)
- 研究(110184)
- 管理学(108443)
- 管理学院(107837)
- 中国(83433)
- 京(72399)
- 科学(70036)
- 财(61718)
- 所(56106)
- 农(54590)
- 中心(51414)
- 江(51384)
- 研究所(50630)
- 业大(50075)
- 财经(48526)
- 北京(46158)
- 范(46140)
- 师范(45730)
- 经(43955)
- 农业(42244)
- 州(42212)
- 院(40001)
- 经济学(37506)
- 师范大学(36615)
- 基金
- 项目(224291)
- 科学(174597)
- 研究(165466)
- 基金(160013)
- 家(138889)
- 国家(137623)
- 科学基金(117717)
- 社会(101311)
- 社会科(95633)
- 社会科学(95604)
- 省(88409)
- 基金项目(85393)
- 自然(77105)
- 教育(76608)
- 自然科(75272)
- 自然科学(75253)
- 划(74205)
- 自然科学基金(73866)
- 编号(69466)
- 资助(66571)
- 成果(57215)
- 重点(49602)
- 部(48749)
- 课题(48046)
- 发(47102)
- 创(45744)
- 科研(42941)
- 创新(42580)
- 项目编号(42417)
- 大学(42157)
- 期刊
- 济(145698)
- 经济(145698)
- 研究(100874)
- 中国(67207)
- 学报(53478)
- 农(50451)
- 科学(48552)
- 财(47948)
- 管理(46833)
- 教育(42266)
- 大学(40239)
- 学学(37412)
- 农业(34285)
- 融(30662)
- 金融(30662)
- 技术(29189)
- 业经(24664)
- 财经(23223)
- 经济研究(22115)
- 图书(20577)
- 经(19806)
- 问题(19441)
- 理论(17715)
- 业(16493)
- 实践(16304)
- 践(16304)
- 版(15895)
- 科技(15554)
- 技术经济(15406)
- 现代(15220)
共检索到501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尚梅
在经济持续增长、住宅交易价格过度上涨及收入两极化现象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基于西安市商品住宅价格、经济适用房价格及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可支配收入及住房消费的统计资料,分析不同收入阶层居民购房及住房消费状况,发现与西安经济发展及城镇居民住房需求相适应的保障性住房及商品住房供给比例应为廉租房17%、经济适用房24%、商品房59%。
关键词:
西安 住房保障 中低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涛 史宇鹏 陈斌开
以居民幸福感为民生指标,本文系统研究了家庭自有住房状况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住房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两种新机制——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其次,基于中国跨省区城镇居民调查数据,本文对这两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获得了如下重要发现:(1)不同产权类型的自有住房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拥有大产权住房和更多的大产权住房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幸福感,但拥有小产权住房以及小产权住房的数量对居民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2)平均而言,大产权住房给首次置业和二(或多)次置业这两个居民群体带来的幸福感提升幅度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强和更可能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家庭,二...
关键词:
住房 幸福 流动性约束 预防性储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桥云 钱龙
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滞后造成其住房难题,主要归因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本文从政府担保的内在作用机理出发,论证政府担保对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效果,政府担保能有效缓解借款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增加信贷供给。此外,文章具体分析我国采取政府担保机制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银锋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在居住方面的支付能力严重不足,仅靠其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基本居住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城镇商品房价格上涨导致住房价格远远超出中低收入家庭的正常经济承受能力。因此,国家和各地方纷纷出台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但是我国保障住房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完善保障住房制度关系到民生大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卢媛 刘黎明
从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入手,运用收入分布函数拟合方法,建立收入与居民人数比例的对应关系,计算出保障性住房体制外需要通过购买商品房满足住房需求的居民人数,通过改良传统的房价收入比公式,提出新的房价收入配比公式,计算居民可承受商品房价格区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立文 张涛 刘广平
基于等维递补模型和熵值法的组合预测方法,对我国城镇人口及其人均建筑面积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2013至2017年间我国保障房的供给量进行预测,就促进保障房市场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障房 供给 熵值法 组合预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邹至庄 牛霖琳
本文研究了自1980年代后期中国城镇住房商品化以来城镇居民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我们从耐用消费品需求与供给的标准理论出发,在联立方程框架下估计城镇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方程,得到了需求的收入与价格弹性及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估计值。通过对1987~2006年全国城镇总体水平年度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城镇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可由需求与供给的作用解释,即人均收入和建筑成本的变化决定了房价的整体趋势。城镇住房需求的(长期)收入弹性约为1,需求的价格弹性在0.5到0.6之间。住房存量总供给的价格弹性约为0.83。
关键词:
住房需求 住房供给 联立方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友平 张丽娟
回顾住房过滤模型研究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运用过滤理论及其模型对三种不同的住房政策进行分析评价,我国目前面向中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应采取的措施为:加大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供应;政府应考虑租赁住房的供应,通过住房过滤和稳定房价的措施解决夹心屋住房问题。而从提高市场效率和节省成本等方面考虑,租金补贴则是未来住房保障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住房保障 中低收入家庭 住房过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静 徐彬
为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住房保障政策,积累了许多经验,对我国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有很多启示,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对完善武汉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制度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中低收入 住房保障 政府角色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慧勇
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居民来说,住房货币化早已名存实亡。我国目前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审视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制和政策的时候。为正确处理政府、单位与个人三者关系,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需要由"政府主责型"向"单位主责型"转变。用人单位履行住房保障责任可以千方百计,两条腿走路。向低收入职工提供集体宿舍与廉租房,让高收入职工购买商品房,可使众多市民就近居住,有助于保持城市宜居性。
关键词:
住房保障 房租补贴 反思房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灿煌
当前以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制度,对于解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体来说,在住房保障制度的落实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以"三市场住房过滤模型"为基础,就我国目前针对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汤惠君
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合理化问题初探汤惠君住房,作为人类生活长期耐用消费品,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反映,在人类消费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住房消费不合理现象十分突出.但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人和发展,人们对住房消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
住房不仅兼有消费和投资功能,而且还是家庭社会地位的象征。对社会地位的关注会促使人们把更多的资源从非地位性商品转向地位性商品,从而扭曲资源配置。本文首次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利用CHFS数据对中国城镇家庭的住房需求行为和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家庭的住房具有明显的地位特征,家庭居住面积不断扩大与地位攀比有关;无论是中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住房面积扩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都是显著的;而房价上涨仅抑制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对高收入家庭没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